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治理的实践创新与时代价值
2023-10-28高鑫
高 鑫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世界各国联系也更加紧密,国与国交往之中存在着相互依赖却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关系。如今全球化问题十分突出,单个国家的实力很难独自应对层出不穷的巨大挑战,因此各国协商建立了全球治理体系,期以多国合力来解决全球性问题。面对疫情席卷全球,各国本该携手共克时艰,但一些国家开始大搞政治权术,企图再度进行单边政治,这无疑使得国际形势更加动荡。这也暴露了当下全球治理存在一定漏洞,国际社会亟须新的治理理念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期以进一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创新贡献中国智慧。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逻辑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逻辑
早在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了促进世界各国加强联系与合作的演讲,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交往日益密切,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雏形。在此后的十年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国际重要场合再次重申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断,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涵并将其加以深化。2017 年10 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科学性已经被我国政治实践探索取得的经验所证实,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下,世界各国合作日趋紧密,交往也日趋频繁。但在交往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争议,政治斗争也更加复杂,为缓和国际关系,维护全球治理体系正常运行,为全人类带来真正的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要实现国际社会的持续和平稳定发展,就必须要满足各主体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的存在是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与恩格斯唯物辩证法中提到,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各国同处在一个“地球村”,交往与联系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一个国家也不能包打天下”,“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的世界”,这些宝贵经验都是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吸取这些经验才能在全球治理实践中规避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是各国之间求同存异的价值共同体;是各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行动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经济发展竞争十分激烈,但是不同于之前的“零和博弈”,现下的竞争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合作关系。由于国家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完全可以通过资源整合来弥补自身经济发展缺陷,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进而自觉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产业链的拥护者。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各国的竞争关系发生了变化,各国在经济全球化链条中有了利益交汇点,这就使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经济基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不同民族联系日趋紧密,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渐渐逐渐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共识。
面对当今多元化的政治格局,我们要把握条件,既要善于利用当下各国交往频繁这一有利条件,又要善于化解当下国际政治斗争激烈这一不利条件。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重要价值,其中蕴含着求同存异的价值诉求可以促进全球治理理念与实践的创新。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逻辑
首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论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后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可以追溯中国的悠久历史。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从未主动发动侵略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战争,中国古代进行的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斗争,哪怕在盛唐时期、康乾盛世时期,中国也从未出兵侵略周边小国。因为古话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崇尚和平发展的民族,中华民族骨子里就没有侵略他国的基因。
其次,以人类发展历程来讲,自人类的祖先原始人开始,就是以氏族为组织进行群体生活的。但是原始人的理性思维较为模糊、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这就使得原始人会把其他部族的原始人当成死敌甚至是可以果腹的食物。随着历史发展,原始氏族进一步发展形成了部落,部落虽然规模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已经逐渐安定下来,过着定居生活。但部落间仍然存在武力冲突,这就使得规模较大的部落不断吞并小规模的部落,慢慢就形成了奴隶制国家。奴隶制国家表面上是一个整体,但是其真正的利益并不在于全体人民,而是少部分奴隶主贵族阶级,显现出的是不平等的,是在暴力压迫下的“民主”。
再次,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科学技术、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资本主义迅速向全球扩张,马克思曾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③资产阶级的疯狂掠夺,导致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进一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不断侵略别国、争夺商品市场以及生产原料产地,使得世界人民遭受了血与火的巨大灾难。
最后,各国人民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灾难,沉重反思了过去发展历史中的惨痛教训,决定成立联合国这样一个国际组织。各国人民开始注重全人类协作来维护世界和平,二战后虽然仍有局部地区存在战争,但是整体来讲和平与发展成了时代主题。随着各国交往日趋紧密,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要素也逐渐融入各国世界性的交往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此也有着重要的论述:当下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地球村之中,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④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全球治理的价值索引
全球治理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党国际前主席勃兰特与1990 年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治理理念与实践也经历了由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科技与文化交流在推进全球治理的实践创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化发展进程催化了国家间的交往合作,不仅仅是国家间,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之间也都通过构建全球性规则来规范交往行为、解决冲突。然而全球治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受到单边主义、霸权政治等影响,一直处于波动的线性发展过程中。
(一)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
