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之研究述评

2023-10-28纪萍萍任健伍

关键词:研究现状

纪萍萍 任健伍

摘 要: 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本遵循。其中蕴含着宏阔的时代背景与广阔的战略高度,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高度统一。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从这些论述的理论来源、核心理念、实践内容、价值意蕴等方面进行阐释与建构,丰富和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形成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为推动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完善和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借鉴。但与此同时,当前研究还存在诸如理论深度有待拓展、系统研究尚须加强、实践支撑亟待充实等问题。梳理、总结、反思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提供了参考和导引,对进一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城市工作;研究现状;理论述评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3.04.004

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人口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也逐渐暴露出城市治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治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并对如何解决突出存在的问题作出了重要批示。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明确了城市发展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很好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引领新时代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学者们主要从理论来源、核心理念、实践内容、价值意蕴等方面对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进行了研究。梳理当前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检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对推进我国城市从管理到治理,对在城市建设中落实二十大部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国内学术界在2019年开展了对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此后,相关研究陆续出现。学者们认为,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既有深邃的理论渊源,也有丰富的现实基础。

(一)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荆蕙兰和史泽源认为[1],习近平关于城市建设的重要论述,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城市观的运用、对中华传统城市建设智慧的传承、对人类优秀城市文明成果的借鉴,以及对党的城市建设思想的发展。如文中指出,恩格斯曾在《反杜林论》中就明确指出,要想实现城乡从对立走向融合、实现“城市病”的根治,“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2]。习近平在领导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尤为注重城市的协调平衡布局问题。一方面,他提出根据各城市现有人口规模,制定不同的城市落户政策,实现人口在各城市的均衡配置。另一方面,以城市群为主要载体,大力推进城市在国家层面的协调平衡布局。刘吕红、李绍军认为[3],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是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根基,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理论是其理论基础,中华传统城市建设智慧给予其文化滋养,国外城市建设前沿理念为其提供了思想借鉴。如文中指出,习近平同志始终强调坚持和借鉴儒家天人合一思想、道家道法自然思想及法家依法治城思想等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建设城市,将城市融入自然,让城市在回归自然的同时,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顽疾,不断提高城市法治化水平。秦洪卫认为[4],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城市发展思想、传承和借鉴了中西方优秀城市文明智慧,且立足于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是应对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问题而在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体现了适用与实用的统一。

(二)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现实基础

陈秋雄认为[5],1990年4月23日,习近平同志到任福州市委书记,在福州工作整整6年,在党的建设、经济社会战略规划、宣传、统战、侨台、政研、双拥、招商引资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其战略思维和务实精神。其在城市工作方面,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在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视远大目标、长远规划;二是在城市建设中特别注重科学谋划、集思广益;三是在城市建设中非常注重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四是在城市建设中极其注重保护传承历史文脉。李玉梅、黄松江指出[6],习近平在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时期曾提出“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的命题,科学阐释了城市发展中经济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的关键,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指明了方向。

学术界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大方面研究了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从已有研究成果看,目前多数学者认同上述两个来源,只是研究各有侧重。就理论渊源而言,有的学者注重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即马克思、恩格斯城市思想和基本原理方面进行研究;有的学者突出强调对中西方优秀城市文明智慧的传承和借鉴;就实践来源而言,有学者注重对习近平地方工作实际经验的梳理和总结。但总的来看,相关研究成果数量较少,研究的系统性不够。

二、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

习近平同志对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有其核心的理念,目前研究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理念,以新发展理念为要求的城市治理理念,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原则的城市治理理念。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理念

学术界比较一致地认为,“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道路”是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的核心理念。谢坚钢等学者认为[7],以“人民城市”为核心理念,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立场与治理路径,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城市工作的宗旨与方针、主体与依靠、导向与重心、部署与规划等等。王振坡等[8]在文章中指出,以坚持“以人为本”为首要前提,切实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以统筹“五大关系”为核心内容,加快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以遵循“两大规律”为基本保障,贯彻落实“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理念的实现途径和价值目标问题,魏崇辉认为[9],探索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发展的实践路径,需要充分发挥协商民主、基层治理、制度设计对人民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开创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刘洋认为[10],习近平关于人民城市的重要论述彻底超越了西式“资本至上”的城市发展思路,具有深刻的世界意义。胡凯雯指出[11],“以人为核心”的城市治理理念,要求在城市治理过程中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始终坚持城市建设“一切为了人民”,这是习近平城市治理重要论述之精华,也是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立场与价值取向。

