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主流媒体全国两会报道的媒介叙事创新

2023-10-29冯韶丹

传媒 2023年17期
关键词:叙事文新闻报道话语

文/冯韶丹

在2023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地方主流媒体立足媒体融合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发布了一系列具备新媒介叙事形式与逻辑的新闻作品,全景化、多角度、立体式报道全国两会盛况,为受众提供了全新新闻体验。新媒介技术环境下,地方主流媒体对新闻报道的“人、文本、技术形态”各个要素综合运用,形成“新文风、新气质”的媒介叙事话语实践特征。媒介、叙事和话语在当前的融媒和智媒技术语境中构建了地方主流媒体在重大新闻题材内容报道中的新表述机制,以全国两会为既定话语命题,把音视频、H5、图解、AR、AI、虚拟现实等媒介技术作为一种新叙事形式来“介入”和“打磨”新闻报道话语,并深度融合地方特色,推出了一批叙事新颖、语态生动、视角新颖、传播力强的作品。本文从媒介叙事角度对地方主流媒体的2023年全国两会新闻报道的媒介呈现和叙事创新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尝试勾勒出地方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新闻报道中的媒介叙事语法和实践系统。

一、文本创新:融合性叙事文本优化用户接受体验

在媒介融合的总体语境下,融合文化(Convergence Culture)铺设了媒介内容生产的底层语言规则。地方主流媒体在经过多年的媒体融合发展后,新闻报道也步入多种媒介叙事的文本范式,驱动着新闻的媒介文本形态不断创新。不同的媒介叙事文本对应着不同的表达语言,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融媒体的推进,多模态叙事得到了广泛且深刻的拓展,诸如H5新闻、SVG新闻、VR新闻、新闻游戏等融合性媒介文本形态的新闻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多模态话语建构的融合性叙事文本突破了传统报刊新闻的单一文本形式,“多媒融合”的新文本形态为新闻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接受体验,创设出系统化、结构性的互动叙事场景。

1.文本符号呈现的可视化。融合性叙事文本的符号呈现服务于新闻叙事的表达主题,在新兴媒介技术的支撑下,地方主流媒体在全国两会报道中的新闻叙事想象力得到极大的延伸。在视觉文化主导的新媒体时代,新闻的媒介叙事文本的表征符号愈发倚重图像化元素、可视化表现,形成了多元化的视觉文本“景观”。可视化(Visualization)技术是一种化繁为简、沉浸感强的信息编解码方式,能够极大地节省用户的接受和理解时间,适用于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图像化的新闻结构可以清晰地呈现出两会报道的关键词、核心点。比如,河北日报社推出的《炫彩AR全景读报告》,梳理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用AR技术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可视化解读,以视听表达手段梳理呈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亮点,让报告内容可看可听、通俗易懂、入脑入心。

融合性叙事文本强调新闻信息呈现的可视化,以视觉优势吸引受众、讲述“故事”。信息内容的可视化实际上涉及视觉修辞实践,即通过策略性构建现实来生产劝服性话语。目前的“数据新闻”正是通过视觉文本的修辞意涵来具体、形象、生动地展现一种数据故事(Data Story),如新甘肃客户端的两会特别策划作品《新的春天 新的征程》,以醒目的红色为背景,融合手绘、动画、音频等多种报道形式,一条线串联起引洮工程、张掖玉米种植基地、敦煌莫高窟、“东数西算”、八步沙等甘肃的代表性发展成果,展现了甘肃在经济、文化、农业、科技、生态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作品画面精美,策略性地利用各种图像技术来达成数据的可视化呈现效果,实现了信息模态的视觉表征符号转译,使叙事文本更具隐性劝服力。

