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翻译视角下莫言小说英译分析
2023-10-27黄敏
【摘要】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葛浩文作为莫言小说英译的翻译大家,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代表。他以追求忠实、关注读者和创造性叛逆等文化翻译观为基础,采用了一系列策略来确保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文化翻译视角下莫言小说英译分析为主题,旨在探讨葛浩文对莫言作品的英译,并从文化翻译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葛浩文的翻译策略,包括尊重读者、严谨翻译和考虑差异性等方面,探索如何在英译过程中充分体现莫言小说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文化翻译视角下;莫言小说;英译分析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36-011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6.035
基金项目:2018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课题“莫言小说翻译中的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研究”(编号:18YBA241);2020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副文本视域下葛浩文英译莫言小说研究”(编号:社科联课题2020[558号])。
莫言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然而,将莫言的小说译成英文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翻译者在跨文化传播中处理好文化差异。以下将以文化翻译视角出发,通过分析葛浩文对莫言小说的英译,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达莫言小说的文化内涵。
一、葛浩文与莫言作品英译
莫言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春夜雨霏霏》一书成名以来,凭着不屈不挠的创作天赋和不屈不挠的毅力,先后创作了《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酒国》《生死疲劳》等一系列知名小说,被公认为是当今最负盛名的一位作家[1]。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成为中国现代作家中举世闻名的一位。由于莫言在国际上的影响,他的著作已被译为数十种文字,并得到了广泛的出版发行。
莫言作品的翻译中,以英语为最,从1988年开始,他的很多著作都已被译为英语。但是,在“莫言热”持续升温的背景下,莫言作品的英译界也有不少人参与其中,但大多只限于语言层次的翻译,过分强调“对等”的翻译,而忽略了文化因素的传达,也就造成了莫言在英语世界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接受。换言之,虽然莫言的作品在国际上广受关注和翻译出版,但由于翻译工作更多地侧重于语言层面,未能充分传递其中的文化要素,因此在英语世界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反响。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众多莫言作品英译者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被誉为深谙“文化翻译”之道的大翻译家,自从1993年开始翻译《红高粱家族》以来,葛浩文翻译了莫言的许多作品,如《天堂蒜薹之歌》《酒国》《檀香刑》《四十一炮》等[2]。葛浩文在莫言作品的英译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被学术界称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推手’”“莫言作品在西方世界开花结果的‘接生婆’”等[3]。葛浩文对莫言的译著最大的成就就是他能够将原作的特征尽可能地展现给英语国家的读者,同时又保持了强烈的本土文化特色。在葛浩文对莫言作品的翻译过程中,他十分重视对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并对其进行了精辟的译解,把中国独特的文化观念与思想方法带到了“英语世界”。
总的来说,葛浩文的翻译工作为莫言作品在国际上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为中国文学的“走出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考。他的翻译成就不仅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也赢得了莫言本人的赞赏,为中西文化交流搭建了重要的桥梁。
二、文化翻译理论概析
文化翻译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旨在通过传递源语言文化特征和意义,使目标语读者能够理解并感受到原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莫言小说的英译中,应用文化翻译理论可以更好地体现和传递原作品中的文化元素。
(一)对等性与不对等性
文化翻译理论认为,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对等性与不对等性的关系。对于有些文化元素,可以在目标语言中找到相似的对应,从而达到对等的效果;而对于其他文化元素,则可能无法完全对等,需要通过其他翻译策略进行转译。
文化翻译理论包括功能对等理论、再现理论和文化转换理论等。功能对等理论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要保持与原文相同的功能效果,即目标语文本(TT)要达到与源语文本(ST)相似的目的和效果。在莫言小说的英译中,翻译者需要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恰当的文化解释,使目标读者能够体验到与原文相似的情感和思想[4]。
