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时间和ABT 生根粉浓度对黄枝油杉扦插生根的影响
2023-10-28陈江平秦丽萍贲柳玲莫小锋
陈江平,秦丽萍,贲柳玲,张 敏,莫小锋
(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1)
黄枝油杉(Keteleeria calcarea)属松科(Pinaceae)油杉属(Keteleeria)[1],常绿高大针叶乔木,树干通直、雄伟挺拔,叶色翠绿,枝叶浓密,冠形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2],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贵州东南部、湖南西南部,现存种群数量主要分布在广西桂林一带的岩溶石山上,是珍贵的第三纪残留植物[3]。黄枝油杉木材较坚硬、纹理直、结构细,是家具和建筑的优良用材树种,其种子富含油脂[4],可用于提取油脂;树根含有胶质,是民间造纸胶料的来源。此外,黄枝油杉还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树形高大笔挺,枝叶茂密浓绿,优雅美观,具有良好的抗逆性,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也是石灰岩山地绿化、石漠化恢复的极佳树种[5],在广西桂林市的恭城、临桂等县的石灰岩土壤上曾是建群树种而大面积存在。黄枝油杉由于生长在低海拔山区,交通方便,随意采伐现象长期发生,天然植株的保存量日趋减少,种群数量稀少,处于濒危边缘,部分地区的黄枝油杉种群已经完全灭绝。同时黄枝油杉天然分布区域狭窄,开花结实少,种子发育不良,天然更新能力较弱[6],而且黄枝油杉母株树形高大,采种育苗很困难,加之种子优良度低,播种育苗繁殖速度缓慢,种苗获取较困难。
黄枝油杉的育苗方式有嫁接、扦插和种子育苗。扦插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成苗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新植株,是结种困难植株的主要繁殖方法。国内学者对黄枝油杉扦插育苗进行了研究,蒋柏生等[7]进行了黄枝油杉的扦插育苗试验,探索其高效的人工繁育方法;沈燕等[2]对湖南省黄枝油杉资源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并初步摸索其人工栽培模式;聂东玲[8]对黄枝油杉等33 种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总结了各珍稀濒危植物扦插生根技术。本研究探讨了扦插时间和ABT 生根粉浓度处理对黄枝油杉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以期为黄枝油杉的繁育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桂林市叠彩区桂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院内,北纬25°18′22″,东经110°21′07″,海拔147 m,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三冬少雪,四季常青,物候变化明显,季节性强。年均气温19.0 ℃;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8.1 ℃;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8.1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太阳辐射的年平均值为216.9 kJ/m2,年平均日照数为1 530 h。年大于0 ℃的积温平均为7 074.1 ℃。空气平均相对湿度为75.5%。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1 927.1 mm,土壤以红壤为主,pH 在4.5~6.5。自然植被针叶林种类以马尾松为主,还有枫香、白栎、冬青属、樟、泡桐、油桐和桃金娘等;常绿落叶混交林种类以青岗栎为主,还有铜钱树、刺叶冬青、海桐花、斜叶榕、小栾树、珍珠梅、紫堇、九里明、楼梯草属、黄荆等[9]。扦插苗床为南北走向,长10.0 m,宽1.2 m,苗床的基质为细沙(平均粒径为0.250~0.125 mm),整个苗床采用透光度为60%的尼龙黑网遮阴,排水、喷灌设备齐全。
1.2 材料
试验使用的ABT 生根粉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ABT 生根粉研究中心研制,北京艾比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ABT 生根粉1 号,规格为1 g/袋。黄枝油杉插穗来源于桂林市恭城县西岭镇义和油榨村40 年黄枝油杉侧枝。苗床消毒所用多菌灵为80%可湿性粉剂,由天津市汉邦植物保护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格为200 g/袋。
1.3 方法
扦插苗床使用前7 d 用80%的多菌灵800 倍液进行苗床消毒,并用薄膜覆盖,覆盖1 周后揭开薄膜,充分散发气味,用清水充分淋洗过2 d后再使用。