(二)以新发展理念为要求的城市治理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系列论述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我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关于新发展理念与城市治理的研究,目前大多是地方政府和媒体对学习和实践该理念的应用型报道,学术界的目光主要集中在从宏观和学理上阐述新发展理念对城市治理的全方位指导意义,以及对城市治理提出的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上。

范锐平认为[12],坚持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城市;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坚持开放发展,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坚持共享发展,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等等。寇有观认为[13],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智慧生态城市。倪鹏飞等人认为[14],基于新发展理念,遵循发展水平测度的相关原则,可以构建由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绿色生态、开放互联和基础设施等六个分项组成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国家颁布的最新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对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的69个样本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全国大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极化现象较为严重,中国城市发展和转型需要注意各层级和方阵间的平衡与充分发展,各大城市需遵循“扬长、补短、抓关键”的原则,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提升自身综合发展水平。

(三)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原则的城市治理理念

范锐平认为[1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绿色为基调,以节能环保为导向,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的生态发展观,是我们建设绿色城市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和根本遵循,对城市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陈存根指出[1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最新发展,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超越了片面的人类中心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时代战略任务,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城市建设道路。

公园城市是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原则的城市治理理念的生动体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对当前乃至未来城市理想形态的积极探索与具体实践,也是关于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认识与实践。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同志在天府新区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特别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17]。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对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政策创新、制度设计,科学组织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坚定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叶胥等指出[18],公园城市是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与成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逻辑,是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充分彰显了五大新发展理念。张云路等[19]在论述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我国公园城市的重要意义,通过从单一到系统、从普适到特殊、从建设者到使用者、从独立到融合、从传承到发扬等方面,重点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下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并以推动新时代我国公园城市建设和人居生态环境建设长远发展为目标,从价值观念培养、操作体系构建、空间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制定、传统文化传承和反馈机制协调六个方面,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下的公园城市建设路径。寇有观[13]从智慧城市建设的角度,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城市治理的紧密关系,认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理念研究,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一个要求、一个原则”而展开的,即以人民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为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原则进行解析和阐释,内容层次性较强,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对三者的关系与内在逻辑尚未有系统性把握,需要在这方面加强;同时,有些研究成果在总体内容上存在重复性较高的情况。

三、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指导

关于习近平城市工作系列论述的研究,在城市工作實践方面,主要涉及城市规划与管理实践、智慧城市建设实践、城市文化建设实践、城镇化建设实践等内容。

(一)关于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实践

习近平同志对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总体性和系统性方面十分重视,多次就京津冀、上海、深圳、雄安等地的发展作出指示。张潇爽在文中指出[20],总书记关注的首先是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其次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必须做好分工协作,做好城市的空间规划,进行生态综合治理,实现交通等一体化、协同化,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王学勤、杨奎等[21]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对北京城市副中心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提出“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22],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北国大地的生动实践,规划和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这一思想指导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王芃认为[23],城市规划引领服务城市发展,指导保障经济建设,决定城市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保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乎居民生活、生态安全、环境品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重要的公共政策和严肃的政治责任,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制度手段。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把握处理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几者之间的关系,做到“服务保障能力同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同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同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23]

同时,习近平同志在城市管理方面特别重视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习近平强调“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要求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建立精细智能的城市管理体系,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使城市管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赵功指出[24],以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充分认识新时期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精治为重,大力推进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坚持共治为主,努力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声势;坚持法治为先,全力培植依法管理城市的法治环境。王伟、杨崇祺[25]从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城市建设管理的指示出发,认为“建设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等重大问题,蕴含着约束条件、核心变量、治理路径、关键主体、评分标准的系统逻辑:即明晰逻辑起点,划定约束条件;揭示核心变量,找准发力标的;创新治理路径,探索新型模式;统筹关键主体,提供力量源泉;阐明评分标准,树立价值导向。