(二)文化契约
文化翻译理论提出了“文化契约”的概念,指翻译作品所依据的共享文化认知和理解。通过建立文化契约,翻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作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翻译者应尽可能忠实于原文,以再现原作的风格和特点。
在莫言小说的英译中,翻译者葛浩文注重保留原作的语言特色和风格,同时适应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使译文能够忠实地再现原作的魅力。
(三)同化与异化
文化翻译的两种基本策略分别是同化和异化。同化指翻译将源语文化元素调整为目标语文化的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目标语读者。异化则是保留源语文化元素的方式,使目标语读者能够感受到原作品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
(四)文化概念与意义传递
文化翻译强调文化概念和意义的传递,而非单纯的词语转换。这需要依靠翻译者对两种文化的深入了解,并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通过适当运用文化翻译策略,翻译者可以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品中的文化内涵。文化转换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種文化交流的过程,翻译者需要将源语文化转化为目标语文化,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文化差异。在莫言小说的英译中,葛浩文注重传达莫言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通过适当的解释和注释,将中国特有的文化概念和思维方式传递给英语读者[5]。
综上,文化翻译理论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框架和方法,可应用于莫言小说的英译中。通过适当运用文化翻译理论,翻译者可以更好地传达原作品中的文化元素,提高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度,并使作品更加受国际读者喜爱。
三、葛浩文翻译莫言小说的文化策略
葛浩文是翻译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代宗师,他虽不常“偏爱”一种翻译理论或理念,但在其翻译实践中,却始终坚持着“文化翻译”这一理念。他在《华盛顿邮报》上写道:“翻译是一种背叛,是一种重写,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但最重要的是‘忠实’。”葛浩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在很大程度上同意了苏珊·巴斯内特和其他一些学者关于文化翻译的观点。他所说的“背叛”与“重写”,其实都是建立在文化移位与融合基础上的“改写”,并强调译文应以“忠实”为原则,尽可能地再现语言、情感与语调,其文化功能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是等效的。
(一)尊重读者,彰显主体性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看,莫言小说的翻译都体现了葛浩文作为一个译者的主体地位。
葛浩文在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在研究后“选择”了风格和影响力都很强的莫言,这是一种“明智之举”。葛浩文在中国文化、汉语、中国文学、莫言等方面的见解,使他可以长期地坚持进行莫言作品的译著,而长期的译著正是译者自己的意志表现。
在微观层面上,葛浩文在其翻译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对中国和英语世界文化的深入了解,使得译本焕发出独特的人格光辉,而他的译本则是他的一次尝试。
葛浩文在《檀香刑》中对一些带有中国本土文化色彩的词语如“爹爹”和“公爹”的翻译时,并没有遵循英语文化思维,将这些词语译成“dieh”和“gongdieh”,而是将它们译成了“father”和“father-in-law”。《红高粱家族》中高密东北乡特色物品“炕”的译文,用“kang”代替“bed”。他将《酒国》中的“李一斗”一词改成了“Li Yidou——One Pint Li”,这一点可谓妙到极点。这个“画龙点睛”的译法,既有与其他“正统”英文语言不同的美感,又有中国文化的特点,对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葛浩文做得很周到,在每一本书的末尾,都会附带一份英文名字的对照表格,以免被读者“误读”或者使读者“难懂”。
(二)严谨翻译,化解“悖论”
葛浩文作为莫言小说的翻译家,采用了一系列严谨的翻译策略来应对文化传递的悖论。他致力于让莫言的作品在英语世界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冲突,我们称之为“翻译悖论”。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寻找出一种能够使文化信息正确传达的方法。在对莫言的翻译过程中,葛浩文运用了他的文化智慧,对其进行了精辟的解构,从而达到了一个“悖论”的目的。
《红高粱》里经常出现一些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给葛浩文的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像“三寸金莲”“黄泉”这样的词语,中国人听得懂,但英语国家的人听不懂,因为他们不懂中国文化。
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葛浩文注重准确传达原作品的意义和文化内涵。他通过深入研究莫言的背景、历史语境以及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元素,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他关注细节,努力避免偏差或模糊的译文,并尽可能找到最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其次,葛浩文避免刻意追求对等翻译而忽视文化因素的传递。他明白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完全对等的情况。因此,他灵活运用同化与异化的策略,根据具体语境和需要,在与目标语读者相似的文化环境中进行转译,同时强调原作品的独特性和文化氛围。
