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困境与引导策略研究
2023-10-26许琛皮特王鑫
许 琛 皮 特 王 鑫
(中南大学 1.党委巡视办;2.公共管理学院,长沙 410083;3.山东科技大学,青岛 266590)
圈层是指具有相同文化、喜好及价值观等认同基础的个体通过一定人际交往传播媒介,在一定范围内聚集起来所共同构建的社会交往平台。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更新,大学生的网络社交活动呈现出“圈层化”的社群链接、文化生产、文化区隔等显著特征,存在使主流话语体系影响力减弱的风险,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困境与挑战。因此,把握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外在表征与内在属性,对大学生网络社交模式进行正确引导,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形成机制
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各式各样的社交活动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需要,由此形成各类社群。网络圈层是传统社群在网络时代的演化,是由个体成员依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价值追求自主选择的网络聚合结果。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作为当前网络社群的一种具体形态,是指具有相似特征、兴趣、需求以及共同目标的大学生在网络上聚集和联结,进而形成一个个结构相对稳定、联系较为紧密,且拥有区别于其他圈层话语体系的网络聚合体。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是形成新型社会关系的媒介基础,也是大学生网络社交网络“圈层化”的技术前提。新媒体的使用和群体认同之间有着积极关联,它使各类群体跨越地域的限制而形成情感认同和群体意识,互联网和新媒体因而成为链接各主体的中介载体[1]。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形成是伴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发展而来的产物,加之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相较于师长和父母的赞赏,他们更重视和渴望融入同辈群体中并获得认可,而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特点为大学生在同辈群体中彰显个性提供了空间与平台,因此依托网络兴起的学缘和趣缘等关系的圈层正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网络社交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重要阶段,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海量性使得他们面临着信息过载、信息爆炸甚至信息污染等困境。网络运营商和媒体平台为了提高信息利用效率,获得更高的关注度与点击率,根据大数据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再根据用户喜好提供精准化和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与此同时,网络圈层能够过滤掉与大学生关注领域相关度不高的信息内容。这种对网络信息的分类和筛选功能,满足了大学生网民对网络信息的个性化需求,帮助他们获得较为精准和高效的浏览体验,促使大学生主动寻找并融入相应的圈层。
二、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带来的困境
大学生网络圈层社交是其满足网络时代情感需求的具体体现,但在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作用机制下,与“圈层化”相伴产生的网络社交新变化新特征也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沉默螺旋: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
在大学生社交圈层中,其社会属性决定了他们必须遵循一定群体规范的制约,个体通过与圈层内其他成员的交往互动来塑造自身形象。因此,他们在圈层内部的社会交往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群体道德”的压力。同时,注重他人和群体对自身评价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使得大学生网络圈层中的“沉默螺旋”效应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在当发现自己的意见立场与群体不相符合时,为了融入群体或避免遭到群体的排斥,多数人会选择沉默或被动附和。此外,大学生一般倾向于获取与自己个人兴趣爱好有关的内容,而主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内生动力仍待提高[2]。不容忽视的是,当大学生在圈层内看到不当网络言论时,在“沉默螺旋”效应的作用下往往容易盲从,因而此类言论易得到快速传播和蔓延,进而为网络错误言论在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圈层的自由选择虽然能一定程度地满足大学生的社交需求,但在“沉默螺旋”的作用下,大学生圈层化社交呈现出“现实社恐、网络社牛”与“线上狂欢、线下孤寡”等矛盾性特征,而大学生通过创造独有的网络流行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大学生群体对主流社会的一种常见意见表达,这使得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融入此类圈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压力。
(二)信息孤岛:固化大学生思维模式
圈层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区隔机制,在圈层内部的交流中,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私密性。无论是饭圈、二次元圈、电竞圈还是各种亚文化圈层,都有其特有的价值理念和话语风格,从而构成了独特的圈层话语体系。一方面,基于圈层文化产生的各类网络语言,凭借传播广、演变快、发展迅猛等态势,成为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交的重要特征。在这种圈层内部话语体系的建构下,圈层之间划定了界限和壁垒,并将自身文化意涵与外界区隔开来。封闭的圈层话语阻碍了主流话语的传播速度,一些与主流价值观相左的价值观念利用圈层话语作为掩蔽,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力、引领力和公信力,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大学生虽通过个性化选择和大数据算法推荐进入到与自身兴趣相投、认知相同的圈层之中,但其他领域信息只能止步圈层之外[3],信息接收呈现“多而不广”和“高度同质化”的特点,易形成一个个只能接触到特定领域信息的“孤岛”。因此,网络社交“圈层化”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在某一领域内的思想互动和认知深化,但同时面临着信息获取愈加碎片化、同质化的趋势,导致大学生被困在由圈层所铸成的“信息孤岛”之中,不仅不利于网络文化的交汇融合,还易导致大学生形成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和信息认知的极端化。
(三)群体极化:加大圈层鸿沟与舆论风险化解难度
