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如何打造融媒“爆品”提升传播力
2023-10-26韦雪梅
韦雪梅
【摘 要】“短视频+”成为目前最有活力的传播方式之一。本文以象州县融媒体中心的实践为例,探索县级融媒体如何坚持守正创新,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短视频+”的方式,不断打造融媒“爆品”,提升信息传播的力度和广度。
【关键词】融媒“爆品”;“短视频+”;创作实践
县级融媒体的正能量传播,不仅可以提升基层群众的凝聚力,而且能够突出媒体内容的本地化和接近性,更好地构建生态良好的网络舆论场。以“短视频+”为载体,打造融媒“爆品”提升自身的传播力,是县级融媒体创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象州县融媒体中心以“短视频+”为载体,提升融合实效,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合二为一,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截至目前,该县融媒体中心粉丝量达到65万,新媒体平台点击量超过15亿次。
一、打造融媒“爆品”提升传播力
(一)拓宽信息传播渠道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下用户的需求,但是以“短视频+”为载体的融媒“爆品”打破了单一的信息传播形式,拓宽了主题报道的渠道,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搭建起了新框架。
首先,通过打造融媒“爆品”能够提升县级融媒体紧急突发情况的多元化传播,让新闻报道实现传播个性化。其次,能够不断加强县级融媒体自身移动平台建设,重塑采编流程,在创作和传播融媒内容方面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出更多用户喜闻乐见的融媒产品。再次,能够扭转传统新闻信息传播渠道少且发布信息慢的劣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报道机制,发布权威信息,创新讲好新闻故事,推出系列融媒精品,实现信息传播的立体化和移动化,让信息在多媒体和其他平台上得到全样态的融媒传播。最后,还能够完善应急采编流程,满足用户的移动化接收和碎片化阅读习惯,对热点事件能够做到平台首发,吸引受众参与讨论,抢占舆论第一落点,实时发布权威消息,开设多种渠道客户端和媒体播放平台,增加播放视频频次。
(二)凸显公共服务广度
一是通过打造融媒“爆品”能够使信息传播语态更加适应飛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以融媒思维进行信息设计和产品制作,加强专业团队的组建,更大限度地以第一视角真实展现信息来源和故事,并且不断完善融媒体产品线,打造出融媒衍生产品,转变媒体交流互动方式,提升在互联网思维逻辑下的用户建构和场景重现,打通线上线下的信息传播渠道,提升其影响力,从而激发用户热情,增加县级区域内的用户媒体黏性。
二是通过打造融媒“爆品”及所产生的一系列衍生产品能够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应,提升传播影响力。拓展公共服务功能,实现行业市场的垂直深耕,更大限度地体现服务的融合能力,并更加符合信息的差异性,对信息传播和发展有所建树。例如,象州县融媒体中心突出媒体建设的本土化和接近性原则,首创象小融系列衍生品——象小融玩偶、象小融表情包、象小融抱枕、象小融钥匙扣等,深受广大用户喜爱,拉近了媒体与基层群众的距离。
三是通过打造融媒“爆品”能够发挥社会桥梁作用。联合社会资源,围绕重点工作重心,畅通沟通信息的交流服务渠道,策划更有特色且接地气的融媒专题,凸显公共服务广度,让地方特色产生别具一格的影响力。能从很大程度上也加强了县级融媒体中心与县级政府部门的组织协同架构,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助力,推进信息功能的多样化传播。
二、打造融媒“爆品”提升传播力的路径
(一)关注重大主题,创新拍摄手法
在短视频内容选择上应保证其核心要义,围绕中心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注重推介本地特色。优质的短视频创作需要在一定的主题下进行内容的设计,如将本地特色和精华融入视频当中,利用一些剪辑技术来实现短视频传播效果的提升和渲染,确保呈现在大众眼前的是精致的城市名片和真诚城市问候。有质量的内容和创新性的手法是短视频高质量传播的关键,要想让短视频在市场长远发展,“短视频+”创作就需要坚持以优质的内容为基本原则,完善创作流程,实现拍摄手法的创新。