此外,葛浩文尽量避免过度解释和简化。他尊重原作品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尽可能保留原著中的隐喻、象征和文化隐含。他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平衡,既要满足英语读者对故事情节的理解需求,又要不失去译作的艺术性和张力。
最后,葛浩文深入了解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并将其纳入翻译考虑范围。他意识到文化交流是双向的,需要翻译作品能够在目标语读者中产生共鸣和理解。因此,他注重倾听目标语读者的反馈和意见,并在翻译中注入适应目标文化的元素,以增加接受度。
在翻译的时候,如果把“tiny shoes”或者“hell”翻译成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话,那么,原文就会失去意义。葛浩文是个严格的翻译家,他将其翻译为“Yellow Springs”或“three-inch golden lotuses”。这样既能保证原文在形式上的对等,又能引起英语国家的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当然,许多矛盾都是建立在对原著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例如葛浩文在了解到《红高粱》中的罗汉是如何“被剥了皮”的悲惨遭遇后,并没有用“Luohan”这个词来翻译“罗汉”这个词,而是用“Arhat”这个词来翻译,这样就很好地将这个词的意义传达给了译文的读者。
不难看出,葛浩文通过严谨翻译和文化策略的运用,成功地化解了文化传递的悖论。他努力将莫言小说准确而又精彩地呈现给英语读者,使莫言作品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赞誉和认可。他的翻译工作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经验,并展示了文化翻译的重要性和价值。
(三)考虑差异性,积极改写
对于葛浩文的“改写”,学界曾有过不少探讨,但是,对于“改写”,我们应当有一个合理的认识。葛浩文在译《莫言》时,按莫言本人的意愿、读者的需求及出版社的需求,对原作做了恰当的调整。就拿西方来说,在西方文化中认为“食狗肉”是一种被人唾弃的行为,因为“它”是一种非常残酷的行为,因此葛浩文在翻译《红高粱》时,没有直接将其翻译出来,以免引起中外文化之间的冲突。对于翻译作品的适度改写,能够更方便读者的理解,寻求一种基于文化视域下的共通点,确保文化的有效传递。莫言小说《生死疲劳》译本也积极“改写”,对于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容的改写,以替代翻譯法、省译法等多种方法,抛弃一些文化层面的矛盾点,避免阅读过程受到影响。例如:将人物黄互助的汉语名字改写为Cooperation,黄合作的名字译为Hezuo—Collaboration,此处进行改写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总之,在翻译莫言作品的过程中,葛浩文注重保留原作的风格和语言特色,同时也注重适应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使得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中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四、总结
总之,葛浩文在莫言小说英译中展现了出色的翻译才华和深入思考的翻译理念。他的努力和贡献为莫言小说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理解中国文学的瑰宝。
本文以文化翻译视角下莫言小说英译分析为切入点,研究了葛浩文对莫言作品的翻译策略。通过尊重读者、严谨翻译和考虑差异性等方面的文化策略,葛浩文成功地将莫言小说的文化内涵传达给英语读者。这不仅展示了翻译者的主体性与专业素养,也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案例。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翻译工作永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需要翻译者在跨文化传播中继续努力,以更好地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6]。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文学翻译领域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翟晓丽,张文君.中华文化自信视角下莫言小说中的人名翻译——以《生死疲劳》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11):161-163.
[2]王金贵,吕世生.叙事冲突视角下葛浩文英译莫言小说叙事流变[J].山东外语教学,2021,42(4):127-135.
[3]王厚平.基于翻譯美学视角的莫言《生死疲劳》译本解读[J].名家名作,2023,(11):85-87.
[4]吴树新.莫言文学创作及其成就的文化解读[J]. 江淮论坛,2012,(6):32-36+189.
[5]Goldblatt Howard.The Writing Life[N].The Washington Post,2002-03-28(10).
[6]弓慧雯.文化翻译视角下莫言小说英译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5):151-152+162.
[7]于翠红.图式理论观照的民俗文化负载表达认知翻译——以莫言《生死疲劳》及葛译本为例[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6(03):117-124.
作者简介:
黄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译传播学、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