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策略研究

2023-10-26尚玉凤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29期
关键词:支架式本课支架

尚玉凤

(甘肃省民乐县初级实验中学,甘肃 张掖 734500)

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支架式”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包含的教学理论愈加丰富,为初中化学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对此种授课模式形成深刻的认知,还能够根据班级学生的基本学情设计针对性的课堂活动,帮助他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在自主探究与类比迁移中彰显“支架式”教学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化学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1 “支架式”教学的内涵

“支架式”教学的理论支撑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茨基提出的社会文化论,其重点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主要体现在“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力发展水平”这两个方面,在二者之间的区域被叫做“最近发展区”,是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发展的一个区域[1].总的来说,“支架式”教学分为五个环节,分别是搭建支架、创设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以及效果评价.其中,搭建支架是指围绕课程主题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立概念框架;创设情境指的是教师根据本课重难点知识提出相应的思考问题,为学生指明学习的具体方向,问题的设计与框架中的某个节点需要有紧密联系;独立探索则是指经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对框架内容形成初步了解;协作学习强调合作探究,教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针对框架中的重难点知识展开深度研究,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同时完成对所学内容的意义构建;效果评价具体指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点评的内容包括自主学习意识、为小组合作做出的贡献以及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初中化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策略

2.1 搭建支架,激发化学探究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学科,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而且该门课程的重点内容具有一定抽象性,容易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无法保证最终的学习效率[2].而“支架式”教学法的应用则能弥补这一不足,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将学生的化学基础、认知特点、学习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与本课重点内容结合起来,确定框架的核心,以趣味性的形式加以呈现,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做好铺垫.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框架的核心内容,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将注意力集中在大屏幕上,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产生共鸣,从而有效激发化学探究兴趣,为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氧气”为例,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不幸落水后的心肺复苏、动植物的呼吸、燃料燃烧、钢铁冶炼等动画图像,引导学生谈一谈这些现象与化学知识有怎样的关联,或是结合现有的生活经验列举类似的案例.丰富的话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使其明确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的深度研究打下基础.而后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谈一谈氧气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在集思广益中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展示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故图片,有效确立本课支架的核心内容,使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感受到氧气的重要程度,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彰显“支架式”教学的积极影响,为后续的实验操作做好铺垫.

2.2 创设情境,启发深度思考意识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法时,可以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研究新课内容,在新旧知识的结合下展开深度学习,有利于思考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基本学情制定不同难度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推理、解决过程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以此保证化学学习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在搭建问题支架时还要秉持循序渐进原则,先提出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基础性问题,而后逐渐提高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对新课知识展开深度研究,凸显搭建问题支架对保障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具有启发学生深度思考的效果[3].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水的组成”为例,教师先行播放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影片,要求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思考:(1)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水能否发生化学变化?具体属于哪一类物质?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利用问题支架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对新课知识展开深度研究.接着,教师介绍水电解实验的装置及电路连接,引导学生观察电解器的构造和两极气体的体积关系,对实验现象形成初步了解.最后,在大屏幕上出示一道思考题,如图1所示.

图1 思考题图

在由浅入深的问题驱动下充分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经过不断思考对水的组成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切实保证“支架式”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2.3 独立探索,培养良好学习态度

独立探索是指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组织相应的思考活动,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信息,结合现有的知识积累进行深入研究,对新课知识形成初步了解,同时也能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凸显“支架式”教学的重要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课重点内容设置疑问,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课外书籍或是网络搜索等方式总结出更多有价值的资料,以此完善教学框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激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收集到的信息独立分析具体问题,丰富知识积累的同时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切实保证化学学习效率.与此同时,独立探索环节也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具有迎难而上的勇气,经过不断地研究与分析顺利解决问题,为日后长远的成长之路做好铺垫[4].

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为例,本课重难点在于了解防止铁生锈的简单方法,以及如何保护金属资源.学习本课内容之前,教师出示一份互联网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金属资源的保护途径有哪些以及回收废旧金属的重要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对本课内容有了全新的认识,总结出保护金属资源的四种方式,分别是:(1)防止金属腐蚀;(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3)合理有效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替代品.经过独立探索使学生意识到,回收废旧金属既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又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支架式”教学充分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在探索过程中丰富知识储备,逐渐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踊跃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化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2.4 协作学习,提高自主探究意识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架式”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实验的主题、方案、现象、原理等多方面内容,以此锻炼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要想发挥出“支架式”教学的最大效果,教师在备课环节便应明确本课实验所需素材,预想学生在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总结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另外,还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组,引导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实践,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任务,结束后共同总结实验现象和其中蕴含的原理,通过交流与分享切实保证化学实验的完成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达到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

表1 实验现象

在实验操作中充分锻炼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具体的实验现象和原理,促进自主探究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2.5 效果评价,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教师应提高对评价环节的重视程度,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点评,不仅能使他们意识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使课堂活动更具针对性.另外,为了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点评,并结合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价组内其他成员,以此完善评价体系,潜移默化中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以此保证“支架式”教学的实际效果.

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液的浓度”为例,教师先行带领学生共同分析一道典型例题:在农业生产上,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溶液,问需要氯化钠与水的质量各是多少?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得出结果后与组内成员进行讨论,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在评级环节,每个人都要自我点评和互评,强化计算能力的同时对自身的化学实际水平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发挥出“支架式”教学的最大价值.

猜你喜欢

支架式本课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高中化学课程“支架式”教学设计原则与教学模式应用
“支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