2.文本情景创设的交互性。媒介叙事创设的文本情景在新媒体技术语境中转向交互性,媒介交互技术重构了文本的叙事表现形态,以交互性的方式编制新闻信息,从而增强用户的互动体验和参与深度,有利于在新闻传播中生发出更大的社交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流量效应”对新闻文本生产的范式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互动性、参与感、趣味度成为媒介叙事文本的“规范”取向,以“交互性”为导向的媒介叙事理念开始深入新闻的生产与传播领域。当越来越多的媒介叙事文本趋向于交互性的技术形态时,新闻叙事的边界、话语、体系也相应地在向“游戏化”偏移,更加贴合受众在信息接受过程中偏重“娱乐体验”的底层规则。地方主流媒体在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的媒介叙事文本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向——H5游戏作品、SVG动画作品和元宇宙新闻作品。

湖南广播电视台芒果TV在两会期间推出的H5作品《“拼”出美好生活新图景》,依次呈现乡村振兴、教育、文化等九方面的民生举措,用户通过拼图式互动游戏操作构建出民生新闻图景,增强用户的参与式体验,将新时代的中国民生温度与质感融进拼图元素的交互操作轨迹。北京广播电视台针对《政府工作报告》制作了SVG交互图文《政府工作报告点到北京这些大事儿!互动长图看北京新时代发展……》,北京当地受众可以在交互图文中重温北京冬奥会、京津冀协同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服贸会等北京大事件。封面新闻采用WebGL 3D技术打造两会元宇宙平台,推出“元里”沉浸式交互体验空间,让用户以虚拟角色身份一键云游《四川向上40万米》《一条线绘出和美乡村》等特色叙事情景。用户在“元里”交互空间内与场景内容进行实时互动,沉浸式阅读两会新闻的主题报道信息,对两会新闻的重点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解读。

二、话语创新:重大主题报道的地方特色表达

新媒介技术不仅推动了叙事文本的创新,还重塑了新闻的叙事话语和意义的组织方式。地方主流媒体立足于地方文化语境,充分开掘媒介技术的叙事功能,发挥个体化叙事话语的亲密性建构作用,在全国两会主题报道中形成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新闻表达话语。这种基于地方语境和个体化叙事形成的新闻话语能够通过“情感化”的表述机制把两会新闻的内容贴近百姓实际生活,旨在从本土化的叙事情景切入,把“地方文化”和“个体命运”嵌入重大新闻议题的表述结构中,从而产生强大的共情传播能力。

1.发挥地方语境的场域效应。新闻报道是以传播信息为任务的媒介叙事活动,新闻信息的到达率和有效率是媒介叙事效果的重要质量指标。地方主流媒体的全国两会新闻报道立足于地方语境,对受众而言能够附带情感投射,使叙事话语更接地气,更能勾连新闻受众的生活情感从而产生广泛并持续的话题热度。重大主题报道若通过本地化或者采用本地视角的方式进行报道,能使信息更贴近受众,也更容易与受众产生共振。在心理学视域中,创设拉近受众心理距离的叙事语境,能够有效实现传播的共情认同,提升新闻信息的到达率和有效率。地方主流媒体将全国两会新闻报道融入地方文化场域的话语系统,让地方受众更高效地领会全国两会的各项政策内容,同时利用自身的地域传播优势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比如,深圳广电直新闻全国两会期间推出的系列短视频《遇见中国式美好》,把目光聚焦于长期居住在深圳的普通外籍人士,新闻记者与外籍“素人”共同走街串巷,在深圳街头沿路畅聊,以生活话题带两会议题,将两会热点嵌入现实生活,在场景化交流中体现“中国两会谋划的,就是中国百姓盼望的”主旨。陕西广播电视台起点新闻、陕视新闻专门为两会报道制作的H5产品《乘“起点专机”飞“阅”新陕西》,作品创设了虚拟的“起点号”直升机,用户通过“扫码登机”化身游客,随着“起点号”的飞行航线观览陕西。新闻受众可以使用交互操作自主观看展示陕西最新发展成就的短视频,从而更真切地感受到陕西各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取得的辉煌成绩。河南日报社大河网将“甲骨文”文化嵌入全国两会的新闻报道,推出了一组“双语听读|甲骨文邂逅政府工作报告”的外宣报道,用历史悠久的甲骨文生动诠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热点话题,并且专门制作了“甲骨文连连看”互动小游戏,吸引用户探寻汉字起源、鉴赏汉字之美。用甲骨文诠释两会新闻的创意性叙事话语,不仅有力地传递了新闻信息,还让甲骨文这门“冷门绝学”文字艺术走进大众视野,实现了新闻报道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共赢。

