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的深刻内涵
2023-10-28刘丽娟
刘丽娟
(赤峰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心任务”作为党的革命、执政和建设话语体系中的关键一环,镌刻着党的坚定信念与高瞻远瞩的规划设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 的内涵得以明确并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体现在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后,党基于新的历史方位对于新阶段任务的精准研判以及对任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牢牢把握。中心任务和党的二十大主题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点”实现政治与灵魂共鸣。以中心任务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线”,构成新时代党在历史新征程上关键工作的“面”,为理解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提供重要例证。
一、新征程:在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实践中踏上新征程
“从现在起”作为时间节点,标志着新时代新征程的正式开启。党以中心任务为宣誓口号,发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动员令,吹响民族伟大复兴的集结号。作为新征程启动的标志和未来的奋斗方向,党的中心任务在中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无论是党自然赋予中心任务的使命性,或是其承前启后的时代性,都注定中心任务具有极为深刻的内涵。中心任务的深刻内涵需要从三“新”,即党领导人民踏上新征程、历史主动中把握新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开创新道路三重内涵进行解析。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心任务的核心与执行主体
中心任务含义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通过百年的接续努力,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基础上,正式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做为中心任务最关键的主体,是中心任务的核心与执行者。人民作为党的执政基础与力量源泉,是中心任务的实践主体。百年来,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中华民族的磅礴伟力的历史过程中完成了以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主体的理论构建和任务赋予。任务核心与实践主体不断交融,成为推进目标实现的双主体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宗旨决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心任务的核心与执行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2]。任务核心与执行主体旨在描述推进中心任务的落实过程中,党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全面领导的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保持着鲜明的使命性。从拯救民族危亡、寻求民族独立解放道路的自觉意识到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责任,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的所愿所求深刻融入党的意志与顶层设计中,中心任务是党坚守初心使命的时代象征。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革命战争时期身先士卒,为中国人民开辟新天地的是党,在新时代奋斗道路上踔厉奋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矢志奋斗的是党。百余年间,党是领导者,也是执行者,中心任务是党在新征程上有人民作为最大底气的奋斗精神的现代彰显。党的发展史是党与人民群众的交融史,是党的宗旨与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结合史。现代化强国与民族复兴作为重要目标、伟大梦想,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利益的凝聚,中心任务是党将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融入顶层设计与实践道路的具体呈现,其本质是对党的宗旨的贯彻。
(二)全国各族人民是中心任务的实践主体
人民的地位和力量决定全国各族人民是党的中心任务的实践主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党的宏观叙事的背后是亿万中国人民“同心干”、舍小我造就国家大我的社会现实。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在党与人民的艰苦奋斗中完成的,新征程上现代化强国与伟大复兴的目标是党和人民历尽艰辛,以伟大实践取得的成就累积起来的。“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和享有者,人民以主体性角色嵌入中心任务的全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民以客体性角色成为中心任务的目标指向;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动者与内在支撑,中心任务的实现必须依靠全体人民的智慧、汇集全体人民的力量。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是人民奋斗成就的集合,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才能够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源源不竭之力。从“利民为本” 的民本思想到人民至上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历史与现实在对人民的力量与价值方面形成共鸣。唯有通过人民的具体实践,才能实现党的目标任务。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是人民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的现代化”再至“中国式现代化”,党在人民的先进实践中不断明确前进发展之路。现代化强国、民族复兴的目标由党明确提出,但其根是人民对国家昌盛、美好未来的向往期盼,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决定了中心任务是从人民中产生且必将由人民实践的必然要求。
(三)中心任务是党立足历史新方位的精准研判
