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宣言》和平现代化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

2023-10-28闫宁宁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共产党宣言现代化

闫宁宁

摘 要: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辩证分析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步性与局限性,通过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分析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取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性。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掠夺、剥削的现代史,透过资本压迫下人的异化而首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和平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暴力剥削掠夺、提倡以人为本及和平实现现代化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之实践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超越西方现代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现代化发展道路,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不断助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

关键词: 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共产党宣言

中图分类号: A12; D61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3.04.005

所谓“现代化”,“通常指社会摆脱旧形态时所发生的变化,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方面的整体变迁,并具有向更大范围扩张的特征”(《辞海》)。现代化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基于高度的工业化。在世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强行推销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企图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作为模板套用到每个国家,不断强势构建西方话语权,推行“西方中心论”。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亮眼成绩,西方国家又不断用“修昔底德陷阱”抹黑、打压中国。本文通过探赜《共产党宣言》中的和平现代化思想以及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掠夺、剥削的现代化历程的理论批判,阐发了中国社会主义和平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现代化道路的光明未来。

一、《共产党宣言》中的和平现代化思想

世界大市场的开辟让现代化成为每个民族无法绕开的历史进程。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用精炼准确的语言揭示了西方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畸形发展的相互交织。资本主义的罪恶紧紧裹挟着西方现代化,马克思深刻洞悉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劣根性及其所造成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只能通过世界大市场的空间场域、地理位置变换来转嫁,而世界无产阶级则是资本主义一切危机的受害者、承受者。马克思揭示了西方现代化美好幻境下堆积的无数人血馒头,并试图将世界无产阶级从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中唤醒,扫除资本恶障,争取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建立和平美好的现代化世界[1]

(一)《共产党宣言》厘清了资本主义现代化历程

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梳理了资本主义从14世纪末开始从地中海沿岸的商品交换到资产阶级变革封建生产关系,再到从手工工场发展为现代工厂、现代组织的现代化发展之路。文中不断提到现代工人、现代社会制度、现代政治制度、现代生产力、现代生产关系、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等概念,这些都蕴含着资本主义开启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篇章。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36资产阶级犹如阿拉丁擦亮了神灯,召唤出拥有巨大魔力的精灵,创造出无与伦比的世界。制度的开放驱使资产阶级不断向外拓展商业版图,新航线、新大陆、新市场、新劳动力兴盛了航海、交通运输事业与商品贸易,工业革命催化了资本主义经济,狭小的“神灯”日益无法容纳拥有巨大魔力的资本主义“精灵”。资产阶级革命打破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桎梏,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自由竞争代替封建专制,资本快速集聚,生产日益社会化。劳动产品的极大丰富使资本主义不断开拓市场,跨越地区、民族、国家,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全球大市场。资本主义的发展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化历程,推开了世界现代化的卷轴[3]。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使农村从属于城市,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并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生产使劳动产品急剧增加,资本主义不断开辟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原材料供应地、产品销售地、加工厂,资本主义裹挟着每个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走入现代化发展历程。

(二)马克思批判了人的异化状态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殖民地的开辟、奴隶贸易使资产阶级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新兴资产阶级迅速发展,封建专制统治迅速瓦解。而后占据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通过剥削压榨产业工人的劳动价值实现资本增值,劳动者只有在具有劳动增值价值的时候才能获得工作,工作时的劳动者不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而是“囚犯”般的被压迫。“他们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他们每日每时都受机器、受监工、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产者本人的奴役。”[2]38“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2]39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本质,无产阶级只能获得满足最低生存需要的工资,资本家依靠榨取剩余价值不断获得资本增值,不断扩大生产,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不断产生摩擦。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与生产规模及产品总量呈正比,但与无产阶级的购买力呈反比,因此生产的相对过剩成为常态。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2]37

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将现代产业工人剥削成一无所有的无产者。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使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走入城市成为无产者,随着资本的增值、集聚,自由竞争形成“大鱼吃小鱼”的吞并迫使一部分手工业者、小商人、小资本家失去生产资料成为产业工人,继而成为无产者的一员。资产阶级榨取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越增值、集聚,财富越向少部分资本家靠拢,无产者越赤贫。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农奴曾经在农奴制度下挣扎到公社成员的地位,小资产者曾经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下挣扎到资产者的地位。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2]43

二、马克思首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和平现代化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并未明确提出“现代化”的概念,但却从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危机各历史阶段,系統论述了资产阶级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既肯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社会所释放的巨大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但也批判了资本主义充满“血与火”的发迹史及其剥削本质的资本积累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生产力量的不断压榨必然引起无产阶级社会性的反抗。无产阶级异化状态下的西方现代化必然是畸形的怪物,西方现代化从来不是现代化模式的最优解。

