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制度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证融通策略研究
2023-10-27刘斌马雪山魏军
刘斌 马雪山 魏军
摘 要 “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助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长远发展,深化专业课程改革,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服务信息产业有着积极作用。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应进一步优化,改变传统授课方式,修订教学大纲,积极推进课证融通,适应职教改革。
关键词 1+X;课证融通;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11-0140-04
0 引言
教育部全面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要求以社会需求、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院校将“1+X”证书有效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向岗位需求靠拢。
“1+X”证书制度,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督促职业院校优化和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1]。
1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展课证融通的意义
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十四五”期间,“东数西算”战略部署落地,对中西部从事信息技术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职教20条”的颁布,凸显了职业院校的地位,明确了职业院校承担的社会责任。自2019年国家实施“1+X”证书制度以来,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积极研究和制定“1+X”实施策略,对接行业前沿,实行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标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1]。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要提高在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以适应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因此,在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1+X”职业等级证书标准,可以让该专业毕业生走出就业困境,推动建设“学历+技能”相辅相成的技能型社会。
2 “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证融通现状分析
2.1 人才培养方案与证书结合不够紧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划了毕业生的未来就业方向、职业类别,对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创新创业等提出了要求[1]。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处在“1+X”证书制度的试点阶段,在考虑行业需求和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选择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证书作为一门新的课程或者集中培训内容加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但是未将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融合在一起。
2.2 X证书与学历证书地位不对等
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处于分离状态,学生只需要修够相应的学分就可以获得毕业证,而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技能有较高要求,希望毕业生到岗就能工作。目前毕业生就职于网络系统管理与运维岗位后,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去培养才能使毕业生适应岗位需求。职业院校没有实现技能学分和课程学分的有效融合,从而使得学生取证动力不足,取证效果不佳,无法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
2.3 课程资源不足,学生为考证而考证
X证书应该以大量的企业真实案例为教学资源库,学生通过案例学习,能学以致用,即既能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又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X证书的课程资源依然从基础理论入手,使用与现实网络脱节的案例作为训练项目。开发的教材也缺乏承上启下的作用,机械地列出了考试点,没有充分考虑取证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现有的课程体系割裂,学生基于考证而考证,教师基于考证而培训,技能教育变成应试教育,学生考取证书后依然不能够适应岗位需求。
2.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教学标准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也要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上岗,缺乏实践能力,尤其是对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知之甚少,实践课存在读书本的现象。企业兼职教师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无法把实际项目凝练成知识点,教学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所以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都存在无法胜任“1+X”证书培训的问题,制约了“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与发展。
3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证融通建设路径
3.1 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分银行
为了鼓励学生综合发展,建立专业自信,挖掘潜能,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得到提升,倡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线上线下课程和讲座,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取得优秀成果。一是参加技能培训,积极考取相关职业等级证书,参加线上课程获得证书[1]。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三是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将所学技能奉献社会。通过参加学校内外各类技能培训、技能大赛、社区服务等获得课外学分,计入学分银行用于置换教学计劃内的课程学分(见表1)。
3.2 优化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在“1+X”证书制度下,要持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校企合作,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企业、院校以及第三方培训评价机构合作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首先由院校依据办学层次、学生基本情况、往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出本年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交由企业进行修订,企业结合岗位需求返回修改意见,院校结合企业意见进行修改后向第三方培训评价机构进行反馈,由培训评价机构围绕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并给出最终意见。
院校根据意见优化教学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走出校园,对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和调研,了解前沿技术,做出职业规划;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除了对学生的考试分数进行评价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进行综合评价,激励学生全面提升自己,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为后续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3]。
3.3 丰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资源
在“1+X”证书背景下,不管是学历证书还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都很重要,但从“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来看,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没有有效融合在一起。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应遵循如下路径。
3.3.1 让学历证书与X证书有机结合
在学校教育中,经过多年的积累,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满足了教学要求,但并没有培养出满足岗位需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因此,要做好X证书的实施,必须让学历证书与X证书有机结合起来,由学历证书课程完成基本理论教学、基础实践教学,由X证书满足岗位需求。
3.3.2 搭建校校合作平台
以国家级及省级课程资源建设的要求为标准,各个学校各自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完成课程资源建设,供师生共同学习。
3.3.3 校企合作进行课程资源重组
学校教师对于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通常掌握得比较准确,但缺乏实际项目经验,而企业对岗位技术能力需求更为清楚,也有大量的实际案例可以转化成课程训练项目。双方应发挥各自的优势,消除身份隔阂,建立合作机制,对课程资源进行优化。
3.3.4 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在开发教材时应结合试点院校意见,合理规划,明确教材内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定位,例如,入门级别证书的学习内容应该在学生刚入校时就使用相应教材进行讲授,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也能考取相应的证书,避免学生为考证而学习,忽略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3.4 构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
“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有效地将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进行了衔接与融通,是职业教育制度的一项伟大革新,是培养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人才的重大举措。“1+X”证书制度实施的主体是各职业院校,实施的主力是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4]。因此,建立一支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有机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有效保障。
为了更好地实施“1+X”证书制度,需要对教师对新技术的掌握情况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行全方位了解,并且根据职称、教育背景、教学经验,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和目标,按成长期教师、成熟期教师、引领期教师、领军期教师4个层面从师德师风、基础发展能力、教学与专业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学生管理能力等6个方面提出要求(见表2)。
3.5 结合OBE理念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OBE教育理念强调成果导向教育,OBE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从学生需要取得的成果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在“1+X”证书制度实施背景下,通过研读“1+X”证书考试大纲和要求,结合岗位需求,以符合“1+X”證书能力要求为成果导向,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使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阶段性测试。
从“1+X”证书需要具备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出发,对考试大纲和要求进行分解,融入专业知识,将所划分的若干个任务和案例整理汇总,最终形成“1+X”取证实践教学资源库,以视频、文档、源码、项目展示等多种载体为计算机实践教学提供丰富案例[1];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取得“1+X”证书,在学生获得胜任岗位的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其学习能力,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主动,由教师“我说你听”转变为“你说我听”。能够听懂和能够讲明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讲的同时可以发现自己的理解盲区,教师应帮助学生消除理解盲区,给予学生获得感和满足感,从“教”和“育”两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公平、科学、客观的考核评价标准非常重要,传统的考核方式没有突出个体差异性,要承认个体存在差异,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应给予学生多次机会,真正发挥过程性考核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引导教学活动的功能。另外,不同的评价主体因视野、角度和关注点的不同,对同一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表现有不同的评价标准,由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专家点评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使评价结果朝科学、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在评价中尤其应注重学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互评过程中认识自我,互相借鉴,实现自我提升[2]。评价结果要能综合反映学生努力程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精神,以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4 结束语
在国家进行职教改革的大背景下,“1+X”证书制度的实施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适应我国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解决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技能型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是加快技能型社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实现职教改革的有力抓手[1]。我们对“1+X”制度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证融通策略的探讨,只是抛砖引玉,需要有更多研究者对此做更深入的研究。
5 参考文献
[1] 安志龙,马丽.“1+X”证书制度下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证融通实施路径及策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10):200-207.
[2] 聂宇,李娟,章义来.基于OBE理念的地方高校科研实践教学探索研究[J].办公自动化,2022(12):46-48.
[3] 史子新.1+X证书制度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证融通探析[J].计算机时代,2022(6):97-99,103.
[4] 关升.“1+X”证书制度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1):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