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课堂”:让现代诗教学推动审美创造能力的提升
2023-10-26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彭善辉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 彭善辉
现代诗以现代化的艺术语言反映时代生活和思想风貌,有着独特的审美特点和教学价值。根据新课标的表述,审美创造主要包括审美感受、审美鉴赏、审美表现等环节。在“活课堂”理念指导下,教师教学现代诗时,应当遵循学生的审美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本文将从净化审美感受、强化审美鉴赏和物化审美表现这三个层面入手,具体阐述中年级现代诗教学中提升审美创造能力的策略。
一、遵循诗歌特点,净化审美感受
“活课堂”理念要求,课堂的教与学必须立足学生的自主实践和探究,注重阅读思考和研讨。中年级学生对现代诗的认知比较模糊,因此,教师需要遵循现代诗的特点,让学生凭借以往学习古诗词的经验,实现审美感受的净化,达到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
(一)依音尺,感受音韵美
闻一多曾提出,现代诗的节奏可以用音尺作为尺度。初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自由划分音尺,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朗读,再由教师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发现诗歌的节奏感。再读时,教师用范读展示“重读+拖腔”的诵读技巧并延长韵脚,让学生跟读,自由品味现代诗的音韵美。
笔者在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花牛歌》的教学实践中运用了此教学策略。《花牛歌》是徐志摩的作品,徐志摩总能将音韵之美藏于细微之处。笔者引导多名学生在课堂上以赛读的形式展示朗读。学生逐渐发现四个小节的“在”字前面总需要停顿,“了”“得”等语气连接词处也需要停顿。笔者依照学生自己总结出的音尺范读,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每一小节中的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尾是相同的。
依音尺诵读的实践不仅能让学生自主感受到现代诗隐藏在文字里的节奏感,还能让学生直观地读出诗中暗含的韵律之美,体现了“活课堂”的实践性。学生在享受到极大的审美满足后,便能逐渐走入现代诗的纯美之境,对现代诗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使得“活课堂”为审美创造奠定基础。
(二)品辞藻,感受语言美
课堂“活不活”,关键在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现代诗的语言具有“陌生化”的特点,陌生化的诗歌语言给读者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双重冲击,引发学生的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审美感受过程中的问题意识,体现“活课堂”的问题性。
例如,笔者在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白桦》这首诗的“活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常常会针对“雪绣的花边潇洒”进行提问:“‘潇洒’本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的,怎么能用来形容雪绣的花边呢?”笔者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分析问题。经过反复的诵读和思考,学生便能发现诗人其实是暗将“雪”拟人化,“花边”不一定潇洒,但雪的潇洒让花边也潇洒起来,体现作者潇洒的心境。
在现代诗教学中,学生常常会被一些陌生且奇特的词句绊住,从而反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感,在朗读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辞藻的魅力。学生在日后的创作中也会自然而然地学习这种“陌生化”的创作手法,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让问题性的“活课堂”助力审美创造能力的提升。
(三)入画面,感受意境美
朱光潜曾在《诗论》中提出,“含蓄”“意在言外”是现代诗的重要特点。学生可以通过感悟意象,走入诗歌唯美的意境,表达自己所想象的画面,将“含蓄”的诗化为独特的想象之作,让“活课堂”充满生成性。
例如,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在天晴了的时候》是戴望舒的作品,诗歌描写的是雨过天晴后的情景。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小径”“小草”“小白菊”“凤蝶”“溪流”等意象带来的清新之美,再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插图对所想象的画面进行描述,接着补充一些细节图片,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思维在“活课堂”中得以拓展。随后,教师可以播放“风声”“溪流声”等音频,联通视觉与听觉,也可以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更直观地走入诗歌的意境中。
“活课堂”成功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思维的拓展以及能力的提升。此教学策略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意象,调动形象思维,在自由想象的空间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更能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落实到诗作中。在现代诗的“活课堂”中,学生能逐渐形成审美思维,由审美思维驱动着创作独一无二的诗歌,提升了审美创造能力,彰显了“活课堂”的生成性。
二、把握诗歌意蕴,强化审美鉴赏
塑造儿童化的“活教材”、在“做中求进步”是“活课堂”的基本教学原则。笔者在中年级现代诗教学中,遵循“活课堂”的教学原则,通过多次反复的审美鉴赏训练,推动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提升。
(一)结合背景,鉴赏作品立意
“知人论世”是重要的文学批评模式,也是审美鉴赏的重要手段。现代诗中暗含着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背景。但是,很多作品创作年代久远,创作背景复杂,不符合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当塑造儿童化的“活教材”,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自主发现并鉴赏诗歌立意与背景之间的联系,在多次的强化训练中,让学生逐渐找到诗人立意的规律。
