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优化课外阅读指导

2023-10-29朱锦雯宿迁市洋河初级中学江苏省宿迁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周总理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 朱锦雯(宿迁市洋河初级中学/江苏省宿迁市)

近年来非常重视在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能够给学生很多帮助,增强其在语文学习中各个方面的能力。初中语文中蕴含语文公式的灵活运用、语文思维的培养、语文问题的创新解决方式等,让学生能够做到熟知并且灵活运用这一整套流程,就是语文的核心素养之一。

一、课外阅读对于初中生学习语文的意义

1.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初中语文的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型与作文题一直是许多学生与教师关注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也会着重训练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打造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的课堂,让学生的语文成绩更上一层楼。课外阅读的题材比较多,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内容,如阅读童话故事类书籍可以培育学生的写作想象力,让学生放飞写作的翅膀;阅读文学类书籍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手法应用能力;阅读科学类书籍可以培育学生探究世界的好奇心与能力……书籍的内容广泛,各个种类的书籍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同方面的促进效果。教师开展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从而在自己的写作中体现出来,促使自身写作水平的提升。

2.塑造学生的课外阅读情感

业精于勤,荒于嬉。学生只依赖课内阅读提升阅读情感是不够的,课外阅读的延伸可以让学生收获更多的阅读情感,实现情感与精神上的丰富。学生需要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寻找更多的突破,用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文学情感,从而做到在作者的角度深入分析文本、理解文本中的情感,让课外阅读文本为自己所用。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理解是重点教学内容。

在初中语文试卷中,课外阅读理解的分值比例比较高,可以达到整个卷面成绩的30%,在学生的初高中语文考试中,课外阅读理解方面的内容占的分值比例也很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初中阶段应该为学生奠定一个坚实的课外阅读基础,为未来的学习铺垫道路,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

二、现阶段课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少课外阅读的动力

学习兴趣可以主导学习效率,而课外阅读的学习模块则更加依赖学生的学习兴趣,其需要在兴趣的主导下进行。如果教师都无法对学习内容提起兴趣,学生也会将这项学习任务当成累赘,在完成的时候敷衍了事、效率不佳。初中生在学习中的心理特点是自由散漫,面对蜂拥而至的各科真题与试卷,学生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对学习充满了抗拒。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是比较抗拒的,一旦有空余的时间,学生更愿意玩手机或者是做一些其他方面事情,很少会想到在空余时间阅读课外书籍。究其原因,这也是由于学生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自身学习成长的重要意义,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度不高,缺乏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在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方面,教师通常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哪些书好,却忽略了学生的选择。实际上,教师认为的好书在学生眼中未必就是好的,长此以往学生也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教师应该在课外阅读教学时,使用一些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让学生将课外阅读当成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从而促进课外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

2.课外阅读过程中缺少正确的引导

相较于课外阅读,教师更加愿意开展课内阅读教学,因为一些教师认为,初中语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仅仅是课内的阅读就已经让学生应接不暇了,如果再开展课外的阅读,会占用更多的课堂时间,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其实,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实现课内的补充拓展教学,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从学生学习的兴趣出发,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获取阅读中的价值。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内在驱动力,又可以让阅读升温,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教师首先得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其次要以身示范,多抽时间读书,给学生积极的引导,最后教师要多陪伴学生阅读,和学生一起选书,一起阅读,一起分享。

初中阶段的学习比较紧张,尤其是在当前中考形式愈来愈严峻的情况之下,教师更要以十二分的精神去开展教学,抓住一些学习时间,让学生能够有更高的学习成绩。因此,一些教师将教学的目光全部投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绞尽脑汁地为提高学生成绩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新鲜感,也就是缺乏课堂教学创新,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疲倦感。笔者发现,在一些初中语文课堂当中,部分教师仍然使用比较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以简单的口述去表达文章中的内容,阅读课堂上,学生的专注力得不到提升,学生感受不到阅读的核心内容与情感,所能传递的不过像是流水账一样的叙事。在这种阅读课堂之下,学生往往会很快淡忘阅读的内容,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已经衍生出了更多创新的教学手法,也存在许多可以借鉴的教学案例,教师应当创新课堂教学,加强创新课堂建设,在日常的教学空隙当中,多学习借鉴精品课堂案例,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特点进行改良,最终实现适用于本班级学生的创新阅读课堂建设。

3.学生阅读的兴趣薄弱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增强其在学习中的原动力,在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感兴趣的情况下,学生会主动学习、认真研磨,有利于深度学习的开展,所以学习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面对蜂拥而至的各科真题与试卷,学生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恨不得一个人当成两个人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阅读学习也是比较抗拒的,一旦有空余的时间,学生更愿意玩手机或者是做一些其他方面的时候,很少有学生会想到在空余时间阅读书籍。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使用一些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将阅读当成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从而推动课堂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课外阅读对于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作用

