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油葵一年两作生产技术要点
2023-10-26张县丽
张县丽
油葵即油用型向日葵,它具有节水抗旱、抗盐碱、耐贫瘠、抗逆性强等特性。林州市丘陵旱地面积占76%左右,丘陵旱地种植油葵与种植其他作物相比,具有明显的作业简单,管理粗放,省工、省肥、省水,成本低、效益高的优点。同时油葵饼还是畜禽养殖很好的蛋白质饲料,油葵饼发酵后可以制成营养丰富的有机肥,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具有肥效长、可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结构的优点。粉碎后的葵盘是极好的喂猪的粗饲料。林州市种植油葵多为春季种植,但这导致春季油葵收获后再种植的玉米、谷子不能正常成熟。为了解决此问题,林州市连续多年开展试验,结果表明,林州市完全可以一年种植两季油葵。现将油葵一年两季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一、品種选择
根据油葵生长所需的积温要求及一年两作的生产条件,应选用高产、优质、抗病、生育期在90~95 d的早熟品种。
二、选地、整地、施肥
(一)选地、整地
油葵对土壤要求不严,盐碱、风沙、旱薄、肥沃地块均可种植,但土壤深厚、土质肥沃、保水保肥的沙壤地块产量更高。由于油葵耐旱不耐涝、不耐连作,所以选地时应避开在低洼地和易涝地种植。油葵扎根较深,整地时应深翻25 cm以上,并做到“松、平、齐、碎、净、墒”六字要求;耙地时应“上虚下实”,“上虚”有利于土壤通气透水及种子破土萌发,“下实”有利于保墒及扎稳根系,对一次性出全苗起基础性作用。
(二)施肥
根据油葵对肥料的需求规律(前期较少、后期较多,需钾最多、需氮次之、需磷最少),整地时每667m2施用腐熟的农家肥3 m3和N、P、K含量分别为10%、5%、15%的复合肥40 kg作基肥;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第二季油葵种植前,应及时清理作物残体,以防病叶、腐叶携带的病菌传播到下一茬植株,同时应进行旋耕,旋耕后直接种植。油葵具有对肥料的吸收前期较少、后期较多的特点,故可不再施基肥,到苗期进行追肥即可。
三、播种
(一)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这样做可有效预防褐斑病、菌核病等病害的发生。在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区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 mL兑水0.5 L,拌种子5 kg,然后闷种4 h,晾干后即可进行播种。
(二)播种时间
第一季种植采用地膜覆盖,播种期可提前7 d,一般为3月中旬,应先播种再覆膜;第二季种植在第一季收获旋耕后即可进行。林州市第一季收获时间在6月底,第二季播种时应考虑开花授粉期,避开高温多雨季节,最迟应在7月10日前播种结束。
(三)播种方式、播种量、播种深度
播种时,采用人工播种的每667m2用种子0.3~0.4 kg,采用机械播种的每667 m2用种子0.4~0.5 kg。播种时墒情较差的,采用坐水穴播;墒情较好的,采用条播。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 cm,播种后稍微镇压,有利于根系下扎和防止跑墒。
(四)播种密度
应根据油葵品种、生长特性、地力水平等选择播种密度。采用宽窄行播种的,宽行为80 cm,窄行为50 cm。采用等行距播种的,行距为60 cm。第一季播种密度以每667 m2种植3500株左右为宜;第二季播种后苗期正值高温多湿季节,植株较第一季生长较旺,播种密度应较第一季偏稀。结合地力水平,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四、田间管理
(一)苗期
1.破膜放苗、间定苗。第一季采用地膜覆盖,在出苗后要及时破孔放苗,放苗时放绿不放黄,温差大时不能放,同时要避开大风及低温天气,晴天应在早晨露水干后和15 :00后放苗,中午不宜放。破膜放苗后,应在破口处封土,以防跑墒、降温、大风揭膜和杂草生长。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种,若发现缺苗,应立即催芽补种或者带土坐水移栽。间苗在2对叶片时进行;定苗在4对叶片时进行,定苗时留壮苗,不留弱苗、病苗和双苗。
2.中耕除草。油葵整个生育时期要进行2次中耕和1次培土。第一次在出苗后结合间苗进行浅中耕,耕深3~4 cm,以防压苗、伤苗;间苗后进行第2次中耕,要适当进行深中耕,深耕7~8 cm,并结合除草。