新征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新时代”后,对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进行的历史新阶段的精准研判,兼具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意义。就文本叙述角度而言,二十大报告开篇提出迈上“新征程”,第三篇以“新时代新征程” 为时空节点展开党的使命任务的叙述,体现了新征程作为历史新方位的时代意义。中心任务是以新征程作为时间和空间界定的叙述载体。从阶段性来看,新征程作为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标志着党的任务目标的接续。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要任务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完成,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精神基础,两个百年目标之间彼此联系,以此为基础提出的中心任务是党的任务目标接替、转变和实现的见证者。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目标任务作为具有全局性、整体性特征的系统性工程,不仅代表着经济实力的跃升,本质上需要以经济、科技等为代表的硬实力和公信力、感召力等为构成的软实力的综合实力的全面大幅提升,中心任务的背后是极为复杂的设计规划程序和实践道路选择。在历史发展中,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构成一个紧密团结的环抱体。中心任务是这一环抱体的重要成果,巩固了党与人民之间鱼水交融的紧密联系。在新征程上,党唯有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依靠人民开展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心任务才能够真正发挥效用。中心任务通过依靠党的领导完成任务主体的构建与联合,推进人民的实践,促进现代化强国与民族复兴的目标任务转化为具体行动,让中心任务“动”起来,实现了全国总动员。这为融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汇聚中华民族的磅礴伟力提供主体条件,为中心任务形成循环性实践提供重要保障。
二、新目标:自我革命和历史主动中把握新目标
中心任务第二重的涵义是党在自我建设、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保持高度的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在自我革命中树立新任务新目标,以总目标贯通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中心任务指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性新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党于历史中把握主动性,以自我革命推进发展进程,带动目标的更新升级,并不断赋予“任务”以新内涵。
(一)中心任务是承继百年历史经验基础上开拓创新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党的中心任务在目标指向兼具历史继承性和现实开创性。从继承性角度来看,从中共二大上首次将建立现代主权国家的思想具体化为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到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这标志着党对现代化的认识进入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党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始终围绕现代化和从“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升级与话语转变的背后是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发展目标的继承与创新,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现代化目标基础上强调“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这是党坚持实事求是,在不同发展时期确定中心任务、厘定目标的重要策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心任务的具体要求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但不改社会主义本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党以现代化强国为主要目标指向的话语叙述之下是党百年历史经验与成就的丰厚积累,从而正式提出这一划时代意义的目标。从开创性角度来看,党的中心任务在不仅指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相结合,完成了现代化强国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逻辑构建和目标导向设立,使伟大复兴从相对宏观的历史使命转化为中国发展的总目标。
(二)中心任务是党坚持自我革命、永葆生机活力的成果
党的中心任务是党自我革命的成果。针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共十九大报告增加修改了“美丽”“强国”两词,二十大报告中延续十九大的这一话语叙述,并通过“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对2020 年后的任务进行部署。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革的是新发展新道路,升级迭代的是对新目标新任务,党为人民群众谋发展的初心不改。不同时期,党的话语体系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呈现有所不同。这源于时代不断赋予目标以新内涵,关键在于党在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自我革命,融合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提高自身执政本领与能力,洞彻中国发展前景,从而不断推进目标的更新升级。从第一个百年目标来看,其提出者、执行者与实现者皆是中国共产党,三者的主体一致性及目标的完成是党自我革命的重要依据,基于“过程—结果”的维度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的根本保证与核心优势,党的领导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条件。自十五大以来,百年目标的不断升级体现了党在伟大事业中基于历史新方位,不断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以新思想、新理念、新目标指引中国新的伟大实践的创新意识。
(三)中心任务是党在增强历史主动精神中掌舵领航的成果
中心任务是党坚定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踏上新征程的中间桥梁与时代成果。党不断增强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破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功、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要密码。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保持高度历史自觉意识和历史主动精神,在实践中探索新道路。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再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彰显出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党始终坚定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共产党深刻以史为鉴,在历史中坚守使命担当,于历史中继承学习,在重大胜利中汲取经验,在挫折失败中吸取教训,精准把握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以中心任务建构党的政策体系。中心任务是党的历史主动精神转化为现实要求的载体。马克思主义真理并非由党被动地接受,是在党主动的翻译、学习和宣传中普及,深入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思想中的。中国的成就亦非凭空而生,是中国共产党人主动坚守人民立场,在与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历史实践中取得的,中心任务是党的人民立场的归宿。强调党在发展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中国社会,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姿态、昂扬奋发的斗志精神推进中心任务的实践。
百年历史是党增强历史主动精神的自我革命史。中心任务敲响了党伟大复兴之路的钟声,这条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警惕历史中可能再现的危机风险是中国共产党人走好新的赶考路的关键要求。中心任务充分融合人民、现代化强国、民族复兴等中国发展史上最具感召力的意象,本质是党的历史使命的任务象征。