象州县融媒体中心以广播电视技术保障为基础,大胆探索活动直播、慢直播、新闻直播、带货直播等形式,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做好新闻报道工作。一是大胆尝试新设备新技术,推出一幅 “打卡”地图——主播走出演播厅,综合运用“VR+视频”“视频+图文”方式展示本地红色教育基地;二是运用H5技术,组织开展向国旗敬礼、清明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吸引6万多人参与。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该中心开展各类现场直播253场(其中在央视新闻直播栏目开展4次直播),总播放量200多万次,既圆满完成各项重大主题宣传工作,也显著提升了县级融媒体视角下的短视频创作的流量与层次,吸引更多群众关注到视频内容中来。
(二)融合本土特色,提高选题质量
在平台上下游业务方面,要确保短视频的发布能够在各个环节产生附加价值,并借此提升“短视频+”内容本身价值。象州县融媒体中心采取短视频工作法,催生出一系列融媒“爆品”,再联合本土影视团队,以象州本土故事为原型、采用本土艺人拍摄,制作推出多部电影和视频,营造“象州故事”大家讲的浓厚氛围。例如,推出《三月来客》《天上歌谣》等红色故事系列影片,制作《小谷留香:象州小谷米饼故事片》《带您了解古琶茶的“前世今生”》等县域特色美食系列视频,让本土文化品牌得到传播和传承。又如,通过将电视素材进行二次剪辑加工成小视频,打造“象州融媒”抖音号,推进信息移动传播。统计显示,2019年以来,“象州融媒”抖音号利用电视媒体等视频剪辑制作小视频2226个,涌现出大量“爆款”作品,总点击量达12.2亿次,共获得点赞1602万个,分享、转发、下载134万次,评论62万个,极大提高了信息传播力。截至目前,“象州融媒”抖音号粉丝增长至51.5万,并带动“象州融媒”今日头条号粉丝增至6.9万,推动上述“短视频+”系列故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扩大了县级融媒体视域下的“短视频+”创作影响力。
(三)完善创作流程,讲究叙事技巧
“短视频+”需要完善的制作流程,并且从视频的创意到后续的拍摄,再到剪辑发布,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流程来保证质量。因此,县级融媒体的“短视频+”创作应遵循传统新闻理论原则,秉持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以真实准确的基本理论规范积极引导正向新闻舆论观和社会价值观。首先,在主题的选择确立方面,要不断进行思想淬炼,确保“短视频+”创作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帮助“短视频+”实现自我净化发展。其次,在“短视频+”创作和拍摄过程中要讲究叙事技巧,注重叙事视角,让用户产生观看兴趣。具体而言,就是要在视频创作后期经营过程中找到思维的突破点,形成有记忆点的短视频创作平台,增加观众黏性,让叙事技巧为后续的“短视频+”创作创新提供建设性指导和成功经验。
(四)创新用户互动,拓展发布渠道
“短视频+”的创作认可程度主要以用户之间的互动频率高低评定,在用户表达对“短视频+”创作的认可度高时,也体现了“短视频+”的特色和优质。因此,县级融媒体“短视频+”创作要积极创新用户互动,不断拓展发布渠道。一方面,充分关注用户的点赞、评论和转发数量以及讨论的具体内容,了解用户真实的想法,加强与用户之间的情感沟通,提升短视频整合能力;另一方面,展开记忆的构思和策划,保持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再结合报纸、电视台、网络、微信、客户端、广播、电视屏等手段,以视频、动漫和直播等形式进行渠道发布。总而言之,在融媒体环境下,“短视频+”的传播和创作需要保持传统媒体的优势,增加短视频的传播种类,并结合当前信息发布渠道为社会大众输出高质量的短视频作品,深入挖掘“短视频+”的附加价值,让县级融媒体发展实现跨越式前进。
三、打造融媒“爆品”提升传播力的启示
(一)加强主流媒体舆论平台建设