(二)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

习近平同志赴浙江考察时,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指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26]。寇有观认为[27],实际参与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我国城镇化进程,发现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是智慧生态城市,现代生态城市也是智慧生态城市。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更需生态优先,智慧发展,弘扬OA理念,规划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群”。王春林探讨了习近平关于智慧城市建设重要论述的三重维度[28],他认为受全球城市发展潮流的影响,构建绿色、安全、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成为新时代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议题。从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的相关论述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要依托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应坚持把创新放在首要位置来进行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要凸显创新,以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9]。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对于抓好我国新时代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三)关于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城市文化建设上,首重文化遗产保护。他在地方工作期间,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注重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30]。他关于城市治理中的文化保护思想与指示,在各地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响应,也有多位学者就此展开研究。李林森撰文指出[31],正确对待城市文化遗产,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2014年2月,习近平视察玉河时,提出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重要论断,指导各地政府处理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城市改造开发的关系,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传承历史文脉”[32]。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重要理念面向“十四五”期间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命题,立足全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实践,从文化特征、社会价值、启示意义三个层面作出价值判断,就基本原则、方法理念、主体责任三个方位构建逻辑体系,点明核心要义。这一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创新,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指明方向,为新时代城市现代化建设阐明了思路,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同志把城市文化建设作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高红雨、吕冬冬[33]从习近平城市文化重要论述在雄安新区建设中的体现出发,认为文化是城市的真正灵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城市是文化的集中载体,是文化发展的排头兵,影响着文化的前进方向。随着我国整体发展进入新时代,文化建设在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地位愈发突出,因此,城市文化建设成为影响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新时代城市建设应当以习近平关于城市文化重要论述为指导,认识城市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结合雄安新区的总体规划,应当注重雄安的传统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地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雄安新区建设需要总结以往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培育人民性、生态性、包容性、创新性的优秀城市文化,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旗帜打造城市建设示范区。郗志群、熊志鹏指出[34],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结合功能疏解,集中力量打造城市副中心,做强新城核心产业功能区,做优新城公共服务中心区,构建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结合的格局”[32]的指导意见,实施推进了通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在大力加强运河文化挖掘与文脉梳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合力打造水城共融的建设目标。

(四)关于城镇化建设的实践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一个重要侧面,我们党在新时代坚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城镇化和城市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做好城市工作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35]。习近平早在浙江工作时就从全面建设惠及全体人民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想,如今这个战略思想在全国的生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36]。王芃认为[23],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7.3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我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传统农业大国实现城镇化,是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在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占比均超过农村及发展进入“城市时代”的重要转折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我国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和形势任务的科学分析,基于对城市发展规律的历史认知和城市工作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将城市工作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何绍辉认为[3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鎮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需要发挥城镇化的重要引擎作用;推进城镇化、做好城市工作,走正城镇化路子,就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好城市发展中的基本关系、搞好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38]

多数学者认为,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内容是紧紧围绕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城市治理、怎样实现城市治理”等核心问题而展开的,其既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又有细致的制度谋划,同时注重科技手段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但是,作为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内容,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更多地把研究重点聚焦在实践内容的某一方面,少有从系统性、全面性上的整体把握,鲜见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深入阐述。故此,对这些方面研究的缺失与不足须引起重视,以期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四、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城市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对城市治理的理论自觉。

秦洪卫[4]着重对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时代价值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在理论特质上,习近平对我国城市发展认识经历了从理论创新到顶层设计、从地方实践到国家战略布局的不断深化历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展现着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彰显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了实然与应然的对话。在时代价值上,他认为,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对我国城市发展规律、形式特点进行审慎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成熟理论体系,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对于深刻认识和理解城市发展规律、推动城市发展迈向更高质量,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即明确城市发展价值追求,破解社会矛盾;探索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在世界发展中体现中国担当,贡献中国智慧。

