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

2023-10-27魏志霞

建材发展导向 2023年19期
关键词:人工费预算编制工程造价

魏志霞

(山西翔丰建设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建筑项目造价控制涉及环节较多,在各个环节,都应当强化预算管理控制,防止发生偏差,确保把足够的资金用于工程施工中,防止在项目施工中发生资金链中断等现象,确保投资人员和建设方的权益。但是基于对工程造价控制状况进行分析,在预算管理上还有着不足,超预算出现的概率较高,而且诱发因素较为复杂,对此,文章对超预算原因和控制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1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1.1 造价预算管理不到位

伴随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了解到预算管理的关键作用,开始加快建设科学的造价预算体系,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会让专业工作者进行预算管理。然而借助实践工作效果开展分析,还是会对预算管理体系造成影响,使得预算管理产生偏差,最终导致预算结果同具体状况出现很大的差异。

1.2 工程设计存在变动

想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有效进行,需要设计工作者根据施工现场环境以及工期规定等构建设计方案。然而实际进行工程建设时,若是施工存在变动,或是施工现场有一些因素不利施工,将造成设计方案同施工现场具体状况产生一定的差异,应开展设计变更。若是设计变更不科学,极易造成资源浪费,还有可能导致工期增加以及超预算的现象。除此之外,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若是有关工作者未按照相关要求实施动态化管理,也极易造成预算结果和具体状况产生差异,造成成本投入较少,而对工期产生影响,可能会导致停工。

1.3 建材价格出现变化

对于建筑工程来看,其施工环节包含很多工艺技术,且十分复杂,所需施工周期很长,实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所需大量施工材料,建材类型也比较多,若是预算编制者未对建材市场中有关原材料价格变动加以了解,极易造成预算和具体状况产生一定的偏差。除此之外,基于建材市场的持续发展,很多原材料价格还在不断变化中,若是施工企业未对材料预算开展科学管理,极易造成项目成本大幅度提升。

1.4 预算编制不够合理

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时,一些工作者不具备责任意识,实际开展预算编制时缺乏合理性,没有保证严谨的态度,导致预算结果不够精准。目前在工程预算编制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如编制者对待预算编制相对随意,未对施工现场开展全方位勘查,未结合施工现场具体状况开展预算编制。在产生以上问题之后,会造成预算编制没有科学依据,不能确保预算编制结果可靠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极易导致超预算现象[1]。

2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对策

2.1 构建科学的超预算控制制度

想要防止超预算现象的出现,企业应对现阶段建立的预算调控制度实施优化,促进预算管理机制的建设,对企业有关行为实施规范化管理,全面减少超预算现象出现的概率。1)预算编制者应到项目建设现场开展全方位勘查分析,同时把勘查获得的结果同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比较,明确工程量,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预算标准;2)定期对预算编制方案进行分析,对施工细节开展科学调整,对建筑市场进行全方位调研,掌握各类材料价格实际变化状况,以此开展成本控制工作;3)明确预算编制者工作职责,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这样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产生问题,将第一时间找出实际的责任人;4)对预算调整次数进行科学调整,完善工程设计方案,结合工程项目实际需求,分析极易预算结果的一系列因素,与此同时,落实好总结及归纳工作,全面降低预算编制方案修改次数。除此之外,在进行工程设计过程中,若是出现设计变更,那么应当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并前往施工场地开展全方位勘查,分析是否要对预算计划进行调整,尽可能地防止预算问题的出现。

2.2 科学控制设计变动问题

想要减少设计变更出现概率,应对工程开展全方位检查及监管,同时借助动态化管理方式。预算工作者应加强和技术工作者及施工者之间的交流,在对施工图纸开展检查过程中,若是出现和具体状况不一致的情况,应第一时间开展优化调整,在这之后,预算管理者再办理相关签证,尽可能地防止超预算现象的出现。

2.3 对市场价格开展合理预测

实际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工程造价,比如,施工材料价格、机械设施运维及人工成本等。在进行投标之前,应先对以上这些成本构成开展科学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预算编制,加强造价预算精准度和有效性。然而市场价格是会不断变化的,这会加大预测难度,应增强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度,对市场价格开展有效预测。除此之外,一些项目的市场价格变化比较频繁,应完善有关监测工作。与此同时,工程造价管理者还应对当地建材市场行情开展全面调研分析,构建完善的采购预算方案,同时运用合理的措施,尽可能地防止施工原材料价格较大的变动。如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应了解到部分原材料存储要求不高,在长时间存储之后还是会有很好的使用性能,由此,应第一时间完成采购,防止在项目建设时原材料价格提升,进一步提高造价,并且还能防止临时采购数量较多造成库存管理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对不同原材料进行采购时,采购工作者应选取合适的供应商,对多个供应商材料开展检测,从中选取经济性好的材料,和供应商构建长期合作关系,防止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超预算现象[2]。

