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进一步激发中蒙方向边防连队军官职业动力的思考

2023-10-27于中原解国栋张小平

中国军转民 2023年17期
关键词:北疆边防躺平

于中原 解国栋 张小平

“备边足戍,国之重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推进现代边海空防建设。边防部队守护祖国大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军改以后,中蒙方向边防部队架构重塑,壮大了戍边力量,但其“地处偏远、点多线长、人员分散”的特点没有改变,要求基层军官必须具备独当一面的素质素养。新的军官制度实施后,更多边防一线军官干事创业动力得到极大激发,他们挥洒青春热血,苦练执勤本领,努力推动强军目标在边防落地生根。但是,也有少数边防连队军官面对艰苦荒芜的自然环境、信息闭塞的工作环境、孤寂枯燥的生活环境及高强严紧的训练环境等感到难以适应,出现了躺平佛系的倦怠心态。为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防,需纠治躺平思想、铲除躺平土壤、激活干事动能,汇聚巩固北疆长城的人才优势。

一、在强化思想引领中滋养职业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躺平式”军官首先是思想上出现了问题,从“躺平”中“站起”,须强化思想引领,持续滋养职业动力。一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边防无小事,事事连政治”。边防军官守的是边防线,过的是政治关,在忠诚可靠上有着更高标准和要求。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更是内在的动力之源。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上的清醒离不开理论武装,离不开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引领指导。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深入研学激发强边动能,涵育边防连队军官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培塑“界碑在面前、祖国在心中、人民在身后”的家国情怀,强固扎根基层、以武为荣、建功北疆的使命担当,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的北疆卫士。二要坚定练兵备战的使命意识。目标指引方向,使命激发动力。军队因战而生,军人为战而练,边防连队军官责无旁贷,必须聚焦练兵备战主责主业,不能因北疆长期无战事就玩忽懈怠。当面蒙古国因上有“北极熊”、下有“东方龙”,始终对中俄两国心存戒惧,故不遗余力地推行“第三邻国”政策,西方国家也借机拉拢蒙古以遏制我国。故与内地部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同,边防部队既要履行日常的边境管控任务,还要做好随时应对边境突发情况的斗争准备,是养兵千日千日用。边防连队军官要导正精力投向,强化“边境即战场、执勤即战斗、哨位即战位”的观念,加强实战化训练,不断提升综合防卫管控能力,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三要夯实无私奉献的思想根基。作为军人尤其是边防军人,牺牲奉献永远是人生价值的主题,始终是一路向上的精神动力。针对少数边防连队军官名利观嬗变的情况,各级领导要发挥“头雁效应”,率先垂范、立起标杆,引导其发扬“草原胸怀、胡杨意志、骆驼品格、战马雄风”之北疆卫士精神,认清“基层”与“高层”、“小岗位”与“大事业”的关系,热爱军装、扎根北疆、苦中作为,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在北疆沃土实现自我价值。

二、在推动能力提高中催生职业动力

当今边防,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陆防”“塞防”,而是集陆、海、空、天、电、网一体的现代化边防。有的边防连队军官不能及时进行素质升级、能力扩容,能力素质在组织要求之下,基层官兵不认可,不适应的环境与求而不得的疲惫造成内生动力弱化,终演化成低欲望生存。因此,需要提高边防连队军官能力,催生职业动力。一要强化“能力为本”的意识。边防军官成长成才,依靠组织培养是一方面,自己才是最关键要素。要自觉培塑研究式工作、学习式生活理念,聚焦执勤训练中心,突出岗位需求,学习强军思想、蒙军基本常识、前沿科技知识、边防政策法规等相关内容,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领导机关也应鼓励和支持军官通过研究生教育、学历继续教育等形式进行学识与学历双升级,以拓展专业视野,厚积发展潜力。二要突出本职岗位历练。岗位是人才成长的“磨刀石”,立足本职磨砺是边防连队军官提升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线带兵人,承载着上级的重托,肩负着战士的厚望,不能“瞅着位子干工作、数着日子盼提升”,必须扎实蹲苗锻炼,把工作当事业,把岗位当阵地,通过每次的会议组织、勤务派遣、军马骑乘、边境封控等活动,不断学习、思考、实践、总结,强化履职能力,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三是注重大项任务摔打。艰苦的环境、艰巨的任务是边防连队军官成长的“磨刀石”,是帮助其脱胎换骨的“大熔炉”。在大项任务中锻造边防连队军官,既是有效培养方式,也是一种检验考察途径。领导机关要搭建好专项任务、演训集训、比武竞赛等平台,在大项任务中培养考察一线军官,让他们全过程参与筹划部署、组织实施、复盘检讨等环节。只有通过让他们扛硬活、打硬仗,才能在其中长才干、壮筋骨、强能力。

