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陕西省生猪良繁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023-10-26肖普辉张铁战李宏孙稳平张建峰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文│肖普辉 张铁战 李宏 孙稳平 张建峰(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杨森(陕西省汉中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良种繁育体系是养猪业的重要基石,是推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非洲猪瘟发生以来,全国生猪存栏损失量高达60%,在恢复生猪产能之际,仅2020年全国进口种猪超3万头,创历史新高。在种猪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部分猪场被迫选育商品代母猪作为种用,导致整体生产指标下降,猪群结构受到严重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举措还在于加快生猪良繁体系建设,生产出更多优质种猪来满足市场需求。
一、生猪良繁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陕西省认真贯彻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生猪良繁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区域性的自繁自育生产模式正在形成,促进了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良种供应能力显著增强。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生猪产能在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实现恢复性增长。在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三年行动中,全省支持新建、改扩建种猪场68个,对131个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的种猪场给予财政补贴,全力保障种猪生产供给,为生猪产能恢复提供种源基础。2022年,全省备案种猪场238个,年末存栏数为121.17万头,同比增长10.9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6.61万头,同比增长11.96%,出场种猪113.37万头,同比增长15.97%。自2009年首次成功从国外引进原种猪以来,陕西省先后几次从美国、法国引进原种猪5000多头,为提升良种繁育能力注入了更强、更新的血液,区域内生猪良种供应能力大幅提升。
2.良种生产方式加快转变。集团规模养殖、“公司+农户”合作代养、专业大户养殖等多种生产模式的持续推广加快了生猪生产的区域性自繁自育,长期依靠调运或外购仔猪的生产方式得到根本扭转。全省2940个备案规模养猪场中,自繁自育的达到2158个,占规模养猪场总数的73.4%,自繁自育成为规模养猪场的主要生产方式。同时,传统的本交繁育加速退出,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加快,特别是生猪良种补贴、调出大县奖励等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极大促进了以种公猪站为核心的猪人工授精网络建设,有效减少了种公猪的饲养数量和养殖成本,为加快生猪品种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全省20个种公猪站共存栏种公猪3983头,生产精液130.59万头份以上,使用人工授精配种的种猪场占种猪场总数的75%以上。生产方式的加速转变大幅提高了生猪良种化程度,以杜长大为主的三元组合和以斯格、PIC为主的良种配套系成为生猪生产的主要品种,传统的土杂品种基本退出生产领域。
3.良种生产性能不断提高。随着良种普及率及饲养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猪良种种群生产水平逐年提高。部分种猪场调查显示,种猪情期受胎率平均达到93%左右,头均年产2.3窝,平均窝产仔12.1头,产仔成活率95%左右,保育成活率97%左右,年头均提供活仔数20.8头,分别较“十二五”末提高了3%、9.5%、5.2%、2%、2%和5.1%。特别是随着种猪场建设标准的进一步提高,自动喂料饮水、智能通风环控、可视监控等现代化设施设备和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能适时监测场内生产和生物安全防控需要,极大改变了过去种猪饲养管理水平低下、生产效益不高的现状,大幅提高了种猪生产性能和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
4.良种生产主体多元化发展。在国家种业振兴政策的支持下,社会资本广泛进入生猪生产领域,一批省内外大型农牧企业纷纷在陕布局“育繁养宰销”一体化全产业链,带动了良种繁育体系蓬勃发展,加快了长期以来以政府公共财力投资为主的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向政府、企业共同建设转变,良种生产主体呈现多元化态势。牧原、新希望、东方希望、安康阳晨、陕西石羊等省内外大型龙头企业纷纷抢抓产业政策窗口期,加快储备、投资良繁基地项目,推动生猪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成为新时期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主体。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现代化设施设备的广泛应用,种猪生产进入高投入发展时代,大量的小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加速退出种猪生产领域,专门从事育肥猪生产,种猪场的生产能力需要进一步扩大。拓宽盘活生猪良繁体系建设融资渠道成为提高种猪生产供应能力的重大任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繁育体系结构失衡、职责定位不清。与四川、河南等养猪大省相比,陕西省生猪繁育体系“曾祖代(原种场)-祖代(扩繁场)-父母代(商品场)-商品代(终端育肥场)”的结构层次存在配套比例不科学、生产定位不清晰的问题。据调查,处于“金字塔”塔尖的原种场的纯种生产能力基本能满足需要,但处于第二梯队的扩繁场数量不足,且个体规模普遍偏小,与商品场的需求不适应,造成种猪场重复建设与空缺断层并存,种猪生产的过剩与紧缺同在。且各层次之间职责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原种场既承担着原种的选育和培育工作,同时还肩负扩繁任务,扩繁场既从事良种繁育又从事商品猪育肥,商品场拥有种畜群和商品代后,“另起炉灶”向种畜场发展,自行留种或进行新品种培育,不再接受原种场、扩繁场提供的优秀种猪,无序的生产破坏了统一的育种计划,动摇了繁育体系的基础,没有形成纯种选育、良种扩繁和商品猪生产三者有机结合的良种繁育体系。