刘吕红、李绍军认为[3],习近平关于城市建设重要论述体现了城市工作的中国智慧,科学诠释了新时代城市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回答了我国城市建设的目标、立场和原则,全面阐明了城市建设的治理逻辑、内在要求和国际视野,着重强调了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密,是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体系指出了城市的性质功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建设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根本立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建设原则(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治理逻辑(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内在要求(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国际视野(大力开展国际友好城市工作)、领导力量(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这一重要论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市思想和中国特色城市建设理论,为新时代我国城市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

(二)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指导新时代中国城市工作的根本遵循,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产生了重大的实践成就,并将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建设新发展。

王振坡等认为[8],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是知行合一的積累与升华,是其在基层到中央的长期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取得的。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其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对我国城市发展的新背景、新趋势和新特点进行审慎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是新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具体应用,是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指南。其明确了城市发展“为了谁”的价值追求,对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做出应答;回答了如何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落实“生态文明”的坚定决心,体现了世界认同中的中国担当。另一些学者认为,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充分体现于中国各地的城市治理工作成效。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思想与实践[39],关于新时代首都城市精细化管理[40]、高质量发展问题[41],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问题[21],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的建设实践,开创了新时代我国城市发展的新路径,成为我国新城市发展理念的试验田,等等。

目前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向度展开。从理论价值方面看,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市建设理论的同时,深化和提升了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共产党对城市建设规律的认识。从实践价值方面看,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城市发展和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实践指引,对加强和提升各级政府进行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几乎未有学者从新发展格局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方面研究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重要价值,并且,关于其在世界城市发展理论中的意义和价值研究有待加强和深入。

五、关于习近平对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相关研究的评价

综上,国内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通过对系列重要论述的分析、阐释,揭示了其理论来源、核心理念、实践内容、价值意蕴等,为学界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需要重视和加强。

第一,研究的理论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加强对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关注热度和研究深度的有机结合。目前对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媒体报道、政府举措、学术会议较多,但多停留于表面的文本宣传,缺少对相关过程的持续跟进、结果展示、效用评价以及对此进行的深度理论阐释,以致难以形成对重要论述的全面、深入的认识和把握。

第二,研究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有待进一步强化。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是党关于城市工作的科学认识论,也体现着党在新时代推进城市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前对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大多从上面四个方面中的某一方面展开研究,而没有将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尤其对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存在空白,研究中缺少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当前我国学界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将为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体系性参考。

第三,研究的实践支撑有待进一步充实。一方面,一些学者的研究或者由于缺乏相应的城市治理经验,或者缺少相关的调查数据,导致所采取的分析框架、理论阐释及其结论较为空泛,对城市治理实际的指导与应用价值较为有限。另一方面,城市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目前关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文化保护、城市党建等研究,无论是内容还是深度均存在明显不足,尤其缺乏实际参与城市治理工作、有丰富经验和实践积累的工作者的研究文章。

第四,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目前的一些研究和阐释的视角较为单一,多以国内现有领域和资源为基础展开,缺乏足够的有关世界城市发展历史与思想史的认识、比较与研究;已有的某些研究存在概念表述和观点相似度较高的情况,这是需要避免的。未来需要通过增加比较研究内容以进一步突显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中国特色以及时代价值等。

总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加强,深入开展这项研究工作需要凝聚学界多方面力量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 荆蕙兰,史泽源.习近平关于城市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探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3.

[3]刘吕红,李绍军.习近平关于城市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05):3-13.

[4]秦洪卫.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及时代价值[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22(02):31-40,109.

[5]陈秋雄.福州那六年:城市建设战略决策的典范:学习《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的一点体会[J].福建党史月刊,2020(03):4-6.

[6]李玉梅,黄江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的重要论述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2,24(06):91-96.

[7]谢坚钢,李琪.以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为指导推进新时代城市建设和治理现代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杨浦滨江讲话精神[J].党政论坛,2020(07):4-6.

[8]王振坡,张安琪,臧学英.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蕴涵与实践价值[J].江淮论坛,2019(05):20-25.

[9]魏崇辉.习近平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基本内涵与中国实践[J].湖湘论坛,2022,35(01):22-31.

[10]刘洋.习近平关于人民城市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08):97-104.

[11]胡凱雯.习近平关于城市治理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指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80.