三、在完善制度机制中拉动职业动力

政策制度的激励功能对于拉动边防连队军官职业动力至关重要,应当继续深化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在完善制度体系上出实招,扎牢不能“躺平”的制度笼子,让“躺平式军官”躺不住。一是优化军官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军官管理使用的基础,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撬动军官职业动力强劲。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方法,改进年度考核,强化平时考核,既考核当前情况,还要考察一贯表现,增强考核的全面性,防范存在激励作用不均衡的问题,造成军官重视下半年工作、忽视上半年工作。针对“刷经历”的问题,坚持以“贡献论军官,实绩用军官”,不仅要考察是否有“基层经历”,更要把“基层工作实绩”作为考察的重点,防止有的军官下基层镀金,身在一线、神飞天外。二是完善退役安置配套体系。由于军官职业化后各层级干部服役时间延长,符合“6+3”基本退役条件并能顺利退役时已超越35 岁公务员选晋的天花板。国家的军转安置政策要根据新的军官制度适时调整,对于边防服役时间长的军官,可以有更多种退役安置保障方式,获得更多的待遇保障。特别是有些地方降职安排的问题,应加快军地沟通,促进政策落地,稳定职业期待,让军官在边防干得有热情,回到地方又安心。三是刚性落实福利政策。边防连队军官受驻地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条件的制约,多面临着家属就业、孩子教育、老人赡养等问题。在抓好思想引导的同时,更要利用福利、待遇去吸引人,不能靠强制措施去留人,强留下的结果就是混或躺。要对新政策中提及的关于边防官兵福利待遇相关条款,比如家属随调安置、子女入学择校、家人看病就医等,明确专职负责部门以及解决时限,改变当前“政策没有刚性落实也无人问津”的不良状况,化解部分边防连队军官缺乏干劲、反向拉套带来的现实矛盾,让军装承载更多的职业荣耀与价值。四是加大军官交流力度。从现实情况看,边防条件艰苦,在边防的出不来,内地的不愿去,破坏了军官人才队伍的均衡。新的选调交流模式突破了“一选定终身”格局,促进了军官队伍的有序流动,有力激发了边防连队军官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下步应继续发挥交流工作暖军心、鼓斗志的作用,通过特殊政策为更多边防基层军官提供职业发展新路径。譬如,军队院校、科研机构、省军区系统等少校以下指挥管理岗位选调,以更大主体面向边防一线部队,在出口关明确推荐“优秀的边防基层军官”,在选定关建立量化考评的流程,量化艰苦边远、立功受奖、学历经历等因素的打分,避免边防军官选不上或者选的少。

四、在大力纠治“内耗”问题中强固职业动力

在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组织因内部不协调或矛盾等造成的人力物力等方面无谓的消耗产生的负面效应,称之为内耗效应。从部队角度来看,内耗过多过滥,无疑会削弱边防基层军官工作积极性,有待持续强力纠治。一是强化法治军营建设,彻底由“人治主导”向“法治主导”转变。“内耗”问题表现在基层,根子却在党委机关。要跳出人治的传统窠臼,让“法”回归治军主导地位,用法律保障练兵备战的正常秩序。党委机关应立足于“小机关大基层”编制体制,以法治军营创建活动为抓手,坚持按纲抓建、依法指导,厘清职责界面、优化工作方式,不搞层层加码,刹住内耗风气。同时,还给边防连队应有权力,尊重基层工作安排权、人员使用权、购物支配权,为基层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增强连队军官内生动力。二是落实基层减负政策,彻底由“重留痕”向“重结果”转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把边防连队军官从“过度留痕”中解脱出来,才能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执勤训练、强边胜战中。领导机关要摆正政绩观,改进学习训练考核办法,全力实现减“痕”增“绩”,摒弃“看计划、查考勤、翻笔记”等传统套路,走开用实际成效检验学习训练成果的新路子,以考核结果“论英雄”、以群众测评看效果,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基层连队亦复如是,搞好联动,别让机关唱“独角戏”,认认真真抓落实,不要挖空心思搞不切实际、哗众取宠的“创新”,陷入自我内耗的怪圈。只要上下齐心、各级合力,让形式主义没了市场,让搞“内耗”的挨板子,就能从根子上刹住忙乱虚耗现象,推动连队把主要精力用在主责主业上。

猜你喜欢

北疆边防躺平
不要让“躺平”心态蔓延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躺平 花香自来
守卫边防的“帕米尔雄鹰”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金鸡山上守边防
走边防
北疆纪行
铸梦北疆
——军旅写生作品展
北疆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