一些网络平台和圈层为了吸引流量、博得关注,往往在涉及公共利益、道德伦理、突发事件、社会价值观等公共话题上采用揶揄、暗示、调侃、反讽等手法,输出隐含戏剧性、故事性、冲突性、媚俗性甚至暴力性的内容,调动受众的娱乐情绪,营造“全民狂欢、娱乐至上”的氛围[4]。在这种“流量为王”的导向下,部分网络平台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默许有违主流价值观的圈层文化的存在和传播,使得一些带有不良导向的圈层文化利用网络监管的漏洞,不断挑战公众道德乃至法律的底线。譬如,在一些热点事件中,不法分子利用“圈层化”自带的群体特性,不断制造性别、地域以及民族等冲突性议题引发网络舆情,进而扰乱舆论秩序,加剧不同群体之间立场与观点的对立。大学生作为网络圈层文化的主要受众,易受到泛娱乐化与泛政治化等倾向的影响,以及腐朽、审丑、颓废、庸俗等错误思想和错误社会思潮的侵蚀,在圈层内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被削弱的风险。此外,“圈层化”社交本身不会导致网络舆情的产生,但其具备的信息封闭性易形成对某一舆情传播的内循环和扩大化。在“圈层化”社会交往过程中,圈层内部成员往往对于其所在的圈层抱有较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个体对圈层身份的认同度越高,就越有可能为了维护圈层多数人的立场和观点而做出极端行为,以期在圈层内部获得更多的自我实现感和满足感,致使圈层易成为推动舆情发展、激化群体矛盾、扩大突发事件负面影响的重要载体。
三、“圈层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社交引导策略
话语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媒介工具,网络平台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路径,而“圈层化”的社交模式又进一步改变了大学生群体的人际沟通模式和社交行为选择。有效引导大学生的“圈层化”社交行为,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认识圈层:把握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话语体系
独特的网络圈层话语体系作为大学生圈层文化中最显著的文化符号,是当代大学生圈层认同感建构的重要影响因素[5]。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准确理解和把握网络圈层的行为表征,是“圈层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必要前提。一方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握大学生“圈层化”社交的话语模式,针对不同圈层的话语特点,准确理解其话语内涵,挖掘出不同圈层群体对网络信息的表达方式,让教育者能够真正听懂并理解大学生网民的所言所思。另一方面,独特的圈层文化塑造了不同的群体认知,在群体极化和信息茧房效应的作用下,不同圈层成员对待同一件事物可能产生迥异的价值偏向和行为逻辑。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摸清不同圈层的价值立场,对于一些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表达的圈层文化进行针对性地研判,精准把握不同圈层的价值偏向和行为逻辑。此外,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与保护,因而他们更加迫切需要满足对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圈层作为一个同质化较高的群体,为他们寻求认同、展现个性以及情感表达提供了平台,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回应其利益诉求和思想困惑,防范圈层内部因群体极化效应而产生的负面舆情。
(二)融入圈层:健全以人为本的舆论引导机制
“圈层化”改变了大学生的网络社交方式,也为高校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适应“圈层化”背景的舆论引导机制,才能真正融入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其一,坚持舆论引导工作的政治性。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叙事逻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与圈层文化中错误思想与价值观念作斗争,不能一味迎合和迁就圈层文化。其二,坚持舆论引导工作的人民性。虽然传统“一元化”观点的话语传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传播效率,但随着“圈层化”社交模式的不断演变和丰富,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更加多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加乐于在网络中表达观点。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中反映人民心声,进一步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完善健全双向交流平台,主动关注并及时反馈学生们的建议和诉求。其三,坚持舆论引导工作的创新性。话语风格的创新是在把握网络文化发展规律基础上,聚焦大学生网民话语风格特征,结合大学生网民话语现实特点进行的创新[6]。一方面,要树立平等对话的工作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加强融洽对话的良性互动关系;另一方面,要创新话语风格,打破传统的说教式、通告式、官方化的话语风格,将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关注重点聚焦到议程设置中来,用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拉近其与教育者之间的距离。
(三)升华圈层:打造网络育人新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打破圈层文化隔膜,还可从网络社交模式基本特征入手,依托新技术新手段打造新的圈层文化。一是整合校园新媒体平台,形成独特的内容优势,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网络育人工作模式。校园网络媒体是发布公告通知、学习资讯、校园新闻的官方渠道,具有其他媒体平台所不具备的受众群体和信息优势,但部分校园新媒体平台呈现信息传播单向化、内容话题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因此,要重视立体媒体矩阵的搭建,校、院、年级、班级等多级微信圈层的打通,德育网站集群的打造,依托重要时间节点和热点,根据舆情分析研判情况,制作微动漫、微视频、微简讯等适合新媒体传播、学生兴趣值高的创意文化产品,在网络上对学生进行正确引领,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二是化被动为主动,打造“有温度”的圈层文化。圈层文化也是一种参与式文化,网络话题发起者的主观表达往往能对受众的立场偏向产生影响,因此“圈层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深入研判大学生群体所关注的网络话题,主动进行议题设置,积极对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向上向善,构建平等、和谐、友善的圈层文化。
四、结束语
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网络社交模式,对其价值观念和行为特征进行有效引导,是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本文在研究“圈层化”社交行为表征的基础上发现,在网络社交技术与平台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社交模式的“圈层化”趋势是不可逆的。一方面,它满足了大学生信息获取的个性化需求,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也在圈层间和教育主客体之间形成了一道隐形壁垒,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风险与挑战。在此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深刻探明“圈层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社交引导路径,进一步打通话语渠道,规避“圈层化”带来的舆论失控风险,引导大学生提升网络文明修养,坚守网络文明底线,进而增强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与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