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理论视角下高校党团共建效能研究
2023-10-28谭政朱仙颖
谭政 朱仙颖
摘 要:学习共同体理念旨在构建协同合作、平等民主、情境化以及具有共同愿景的学习氛围,适合运用于思政课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高校党团共建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文章在学习共同体理论视角下,把党团组织看成一个“学习社区”研究,从目标整体性、系统开放性、成员组织性、活动整合一致性五个维度进一步探索如何在党团共建中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素养水平。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高校党建;党团共建效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7-0185-04
一、学习共同体与党团建设的关系
(一)理论概念内涵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d Tonnies)在1887年发表的《共同体与社会》中首次提出共同体的概念,其是指在自然情感一致基础上、紧密联系的社会联系或共同生活方式[1]。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出关于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前提:“如果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认识到目标,甘愿并受到这个目标的影响、引导和支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就形成共同体。”[2]成员关心的不仅是共同体自身的利益,还有超越共同体的公共利益。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这本书中提出了人类进化的第一个革命是“认知革命”,拥有能够交流虚构东西的语言能力,是人类告别动物界的惊险一跃,猿人就是在社群信息互换中增进对世界的认知。
学习共同体则是以“交互信息、获取知识”为目而聚集在一起的集合体。该理论强调的是内部个体对组织学习目标的认可,具有一致的学习动机。该理论还认为知识的学习具有社会性特征,每个个体都可能是知识的分享者。在教育学中,学习共同体理念聚焦师生之间何为课堂第一性,学科之间知识割裂、碎片化的知识传授难以发挥整体育人功能的问题。该理论与中国古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知识的学习分享,学习共同体理论还强调情景化教学,多元主体(师生,生生)之间面对实际的问题和任务会产生持续的、深层的、民主的合作和互动,在这种交互中形成主体间的默契、共同愿景、价值和情感。课堂是一场盲人摸象运动,每个参与者都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经验发表对问题的见解,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知识技能的分享交换。
(二)从学习共同体视野探索党团共建的必要性
在加强党对普通高等学校全面领导大背景下,高校党建正在往“党建带团建”转变,在学习共同体理论视角下,高校党团两个组织的关系变化会对立德树人效能产生巨大影响。把学习共同体概念引入高校基层党团组织建设之中,有利于两个组织之间凝聚共识,明确组织定位,坚定奋斗方向。建起“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建齐育人”的工作模式,才能更好地引领广大青年学生锤炼品格、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党团学习共同体在服务青年、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推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一是提升黨对团组织的凝聚力,高校党团学习共同体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共同的目标前进,所有制度机制的建设都应该促进整体搭配,调整组织内的冲突力量,杜绝过去所谓的“党管党建,团管团建”的二元机制,促使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更加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统一性,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是实现高校改革和提升的有效组织策略。
二是提升团对党组织的积极主动性。学习共同体具有扁平化、民主化党团组织特征,党组织在领导地位不变的原则之下,首先要把团组织建设与党组织建设相结合,把优秀团员、团干的选拔、培养、推优入党及管理工作纳入党的组织建设体系,以此来激发团员干部的积极性[3]。团组织应当主动扩大自己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声音,要从过去的被动辅助者转变成积极协助者。在学习共同体之中,党团两个组织都是计划的构建者和计划实施者,其应当以民主的姿态对共建项目中的困难点发表意见和建议,以此激发每个大学生的创造性。特别是团组织还需要从团的独有视角提供各种反馈大学生团员教育管理中的难点与需求,积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与指导。
二、高校党团共建效能提升阻滞分析
(一)党团共建顶层设计不完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组织的主体作用很多只停留在了文件中、口头上。基层党建工作也只是在支部里开展、党员中推进。如果高校党团共建成效差,那么必然首先从党组织建设中找原因。在顶层设计上党团组织很多时候都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缺乏共同筹划、共同部署。高校基本上是党委管基层党支部,团委管基层团支部,党组织到团组织中指导工作不够全面,未能体现出党组织凝聚作用、堡垒作用、先锋作用等工作优势。
