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季常见病虫害发生种类与及防治技术

2023-10-27陈艳华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金龟子越冬乳油

陈艳华

(涿鹿县林业和草原局 河北 涿鹿 075600)

月季芳香馥郁,四季常开,易于繁殖和栽培,但是病虫害的发生是影响月季栽培的因素之一。经田间调查,为害月季的病虫害有黑斑病、白粉病、月季长管蚜、螨类、月季叶蜂、金龟子等,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针对不同种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 病害及防治

1.1 月季黑斑病

1.1.1 危害症状。叶片受感染后,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呈黑褐色。后期病斑扩大,病部周围叶大面积发黄,病斑成为带有绿色边缘的“小岛”,上面产生黑色点状物,可数个相连,密集时可导致叶片枯焦。

1.1.2 发生规律。属于真菌侵染病害,借风传播,也可借助雨水或喷灌水飞溅传播,所以传播范围很广,容易大面积发生。

1.1.3 防治方法。①健身栽培。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使用优良栽培基质,培育健壮植株。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株间和小气候湿度。②清除菌源。及时摘除衰败叶和脚叶,清除并销毁死株、枯枝、病叶。③药剂保护。在发病初期选用1.5%噻霉酮水乳剂1 000 倍液、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25%苯醚甲环唑乳油1 000 ~1 500 倍液,隔7 ~10 d 喷1 次,连续2 ~3 次。

1.2 月季白粉病

1.2.1 危害症状。主要为害月季的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发病后,在叶片正反两面及其他部位的病斑上出现白色粉状霉层,造成重病植株器官畸形、嫩梢枯死,降低了观赏性及切花产量。

1.2.2 发生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芽、病叶、病枝等病组织内存活,也以闭囊壳在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季进行初侵染,同时通过空气传播有多次再侵染。白粉菌较耐干旱,因此白粉病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或设施栽培的环境中容易发生。在高温高湿和高温干旱交替的气候条件下,病害容易流行,植株栽种过密、施氮肥过多时,病害发生较严重。

1.2.3 防治方法。①清除枯枝落叶,并及时烧毁。越冬花株和栽培场所可以用3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施,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 ~1 500 倍液喷施,消灭越冬场所。②栽培防治。合理密植和科学施用肥水,增强植株生长势,提高抗病力。设施栽培时要适当开棚,调节棚内的空气和湿度,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③药剂防治。及时摘除病叶,可用三唑酮25%可湿性粉剂1 000 ~1 500 倍液,或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2 000 ~3 000 倍液喷洒[1],隔7 ~10 d 喷1 次,连续喷2 ~3 次。

1.3 月季锈病

1.3.1 危害症状。主要发生于叶片,初期形成褪绿色黄色小斑,此后在黄色斑中央出现黄色小隆起,病斑继续扩大后边缘呈深褐色,内部呈淡褐色,发病部位形成黄色粉状物。

1.3.2 发生规律。属于单主寄生,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芽、病组织内或以冬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翌年产生担孢子,侵入植株幼嫩组织。在嫩芽、嫩叶上产生橙黄色粉状的锈孢子,在叶背产生橙黄色的夏孢子,经风雨传播后,由气孔侵入进行侵染,有多次再侵染。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8 ℃~21 ℃。一年中以6 ~7月发病比较重,秋季有一次发病小高峰。

1.3.3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病株及病残体,集中烧毁。②健身栽培。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保持适当的栽植密度。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隔7 ~10 d 喷1 次,连续喷2 ~3 次。

1.4 月季灰霉病

1.4.1 危害症状。圆形或不定形黑褐色斑点,后期产生一层灰黑色霉层,该霉层受振动或风吹易散。

1.4.2 发生规律。属于真菌病害,病菌主要在病残体、土壤中及其他寄主植物上越冬,第2 年产生病菌孢子成为初侵染来源,通过气流传播,从伤口侵入。低温潮湿有利于灰霉病的发生,管理粗放、钙磷钾肥施用不足,水分管理失调,机械伤及虫伤较多时容易发病。

1.4.3 防治方法。①控制湿度,翻耕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处理土壤和种子。②消灭病源。及时剪除病花、病叶。③药剂防治。可选用代森锌、波尔多液、苯莱特、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灭霉灵、百菌清等。

2 虫害及防治

2.1 月季叶蜂

2.1.1 危害症状。为害月季的叶蜂主要是玫瑰三节叶蜂(Arge pagana)。成虫产卵于月季嫩茎上,造成嫩茎干枯折断。幼虫嚼食叶片,轻者造成齿缺,重者将叶片全部食光,仅留叶片主叶脉和叶柄。

2.1.2 发生规律。1 年发生1 ~9 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翌年3 月上、中旬化蛹、羽化、交尾和产卵,成虫用产卵管将月季、蔷薇等寄主植物的新梢纵向切开一口,产卵于其中,使茎部纵裂,并变黑倒折,幼虫孵化后爬出为害叶片,初龄幼虫有群集习性,先啃食叶肉,后吞食叶片。

