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项目的构建策略研究
2023-10-28侯志远
侯志远
摘要:在体育强国战略的推进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既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基础环节。核心力量训练是体育教学的关键内容,关系到大学生的身体协调、技能发挥、竞技水平提高以及身心健康发展。当前,高校在体育教学中的核心力量训练还存在教学观念滞后、教学资源匮乏、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学针对性低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文章围绕体育教学中的核心力量训练探讨相关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核心力量;高校体育课程;训练项目;优化策略
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核心环节,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高校的体育教学也是“体育强国”战略不可或缺的实施环节,关系着大学生运动技能以及竞技体育水平的发展。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力量训练是推动教学高质高效的内驱力,有助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更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身体的控制力、协调力、灵活度。基于此,本文将重新审视高校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项目的开展现状,并围绕存在的问题探讨其优化策略。
1核心力量训练的界定
所谓核心力量训练,即对人体核心部位及其肌肉群力量的提升训练。从生理角度来讲,人体的核心部位是指髋关节以上、肩关节以下的躯干部分,如脊柱、骨盆、背部、腹部。其中,腰部与髋关节之间的部位是人体运动的枢纽,是平衡机体协调性与稳定性的关键区域。因此,针对人体核心部位及其肌肉群进行力量训练,有助于机体在“力量”的支撑下确保肌肉群的承载力,也有助于机体以更协调、更稳定的姿势提升运动技能。从这个角度讲,核心力量训练不仅是提升机体运动效能的前提,而且是协调机体协调度与灵敏度的重要保障。因此,重视体育教学中的核心力量训练,既是完善体育课程体系的要求,也是推动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必要动力,更是落实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结合以上讨论和研究,本文认为核心力量就是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或运动时,能够协调自身的一种力量,是个体力量的一种特殊形式。核心力量来源于运动员核心区域深层或浅层的肌肉群,可以协调动作和身体的平衡,尤其是在发力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传导身体力量,以保证动作的协调与流畅。
2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综述
在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正确的教学观念对体育教学起指导作用。其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人才,高校体育教学的革新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即在体育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上要适应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多元化成长需求。核心力量训练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基础环节,也是不同类型的體育项目在准备阶段与专项提升阶段的关键训练内容。核心力量训练在“体育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不论是专业的体育运动还是非专业的体育运动,都需要活跃的肌肉运动来支撑,而活跃的肌肉运动需要日常力量的训练来保证。因此,这个课题得到了一些学者的研究和讨论,这些学者从各个角度开展相关的研究,为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实践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学者对核心及核心力量进行了理论的构建。学者冯德红指出,核心就是人体力量的中心,处于人体的核心位置,通过核心将力量传递给四肢以及其他部位,保证身体的平衡及姿态的平稳。学者王卫星研究指出,核心力量对运动员的发挥与表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强大的核心力量可以让运动员的技术和表现更加完美,能够更好地控制身体和姿态,保证运动员身体的平衡与稳定,让动作更加优美、流畅。更重要的是,核心力量的科学运用,可以有效减少运动员动作不规范带来的损伤,节省运动员的体力和能量,保障运动员的比赛效率。另外,还有学者对核心力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探索,冯冰等研究指出,核心力量概念的提出具有空前的意义,它弥补了体育素质训练中的空白,丰富了力量训练的研究体系,创新了力量训练方法及模式,对传统力量训练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有效提高了运动员力量训练的质量与效率。
除了进行必要的理论构建以外,还有学者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践开展了研究和讨论。核心力量训练是各项体育运动中的必要环节。比如,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击剑运动员群体中开展核心力量训练,结果表明击剑运动员的耐力和爆发力得到了质的提升与飞跃。学者郭慧以我国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的跟踪观察与研究发现,在游泳运动员中开展核心力量训练,可以促进游泳运动员四肢的协调性,因为游泳运动是以核心部位为中心,力量向外传递,统筹四肢完成动作与项目。在游泳运动中,不论何种姿势,核心力量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如果没有核心力量的参与,游泳运动员就会停滞不前,无法完成比赛项目。当然,核心力量的训练离不开器械的应用,有学者利用简单的训练器械对核心力量训练实验进行干预,通过干预观察发现,运动员的整体素养获得了质的提升,运动员的力量和协调性比之前有了重要的改变。