1.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门科目的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如果学生对所学习的科目感兴趣,则会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钻研学习,起到一个推动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半来源于兴趣,一半来源于现下的学习所需,也就是高考的督促,外在的学习动力会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处于被动的状态,而内在的学习兴趣才是学生真正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发现学习当中的乐趣,以探索解谜为线索地去学习。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自控力弱,性格特点比较明显,过度繁重的学习会让学生产生抗拒心理,也不适用于当下的双减政策。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增强学生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提高原动力,使其以更加积极饱满的态度去面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实现语文教学的兴趣主导,让学生在兴趣使然下学习。

2.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的教学政策,要求人才具备全面发展的趋势,因此各个阶段的教学都要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这也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学政策中的“全方位育人”这一重要环节,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成功过渡,不会由于不适应社会而被抛弃。基于这种社会发展趋势,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也应当落到实处,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全方面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教育,更是基于知识教学的基础之上,进行学科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德育等方面的共同培养,旨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能获得一些额外的收获。当代的课堂打造“1+1>2”的教学模式,有的科目在教学的时候,在一些适当的教学环节会将一些外界因素或者科目纳入本学科的教学中,实现融合渗透,而科目之间的互通也让学生构思出更多关于知识的联想,更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实现了精准教学,进而培养了更多的人才。

四、基于学科素养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优化路径

1.创建阅读教学情景,增加阅读教学形式

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实现创新,针对教学的内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诠释更加精彩的课堂。基于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教师针对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也应当实现革新,采取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保证阅读教学质量,在追求教学速度的道路上,也要注重阅读的质量,实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更好地安排阅读课堂教学。情景教学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教学方式,由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内容,进而设计出教学策略,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沉浸其中,也可以称之为沉浸式教学。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情景教学法也具备了成熟的教学理念,能够创建一个有效率的课堂,因此教师可以将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当中,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以课内阅读短篇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为例,全文围绕周总理展开讨论,表达了作者对于周总理的深切情感。当下许多初中生对于毛主席比较熟悉,而对于周总理则是比较陌生,所以可能体会不到作者在文章当中的情感。对此,教师可以将将课堂变成一个故事分享会,给学生讲述一些关于周总理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周总理的伟大功绩,从而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作者笔下的情感。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周总理的相关资料,选择最具备典型的故事给学生讲解,比方说周总理的外交口才让许多人佩服。在一次的对外记者采访会议上,一位美国记者注意到,周总理所使用的钢笔是美国生产制造的,这位记者故意问周总理:“中国不是生产大国吗?为什么还要用美国生产的钢笔?”周总理笑了笑说:“其实这是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赠与给我的钢笔,这是他在战场上的战利品,是胜利的象征,我觉得意义重大,就收下了这个特别的礼物。”这个回答让美国记者哑口无言。周总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兼任外交部部长8年多,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认为旧中国的外交是屈辱的、没有尊严的,而新中国要一改以前的外交态度,突破传统的被动地位,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在外交中求发展,让新中国在世界各国中树立了一个新的风采,也极大促进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发展。也正是有了周总理,新中国才能够有如今的发展,有了人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教师通过讲述周总理的事迹,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周总理这个人物,以故事来提升学生的情感,培育学生对于周总理的热爱之情,从而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述: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

2.利用多媒体设备,提高阅读的趣味性

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当下课堂中常见的教学辅助设施,也是教育相关部门重视教育的表现。当前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中,多媒体设备的投入量已经达到了95%以上,确保了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学,在一个智能化的环境下学习。教师应当将多媒体设备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出多媒体设备教学的优势,打造趣味的阅读教学课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了解学生的喜好与当下社会的热议话题,走在话题的潮流前线,这样在拉进教师与学生距离的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神舟五号飞行员航天出征记》的时候,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在2003年,我国首次实现了载人飞船的航天飞船发射,杨利伟将中国国旗带到了太空中,在太空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这是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象征。在18年后的今天,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走向了成熟,走在了世界的前沿。近期引爆社会各大新闻头条的航天新闻“太空出差三人组”乘坐神十三已经在太空当中遨游了三个月,每天都在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地球分享自己的太空生活,让许多人了解了太空的奥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太空出差三人组”的视频资料,而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感便会油然而生,再对比阅读文本当中的内容,形成一个今昔对比的作用,让学生看到祖国的迅猛发展。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实现学生德育方面的渗透,同时以多媒体动态视频的形式播放教学资料,也会增强学生学习的新奇感,从而实现趣味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周总理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周总理的标准餐
走进淮安周总理故乡 追寻一代伟人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