2021 年4 月、6 月、8 月、10 月分别截取无病虫害、叶片完整、粗细均匀、直径2.5~5.0 mm 黄枝油杉侧枝,长度15 cm 左右作为插穗,除去插穗下部1/2的叶片。每30 根为1 捆,插穗基部4~5 cm 分别浸泡在浓度为50、100、150、200 mg/L 的ABT 生根粉溶液中4 h。将浸泡好的插穗斜插在苗床基质中,扦插深度3 cm 左右,扦插株行距为4 cm×5 cm,用手压实基部,适当淋水后苗床拱好覆盖薄膜,薄膜四周压实。每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 次。
插穗扦插3 个月后调查插穗生根情况。每个处理抽取100 根插穗统计生根情况,记录生根数量,3 次重复。每个处理随机抽取30 根生根的插穗,统计每根插穗生根的条数,用游标卡尺测量每根生根插穗的生根最长根的长度和粗度,3 次重复。
1.4 测定项目
在扦插3 个月后统计黄枝油杉插穗的生根率、生根数、生根最长根长度、最长根粗度。
1.5 数据分析
试验各观测数据采用Excel 2007 和SPSS 19.0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采用Duncan 多重比较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各参数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各测定项内以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扦插时间、不同ABT 生根粉浓度对黄枝油杉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不同扦插时间、不同ABT 生根粉浓度试验黄枝油杉的扦插生根率如表1 所示,黄枝油杉的扦插生根率在10.63%~39.17%。 由表2 可知,扦插时间的F=132.952,P=0.000<0.01,ABT 生根粉浓度的F=116.452,P=0.000<0.01,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互作的F=3.209,P=0.007<0.01,表明扦插时间、ABT 生根粉浓度及其互作对黄枝油杉扦插的生根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
表1 不同扦插时间、不同ABT 生根粉浓度对黄枝油杉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表2 不同扦插时间、ABT 生根粉浓度试验黄枝油杉生根率的方差分析结果(主体间效益的检验)
本试验中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的互作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继续对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16 个组合的生根率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Duncan 法)进行多重比较,以筛选出最优的水平组合。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各组合生根率的多重比较结果如表3 所示,各组合中黄枝油杉扦插生根率排名前3 位的组合顺序依次是4月×150 mg/L、10 月×150 mg/L、4 月×200 mg/L,生根率分别为39.17%、32.84%、31.59%,8 月×50 mg/L 组合的生根率最低,仅为10.63%。4 月×150 mg/L 组合的生根率均与其他组合的生根率差异显著。由此可见,4 月采用150 mg/L 的ABT 生根粉溶液浸泡黄枝油杉插穗的扦插生根率最高。
表3 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各组合的生根率、生根数、最长根长度、最长根粗度的多重比较结果(Duncan 法)
2.2 不同扦插时间、不同ABT 生根粉浓度对黄枝油杉扦插生根数的影响
不同扦插时间、不同ABT 生根粉浓度试验黄枝油杉的扦插生根数如表4 所示,黄枝油杉的扦插生根数在1.14~3.14 条。由表5 可知,扦插时间的F=146.991,P=0.000<0.01,ABT 生根粉浓度的F=329.188,P=0.000<0.01,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互作的F=15.283,P=0.000<0.01,表明扦插时间、ABT 生根粉浓度及其互作对黄枝油杉扦插的生根数均有极显著的影响。
表5 不同扦插时间、ABT 生根粉浓度试验黄枝油杉生根数的方差分析结果(主体间效益的检验)
本试验中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的互作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继续对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16 个组合的生根数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Duncan 法)进行多重比较,以选出最优水平组合。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各组合生根数的多重比较结果如表3 所示,各组合中黄枝油杉扦插生根数排名前3 位的组合顺序依次是4月×150 mg/L、4月×200 mg/L、10月×150 mg/L,生根数分别为3.14、2.59、2.56 条,8 月×50 mg/L 组合的生根数最少,仅为1.14条。4 月×150 mg/L 组合的生根数均与其他组合的生根数差异显著。由此可见,4月采用150 mg/L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黄枝油杉插穗的扦插生根数最多。