(一)创议自由人联合体和平实现现代化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2]37马克思论述了资产阶级催生的现代生产力与现代生产关系的矛盾对抗,资本主义释放的巨大生产力造成生产过剩、商品堆积,资本主义统治下的生产关系已然无法容纳现代生产力的巨大能量,而代表最新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是打破资产阶级旧生产关系的力量。“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2]38

暴力攫取、隐秘剥削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导致的劳动者非人异化状态昭然若揭,无产阶级作为新生力量悄然生长,隐秘壮大。无产阶级从简单捣毁机器的工人联合到有思想、有计划、有领导的革命组织,是最革命的力量,是代表绝大多数利益的阶级。资产阶级的掠夺性、剥削性生产出了自己的掘墓人。取代资产阶级现代化的将是更加公平、和平并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2]47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要推翻被奴役、被剥削的命运,争取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统治下被剥削、压迫的非人化的社会现代化形态,推崇人人生而平等、按需分配、公平、自由、和平的社会现代化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二)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4]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近年来西方不断强化“修昔底德陷阱”,认为中国“国强必霸”,但这只是“西方中心论”的典型表现。西方国家发展史中充满着暴力、掠夺、血泪、侵略殖民,这不代表中国的腾飞也必然要走西方式的掠夺性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道路不止有“西方式”这一解,还有“中国式”的更优解。中国自古以来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新被解放的人只有在他们被剥夺了一切生产资料和旧封建制度给予他们的一切生存保障之后,才能成为他们自身的出卖者。而对他们的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工业骑士之所以能够排挤掉佩剑骑士只是因为他们利用了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件。他们借以兴起的手段,同罗马的被释奴隶成为自己保护人的主人所使用的手段同样卑鄙。”[5]

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史,揭开了剩余价值剥削本质的神秘面纱。资产阶级通过“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以暴力掠夺的方式完成了早期的资本积累,用血淋淋的手段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强行剥离,伸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魔爪压榨无产阶级的劳动成果。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裹挟下陷入暗无天日的生活且循环往复。马克思在体察无产阶级疾苦的同时锻造出马克思主义这把锐利的科学武器,并将其递交到无产阶级手中。

费里德里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写道:“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2]14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与“不适”的矛盾运动中,世界历史形态不断演进。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全部历史的动力秘钥——阶级斗争,因而号召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摆脱剥削与压迫的命运,建立自由人联合体,也预示着世界历史的终点是无产阶级专政,没有剥削、压迫,物质极大丰富,按需分配,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和平”与“发展”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2]44;“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53其强调和坚持的是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建立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自由王国。

在1949年3月2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毛泽东曾说:“今天是进京赶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中国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历经72年的艰苦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6]15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以和平稳定为前提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更开放的战略姿态,与世界众多友好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构建利益共同体,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中国以实心实意、實践实力解决人类发展难题,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世界其他各国的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在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对马克思174年前“不分民族的利益”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和践行。

实践表明,现代化建设之路不止有西方掠夺式,还有中国的和平式。马克思曾说过:“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7]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科学理论下时代的召唤、历史的选择,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最优解。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大背景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将各国紧密联系起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世界政治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超级大国主导的世界格局日渐式微,而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逐步影响世界格局的走向。西方倡导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不断鼓吹的“历史终结论”、“民主原教旨主义”和“市场原教旨主义”之弊端尽显。中国作为崛起的大国,不断展现出大国的包容和长远眼光,以“共赢”之心为各国人民谋利益、谋大同,以“和平”之的为世界求发展、助繁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赓续的新篇章。

三、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是对西方现代化的全面超越

西方现代化无法洗脱其血腥“发家史”,无法摆脱资本的劣根性,无法逃脱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及其社会危机;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性规避了“资本阴暗面”,巧妙利用“资本光明面”,引导中国式现代化沿着马克思主义的康庄大道前行,在新的时代,中国倾力盘活古代丝绸之路,将“一带一路”所在国家及整个人类命运共置于一体,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享和平,积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好践行

