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郑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3-10-27高江波胥红志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南郑林农集体经济

高江波 田 进 许 涛 胥红志

(1 汉中市南郑区秦巴生态保护中心 陕西 南郑 723199; 2 汉中市南郑区林业勘察设计队陕西 南郑 723199)

南郑区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边界、汉中盆地西南部,北临汉江、南依巴山,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4.2 ℃、降雨量927.3 mm。土地总面积2 809.03 km2,森林覆盖率63.1%。南郑区是陕西林业大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

“十三五”以来,南郑区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资源保护为前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通过走访调研、查阅报告文献梳理南郑区林业产业现状,分析林业产业发展中不足,有针对性提出建议,以期为南郑区乡村振兴贡献林业力量。

1 南郑区林业产业现状

1.1 落实造林绿化工程。聚焦“国土增绿”和“森林提质”,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期间累计完成造林项目7 066.67 hm2和四旁树栽植1 280 万株,其中:退耕还林2 266.67 hm2、封山育林200 hm2;天保工程人工造林266.67 hm、封山育林933.33 hm2、飞播造林1 666.67 hm2;长江防护林人工造林333.33 hm2;中央试点造林666.67 hm2;栽植雷竹经济林400 hm2、油茶经济林333.33 hm2。

1.2 兑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根据文件精神和技术标准,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生态作用、立地条件、林分质量等因素,对全区有林地进行区划,其中公益林按标准进行生态效益补偿,统一规划时政策倾斜贫困镇村和贫困户[1~2]。南郑区集体所有的国家公益林主要分布在米仓山主脊两侧[3],共涉及7 个镇45 个村25 893.33 hm2。

1.3 推进林(山)长制及聘任村级生态护林员。全面推行林(山)长制,设置区、镇、村林(山)长,其中区级林长5名、镇级林长78 名、村级林长242 名,实现三级林(山)长对全区覆盖。积极开发村级生态护林员岗位,既可把村级生态护林员作为“生态哨兵”,又可以解决部分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实行村聘、村管、镇考核相结合,累计选(续)聘任村级生态护林员3 955 人次。

1.4 开展林农技术培训。征询各镇村技术需求,聘请市、区专家、乡土专家组建技术服务小分队,深入镇村进行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提高林农生产管理水平;重点开展核桃、油茶等丰产栽培管理技能培训;期间组织林业技术培训班195 场次,参训林农10 651 人次,其中贫困户6 896 人次。编写、修订印发30 多种技术资料,通过集中培训和入户走访免费发放2 万余份。

2 南郑区林业产业发展存在不足

查阅各级政府报告、相关文献,结合日常走访调研,梳理南郑区林业产业发展存在如下不足。

2.1 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示范带头作用。“十三五”以来,持续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期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由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遍存在底子薄、起步晚、基础差等缺点,一直没有起到示范带动群众发展产业的作用[4~6]。

2.2 林区基础设施差。虽然精准扶贫“村退出标准”要求路通,但是通村、通组道路仅仅辐射到群众集中居住区,大部分林区还是保持原有的羊肠小道,不具备机械化作业的条件,栽植、管护、采摘、运输只能依靠人力,极大降低生产效率;同时林区也缺乏供水设施,森林抚育基本依靠人力供给和天然降雨。薄弱的林区基础设施严重阻碍了当地林业产业的发展[5~6]。

2.3 林业产业收益期较长。林业产业具有前期投资高、收益期较长的特点。农户受传统经营观念束缚,大多数林业产业经营者过分依赖于政府投资,对林业产业资金投入不足,同时重栽轻管现象突出,影响产业成效。如果不及时优化林业产业发展模式、缩短产业收益期,持续投入而得不到收益会直接导致经营者放弃发展林业产业[7~8]。

2.4 林副产品销路单一。目前,南郑区仅有两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主要从事油茶加工,严重缺少林副产品对口加工企业[9~10]。经济林进入丰产期,由于当地没有对口深加工企业,林农每年收获优质林副产品只能以原材料低价销售,收益率低、利润薄,直接削弱了群众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6,11]。

2.5 林农生产管理水平低。大部分年轻劳动力放弃发展林业产业,选择外出务工,剩余劳动力年龄较大且文化水平偏低,接受科技知识能力较弱[12]。即便多次上门技术指导、服务,但是林农还是缺乏林业生产管理技术,普遍呈现“讲时都会、用时全忘”,直接导致林业产业发展失败。同时重栽轻管现象还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日常管护、抚育意识严重不足。

3 南郑区林业产业发展建议

坚持绿色引领,用足用好政策,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林业力量。基于南郑区林业产业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3.1 盘活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群众发家致富。盘活村集体经济组织,用好村集体经济资金,选准项目,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12~15]。以全市“双招双引”行动为契机,启动“凤引计划”,聘用“乡土专家”为村集体服务,推荐有能力的人在村委会担任职务,吸引对口企业来当地投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企业+集体经济+农户”模式,状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引领群众发家致富。

3.2 完善林区基础设施,破解林区产业发展瓶颈。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便利的交通和充足的水源可以大幅度降低林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林业生产效率,便利的交通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机械化作业率,充足的水源可以给予林木有效的抚育。完善基础设施可以解决多年困扰林业产业发展的难题。

3.3 优化产业模式,缩短产业收益期。单一的林业产业模式必然影响经济林的效益。为了更好发展支柱产业,应坚持“以林为主、多种经营、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规划策略,把林业产业模式由原来单一模式转变为复合模式,保证主林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各林层的空间[16]。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试验,筛选适合的林下产业,如混交林、次林层产业、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复合模式。以期林农能够早日获益,让林业产业能够发展起来,让林农有盼头、守得住。

3.4 培育引进林业企业,拓宽林副产品销售渠道。给予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引导培育引进林业企业。在全市“双招双引”大环境下,招引一批林副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原材料保障,通过签订“订单农业”的形式让群众放心、企业安心,既解决林副产品销售难、价格低的难题,也为企业提供绿色、优质原材料保障,达到互利共赢目的。

3.5 提升林农生产经营技能,强化林农产业管理意识。持续加强产业技术服务,进一步加大林业技术培训力度,激发群众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改变林农重栽轻管的思想,让林农能够热爱技术,感受到技术带来的效益。以陕西省“521”科技示范工程为抓手,大力兴建示范点、培训示范户,辐射带动林农发展林业产业,起到“树一个样板,带动一片发展”的效果。继续完善科技特派员和产业技术指导员派选政策,严格落实考核制度,做到“四个不摘”,务必做到“换人不撤人”,确保各村产业发展有专人规划、指导。

猜你喜欢

南郑林农集体经济
稻鳅共作 亩均收入万余元——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荣国村推广实施“稻+”产业助农增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手指间的藤编 手心里的村民——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水井村党支部书记徐厚明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南郑工会 “四个强化”助职工互助保险金破百万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