2.1.3 防治方法。①寻找产卵枝梢、叶片,人工摘除卵梢、卵叶或孵化后群集的幼虫。②化学防治。幼虫危害期喷洒药剂,可选用BT 乳剂500 倍液、25%灭幼脲3 号胶悬剂3 000 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 ~2 500 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 ~3 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 000 ~1 500 倍液喷雾。

2.2 月季叶螨

2.2.1 危害症状。为害月季的螨主要是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成螨、若螨群集在叶背面刺吸植物汁液,导致叶片褪绿、枯黄,严重时叶片枯萎,植株死亡。

2.2.2 发生规律。在枯枝落叶和杂草上越冬,在温室基本没有越冬现象。叶螨可凭借风力、流水、昆虫、鸟兽和农业机具进行传播,或者随苗木的运输而扩散。

2.2.3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花卉生长期剪除被害枝叶,集中烧毁,改善花株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虫源;花卉出棚后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做好栽培场所的清洁卫生。②药剂防治。越冬前清除螨害枝叶后,喷24%螺螨酯悬浮剂4 000 ~5 000 倍液,消灭残存虫源。螨害发生初期,用3%克螨特乳油1 500 ~2 000 倍液、5%噻螨酮1 000 ~2 000 倍液喷施,要尽量喷洒叶片背面。

2.3 月季长管蚜

2.3.1 危害症状。属于同翅目,蚜科。蚜虫为刺吸式口器,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嫩叶、嫩梢和花器上刺吸汁液,致使叶片卷缩,花蕾凋谢,虫体分泌的蜜露诱发煤污病。

2.3.2 发生规律。蚜虫1 年发生10 ~20 多代,以卵在芽腋、芽缝、枝杈等处越冬,5 ~6 月间发生的数量大。

2.3.3 防治方法。①注意检查虫情,抓紧早期防治,治早、治少、治在卷叶之前。②清除虫源,秋后彻底清除落叶和杂草,集中烧毁,以减少虫源。③药剂防治。在若虫初发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 ~3 000 倍液、5%啶虫脒乳油4 000~5 000 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 ~1 000 倍液、25%噻虫嗪乳油5 000 ~8 000 倍液[2]。④保护和利用天敌。保护瓢虫、食蚜蝇及草龄等捕食性天敌。

2.4 金龟子

2.4.1 危害症状。金龟子,鞘翅目,杂食性害虫。主要有白星花金龟、四纹丽金龟、黑绒金龟子、铜绿金龟子、小青花金龟子等。金龟子成虫啃食新叶、嫩梢和花苞,从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

2.4.2 发生规律。金龟子1 年发生1 代,幼虫生活在土中,以腐殖质或植物的根为食料,均在土中越冬。成虫有假死性。

2.4.3 防治方法。①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②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傍晚振落捕杀。③防治成虫施用15%高效氯氰聚酯乳油1 500 ~2 000 倍液或48%毒死蜱1 200 ~1 500 倍液。

2.5 介壳虫

2.5.1 危害症状。介壳虫属于同翅目。其主要有吹绵蚧、白轮蚧、褐软蜡蚧、红蜡蚧、日本龟蜡蚧等。多数害虫体上有蜡质分泌物,即介壳。介壳虫危害特点是刺吸月季嫩茎、幼叶的汁液,从而导致植株非正常生长。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光线欠佳条件下特别易发生虫害。

2.5.2 发生规律。蚧类是终身寄生者,虫体小,繁殖速度快,种类多。因有介壳和蜡被保护防治难度大,防治食叶害虫的药剂对介壳虫作用不大,反而杀伤大量天敌。

2.5.3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修剪枝叶,把带虫的枝条集中烧毁,从而减少虫口数量。②药剂防治。在介壳虫若虫孵化盛期,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000 倍液喷杀效果较好。

2.6 月季茎蜂

2.6.1 种类。月季茎蜂属于膜翅目,茎蜂科。

2.6.2 发生规律。1 年发生1 代,以幼虫在被害枝条内过冬,次年3 月下旬开始活动,4 月中旬化蛹,翌年5 月中上旬成虫羽化。雌虫傍晚产卵,先在枝梢上锯1 ~3 道产卵痕,卵仅产于下边一道卵痕之中,1 枝1粒卵。到秋季有的钻入枝条的地下部分,有的钻入上年生较粗的枝条上作茧过冬。

2.6.3 防治方法。①发现枝梢枯萎,可在产卵痕下2 cm 处剪除,清除虫卵。从根源上降低害虫数量。②在幼虫为害期,向蛀孔内注射50%敌敌畏乳油50 倍液10 ~20 ml,能很好的控制害虫数量。③注意保护寄生蜂等天敌。

猜你喜欢

金龟子越冬乳油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金龟子 快乐童年守护人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松树金龟子
忙忙碌碌的金龟子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大自然的除草机——金龟子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越冬防寒措施
流苏越冬种条低温贮藏扦插繁育试验初报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