传统的国际关系发源于《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这一条约确定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以及国家独立等重要原则,是近代意义上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而这个传统的条约仅仅保护国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结局使得各国纷纷意识到建立一个解决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挑战与问题、维护全人类利益的组织的重大意义。因为当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综合实力,全球在美国主导下建立了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因而全球治理体系完全是由西方价值观控制的,充斥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压迫与控制。
当下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已经出现了“裂痕”,西方中心主义控制下的全球治理体系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质疑。西方发达国家企图继续将世界把握在自己手中的行为显然是逆全球化潮流且不可能实现的,发达国家的“零和博弈”外交政策激起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常常以“中国威胁论”来转移世界舆论视角,目的就是通过打压中国来继续维护原有世界格局下弱肉强食的残酷法则。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当选后,首当其冲地退出了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全球治理组织,这种悍然退群的做法就是妄图凭借自身强大国力去继续压迫发展中国家。尤其针对中国这样一个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展开了贸易战这样独断专行的做法,给全球治理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世界贸易体系发展严重受阻。自拜登上台以来,美国希望重回全球治理体系之中并企图再次充当领导者,这种霸权主义必将导致全球治理体系再次陷入难以调和的矛盾之中,甚至有可能完全撕裂全球治理体系,使得世界分裂为“半球化治理体系”。
(二)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难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在国际问题上采取单边强权政治,一系列国际决策存在不公平现象。全球治理体系的话语权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许多国际制度的受益者都是资本主义强国,这就导致广大发展中国家愈发受到打压与排挤。联合国作为当前全球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在以往的全球治理体系中确实曾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但是在现如今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之下,联合国等一系列全球治理机构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无法维持当下全球治理的正常运行。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全球治理赤字问题,当下全球治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世界各国国内治理有序性与国际治理无序性之间的冲突。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各国间的联系也是日趋紧密,全球治理“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全球治理存在赤字问题主要是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发达国家完全掌握世界话语权,整个全球治理体系是一种西式的“自由主义”引领下的主权多元化全球治理方案。但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无论其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发展情况如何,其国家主权都应该也必须被尊重。西方主张的主权多元化方案已经被英国果断脱欧证明了其荒谬性,也证明了一些发达国家对于现有全球治理体系也持否定观点。显而易见,目前全球治理体系中浓重的霸权主义色彩无法适应当下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更无法在全球治理中起到合理的指导作用。
(三)全球治理体系新变局能量凸显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交流多元化迅速发展,全球治理中的矛盾愈发凸显,地区间冷战、热战、恐怖主义等传统威胁与非传统威胁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国际格局出现了南北发展不均衡、先进的资本主义强国与后发展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问题都严重冲击了当下的全球治理体系,现行的治理体系已不能解决当下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亟须对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进行创新。全球治理体系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等地位的现状已经成为实然的存在,发达国家不会主动提出惠及全世界各国的治理方案,这一客观现实使得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就必须呼吁全新的、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虽然只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中国也为全球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古语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崛起中的中国并没有忘记其他发展中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指出:“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我们要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坚定信心,起而行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推动全球发展,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⑤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国际重大场合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代表世界各国所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以共同的价值引领可以有效处理当下国际关系进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全球治理创新发展提供的一份高分答卷,这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真正渴望的、公平的全球治理体系。
三、全球治理的实践创新与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由中国提出的新兴方案,通过中国多年的实践验证,得到了中国人民以至于世界人民的高度认同,已经进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之中。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同时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善于把握当前全球治理中的主要矛盾并集中主要力量应对,以此来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当前全球治理的关键性问题就是没有一个全世界所共同认可的全球治理理念,一个基于充分尊重民族国家主权基础上的治理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正是充分考虑到了民族国家发展的主体性,因而倡导国家间平等相待,互帮互助,在此基础上为全球治理的实践创新提供新思路。虽然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遏制与打压,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其科学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导下的全球治理是以国家互利共赢为基础的合作,是能够真正为全人类共同利益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方案。
(一)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应坚持协商对话
协商沟通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坚持协商沟通尊重国家主权,这将有利于维护全人类共同的长久和平稳定。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以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化解争端,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⑥发展过程中国与国之间难免发生摩擦与分歧,但是如果不能选择和平协商而是直接武力开战的话,就会阻碍全球化发展,不利于全球治理体系的正常运行。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虽然存在众多不足之处,但是仍然是当下世界唯一的治理体系,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完全推翻旧有体系而另起炉灶,而是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扬弃。中国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向尊重关心世界各国利益,坚持在经济、政治、环境等世界瞩目的焦点问题上坚持与世界各国协商对话,在寻求多方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合作。这样的做法既可以避免全球治理体系剧变对世界造成的冲击,又可以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能够同样享受到与发达国家平等的待遇,实现全球治理体系的破旧立新。