2.发挥个体化叙事话语的感性力量。新闻的媒介叙事是“叙述者”向“倾听者”进行的信息传递行为,叙事主体(即叙事者)在叙事文本内部进行着故事讲述,发出叙事“声音”。新闻作品中的叙述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新闻话语的公信力,地方主流媒体在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既体现了重大主题新闻的“权威性”表达,又充分发挥了个体化叙事话语的感性力量,形成了良好的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在两会议题中的协同传播。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叙事更注重与受众之间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实现深度的新闻交往,地方主流媒体在全国两会新闻报道中高度重视对地方受众的亲切性和吸引力,因此选择与两会新闻议题相符的地方人物作为新闻故事的叙述者,借助第一人称话语形态、“小人物”故事和平民化叙事风格,全面提升媒介叙事话语的感召力,吸引受众的注意,将新闻叙事主体塑造为受众的“身边人”。地方主流媒体的全国两会新闻作品一般采用“故事人物自述”的第一人称叙事机制来完成媒介叙事的个体化表达,这种话语策略可以通过建构新闻叙述者和受众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场域来增强作品的贴近性。比如,成都广播电视台于全国两会期间特别策划的系列短视频《你好!新时代》,该作品把视线集中于成都各行各业的进步青年,以青年个体自述的叙事形式为受众展现他们“逐梦而歌”的新闻故事,作品主题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谆谆教诲。该新闻作品在学习强国、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神鸟知讯、看度、听堂、云上深夜快递等新媒体矩阵推出,在成都年轻群体间引起热烈反响。深圳报业集团读特客户端推出的“从演播室出发”专栏,以主播第一视角,带领观众探察两会报道的台前幕后故事以及从两会热词延伸出来的落地报道。主播成为观众的“向导”,带着观众走进两会报道的采访现场,揭秘全媒体报道团队台前幕后故事;走进全国高科技龙头企业,体验高质量发展的细节之美;走进清华大学,与专家教授面对面畅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作品以主播的第一人称讲述话语将“新闻深度”与“幕后揭秘”相融合,给观众以沉浸式体验,受到新闻受众的青睐。

3.发挥新兴媒介的碎片化叙事聚焦特点。地方主流媒体要在全国两会新闻叙事中实现重点、亮点、热点议题的本土化落地报道,就要明确新闻内容由“谁的眼睛”来传达,“谁的眼睛”来感知,而“谁的故事”是被看的对象,即完成新闻的“叙事聚焦”。如今,各种新兴媒介技术不断涌现市场,用户的注意力资源被不断分流,融媒体新闻叙事创新只有以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的故事聚焦方式,才能顺应新闻用户移动化、碎片化的新闻接收习惯。因此,地方主流媒体充分利用已有的融媒体技术基础,对两会热点与地方特色的结合处进行聚焦,聚焦核心事件、生动细节,借助典型的、具体的人物或场景来展现新闻叙事主题,在观众有限的注意力内最大化呈现那些贴合主题的叙事片段、生动情节。全国两会的新闻报道涉及一系列新闻人物和事件,新媒体碎片化的叙事特性使得报道内容篇幅有限,所以地方主流媒体会有选择性地寻找最能打动受众的“核心事件”,同时对于新闻事件的叙事情节也会进行或详或略的有序编织,凸显最能感染观众的关键细节,最终所有的单个叙事作品统一于整体的主题报道链条。比如,新疆地区的“石榴云/新疆日报”在全国两会报道策划中,专门制作了一组以代表为抓手的《新疆团的“特”代表》新闻作品,选取特点突出的代表,结合其职业、社会活动等,以小见大地反映新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富民兴疆、文化润疆等方面的工作成效。这组报道充分发挥了新兴媒介技术的叙事聚焦功能,作品以“海报+视频+图片+文字”的融合性媒介叙事形式呈现,多篇报道被中央媒体转载,如特有“深度”的代表刘洪涛,特会“讲故事”的代表孟楠等。该作品在叙事话语上集中体现了一个“特”字,找到了代表身上的“特”点,通过一组人物报道的“特”,讲述新疆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特”成绩,形成了内容碎片化、主题集中化的叙事聚焦效果,既深度贴合了两会议题又延伸了地方特色。