三、新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路
中心任务的第三重涵义是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和内容的,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4]。中心任务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及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导向的现代化要求。
(一)中心任务将“现代化”与“伟大复兴”紧密相连
“现代化”和“伟大复兴”是党的执政话语体系和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两个极重要概念,脱离这两个概念就无法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中国的伟大成就。“现代化”的叙事侧重现代性维度展开,以经济、科技水平等为代表,突出国民生产总值、科技发展水平等硬指标。“伟大复兴”的话语凸显民族性的重建,重视国际影响力、国家形象等软实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同西方现代化之间具有从内到外、从诞生根源到发展成果的全过程特殊性,但中国式现代化并未背离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式现代化肩负普遍意义上的现代化一般使命,即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肩负着独具中国特色的特殊使命,即通过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5]。中心任务在话语叙事上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双重叙事话语体系的统一,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目标、制度、理论、文化四重内涵首次共同融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使中国式现代化从原有的理论内涵转变为现实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路径。从构成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集世界现代化成果经验与中国国情特色于一体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中国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充分吸取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教训化为己用,特别是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现代技术与现代化实践中的有效策略,为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经验借鉴。但中国走的不是西方国家以殖民剥削为现代化手段的老路,而是基于多方合作、互利共赢形成的和平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厚植了文明底色与和平特色,丰富了伟大复兴的文明意蕴,并赋予伟大复兴以世界意义和博大胸怀。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心任务的目标追求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重大命题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话语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脱离这一概念,就无法理解党始终坚持的初心使命与百年大计。从革命时期建构的以“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为主要话语的萌芽与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建设”“民族发展” 为主要话语的转化重构和革新升华,再至新时代定型的“民族梦想”“民族复兴”为核心意涵的话语体系,“民族复兴”始终以不同的话语叙述在党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个复杂的政治性概念,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向前演进,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并集中呈现为新征程上党的响亮口号。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全面推进”凸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迫性,以“中国式现代化”统领伟大复兴的实践向度,使民族复兴从口号转化为建设总目标和总任务,“民族复兴”从口号升华为党的目标任务的一部分,与现代化道路相结合意味着中国向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治、现代文明等多领域全方位的根本性转变。面对民族复兴的使命,把握新征程的复兴之势,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复兴进程,是中心任务的重大现实意义。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心任务的实践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道路选择,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共同发展的结果。从其特征与要求来看,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经济基础,以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为内容的高质量发展突破民族复兴的经济发展瓶颈,是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基础,以发扬内蕴人民至上理念的中国式民主,是民族复兴的过程需要。精神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支柱,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丰富物质文明、融入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底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使现代化成果普惠每一个人,是民族复兴的人民性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统一思想,美丽中国、美好家园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声,发展与保护一体一致推进,是民族复兴的生态特色。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以互利共赢为基础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民族复兴的价值观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担当,以中国式现代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选择,是民族复兴的世界意义。中心任务以民族复兴为总目标。
从“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到“党的中心任务”,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延续并纵深既往关于目标和任务的提法,同时着重强调任务工作的“全面”,以“两个全面”共同论述目标和使命。话语叙述更新的内涵在于突出现代化强国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体是全面的、过程是全面的、内容是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