2.“重引轻育”问题突出、良种供应能力不足。育种工作技术性强、投资大、见效慢,多数种猪企业不愿过多投入人力和物力,育种积极性不高,总觉得通过国外引种买种省事省心,生猪繁育重引进、轻选育,对外依赖性较大,经常陷入“引种-退化-引种”的恶性循环,既浪费了资金,又增加了带入疫病的风险。部分种猪企业对育种工作缺乏足够重视,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工作不规范、测定数量少,品种登记没有有效开展,种猪系谱档案记录不完整,无法做到科学的选种选配,种猪质量难以得到持续提升,没有形成优势品牌,市场认可度不高。大部分种猪企业技术力量薄弱,自主选育培育能力差,缺少主导市场的专门化品系和配套系,也没有能力进一步健全延伸种猪育种繁育销售链条,对外供种保障能力差,企业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力不强。
3.资源要素分配不均、育种基础工作薄弱。育种创新资源要素分配不均,开展育种工作急需的材料、人才、资金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形成,种猪企业育种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商业化育种进程滞后。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专项经费的支持,各育种主体各自为政,种猪企业同行相斥,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与交流。加之,全省还没有形成育种企业、科研院校和畜牧技术推广部门“三位一体”的育种协作组织,育种机制不健全,难以组织开展跨区域选种选育,使得优良种猪的利用率不高,阻碍了育种改良工作的进展。而且大部分种猪企业品质管理标准体系不健全、质量检测设备缺乏、测定等级划分不精细,种猪个体生产性能差异较大,严重影响了育种工作质量。对地方猪种质资源的重视度不够,部分保种场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个别品种杂交或近交的现象严重,品种品质严重退化,群体数量下降,地方品种遗传资源丢失风险加大。
4.种猪市场亟待整改,质量评价监管滞后。部分基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种畜禽生产经营执法队伍不健全,执法力量薄弱,缺乏相应的种畜禽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管手段,区域内种猪生产经营不规范,种猪坑农事件时有发生。个别种猪场基础设施设备落后,不具备选育条件,没有相应的种质标准和选育标准,出售的种猪质量参差不齐,以次充好、以杂种充当纯种出售。更有甚者,没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就对外出售种猪。个别种公猪站的种公畜超过使用年限,性能品质和精子活力急剧下降,没有进行性能测定、精子化验和遗传评估就对外配送精液,影响了猪群质量,甚至成为疫病的传染源。个别种猪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益热衷于“炒种”,直接把引进的种猪高价倒卖,或引回来简单扩繁后卖种,扰乱了种猪市场经济。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良种供应能力。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种业振兴决策部署,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陕西省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生猪良种补贴、调出大县奖励、“菜篮子”扶持资金等,加大对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力争“十四五”末建成以原种场为引领,良种扩繁场为骨干,商品代猪场为基础,层次分明、联合紧密的“宝塔式”良种繁育体系。统筹相关财政资金,加大对新建、改扩建种猪场的支持力度,推动其升级智能化饲喂、动物防疫、粪污处理等设施设备,强化生物安全管理,提升种猪生产管理水平。鼓励种猪企业、规模养殖场引进优良种猪,对种猪企业经批准从国际知名育种公司引进纯外血原种猪的,或从国内引进祖代(纯种)种猪的,分别由省级财政或辖区财政给予一定补贴。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对生猪遗传改良计划项目实施的资金投入,重点支持育种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种猪企业与科研院校、畜牧技术推广单位共建育种研发平台和良繁基地,积极开展育种技术创新攻关,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猪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和奖励进一步提升省域内生猪良种供种能力,满足养殖场户的种用需求。