3.水肥管理。根据墒情、苗情,在发现干旱时应及时浇水。第二季种植时适逢雨季,当田间出现积水时,应及时排水,以防烂根或苗死亡。第一季种植时,在基肥不足的情况下,应结合浇水每667 m2追施N、P、K含量分别为10%、5%、15%的复合肥15 kg;第二季整地旋耕后应直接种植且无需施基肥,在苗期结合中耕,每667 m2追施N、P、K含量分别为10%、5%、15%的复合肥40 kg。
(二)现蕾期
1.中耕培土。现蕾期应进行8~10 cm深中耕并结合培土,培土时要注意至茎基部,以使根系下扎入土较深,从而使植株根系更加发达、支撑能力更强,大大提高植株防风抗倒伏的能力;通过中耕培土,行与行、垄和沟更加明显,在多雨季节有利于促进排水,起到防涝灾的作用,在天气干旱时又便于灌溉,可以提高防旱灾的效果。
2.水分管理。油葵相对比较耐旱,一般不需浇水,但第一季的种植时间是3月中旬,根据林州市的降水特点,此时降水偏少,若发生严重干旱,在有浇水条件的情况下一般应浇水1~3次,分别在现蕾后、初花期、盛花后期。如果只能浇1次水,最好在现蕾期进行,现蕾期是油葵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旺盛生长时期,是油葵需水需肥的高峰期。现蕾期水肥供应不足会造成油葵生长不良、花盘变小、结实率降低、空壳瘪粒,进而影响油葵产量和品质。因此,现蕾期的水分管理是提高油葵产量的关键。第二季种植时如遇水涝,应及时排水。
3.打杈、摘除老叶。部分油葵在现蕾后会发生分杈,这些分杈虽然也能形成花盘,但由于营养供应不足,此类花盘无法长大,形成的籽粒过小,空壳瘪粒也较多,而主茎花盘也会因分杈多而不能很好发育。为确保籽粒饱满,一经发现分杈应立即打掉。打杈时一般不应伤害主茎的叶片,因为叶片是为植株提供养分的,但要摘除植株底部的老黄叶,这样做有利于植株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产量。
(三)开花期
在开花期应禁止使用农药,以防对蜜蜂造成伤害,影响授粉效果,造成减产。
1.虫媒授粉。采用放养蜜蜂进行授粉,每3333 m2放置1箱,在蜂源不足的情况下,可采用人工授粉。
2.人工授粉。在油葵进入开花期2~3 d进行,将相邻的两个花盘相互轻按即可,间隔4 d即可进行1次,共授粉2~3次。
(四)成熟收获与储藏
第一季收获在6月底进行,收获后要及时摊开晾晒、勤翻,不可堆放在一起,以防发生霉烂变质;第二季当苞叶变褐、茎秆黄老、花盘背面变成黄褐色、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若时间允许,也可直接将籽粒从花盘上敲下,晾干储藏在低温、干燥、通风处。
五、病虫害防治
油葵常见的病虫害有菌核病、褐斑病、锈病、黑斑病、棉铃虫、地老虎、向日葵螟等。在进行防治时,应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一)农业防治
应采用选用抗病品种、前茬收获后及时清理作物残体、与禾本科植物轮作倒茬、合理施肥浇水等措施,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
(二)化学防治
1.菌核病。在播种期,每667m2用1kg腐霉利50%(可湿性粉剂)拌土20~30 kg穴施;在发病初期用菌核净40%(可湿性粉剂)稀释1500~2000倍液喷雾或用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液喷雾,每间隔7 d喷雾1次,连喷2~3次。
2.褐斑病。在播种期和发病初期用速克灵 50%(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3%~0.5%拌种或稀释1000倍液喷雾。
3.黑斑病。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稀释400~600倍液喷雾、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稀释800倍液喷雾或异菌脲50%(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倍液喷雾,每间隔7~10 d喷雾1次。
4.地老虎。在低齡幼虫期用5%二嗪磷颗粒剂于傍晚撒在幼苗旁,或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加水1~2 L并掺入40~60 kg细沙土于傍晚撒在幼苗旁。
5.向日葵螟。在幼虫尚未蛀入籽粒的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即用5%甲维盐微乳剂稀释2000~4000倍液喷雾或用40%毒死蜱乳油稀释800倍液喷雾,每间隔5 d喷雾1次效果较好;在成虫盛发期,应于20:00—21:00时用10%灭多威乳油稀释1000倍喷雾液或用40%毒死蜱乳油稀释800倍液喷雾进行喷雾。
(责任编辑 刘沛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