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饮食控尿酸

2023-10-26冯志明,肖阳

农村百事通 2023年12期
关键词:黄嘌呤嘌呤高尿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人群逐渐形成了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呈现出高流行、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等趋势和特点,高尿酸血症也成为继糖尿病后又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尿酸主要以尿酸单钠盐的游离态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过多的尿酸单钠盐会沉积在人体的关节、软骨或肾脏等部位、器官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痛风发作时身体关节处会出现红肿、水肿、剧烈疼痛、炎症,时间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并常产生痛风石,导致关节畸形、神经压迫、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高尿酸血症的诱因

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嘌呤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碱基,可保障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运行正常,人体内的嘌呤碱基包括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四种。腺嘌呤核苷酸可通过重氮化反应转化为次黄嘌呤,并进一步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生成黄嘌呤;鸟嘌呤核苷酸分解成鸟嘌呤后脱氨转化生成黄嘌呤,黄嘌呤又在黄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尿酸。

正常情况下,人体嘌呤的合成和代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尿酸的生成与排泄也处于平衡状态。若摄入过多能转化成尿酸的前体物质(嘌呤),使尿酸生成量增加,或无法及时将尿酸排出体外,就会打破尿酸代谢的平衡,造成血尿酸水平升高,引起高尿酸血症。

饮食管理至关重要

高尿酸血症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不同食物中嘌呤的类型和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不同食物对人体尿酸的影响是不同的。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小于50毫克的为低嘌呤食物,在50~150毫克之间的为中等嘌呤食物,大于150毫克的为高嘌呤食物。常见的低嘌呤食物包括蛋类、牛奶、洋葱、土豆等,常见的高嘌呤食物则包括动物内脏、鱼类、贝类、肉汤、豆类、虾蟹、鱼子、酵母粉、菇类等。而香菇、竹笋、紫菜这类食物由于草酸含量较高,也会在人体内经过代谢生成尿酸。

血尿酸水平过高或有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损害等其他疾病的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监测血尿酸水平,并进行降尿酸饮食管理。轻度的高尿酸血症无须进行药物治疗,但必须重视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改变。

在生活习惯方面,应严格限制饮酒,尽量不饮酒;超重者应控制体重;痛风发病期注意休息,避免运动使症状加重;痛风缓解期应适当进行慢跑、练瑜伽、打太极拳等中等强度的运动,改善人体代谢功能,促进尿酸的排泄。

在日常饮食方面,高尿酸血症患者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控制:

1.减少嘌呤的摄入

减少摄入高嘌呤食物,长期坚持低嘌呤进食,降低体内尿酸的生成量。如果患者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还需采用低盐、低脂、少糖饮食。

2.增加饮水量

增加饮水量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尽量保证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也可选择进食具有利尿功能的食物,如薏米、红豆(带外皮)、西瓜等,加快尿酸的排泄速度。此外,多吃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如猕猴桃、柑橘、苹果等,这些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类物质可促进体内尿酸的溶解,使其进一步被排出。

★饮食习惯是影响人体血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疾病,坚持进行科学饮食和生活方式管理,不仅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治疗,也具有重要的健康意义。

猜你喜欢

黄嘌呤嘌呤高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药用植物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银杏酸单体对黄嘌呤氧化酶的体外抑制活性研究
别忽略素食中的嘌呤
黄嘌呤和尿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尿酸症血症与痛风40例
啤酒酵母对嘌呤类化合物吸收特征的研究
玉米须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