县级融媒体的建立能够集合传统与新兴媒体的宣传能力,实现发布内容的一次性采集和多角度处理,在不同平台的跨越发布上也有着迅速到位的功能。因此,要利用融媒“爆品”迅速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多元平台建设,引导用户科学理智接收信息,确保在信息覆盖广的优势下发挥宣传作用,提升县级融媒体的信息处理效率和传播能力,将报道聚焦于基层群众,发布有效的信息内容。尤其是针对一些老年群体,要加强舆论平台建设,强化信息传播措施,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进行移动信息传播,打造出适应民生服务的智慧型信息平台,让用户能够在特定的栏目中提出自身的诉求,实现线上线下的工作合力,集中解决舆情危机和社会矛盾,让群众的问题都能够得到回复,进而加强县级上下层关系,提升媒体服务水平。此外,要利用融媒“爆品”将内容与服务相结合,帮助县级融媒体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大数据技术丰富信息传播内容,增强为用户服务的意识,打造覆盖面更为广泛的媒体传播途径,将信息的产生和处理进行优化,让传统媒体平台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由此可见,融媒“爆品”主要是对传统媒体的升级和转型,从而形成适合县级融媒体发展的合力。
(二)助力县域经济智慧化发展
首先,通过打造和传播以“短视频+”为载体的融媒“爆品”,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的对接流畅,县域产业和政策得到有效的人才支持,并利用行业规划优势和智力优势为融媒体中心增强信息集散程度。提升精准发布信息的能力,利用人才情况功能渠道,能很好地对接服务中心,建立人才经济数据库,掌握县级区域内人才发展情况,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找准智力发展优势,根据相应的县级政策和项目需求以及园区建设对接具体的人才和技术。
其次,通过打造和传播以“短视频+”为载体的融媒“爆品”,能加强系统的完善工作,将县级的民生服务应用进一步实现移动化和标准化,统一进行汇集改造,打破信息传输的空间限制,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民生服务的一体化,推动数字智能纵深发展。进一步发挥融媒“爆品”的宣传引领作用,能让融媒体以依托现实为主,体现功能齐全的融媒体建设、家庭信息整合功能和大数据建设共享,统筹规划社会数据资源。根据县域发展指标加强信息平台整合,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打造智慧化经济发展,为县域提升社会开放力度,实行放松和管理相结合的决策,能让改革取得更大实效,推动县级融媒体实现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如今,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凭借深度报道和言论评论,结合视频访谈等媒体作品,通过全媒体平台立体呈现,对接经济发展模式,以“刷屏”之势明确地区经济发展方向。
最后,以“短视频+”为载体的融媒“爆品”有着较强的粉丝黏性,能够真正满足群众需求。推出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内容和定制服务,在不同的平台中策划相关内容,通过活动话题和资讯的推送,能提高网友的参与度,保证群众信息诉求渠道通畅。比如,象州县融媒体中心在2022年打造了“云助力”融媒体互动直播品牌,通过《象小融探企》栏目,以主持人带领观众走进企业生产车间现场的方式,架起企业和求职者沟通的桥梁,增强观众黏度,在提高融媒体中心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同时,也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短视频+”为载体的融媒“爆品”,增加了短视频的传播平台,打破原有媒体平台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了部门、人员、资源的融合以及组织架构、体制机制的一体化。因此“短视频+”的创作和传播需要根据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创作计划和策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用新媒体带动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延伸的转型发展方式,打造融媒“爆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县级融媒体发展提供助益。
参考文献
[1]黄佳琴.县级融媒体的发展策略与提升途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4):97-99.
[2]朱洲.县级融媒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新闻文化建设,2022(21):148-150.
[3]崔灿.协同治理视角下的媒体融合研究[D].濟南:山东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