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11名网红被捕:虚假助农的骗局
2023-10-28张锐
近期,因虚假宣传、销售假货,四川省凉山州11名网红被批准逮捕。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包括“小虞”“赵灵儿”“凉山曲布”“凉山孟阳”等粉丝量200万以上账号被永久封停。这些主播拥有巨大的粉丝基础,一度收割了大量同情、眼泪和钱包。震荡后的几天里,余波仍然影响着一些凉山主播的直播间。人们质疑,哪些是本地人?哪些是本地货?哪些是真实故事?
凉山大舞台,有“才”你就来
四川省昭觉县公安局立案查明,2022年7月,成都小虞助农传媒有限公司(MCN机构)负责人张某来到凉山,物色到个体工商户赵某(女,汉族,27岁)、阿日某某(男,彝族,23岁)等“网红苗子”,开始精心孵化。不到一年的时间,“赵灵儿”“凉山曲布”两个账号粉丝量已破200万,并带货变现。
在一些粉丝眼里,曲布是被蒙骗了。一位名叫“王二帅”的三农视频博主,熟悉这批大凉山网红,他在9月22日晚的直播中解释,“只是说被钱给收买了”“他们所有做的这些都是商量好的”。他举例,卖了一千万,公司到手三百万,大头被老板拿走,曲布拿五六十万,赵灵儿比曲布高一点,“你是一个素人,你什么都不是,以前是工厂拧螺丝的,给你这么个平台你干不干?拧一辈子螺丝也挣不了这么多钱”。
從业多年的三农视频博主农哥告诉记者,他身边的一些三农博主会在当地雇用演员表演。这是圈内半公开的秘密,“花个几百块钱,请个演员,有些演员还挺贵的,几百块钱都请不到。(因为)随便叫一个农户或者老百姓,在镜头面前是看得出来的,很多有镜头恐惧症。”
不过,大凉山的网红们不满足于此,在上述常规套路的基础上实现了“迭代升级”。2022年8月,赵灵儿第一次以返乡助农创业青年的人设出现,“偶遇”淳朴的凉山彝族青年曲布,从此开始了大凉山的故事。无独有偶,“小钟行中国”在2022年10月也发了一条视频,遇到了大凉山的彝族姑娘“十一”。据悉,与赵灵儿、曲布一样,十一同样签约于这家成都的MCN机构。
被流量选中的赛道
小虞并不是最早的大凉山网红。凉山公安机关发现,2020年以来,成都澳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MCN机构)负责人唐某以剧本、摆拍等方式,在短视频平台孵化了有着300多万粉丝的“凉山孟阳”(阿西某某,女,彝族,21岁),以及“凉山阿泽”(阿的某某,男,彝族,21岁)。
2019年有粉丝出于同情前往“凉山孟阳”所在的昭觉县比尔镇吉曲村,才发现孟阳经常拍视频的地方,实际上是当地农户养牛养羊的地方,且孟阳的家境不差,在村里算是富裕。孟阳早早辍学,曾在广东打工,村民认为孟阳的发家,离不开“遇到好老板”。
凉山州警方表示,上述违法犯罪行为,组织严密、迷惑性强、涉案地广,形成了前端打造人设、孵化网红,中端剧本拍摄、电商运营,末端农产品供应、流量变现的制假售假灰色产业链。
近几年,为什么这些MCN机构如此热衷“掘金”大凉山?农产品电商的资深从业者王惠林分析,大凉山是天然的产品和流量的蓄水池。首先,大凉山的产品有不少网红“爆品”;其次,大凉山的话题迎合了流量,“大凉山有少数民族,风景也比较漂亮,又有文化的底蕴。人们稀罕这种少数的东西,这就解决了最大的流量问题。”
看似助农,实为卖货
利用虚假人设吸引到粉丝后,上述公司会开设网店和直播带货,打着“助农”“优质原生态”等旗号,从外地食品公司低价购入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假冒“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商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在全国范围内销售。警方介绍,“凉山孟阳”所在的公司还雇用网络水军,在直播间制造爆款、抢单的假象,诱导消费者购买。谷莫村的村书记俄的克布说,“我们谷莫村这么小的地方,没得那么多的蜂蜜,他是骗人的,没有帮助过,农户认都不认得他嘞!”
律师冯胜钒分析,虚假人设、虚构产地等情形已构成虚假广告的范畴,而一旦涉及虚假广告,主播及其所在的MCN机构如存在明知的主观故意,则可能需要承担刑事、民事、行政三种不同的法律责任。即使带货产品确实来自产地,但是通过编造故事和立人设售卖的行为也可能违法。(应受访者要求,农哥为匿名)(摘自《南方周末》 9.26张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