总之,核心力量训练不同于一般的体能训练,是一个严谨而科学的训练过程。对于体育教学而言,不仅要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且要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无论参加哪一种体育活动,教师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同时,针对不同体能、不同竞技水平的学生,其训练内容与强度需要有所不同,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也能真正突破个人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发挥核心力量训练的育人价值。
3高校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项目的构建策略
3.1全面增强师生的核心力量训练意识
基于核心力量训练在提升机体协调度与灵敏度、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上的重要价值,为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要重视体育教学观念的顶层设计,尤其要全过程、全环节、全维度提升师生对核心力量训练的价值认知。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可将核心力量训练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师生对核心力量训练的价值认知;另一方面,定期组织与核心力量训练相关的竞技比赛或社团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打造热爱健身、崇尚健康的正向校风。另外,除了传统的校园广播站、校园内部网站、校报校刊,要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如通过创建以核心力量训练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师生推送核心力量训练的项目类型、训练方法、价值意义等内容,以此实现核心力量训练的“生活化”。
3.2全面建设核心力量训练的教学资源
对于核心力量训练而言,健全而适用的健身器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满足体育教学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高校要配套健全的健身器材,要从教学资源方面解决学生核心力量弱、身体素质低的问题。对此,高校要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比例,完善与核心力量训练相关的器材数量,保证器材自身的实用性与安全性,为大学生的日常与专业训练提供设备保障。此外,高校可聘请或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对健身器材的质量与性能进行定期维护与检修,以确保健身器材的安全性与适用性,同时能够围绕核心力量训练开展专业性指导。
3.3完善体育课程体系
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水平,除了必要的专业健身器材,高校还要围绕体育教学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尤其在教学内容上要将核心力量训练课程渗透至各类体育项目中。对此,高校要围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开展体育项目的倾向性调研,如平板支撑、卷腹训练、仰卧交替抬腿、V字支撑等,既要挖掘出大学生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兴趣点,也要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核心力量训练意识。在此基础上,再围绕师资建设系统提高体育教师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知识与训练技巧,如通过视频培训、教学案例分析等提高教师对核心力量训练应注意事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核心力量训练课程要与各类体育项目进行融通式教学。无论是在准备活动阶段,还是专项练习阶段与素质提高阶段,都要循序渐进地将核心力量训练课程融人体育项目训练的全过程,从而符合大学生对核心力量训练课程的接受程度。
3.4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较之一般的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课程更强调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味地进行强度与深度训练,这就需要教师对核心力量训练项目进行“层次性”与“个性化”划分。在训练初期,教师可引导学生做一些基本的核心力量训练项目,如平板支撑、卷腹训练、V字训练等,并强调动作的标准性与针对性。例如,在进行卷腹训练时,双腿间距要与胯同宽,双手要合拢并置于胸部上方,然后再利用腹部牵引力与手臂向上牵引力抬起上半身。在此过程中,腿、腳要保持稳定,并进行反复、多组训练,直到腹部出现酸痛感。最后,再做一组腹部拉伸动作,既能减少拉伤,也能因缓解训练导致的酸痛,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此外,无论哪一种训练项目,教师都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如男生与女生在训练项目上要有差异性,不同体质、不同条件的学生在训练强度与深度上也要呈现出层次性与多元化。但无论如何,训练要遵循由简入繁、由轻到重、由弱到强、由静到动的原则,既能满足不同学生的训练需求,也能引导学生在逐渐适应中突破自我极限,进而提高其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兴趣。这种循序渐进与个性化的教学方法需要体育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掌握学生的个体条件,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4结语
核心力量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基于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与重要价值,为避免学生对力量训练产生抵触心理,教师要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并将其嵌入不同体育项目的全过程。除了完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体系,教师还需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多元化训练需求创新训练方法,以符合核心力量训练的循序渐进性原则。一方面,核心力量训练不应仅存在于体育课堂之中,更多的是要渗透至学生的日常生活过程,即通过日常训练增强学生的核心力量训练意识。另一方面,为使核心力量训练适应学生的体质并突破其“最近发展区”,要围绕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并以培养学生的终身训练意识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