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果园管理存在的误区
2023-10-27袁洪丰
田 原 袁洪丰
(河北省昌黎县苗圃场 河北 昌黎 066600)
果树生产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果园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果园的经济效益。生产实践中发现农户在果树管理方面因认识不足,导致生产成本明显增加,经济效益显著下降,现将果农在果园管理中存在的误区浅述如下,希望对果树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1 只注重农药商品名称 不注重农药的有效成分
有些果农在购买农药时只关注农药的商品名称和商业宣传,认为新药就是好药,其实有些农药商品名称听起来很靓,其有效成分就是两种传统的药剂进行了复配,或是传统的药剂更换了名称,有效成分是相同的,如果这样的几种农药混合使用,无形中加大了农药的使用浓度,很容易使作物产生药害,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同一生长季节如果连续使用成分一致的药剂,会导致病虫害的抗药性明显增强,大大降低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因此,果农在使用农药时要关注农药的有效成分,不同类型的药剂交替使用才能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 只重视治疗用药 不注重预防用药
病虫害的前期预防是确保全年防治效果的重要环节,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害治早,虫害治小”的理念,不能只等病虫害的症状出现以后才加强用药。生产实践当中,多数果农缺乏病虫害的预防意识,认为前期用药意义不大,只有等到病虫害发生后才突击用药,增加用药次数、剂量及农药种类,不仅治疗效果不理想,还会造成用药成本急剧上升,危害食品安全。例如葡萄的霜霉病,在雨季来临前(生长前期),只要注重使用保护剂进行预防,就可大大降低果园的病菌数量,到了雨季之后进行常规防治即可,一般年份不会造成病害的流行。所以要想降低病虫为害,关键是要注重前期的预防工作。
3 忽视树体生长后期(果实采收后) 的管理工作
有的果园经常出现春季叶片发黄、花序生长不良、枝条细弱的现象,果农认为这种现象是前一年冬季低温冻害造成的,其实这和上一年果实采收后的管理水平有关。多数果农认为果实采收后树体即将进入休眠阶段,对树体不再进行管理,来年春季加强管理就行,这种思路显然是错误的。这种问题在生产中也很普遍,应该尽快扭转这种错误的管理思路。果实采收后应该加强肥水管理,补充树体养分,才能确保花芽分化和枝条成熟;在树体休眠前积累大量养分,提高树体的越冬能力,为第二年果树丰产打下基础。
4 注重树体管理 忽视土壤管理
果树的地上和地下是一个有机整体,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养分向地上传导,叶片光合作用后产生的有机养分也向根系传导,只有根系生长发育良好,树体才会枝繁叶茂,果实的产量和质量才会提高。生产中,有些果农只关注地上树体的生长状况,尤其关注果实的产量,对地下根系的生长状况不闻不问,更谈不上土壤的改良,这种管理思路会导致树体的早衰,严重影响树体的寿命,降低经济效益。果农重视土壤的改良工作,加大有机肥、菌肥的施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调节土壤的pH值,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的能力,增强树体的抗逆性,为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5 不注重喷药的质量
要想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除了准确把握用药时期,选择高效农药以外,喷药质量也很关键。因为任何药剂只有雾化良好,喷药均匀细致周到才会有好的防治效果,保护性药剂和触杀性的杀虫剂尤其如此,喷不到药液的地方,病菌和虫子就不会被杀死,对于内吸性的药剂,喷药均匀周到,更能提高防治效果。所以,改进喷药设备,均匀细致的用药,使药液的雾化程度加强,是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关键环节。
6 只注重化肥的施用 不注重有机肥的施用
果农为了节省劳动力用工,有机肥的施用数量越来越少,整个果树的生长周期,果树的养分来源全部依靠化肥,过量施用化肥的现象很普遍,造成生产成本显著提升,导致肥料的浪费、土壤板结等现象的发生。增加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同时还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质量。近年来,由于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土壤板结和酸化,影响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导致树体生长势减弱,病害严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减少化肥的施用,增加腐熟有机肥的用量,以此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根系生长。
7 注重冬季修剪 忽视夏季修剪
果树的冬季修剪能够改善树体结构,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夏季修剪也很关键。果农对夏季修剪认识不足导致树体密闭、枝条徒长。在生长季节如果能够及时进行夏季修剪,如枝条摘心、扭梢、拉枝、去除徒长枝等,可显著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改善果品品质,更好地促进花芽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