(二)党的先锋示范作用发挥不充分
一方面党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创新不足,影响了“先锋堡垒”作用的发挥。党对团的教育一般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理想化教育,团员对教育内容的接受较为自觉、被动,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忽视了团员青年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团员群体对党的先进理论的体悟,也无法发挥思想阵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党团结、教育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但团组织在党员发展流程中,往往只会在“入党积极分子群团推优”这一处亮相,这就导致了许多党员遗忘了曾经来自共青团,入党后就减少了自己与班级团组织的联系。同时在实际发展流程中能够正式被确立为党员的学生多数是高年级学生,大学中优秀的党员往往更关注考研、就业,在许多3年制高职院校中党员同学甚至外出实习,这导致学生党支部内部活动难以聚集所有党员,党员带团员的工作就更成为了一种奢望。
(三)团组织缺乏清晰定位
共青团组织是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组织应该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党的事业服务。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缺乏健全的沟通交流机制和科学的激励方式,团组织总是被动地执行党的事务,简单地成为党的政策精神传话筒,在党团事务集体研讨中没有拿出主人翁意识,这些都与学习共同体所强调的民主协作精神相违背。事实上很多政策精神不是一句“坚定执行”就能带过,而是要在执行中加入团组织的思想,在执行中凸显团组织的特色。
对基层班团组织而言,上级团组织教育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班级团组织工作重点不明确,与班委会定位重复,团支部的职能显得模糊甚至被边缘化,不知道要开展什么工作以及如何开展工作,部分班级团支部沦为了每周催促完成“青年大学习”的部门,打击了班团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影响了党在青年群众中的根基。
(四)党团共建活动中未重视品牌的打造
党团共建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团建设的具体方式,高校党组织也在积极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优秀成果,但是许多优秀项目要么“昙花一现”,要么“烂尾”。究其原因还是不善于及时地总结经验,未凝炼具有特色的党群共建项目内涵,缺少长远的、全局的、系统的眼光。
部分高校虽有探索党团共建品牌的意识,但是对品牌建设的创新思路和手段还不够了解,表现在习惯性地认为党团共建任务是学习为主、开会为辅,形式化的问题在品牌建设中仍然严重,容易消磨学习共同体中大学生的热情激情。同时,品牌建设脱离大学生校园生活和教学中心工作。没有反映师生需求,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党团共建变成了无源之水,品牌建设难以对内凝聚党团组织,也难以对外影响辐射普通师生群众,严重影响了共建项目的效率和效能的提高。
三、学习共同体理论视角下高校党团共建效能对策
(一)从学习共同体目标整体性提升党团共建效能
高校党团共建的所有活动都应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来开展,牢固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应引导基层党团组织牢固树立围绕“立德树人”目标抓共建的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党团共建的目的是要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利益,竭诚为青年服务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习共同体的大目标之下,党组织要重视培养对象的考查过程,做好党的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发挥党团组织对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带动引领作用。
(二)从学习共同体人员一致性提升党团共建效能
从人员一致性来说,党团组织要打造一个连贯持续、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培养体系。首要应该从高校中最小的单位班级团支部着手,加强对班级团支部、班团干部的培训教育,让其在基层发挥教育同学、服务同学的作用。党团共建的后备力量应从优秀的班团干部中选拔,这是保持人员一致性、传承性的基础。其次党员与团员的联系对接,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学习、活动等进一步规范团组织建设,党组织可以特邀人员参与到团组织的工作会议之中,团组织也可以参加党的部分组织生活,在这种交互中增强团员对党组织的认知与理解,方便党组织对优秀团员进行考查,这是发掘人才推优入党的前置条件。
(三)学习共同体系统开放性提升党团共建效能
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要打破党组织与团组织相对独立的工作格局。两个主体要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优良校风学”等方面保持充分开放、充分沟通,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对共青团建设工作的指导,主动联系团员需求,为团组织建设及活动开展提供思想指导。其次是对外开放,思政教育主体虽是学校党团组织,但是不能忽视家庭、政府、社会其他组织的合力,提升共建效能吸纳融入更多外部能量。