例如,教学《在天晴了的时候》时,教师可以播放“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视频片段,同时借助“南京大屠杀”的资料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当学生怀着沉重又喜悦的心情再读这首诗时,他们不仅能感受到雨过天晴时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还能感受到戴望舒“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精神姿态。
课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让学生走进“活教材”,实现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并在活动后组织交流,引导学生发掘诗歌的立意是源于时代背景所影响的心境,让名家的创作手法成为学生审美创造的范例。
(二)剖析意象,鉴赏作品情感
意象是由主观意识组织起来的客观物象,它承载着诗人对世界的看法、对心境的描绘,是鉴赏作品情感的突破口。在“活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的鉴赏实践中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例如,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听听,秋的声音》使用了“黄叶”“蟋蟀”“大雁”等意象,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喜好自主选择想要研究的意象,以意象为核心组成小组。各组学生在课后搜集相关意象的资料后,在课堂上分享意象可能暗含的情感。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听听秋天里不同的声音,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大自然声音的丰富多彩。最后,经过分析和讨论,学生便能总结出作者赞美了秋天的情感。
借助意象鉴赏作品情感的教学策略需要学生长期的实践积累,也需要借助“活课堂”这一实践阵地,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进步,在审美创造中运用恰当的意象为自己的诗歌增色。
三、明确创作阶段,物化审美表现
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将文学创作过程分为发生阶段、构思阶段、物化阶段。上文提及的审美感受和审美鉴赏是审美创造的前提和基础,也处于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然而,学生若想真正创作出满意的现代诗,还必须经过大量研习名家作品,从中总结并构思,再经过丰富的创作实践,最终使其物化为高质量的审美表现。
(一)研讨名家作品,储备创作素材
“活课堂”理念倡导教师教的主导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指引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教师可以搜寻名家诗作,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作家自由分组。每位小组成员依照审美鉴赏的思路,如作品名、创作背景、作品结构、作品立意、作品意象、作品情感等,自主研究一篇作品,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研究成果。这样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储备创作知识,提升审美鉴赏能力,逐渐形成创作构想。
(二)汲取名作精髓,构思创作方式
构思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要在学生已研究的现代诗名作中,筛选出适合学生模仿的诗歌结构,让学生从模仿逐渐走向独立的审美创造。
诗歌结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类似于将长句子拆成短语,如《秋晚的江上》这类诗,自由的格式不易模仿;第二种是《花牛歌》的类型,诗歌呈现出相对整齐的四段,学生可以像仿照排比句的格式仿写诗歌;第三种是模仿诗歌形式填词,最容易模仿的是《繁星》(七一),以“_____的_____”的格式为主,学生只要依据格式填词进去,就写成了一首小诗。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摸索,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够模仿的诗歌结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一般都能依照格式模仿出冰心的小诗。创造能力强的学生能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将三种诗歌结构综合起来,每种结构仿写一段,融合成一首三段式的诗。学生掌握了这些仿写的技巧后,便能根据自己身处的情境或心境,灵活地运用审美感受和审美鉴赏阶段学习到的创作手法,构思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将审美创造过程推向物化阶段。
(三)组织多元评价,维持创作热情
本文中的“物化”有两层含义:一是将构思转化为物质性的文本;二是将审美创造出的作品转化为实体的诗集。遵循“活课堂”的理念,教师可以组织诗歌创作大赛,将学生作品展出,并组织多元化的评价,通过“活”的评价主体和方法,激励学生不断进行审美创造。
例如:教师可以邀请各科教师和家长参加“新诗分享会”,让小组同伴、教师、家长从作品结构、立意、意象选择、情感表达等层面进行评析;学生还可以在自己的诗旁边绘制插画,与诗中的意象相呼应,让美术教师跨学科评价;教师还可以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将学生对自己诗集的介绍录制成小视频,发布在网络上,让更多人领略学生诗歌的风采,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在“活课堂”的实践中得到提升。
朱光潜先生曾说,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由语言内容和形式所直接引发的审美感受,是学生审美创造最基本的要素。因此,本文以“活课堂”理念为指导,让现代诗的审美感受凸显于“活课堂”的实践性、问题性和生成性,并以灵活的实践形式训练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层层递进,最终让学生的审美表现物化,一步步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