中国自古以来提倡“以和为贵”。中国上下五千多年历史中共有十二个“大一统”朝代,几度呈现疆域版图辽阔,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国泰民安的盛世繁华。无论如何强盛,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侵略殖民史,每一段繁荣昌盛的历史都是中国人勤劳、智慧、勇敢、自信的表征。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描述的中国正是历史上十分强盛的元朝,是这样一幅景象:“行在城所供给之快乐,世界诸城无有及之者,人处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被司马迁称之为“凿空西域”的西汉张骞带着友好与和平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西汉与周边小国的文化交流,开拓了西汉的疆域版图,开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及南欧的文化贸易往来,为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2013年,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沿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合作的大旗,致力于发展与沿线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互利互惠,共创政治、经济、文化繁荣景象。中国已与多个国家建立友好贸易伙伴关系,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中国以实际行动有力回击了西方所谓“零和博弈”的刻板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没有强权、霸权,只有和平、合作与共赢,这是中国人骨子里“崇尚和平”的胸襟和大国的担当与格局。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提与保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秉承的理念和准则。2020年6月18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视频会议上发表的书面致辞中提到:“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互利共赢。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6]492“和平”、“互利”、“共赢”、“团结”每一个词都蕴含着和平发展的理念。

“一带一路”倡议盘活古代“丝绸之路”,秉承自古一贯的友善、和平与大国气度,将友好通商、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经济繁荣、共同富裕一以贯之,造福沿线各国与人民。古有丝绸之路“商旅不绝于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数”,今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年均增长8%。2013年至2022年底,中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真正做到了惠及“一带一路”各国人民。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步都将和平发展融于其中,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最精准践行。站在新的起点上,“一带一路”继续走深走实——优化贸易结构,优化商品质量,优化投资结构,坚持绿色发展,强化数字经济、蓝色经济双边合作,聚焦减贫、卫生、教育事业。“一带一路”带动沿线国家繁荣经济、减贫脱贫彰显了大国担当,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题中应然之义,两者相辅相成。

(二)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到:“当阿拉伯人学会蒸馏酒精的时候,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他们由此而制造出来的东西成了使当时还没有被发现的美洲的土著居民灭绝的主要工具之一。以后,当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因此复活了在欧洲早已被抛弃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8]恩格斯早在19世纪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活动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上人类之间的活动就如“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一样互相牵制、互相影响,人们必须建立“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才能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提出类似的观点:“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35新航线不断拓展的商业版图使市场变成世界市场,各国之间的联系因资本逐利性而前所未有地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建立世界格局,形成共同体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

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借霍金先生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平行世界”猜想及瑞士联邦大夏穹顶铭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阐明为维护人类唯一家园——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当今人类社会正面临经济低迷、多极化发展、战乱频仍、气候环境问题频出的未知局面,各国只有同舟共济、携手前行,树立大世界格局、共同体意识,才能互利共赢,造福人民,获得世界现代化的长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世界现代化的一部分,其本质要求之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60中国发展的“顺风车”致力于带动周边国家的发展与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正彰显巨大的优越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社会和医疗保障体系为世界规模之最,中国文化空前繁荣,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正逐渐强大,但强大不是强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时代,我们始终坚持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不掠夺、不霸凌,没有硝烟与战火。对内始终做到人民至上,对外倾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真正地将人类共同利益与中国式现代化完美契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现代化的重新解读、创新诠释、创造性实践,它让西方中心论黯然褪色,讓中华智慧重现光芒。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人类命运融于一体,将现代化格局置于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之上,彰显了大国担当。

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至今,中国与世界众多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双边多边机制,商贸合作平台,基础设施援建平台,文化融合交流平台,越来越多的国家理解、认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版本,为世界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着中国智慧。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多项决议,被多个发展中国家认可与践行——足见奉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平衡各国利益及共同富裕,是世界人民心之所向。“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是中国人刻入骨髓的传统美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中国助力。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确立了“和平”的基调和底色。中国式现代化促使生产关系更加符合生产力的发展,巨大的生产力不仅推动中国崛起,也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将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至世界市场,让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共同家园深入世界各国人心。

[参考文献]

[1] 袁蓓.超越西方现代化何以可能:资本“空间修复”的双重限度与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共产党宣言》空间化视角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2):18-27,46,16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王岩,高惠珠.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J].山东社会科学,2021(09):161-167.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3.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6.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1.

(责任编辑 文 格)

Thought of Peaceful Modernization in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and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YAN Ning-ning

(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Hubei,China)

Abstract:In the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Marx dialectically analyzed the progress and limitations of capitalist modernization and pointed out the inevitability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replacing capitalist modernization through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apitalist modernization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Marx criticized the bourgeoisies plunder and exploitation of modern history,and advocated the peaceful modernization of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rough the alienation of capitals oppression of people.The Chinese-style path of modernization and peaceful development is a supporter of Marxism,criticizing the violent exploitation and plunder of capitalism,advocating people-oriented and peaceful modernization,and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Marxism in the times.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Chinese modernization has surpassed western modernization and embarked on a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hich is the practic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constantly contributes to the building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 words:modernization;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共产党宣言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