(四)从学习共同体组织规范性提升党团共建效能
党团组织规范化建设首要便是思想规范。这既包括从顶层设计上强调政治站位,所有战略计划、项目实施都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开展,也包括分层对接上,党团两个组织统一规范,包括组织分工与定位。思想上的规范是解决过去大学生教育工作随意化的问题规范其行为。党团活动主要阵地是大学校园,主要对象是大学青年。部分高校组织为了吸引大学生而用力过猛出现泛娱乐化的现象,光有活动而无成效,光有过程而无产出。因此高校要通过制度完善、运行规范、考核监督上使各项党团共建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以结果导向保证共建效能。
(五)从学习共同体活动统一整合性提升党团共建效能
从活动内容统一整合性來说,应该重视党团共建品牌的示范作用、凝聚作用、统领作用。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统一到主体实践之中,党团共建品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体现,其不是一个空中楼阁,而在品牌建设中把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校园师生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让党员团员的干事创业激情在党团共建学习共同体中迸发出来,这才是落实巩固共建效能最为切实的途径。
四、学习共同体理论视角下检验高校党团共建效能的标准
(一)学习共同体是否形成认同效应
认同效应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目标理念、文化精神、机制体制的认同,基于这种认同外化于成员行为,并产生积极的效应。借助党团共建帮助党团员大学生建立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并在学习生活中实践,在服务师生中传播、丰富和创造积极的校园文化,以此提升党团共建成效和效能。
(二)学习共同体是否建形成了独特文化
文化就是特色,品牌就是创新。首先在党团组织内部中,主流而外显的文化必须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学习共同体依靠教育宣传、主题实践需要传递给全体党团员大学生的文化,对组织成员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其次内隐的文化是指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接受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工作作风、道德情感等群体意识的总称[4],其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党团员的好学求知、协同互助、奋勇拼搏、突破创新的精神风貌,这种文化的建立是组织中良好的润滑剂,使组织成员从内心产生高昂情绪和发奋进取精神。此外,从打造品牌的角度而言,组织文化对高校内部的辐射作用,还体现在文化的传播对树立党团共建项目的良好形象有一定帮助,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推动作用。
(三)学习共同体是否建立制度保障
党团共建的内涵丰富、立意深邃,但必须有制度的支撑。坚持制度自信,这是一个项目行稳致远的保障,否则共建效果只是“昙花一现”。因此衡量高校党团共建效能的标准还需要考量制度建设需要基本组织目标相统一、组织成员分工明确、项目开展有序。制订制度是首要条件,好制度则是必要选择。党团共建的制度建设还要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符合大学生思想工作实践,对党团员行动起指导作用、约束作用,规范作用。在制度管理之中令行禁止,对学习共同体行动力提升有极大帮助。此外,制度的建设也是某种程度上对先前工作经验的总结反思,好的制度应当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有利于党建共同体品牌的打造,扩大在同类组织或活动中的影响力[5]。
(四)学习共同体的成果是否为师生所共享
高校所有工作要始终围绕师生群体的利益开展,这是党团组织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因此,检验党团共建效能的标准必须以全体师生认同度,满意度标准。特别是考虑到党团组织的群众基础和基数,共建体应是师生更广泛地参与的共建活动,充分保证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共建成果要更具普惠性,党团共建应当在党领导下、团组织参与协助中,鼓励全体师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励校园里知识、技术、教育和管理活力竞相迸发,建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斐迪南·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M]. 张巍卓,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2]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杨健,王斌,黄建华. 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方法、措施及检验标准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08,17(06):154-156.
[4] 焦强,罗哲. 管理学[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5] 刘玮. 新时代高校党团共建育人体系的构筑与实践[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8,34(06):51-56.
(荐稿人:陈建斌,湘潭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