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培养社会责任为导向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研究

2023-10-28蒙秋燕

求知导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高中生物

摘 要:社会责任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之一。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落脚点极多。文章从科学实验探究、科学议题讨论、科学调查研究、教学情境创设四个方面,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具体做法展开探究。

关键词:社会责任素养;高中生物;生物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基于社会责任感建立的高中生物教学创新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1]GHB0764)。

作者简介:蒙秋燕(1982—),女,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中学。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高中生的社会责任素养进行了解释,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造福人类的态度与价值观;运用生物学知识、方法关注社会议题,解决生活问题;践行可持续发展观,积极参与环保与科学实践;主动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学生在生物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形成与发展的品格能力,也是高中生物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高中生物教师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为导向进行教学组织与优化设计,不但能够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感悟,而且能促进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关注获得,围绕现实问题展开科学实验探究

科学实验探究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真实体验、知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1]。在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为导向组织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时,教师可在紧密围绕课程核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项目化的科学实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学习知识内容,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一课时,教师便可在学生理解与掌握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光合作用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如何打造氧气城市?”这一现实问题展开合作探究与讨论。结合本课知识内容与初中生物学知识,学生能够很快明确这一问题的解决思路,即增加城市绿植面积。但在探索“提升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这一方面,学生则会出现一些困惑,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这一议题进行科学实验方案设计与科学实验操作。以“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科学探究实验为例,具体内容如下。

【提出问题】光照强度会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产生影响吗?

【提出假设】光照强度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也提高,反之,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降低。

【实验设计】

1.准备材料:直径0.6cm打孔器、注射器、15W的LED台灯、烧杯、绿叶。

2.实验步骤:

用打孔器在绿叶上打出40片直径为0.6cm的圆形小叶片。

将圆形小叶片置于装有清水的注射器中,在排出注射器残留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小孔并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排出圆形小叶片中的气体(重复2—3次)。

将处理过的圆形小叶片置于装有清水的烧杯中,并放在黑暗处备用。

在4只烧杯中倒入体积相等且富含CO2的清水。

在每只烧杯中放入10片圆形小叶片,并将4只烧杯分别置于强、中、弱、无四种光照下。

在光照40 min后,观察与记录不同烧杯中圆形小叶片的浮起数量。

【实验结论】观察实验现象可发现,无光照的小烧杯中仅有1片圆形叶片浮起;弱光照下的小烧杯中有3片圆形叶片浮起;中光照下的小烧杯中有6片圆形叶片浮起;强光照下的小烧杯中有10片圆形叶片浮起。由此可得出结论:光照强度越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就越强。

在学生基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开展合理的科学实验探究并总结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后,高中生物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打造氧气城市?”这一现实问题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科学实验探究结论与已知生物学知识,站在生物学科的视角上进行解答:打造氧气城市需要把握两大要点,一是加强城市植树工作,增加城市的绿植面积;二是從光照、温度、水、CO2等角度,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提升提供良好条件。通过这样的科学实验探究,学生不但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而且能够在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以及健康生活观念等素养[2]。

二、注重分析,围绕社会热点展开科学议题讨论

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是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基础。高中生物教师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时,可依据高中生的认知经验水平与思维能力选择社会热点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整合资料、查阅相关信息、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科学议题讨论,以此将生物学科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在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同时,让学生学会用生物学思维正确分析与阐释社会热点问题[3]。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一课时,教师便可在学生了解转基因技术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以人们热议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为话题引领学生在生物课堂中展开科学议题讨论。

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各式各样的转基因食品图像,如转基因啤酒、转基因食用油、转基因蔬果等,让学生通过图像感知转基因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为学生呈现人们在食用转基因产品后生病的真实案例,并以“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为主题引发学生的讨论。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论点将学生分为认为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正方与认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反方,并鼓励双方学生通过社会调研等方式搜集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辩论与探讨,从而让学生学会理性地看待转基因技术,学会科学辨析。最后,在学生围绕“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这一社会热点进行讨论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挑选转基因食品?”等与生物技术息息相关的议题,以此开阔学生的生物学习视野,让学生从多个维度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最终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伦理、尊重生命等社会责任素养。

三、重视创生,围绕环境保护展开科学调查研究

创造、生成是高中生需要在生物课程学习中形成的优秀品质。但由于高中生的思维能力与认知能力还不够强,其在实际的生物课堂中很难实现真实学习、有效学习,无法深入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因此其创生能力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并让学生深度理解生物知识,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学生所熟悉的环保、节能话题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围绕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等展开科学调查研究,让学生通过设计方案、展示学习成果等环节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并实现环保意识、习惯与能力的养成[4]。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课时,教师便可在学生初步了解当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稳态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造成的威胁后,向学生提出“我们的家乡是否也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这些环境污染问题是否已经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与生命健康?”等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展开讨论,以此来活跃高中生物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多个维度对当地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探讨,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从学生的回答出发,让学生任选一个角度进行相关调查,并制订相应的环境保护计划。

以调查当地湖泊水污染问题为例,一方面,学生可以实地考察当地湖泊周边排污情况的方式了解人类活动对水质所造成的影响,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本市市民、本市工厂在用水、排水等方面所存在的不环保行为,并针对所发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制订一个可行的水资源保护计划;另一方面,学生可采集水样送到实验室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相应标准进行对比,同时向当地的生态环境管理部门提交一些解决当地水质污染问题的可行建议。

在学生科学调查研究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为学生布置“如何响应低碳生活号召?”“如何节约水资源,如何保护濒危动物?”等与环保息息相关的学习任务,在增加学生科学探究深度、开阔学生生物知识探索视野的同时,让学生在科学调查、收集文献等活动中实现知识到素养、能力、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转化,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践行保护自然、保护动物、节约用水等环境保护行为,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理念。

四、侧重理解,围绕人生价值实现展开教学情境创设

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实现人生价值是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经久不衰的教学主旋律[5]。在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时,高中生物教师也可基于这一学科教学主题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充分把握生物学概念、原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对自己、他人的生命内涵、人生价值形成正确的理解,学会关爱生命、尊重生命。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课时,教师便可为学生讲述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的事例、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倾尽一生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我国科学家利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实例,从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国科学家为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所做出的贡献。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人类滥捕乱猎导致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大大减少、中华鲟濒危等反例,为学生创设冲击感更强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关爱与保护意识。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收集与整理资料,探讨生物多样性丧失会对人类产生哪些影响,促使学生理解植物、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主动地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视为榜样,展开更为深入的科学探究,从点滴做起,践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并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的观念与知识,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

创设情感与知识相互融合的生命教育情境,并结合著名科学家真实事例对学生的生命观念进行塑造,不但能够有效调动与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而且能让学生在感受生命价值、体悟生命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发展生物核心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为导向组织高中生物课程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崇尚科学、尊重生命、保护环境、造福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这对处于三观建立、认知形成关键期的高中生而言有着驱动个人健康成长、终身发展的现实意义。因此,肩负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根本教育任务的高中生物教师必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力度,从积极挖掘与开发教育元素入手,进行教学活动的合理优化、教学形式的有效创新,以此来让学生在充分参与、积极挖掘、踊跃探究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长为有担当、有理想、有抱負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余霞. STSE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社会责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为例[D].阜阳:阜阳师范大学,2021.

刘萍.“培育社会责任,建构生态文明”的进阶式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以高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为例[J].教师,2021(6):68-69.

李慧琳. 基于STSE教育理念提升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稳态与环境”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20.

张雪虹. 基于CPS模型的STSE教育培养高中生社会责任的实践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20.

顾军.基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3):46-48.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高中生物
中专学校生物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