APP下载

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2023-10-29杨青英

山西农经 2023年17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杨青英

(冠县兰沃乡人民政府,山东 聊城 252517)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优化农业经济管理结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开展。

1 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1.1 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走出一条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手段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深入挖掘农村地区的特色优势资源,构建现代化的农村产业体系,实现农产品的种植、收获、加工以及市场销售一体化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利用先进设备和技术能够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不足,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符合当下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标[1]。

1.2 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入城市,导致农村地区的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实施农业经济管理能够通过政策或者资源等方面的倾斜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更多帮助和资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运用农业经济管理手段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挖掘农村地区特色优势资源,在农村电商等销售渠道支持下将当地的特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通过农业经济管理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减少农村地区劳动力短缺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3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乡村振兴背景下,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帮助农民更好地增产增收。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延长产业链,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多渠道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结合农村地区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合理布局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农民选择新品种、利用新技术,重视对先进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2 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向

2.1 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高,许多先进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农业产业发展中,一些信息化技术开始应用其中,提高了农村的信息交流水平,让更多农民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市场信息,不断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农民获得市场信息的水平,引导其采取有效的农业经济发展措施增加收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2.2 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应加大改革和优化力度,突破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束缚,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农业发展中,除了要关注农业经济发展效益,还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2.3 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许多年轻人紧跟国家的农村改革发展政策,纷纷回乡就业创业,推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困境

3.1 农业经济管理意识淡薄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不能只以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为主要目标,应坚持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随着国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局面,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但是当前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许多农民受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农业经济管理意识较差,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但是农民的市场敏锐度不足,无法做好农业生产的科学规划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

3.2 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不足

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应转变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理念,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资源最大化利用,为农业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地区劳动力大量减少,不利于探索新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加之受传统小农意识的影响,导致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很难推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相关人员不重视专业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导致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3.3 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多,并且管理存在复杂性,因此在管理中应重视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分析,不断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措施。但是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问题,许多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以及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无法有效运用农业经济管理手段推动农业产业发展[2],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发展。

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措施

现阶段,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对农村建设以及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多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深刻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不断优化和落实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向广大农民宣传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其积极参与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管理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和资金投入力度,为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质量和水平奠定基础。

4.1 强化服务意识,保证农民利益

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农村地区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应强化服务意识,明确自身的责任,切实保证广大农民的核心利益。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应有效利用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和自然条件,了解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拓宽农产品销路,实现农产品价值最大化。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缺乏相应的种植经验,相关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应发挥服务功能,指导广大农民种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作物,及时向广大农民传递市场发展信息,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掌握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广大农民提供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优质服务,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获得农民的信赖。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应重视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建立工作微信群的方式定期发布惠农政策和信息,包括购买机械设备和购买种子等补贴政策,及时向农民推送一些有关农业经济发展的新闻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信息,让农民了解更多农业信息和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证农民利益。

4.2 加大投入力度,重视资金保障

想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质量和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应建立完善的金融扶持体系,为服务于农业产业的金融机构提供更多资金支持,解决农业发展中特色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另外,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通过资金扶持方式引导农民发展符合当地农业发展的特色经营项目。地方政府部门可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助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发展更多的金融产品。同时,简化涉农贷款产品的审批流程,为需要贷款的农民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从而激发广大农户的创业积极性[3]。政府应联合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出农业系列安全保险产品,减少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等因素对农业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3 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出现了新的变化,相关部门应完善和落实农业经济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落实更好地发挥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健全农业经济管理配套制度应从以下4 个方面入手。一是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之上做好创新工作。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来说,随着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根据农业发展情况不断修改和补充管理制度。以原有的管理制度为基础,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做好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工作,满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要求。二是在制度创新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更好地发挥农村地区的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在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让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农业经济发展。三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加强完善和创新监督机制,在整个经济管理中采取动态化的监督和管理方法,做好事前评估工作,减少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在事后加大对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力度,做好管理的收尾工作,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四是重视完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可在原有的考核机制基础之上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和手段,对现有的考核机制进行动态化的监督管理,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针对考核结果比较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4]。

4.4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受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直接影响,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可从以下2 个方面入手。一是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强和复杂性的特点,为了确保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应定期组织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业务技术和思想素质培训,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此外,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其服务意识。随着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应引导工作人员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效果。二是重视提高基层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聘请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现场教学,帮助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履行自身的责任,贯彻和落实国家的管理政策,提高管理工作效果,还应做好农业经济管理者的培训结果考核工作,优化培训效果,为有效落实各项农业经济管理措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4.5 加大宣传力度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平衡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相关人员应明确认识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一是应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关人员应清楚地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提高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二是总结农业经济管理的成果,借鉴优秀经验,提高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重视对外宣传,利用官方网络或者互联网论坛等方式做好农业经济管理的宣传工作,将阶段性的成果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做好成果的展示工作,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4.6 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

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加大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力度,可以采取以下2 个管理方法。一是发挥电子信息平台的优势,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及时解决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利用大数据实现农业经济管理数据共享,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二是针对部分农村地区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不能采用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制订符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补助方案,加大农业生产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力度。利用信息化做好农业发展中的数据分析工作。通过信息化技术分析农业市场信息和农产品需求情况,以便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群众,从而调整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制定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规避措施,减少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5 结束语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活动面临许多挑战。相关人员应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意识和创新管理理念,优化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更好地探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路径。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