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837年金融恐慌埋下内战隐患
2023-10-28王丽颖
发生于1837年的美国金融恐慌,导致国家信用破产、企业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加剧了南北方之间的经济差异和利益冲突,使美国进入历史上首次经济大萧条,为嗣后的南北战争埋下了巨大隐患。
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
19世纪初美国尚未设立中央银行,因而没有发行统一的纸币。1816年4月6日,国会通过《国家第二银行法案》,授权各州组建第二合众国银行。该银行成立不久即创设在全国流通的国家货币,其总额相当于美国政府财政支出的两倍,纸币的超发衍生了投机泡沫。
1829年,安德鲁·杰克逊当选为美国第七任总统,上任伊始下令关闭第二合众国银行,将政府存款从该银行撤出,转而存放在一些州立银行,到1833年底政府的大部分资金已转移到州立银行,此举助推了信誉度较低的州立银行有恃无恐地发行更多的银行券。
为了整饬投机行为和消弭投机泡沫,1836年7月杰克逊签署了《铸币流通令》,规定凡是购买土地一律用金币或银币结算,颁发《铸币流通令》客观上却起到对美国经济踩下急刹车的作用。面对铸币需求激增的严峻形势,美国国内银行券的持有者要求兑换金银铸币,而银行由于重金属有限只能采取紧急回收贷款予以应付,到1837年底全美所有银行都停止了金銀币兑换业务。
与此同时,与美国有着密切信贷联系的英国银行,开始大幅提高贴现利率,这对美国金融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爆发了1837年的金融恐慌。
1837年5月,纽约城中技工银行主席自杀的谣言疯传,众多负面消息令储户们争相提款。5月8日,纽约市“干码头银行”遭遇挤兑,恐慌在短时间内蔓延到其他票据持有人。5月10日纽约市全部商业银行暂停铸币支付,不到一周时间里,美国所有银行都终止了铸币兑换,全美金融业陷入瘫痪状态,美国进入历史上首次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直到1843年美国经济才逐渐得以恢复。
1837年的金融恐慌导致全美股票断崖式下跌。90%以上的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屡创新高,成千上万的美国人失去自己的土地,众多社会底层和有色人种流离失所。政府和银行的社会公信力一落千丈,违约的州政府被禁止进入国际金融市场,众多美国人对现任政府和金融机构失去了信任,总统杰克逊也受到各界的指责,在1840年的总统竞选中黯然出局。
随着经济危机的急遽扩散,美国北方新兴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主之间的矛盾明显激化,北美社会结构走向严重撕裂,金融恐慌催生了一些新的社会运动和政治思潮,为嗣后的南北战争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美国金融恐慌还波及欧洲和拉美,英国商品出口额大幅下降,许多拉美国家无力偿还巨额债务,导致本国众多银行和企业出现违约和破产。
仍令世人心有余悸
1837年的美国金融恐慌,至今仍令世人心有余悸。
造成此次金融恐慌的关键因素是美国州立银行缺少第三方机构和相关法律的监督监管。金融恐慌愈演愈烈的重要因素是美国政府擅权越过各州对金融机构进行直接干预。
金融恐慌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美国政府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紧密相关。应当坚持“多法联动”,协同解决存款保险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优先防范不同业务尤其是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之间的风险溢出与放大,最大限度地防止挤兑现象的发生。
(摘自《学习时报》 王丽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