2.3 不同扦插时间、不同ABT 生根粉浓度对黄枝油杉扦插生根最长根长度的影响
不同扦插时间、不同ABT 生根粉浓度试验黄枝油杉扦插生根最长根长度如表6 所示,黄枝油杉扦插生根最长根长度在0.55~2.36 cm。由表7 可知,扦插时间的F=527.851,P=0.000 <0.01,ABT生根粉浓度的F=916.771,P=0.000<0.01,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互作的F=32.764,P=0.000<0.01,表明扦插时间、ABT 生根粉浓度及其互作对黄枝油杉扦插生根最长根长度均有极显著的影响。
表6 不同扦插时间、不同ABT 生根粉浓度对黄枝油杉扦插最长根长度的影响
表7 不同扦插时间、ABT 生根粉浓度试验黄枝油杉生根最长根长度的方差分析结果(主体间效益的检验)
本试验中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的互作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继续对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16 个组合的扦插生根最长根长度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Duncan 法)进行多重比较,以选出最优水平组合。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各组合扦插生根最长根长度的多重比较结果如表3 所示,各组合中黄枝油杉扦插生根最长根长度排名前3 位的组合顺序依次是4 月×150 mg/L、10 月×150 mg/L、4 月× 200 mg/L,扦插生根最长根长度分别为2.36、1.74、1.72 cm,8 月×50 mg/L 组合的扦插生根最长根长度最小,仅为0.55 cm。4 月×150 mg/L 组合的扦插生根最长根长度均与其他组合的扦插生根最长根长度差异显著。由此可见,4 月采用150 mg/L 的ABT 生根粉溶液浸泡黄枝油杉插穗,扦插后生根最长根长度最长。
2.4 不同扦插时间、不同ABT 生根粉浓度对黄枝油杉扦插生根最长根粗度的影响
从表8 可以看出,不同扦插时间、不同ABT 生根粉浓度试验黄枝油杉扦插生根的最长根粗度在1.29~2.63 mm。由表9 可知,扦插时间的F=536.750,P=0.000<0.01,ABT生根粉浓度的F=465.140,P=0.000<0.01,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互作的F=4.841,P=0.000<0.01,表明扦插时间、ABT 生根粉浓度及其互作对黄枝油杉扦插生根的最长根粗度均有极显著的影响。
表9 不同扦插时间、ABT 生根粉浓度试验黄枝油杉生根最长根粗度的方差分析结果(主体间效益的检验)
本试验中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的互作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继续对扦插时间与ABT生根粉浓度16 个组合的扦插生根的最长根粗度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Duncan 法)进行多重比较,以选出最优水平组合。扦插时间与ABT 生根粉浓度各组合扦插生根的最长根粗度多重比较结果如表3 所示,各组合中黄枝油杉扦插生根最长根粗度排名前3 位的组合顺序依次是4 月×150 mg/L、10 月×150 mg/L、4 月×200 mg/L,扦插生根最长根粗度分别为2.63、2.42、2.39 mm,8 月×50 mg/L 组合的扦插生根最长根粗度最小,仅为1.29 mm。4 月×150 mg/L 组合的扦插生根最长根粗度均与其他组合的扦插生根最长根粗度差异显著。由此可见,4 月采用150 mg/L 的ABT 生根粉溶液浸泡黄枝油杉插穗,扦插后生根最长根粗度最大。
3 小结与讨论
黄枝油杉扦插成活的主要标志是生根,可以用生根率的高低衡量扦插的成败。试验从生根率、生根数、最长根长度、最长根粗度等方面对影响黄枝油杉扦插生根的主要因子扦插时间、ABT 生根粉浓度进行研究,4 月采用150 mg/L 的ABT 生根粉溶液浸泡处理黄枝油杉插穗,最高获得了39.17%的生根率,生根数3.14 条,最长根长度2.36 cm,最长根粗度2.63 mm,生根效果均优于其他扦插时间和ABT 生根粉浓度。因此,4 月采用150 mg/L 的ABT 生根粉溶液浸泡黄枝油杉插穗利于黄枝油杉扦插生根。这与蒋柏生等[7]以150 mg/L 的ABT 生根粉溶液浓度处理插穗,黄枝油杉扦插成活率最高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本试验在相同时间段采取相同的ABT生根粉溶液浓度处理,黄枝油杉的扦插生根率低于蒋柏生等[7]的试验结果,这是否与插穗的获取方式、插穗的粗度、苗床基质不同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应用ABT 生根粉诱导黄枝油杉插穗生根时,要注意ABT 生根粉最适宜浓度和扦插的时间,才能达到最好的生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