2.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制定省级生猪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采用企业自愿申报、市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省级专家评审验收的方式,筛选出一批高生产力水平的核心育种场,力争“十四五”末遴选出8~10家省级核心育种场,创建3~5家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存栏纯种基础母猪达到1万头,形成相对稳定的育种基础群体。同时对核心育种场建立动态管理退出机制,采取定期考核和随机抽查,对考核不合格的及时取消资格,督促核心育种场加强选种选配,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依托省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筹建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与遗传评估中心,积极推进种猪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工作,组织人员每年对省级核心育种场的种猪进行测定,实施良种登记制度,逐步形成连续完整的种猪系谱和生产性能测定记录档案,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向社会发布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结果和遗传评估报告,为企业科学选种选配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同时根据生产性能测定数据,组织场间进行遗传资源交流,实现优秀种猪资源跨场共享,全面提升良种利用率和种猪整体质量。在生猪养殖大县,每个县扶持建设1~2个大型种公猪站,配套健全辐射全县及周边县区的人工授精服务网络,将品质优秀的种公猪精液迅速推广应用到生产中,为中小规模种猪场提供优质种公猪基因。
3.加强行业监督管理,提升种猪质量水平。严格落实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分级管理、审批、发证制度,严把种猪生产市场准入关口,对无证经营的坚决查处,对名不副实、超范围生产经营的迅速取缔。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及时受理投诉举报,严厉打击种猪生产经营中的制假售假、坑农害农行为,以及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等混乱现象。完善种猪标准体系建设,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制/修订地方标准、行业标准,鼓励社会团体、种猪场制定要求更高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强化标准引领,提升种畜禽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加大种猪及精液抽检力度,建立“黑名单”制度,严肃查处不合格产品及企业,严禁不合格种公猪及精液流入市场,督促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科学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良种猪资源,严格执行种畜禽及精液进口评价审批制度,防止低水平重复引进。
4.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夯实种业创新根基。进一步丰富地方猪品种保护手段,支持关中黑猪、汉江黑猪、汉中白猪等列入国家级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地方猪种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开展基因组合研究,优中选优,筛选确定活体地方猪种原种类群,建立健全地方猪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确保地方猪品种遗传资源安全。强化地方猪品种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地方猪种肉质、繁殖性能与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和优异基因,采用杂交选育与本品种选育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培育遗传性能相对稳定的专门化品系,打造特色自主品牌,推动地方猪品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满足多样化的市场消费需求。积极探索遗传资源静态冷冻保存技术,采用超低温冷冻等现代化保护方法,采集保存地方猪品种的DNA、精液、体细胞等遗传材料,积极应对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对优良地方品种资源的威胁。
5.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营造种业振兴环境。充分认识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项目的重要意义,持续在组织推动、政策支持、氛围营造等多方面发力,增进社会各界对生猪繁育改良和种业自主创新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发挥各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产业技术体系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多层次、多渠道组织开展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种猪生产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对安康阳晨原种猪场、志丹泰宝原种猪场、陕西顺鑫原种猪场等本土企业的宣传,扩大本土品牌影响力,提升省内养殖场户的认可度,减少远距离引种带来的疫病风险,加快实现省域内生猪生产的自繁自育。定期派技术专家赴基层指导国家级、省级生猪核心育种场创建工作,帮助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技术路线和时限要求,确保创建取得成效。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搭建生猪良种购销平台,及时收集发布良种产销信息、市场信息,为生猪良种推广搞好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