[12]范锐平.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N].学习时报,2018-07-27(04).

[13]寇有观.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建设智慧生态城市[J].办公自动化,2018,23(10):8-13,22.

[14]倪鹏飞,王雨飞,丁如曦.中国大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层级与方阵: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测度与分析[J].城市与环境研究,2017(04):3-26.

[15]范锐平.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建设公园城市 努力创造美好生活[J].先锋,2019(08):4-9.

[16]陈存根.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进绿色城市建设[J].中国生态文明,2021(03):25-26.

[17]习近平春节前夕赴四川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祝福全国各族人民新春吉祥 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J].四川党的建设,2018(05):18-21.

[18]叶胥,武优勐,毛中根.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实践探析:以成都建设公园城市为例[J].邓小平研究,2019(06):95-104.

[19]张云路,高宇,李雄,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公园城市建设路径[J].中国城市林业,2020,18(03):8-12.

[20]张潇爽.京津冀一体化:习近平的总动员令——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牛凤瑞[J].人民论坛,2014(13):18-21.

[21]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以习近平首都建设思想为指导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J].前线,2018(01):25-29.

[22]新华社.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立足提高治理能力抓好城市规划建设 着眼精彩非凡卓越筹办好北京冬奥会[N].人民日报,2017-02-25(01).

[23]王芃.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切实重视和加强城市规划工作[N].中国建设报,2017-04-21(05).

[24]赵功.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新提升[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7,19(05):12-15.

[25]王偉,杨崇祺.习近平首都城市建设管理思想的内在逻辑探析[J].前线,2018(07):20-22.

[26]王琦,王鹏等.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考察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遵循[J].杭州,2020(07):14-16.

[27]寇有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群”[J].办公自动化,2020,25(02):8-9,32.

[28]王春林.习近平关于智慧城市建设重要论述的三重维度[J].理论研究,2021(03):22-28.

[29]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02).

[30]隋笑飞.留住历史根脉 传承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纪实[N].人民日报,2015-01-10(01).

[31]李林森.习近平“城市文化遗产”重要理念探析[J].中国名城,2022,36(04):1-7.

[32]新华社.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立足优势 深化改革 勇于开拓 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成绩[N].人民日报,2014-02-27(01).

[33]高红雨,吕冬冬.习近平城市文化重要论述在雄安新区建设中的体现[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1):17-21,45.

[34]郗志群,熊志鹏.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新视野,2020(2):108-109.

[35]新华社.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5-12-23(01).

[36]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想[J].政策瞭望,2016(08):11-13.

[37]何绍辉.把城镇化路子走正: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镇化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J].毛泽东研究,2020(04):26-33.

[38]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J].小城镇建设,2013(12):6-7.

[39]赵继敏.习近平总书记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思想及其指导意义[J].前线,2018(05):27-30.

[40]孙新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稳步推进首都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新提升[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8,20(01):6-10.

[41]堵锡忠,李娟.用新思想指引新时代首都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重要论述的体会[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9,21(06):12-15.

(责任编辑 文 格)

Research Review on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ussion

on Urban Work

JI Ping-ping, REN Jian-wu

(School of Marxism,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44,China)

Abstract:Xi Jinpings important statements on urban work are the basic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ties in the new era.They embody a broad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strategic perspective,reflecting a high degree of unity between theoretical logic,historical logic,and practical logic.In recent years,domestic scholars have mainly explained and constructed these statements from aspects such as theoretical sources,core concepts,practical content,and value implications,enriching and improving the relevant content of Xi Jinpings thought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a new era,and forming relatively rich achievements.This has provided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urba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system and capacity.However,at the same time,current research still has problems such as the need to expand theoretical depth,strengthen systematic research,and enrich practical support.Summarizing,reviewing,and reflecting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research provides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further studying Xi Jinpings important statements on urban work,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urther implementing the spiri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Key words:Xi Jinping;urban work;research status;theoretical review

猜你喜欢

研究现状
高地应力判释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与改革思路
海参人工育苗产业的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约翰·斯坦贝克文学伦理学研究综述
董榕及其剧作研究述论
试井法分析井间注采关系的研究现状
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制度构建与完善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