2.4 加强对预算编制的重视

在对工程预算方案进行编制时,应选取较强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良好的编制工作者,对工程造价开展科学控制,加强编制方案的科学性。1)应选取责任意识比较强的编制者,且专业技能水平也较高,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可以结合建筑行业、建材市场和项目建设要求构建科学的编制方案,科学防止投资风险的出现;2)在进行工程决策过程中,可让专业技术工作者到施工现场,对施工场地水文和地质环境开展全面勘查,得到可靠的数据资料,促进预算编制工作顺利进行,为其奠定数据基础;3)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对施工图纸开展科学细致的分析,明确项目施工重难点,并对图纸内外开展优化,对工程量开展科学计算;4)对建材市场进行全面调查,掌握不同材料的价格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工作[3]。

2.5 科学调控工程造价

对于工程造价预算而言,它是比较专业的,是和政策存在密切联系的工作,会对工程施工很多环节产生影响,想要防止项目变更的出现,而不利于工程成本有效控制,应对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开展分析,防止大幅度增加工程量,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对于极易出现的设计变更,有关造价预算管理者应第一时间构建相应的变更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系统报告,对变更项目进行全方位审核,全面防止设计变更问题的出现,从而减少工程造价预算造成的不良影响。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者还应对造价预算审核开展全面管理,对管理过程开展有效调整,确保管理全过程的科学性,同时应加强对造价预算问题的控制,由此,想要防止超预算现象的出现,防止对整个工程投资造成影响,应结合具体的工程 建设情况,对整个工程造价实施科学的调整方式,全面体现造价预算的作用[4]。

2.6 提高造价预算编制质量

根据现阶段很多工程造价编制状况,工程造价预算工作者应结合具体的工程建设状况,对整个工程开展科学分析,对实际的施工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资金使用方案,并提高对极易造成造价预算现象的重视,充分落实好资金预留工作,防止由于设计变更等不能发现的问题而造成造价超预算,全面减少超预算现象出现的概率。因此,应结合下述两个方面进行。1)预算管理者应对整个工程的建设目标及需求等加以重视,不但要收集有关资金资料,还要对施工场地开展全面勘查,以此精准确定工程量,达到科学的预算编制考量,原有的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有着一系列的问题,由此,预算编制工作者应结合施工方案等因素开展实地勘查,全面落实好预算编制工作;2)预算编制工作者应结合工程量预测,明确施工材料数量、施工材料型号及质量等,结合材料市场变化开展科学的预测,对材料价格变化开展合理判断,从而求出准确的材料消耗量,保证预算编制合理性[5]。

2.7 合理开展工程的预算管理

在进行项目施工后,极易被多种因素所影响,造成资金需求达到预算以上。然而基于市场环境的持续发展,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未根据相关规范的预算额度进行施工,有些还存在盲目投资的问题,未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预算管理。由此,在开展工程造价预算管理过程中,应构建专业的工程团队,有效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对整个项目造价预算进行科学监督。在这一过程中,预算编制工作者应第一时间构建合理的预算管理计划,对施工中所有环节的资金投入开展合理预测,促进成本的有效控制。实际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工作时,如果出现超预算现象,应第一时间上报,同时运用合理的措施进行补救,防止超预算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6]。

2.8 加强工作者专业能力及素养

为更好实现建筑项目施工目标,有效发挥投资作用,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对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也应当对财务管理和法务等有所了解,由此更好进行预算编制。并且,针对专业能力培训公司还应当提高重视,定期进行教培工作,让编制人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先进的编制技术,获取最佳编制效果,防止出现超预算[7]。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处理超预算问题,还要分析出现该问题的规律,在后续编制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并且还应当予以科学管控,进而确保在出现问题之后能够及时处理,尽量降低公司损失。

3 案例分析

1)工程介绍。某企业承建大型桥梁项目、同桥梁相连的路基项目,承建项目总长约为2.5km,项目投资约为1.2亿元,其中土方项目大概占到3600万元。在此项工程造价预算管控中,采取如下管控方式。

2)构建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①创建组织机构及管理系统。在本项目实施早期阶段,基于相关施工规范要求,把项目经理当作中心机构,把管理者和技术工作者当成构成人员,让经理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开展调控,促进各部门工作有效协调,科学指导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为工程施工提供技术保障,构建组织管理平台,对各部门开展标准化管理,以高效进行预算管理;②由项目经理来宣传教育,加深了解工程预算管理。本项目成立初期,创建合理的组织管理平台,然而,各个部门和人员对工程预算管理的掌握情况、重视程度有所差异。为确保工程施工可以高效完成,需要加强预算管理。基于此,由项目经理对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传递公司发展战略观以及人本观等,有助于强化预算管理;③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对于项目管理部门来讲,其核心任务是对工程责任成本开展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并且还应当科学安排施工计划;对于预算报价部门而言,应当对分包合同开展审核,同时完成签订工作,还应对编制图纸预算、计算工程施工中各环节的投入,且充分落实;对于主管工程师而言,应当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完善设计方案等。