三、体系创新:以跨媒介叙事形成“互媒性”报道生态

新媒体技术语境中的新闻叙事涉及不同形态的媒介,不同媒介拥有不同的叙事语言和叙事优势,媒介融合趋势下跨媒介叙事成为新闻报道的主流。多种媒介的融合报道需要解决“体系”层面的叙事问题,打造出系统性的新闻报道链路,形成不同媒介叙事之间的协同与对话。任何一种媒介技术在新闻叙事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偏向和能力,如短视频擅长情感叙事,H5新闻强于互动叙事,VR新闻注重沉浸式体验等,由此一个新闻故事的叙述必然形成不同的媒介叙事表征,并且在叙事“边界”的拓展中发挥出跨媒介叙事的意义结合作用。同一新闻的不同媒介叙事之间可以实现“协同作战”的传播力量,各个媒介叙事文本对新闻内容贡献各自的叙事优势,通过彼此连接形成相互呼应的叙事关系,构筑统摄在同一主题下的秩序严密的跨媒介叙事体系。跨媒介叙事可以对新闻故事进行多维度延伸,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多元化新闻诉求,建构起“互媒性”的报道生态。互媒性(Intermediality)一词是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概念在媒介领域的延伸,其涵盖了不同媒介之间的关系。地方主流媒体对全国两会的报道依托于传媒矩阵,调用不同属性的媒介叙事符号,利用不同媒介的叙事特性生发出不同风格的新闻故事“样式”,形成广泛的覆盖效应和不同的新闻接受体验,建构出一个互媒性的新闻报道生态结构。

地方主流媒体在立足本土受众的基础上辐射全国潜在受众,把两会热点落地报道的同时将地方特色对外宣传出去,这就需要将不同媒介的新闻报道“拧成一股绳”,通常的做法是把某一条新闻的一种媒介叙事文本转置成其他媒介文本类型,或针对同一报道主题创制出一组媒介叙事文本,再设置一定的链接路径形成互媒引用。比如,2022年3月6日,川观新闻联合北京日报·都视频、上观新闻、潮新闻、重庆日报等10家省级新媒体推出《雪龙吟》(四极版)歌曲MV,并发布同系列“四极一起拼”联动海报,在各大社交媒体引发了一系列话题。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博TV联动“福建发布”新媒体矩阵,围绕两会重要议程和重要节点,精心策划推出10多个融合传播专栏,多样态节目、多方位解读、多矩阵传播,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故事。

四、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地方主流媒体在2023年全国两会新闻报道中,充分体现了新兴媒介技术语境下的新闻叙事创新。在技术逻辑和新闻思维的影响下,地方主流媒体形成了全新的两会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重塑了重大主题报道的媒介叙事实践范式,主要体现为三个变化:一是新媒介技术推动了融合性叙事文本的创新,通过可视化和交互性提升了新闻受众的接受体验;二是借助新媒介技术优势推动媒介叙事话语的创新,形成了两会报道的地方特色式表达机制;三是依托新媒体矩阵打造两会报道的互媒性链条,形成良好的跨媒介叙事体系和报道生态。

猜你喜欢

叙事文新闻报道话语
在相关领域吸收与剥离中自张一军——中国叙事文化学第二生长时段的学术背景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叙事文的写作方法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