(二)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应坚持共建共享
坚持共建共享并非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应当是各国携手共进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繁荣、稳定的世界。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⑦拥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对于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虽然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仍然有一部分地区存在热战冲突之中。现如今的全球化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做到完全独善其身,可以超脱国际纠纷之外。安全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也是最必需的公有物,各国应当合作面对威胁公共安全的事件,共同营造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环境。共建与共享相辅相成,就好似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一般。任何国家都不能只享受全球治理体系带来的红利而不去维护全球治理体系,一些国家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攻击就是抱着极为不负责任的心态,既想要搭全球化发展的便车,又不作为或乱作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各国坚持共建共享可以营造和平的世界环境,进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创新发展。
(三)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应坚持合作共赢
随着全球进程的发展,各国间交流合作日益深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已经稳定形成。世界各国经济上紧密相连、政治上相互协作、生态上相互影响,因此无论任何重大危机出现,各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搞贸易保护主义、画地为牢,损人不利己。”⑧各国只有坚持合作共赢才能为全球治理体系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坚持在全球治理中倡导合作共赢,中国援助非洲建设,进行“一带一路” 建设等都旨在缩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经济鸿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发展自身国力的机会。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抵制一家独大与赢家通吃的残酷竞争,就是为了营造合作而非零和博弈的良好世界环境。坚持零和博弈只会导致两败俱伤,虽然广大发展中国家会首当其冲受到严重打击,但是最终世界各国都会承担不同程度的损失。合作共赢显然已经成为新的时代特征,各国坚持合作共赢可以营造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环境,进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不断良性发展。
(四)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应坚持交流互鉴
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国与国可以相互借鉴先进文明成果,只有学习先进的经验、技术才能更好地推动本国发展,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历史已然证明闭关锁国不能做到偏安一隅,只有积极进行文明交流借鉴才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时代进程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时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⑨各国在文明交流借鉴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得国与国之间各得其所、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还可以使得各国之间相互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知识。多元主体之间真诚的交流才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状态,这样有利于消除误会、尊重差异,以“和而不同”来对待其他国家,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解决问题思路,这样也可以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各国在相互交流借鉴之中谋发展促进步,也在交流之中达成共识,在交往之中互相尊重,这样才能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更高水平发展。
(五)新型全球治理体系应坚持绿色低碳
人类生息繁衍不可能离开地球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同样是全球治理体系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这不仅对于当下人类生存有着极大的益处,而且对子孙后代同样意义重大。如果任由一些国家不顾生态环境肆意妄为,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逃避也承担不起的,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时期所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现在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仍然会影响当地人民正常生活。保护生态环境不能仅仅从遏制发展中国家发展入手,发达国家更应该深刻反思,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采取将污染严重产业迁移至海外来保护本国生态环境的错误举措。发展中国家在保障自身发展基本速率的基础上应当承担一定的减碳责任,发达国家自身实力雄厚更应积极主动控制自身碳排放数量,各国都坚持绿色发展才能保证人类文明永续存在。气候问题作为全球治理中的重要问题就好似一面镜子,照射出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贡献的科学合理方案将会对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带来宝贵的启示。
总而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于现在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使得其为全球治理体系创新发展注入一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内涵,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握全球化发展趋势,推动全球治理走向平等、合作、共赢的光明前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保障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为前提,其蕴含的思想更加符合当下国际社会的一致期许,真正做到了为全球治理体系创新提供科学指引。
注 释:
①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N].人民日报,2018-04-11(003).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8.
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72.
⑤习近平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构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高质量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发展新时代[J].人民周刊,2022(12):16.
⑥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N].人民日报,2021-01-26(002).
⑦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⑧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7-01-20(002).
⑨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N].人民日报,2017-01-1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