3)优化调整费用,尽可能减少预算成本。公司对设计方案、标底和公司运营情况确定利益最大化目标,然而,在工程启动初期,对工程施工实况、项目组实力实行分析,并且对市场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明确图纸预算方案,并且确定预算成本管控目标,如表1。另一方面,对项目每一个分项开展分析,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非必要建设内容,合理调整人工费、材料费,从而尽可能减少预算成本。预算成本和目标成本对比如下:对于人工费,预算成本为104.8万元,目标成本为99.8万元,则成本减少额为5万元(成本减少额=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对于材料费,预算成本为1873.7万元,目标成本为1797.2万元,则成本减少额为76.5万元;对于机械费,预算成本为535.3万元,目标成本为471.9万元,则成本减少额为53.4万元;对于其它费用,预算成本为460.1万元,目标成本为440.3万元,则成本减少额为19.8万元;预算成本总计2973.9万元,目标成本总计2809.2万元,成本减少额154.7万元。分项工程目标成本:对于路基填筑,人工费为42.8万元,材料费为1194.3万元,机械费为313.1万元,其它成本为337.9万元,总目标成本为1888.1万元;对于路基开挖,人工费为5.6万元,机械费为51.6万元,其它成本为10.3万元,总目标成本为67.5万元;对于软基处理,人工费为48.2万元,材料费为602.9万元,机械费为100.5万元,其它成本为99.6万元,总目标成本为94.4万元;人工费小计99.8万元,材料费小计1797.2万元,机械费小计471.2万元,其它成本小计440.3万元,总目标成本小计2809.2万元[5]。

表1 项目目标成本

4)动态化管控。该项目是某一公路工程的重要标段,所以,其施工效率会影响项目工期计划管控效果和预算投入。然而在项目建设中,无法避免被天气和现场条件等所影响,所以可能会延误工期,从而造成超预算。在本工程施工中,规定的18个月内,导致预算超支的影响要素和管控对策、效果如下:对于人工费,目标成本为138.9万元,实际成本为147.5万元,其中减少额是-8.6万元,减少率是-6.2%;对于材料费,目标成本为1474.5万元,实际成本为1419.9万元,其中减少额是54.6万元,减少率是3.7%;对于机械费,目标成本为317.9万元,实际成本为292.8万元,其中减少额是25.1万元,减少率是7.9%;对于其它费用,目标成本为205.8万元,实际成本为211.3万元,其中减少额是-5.5万元,减少率是-2.7%;目标成本合计2137.1万元,实际成本合计2071.5万元,其中减少额合计65.6万元,减少率合计3.06%。①人工费和其它费用投入量增加。本工程的合同工期是十八个月,但在工期中,法定日无法建设,暴雨等也能影响进度。为防止工期违约,要求全部人员赶工,尽快完成工程施工,所以无论是人工费还是管理费,在投入量上都明显提高。②材料费、设备费盈余。在材料设备管理上,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对设备材料的采购、领用等环节开展管理,且构建健全规章制度,可以切实防止材料浪费。另一方面,公司在项目建设上已掌握了丰富经验,具备丰富资源,和原料供应商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在采购上享受较大的优惠。不仅如此,工程施工前,安排专门的运维管理者,对该项目建设中所用的机械设备开展全方位检查,改进设备结构,所以在建设环节,全部设备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未出现故障损坏,建设速度大大提高。

5)案例小结。该工程实际成本统计如下:对于人工费,预算成本为607.6万元,目标成本575.4万元,实际成本596.6万元,实际与预算9万元,实际与目标-23.2万元;对于材料费,预算成本为6903.5万元,目标成本6846.3万元,实际成本6755.9万元,实际与预算147.6万元,实际与目标90.4万元;对于机械费,预算成本为1657.9万元,目标成本1561.5万元,实际成本1532.2万元,实际与预算125.7万元,实际与目标29.3万元;对于其它费用,预算成本为1198.4万元,目标成本1143.4万元,实际成本1159.8万元,实际与预算38.6万元,实际与目标-16.4万元;预算成本合计10367.4万元,目标成本合计10126.6万元,实际成本合计10046.5万元,实际与预算合计320.8万元,实际与目标合计80.1万元。基于对上述案例研究,在本工程施工中,超预算因素包括:目标成本确定中,未思考人工费增加;为防止超工期,导致临时工增加,且加班工资大幅度超出平均工资水平;基于宏观因素的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场和管理经费。然而本工程施工中,构建了合理的造价管理体系,强调预算编制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整体大盈余效果,为其它项目预算管理提供根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成本投入量,且造价影响要素较多,而预算编制方案可当作造价管控的核心依据,基于此,要确定科学的超预算控制体系,全面把关设计变更,落实好市场价格预测,予以注重预算编制,提高编制结果精准性,尽可能防止超预算问题,增加工程建设效益。

猜你喜欢

人工费预算编制工程造价
2020年第一季度建设工程人工费动态指数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工程造价之旅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2014年第二季度建设工程人工费指数
2014年第一季度建设工程人工费指数
2014年第三季度建设工程人工费指数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