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化剂在断奶仔猪饲料中的应用
2023-10-26马军
马 军
(山东省莱西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莱西 266600)
仔猪断奶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提高生产性能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实际生产中采用的断奶日龄大多在四周左右[1]。断奶后,仔猪因胃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胃酸分泌不足,消化吸收不良,胃肠菌群紊乱,加之环境、心理等变化产生的刺激[2],临床出现厌食、腹泻、生长迟缓甚至阻滞等症状。饲用酸化剂可有效改善断奶仔猪的胃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数量和危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力[3],保障猪只健康生长发育,因此其在断奶仔猪的养殖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1 酸化剂分类及特点
酸化剂是一类由一种或多种酸和酸盐组成,用于降低日粮酸结合力[4]和消化道pH的饲料添加剂。根据酸化剂的主要成分及理化特征,可分为单一型酸化剂和复合型酸化剂。其中单一型酸化剂又分为无机酸化剂和有机酸化剂。无机酸类使用剂量较少则达不到理想效果,添加剂量较高则会损害断奶仔猪的消化道黏膜、胃肠等组织和器官,还会对饲料加工机械设备产生腐蚀。在实际生产中,有机酸类应用的较多,主要是因为有机酸化剂具有良好的风味,增加了饲料适口性,可提高动物采食量。另外有机酸化剂可直接参与动物体内的三羧酸循环,促进能量的产生和饲料的利用。全酸复合型酸化剂由多种酸配制而成,具有调节胃肠菌群、抑制有害菌、添加剂量少等优点[5],但复合酸化剂在胃肠道中的酸度稳定性不高,缓冲能力较差[6]。目前,断奶仔猪饲料中使用单一型酸化剂的情况很少,各类复合酸化剂特别是新型的包被型缓释酸化剂应用较为广泛。
2 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的应用效果
2.1 满足营养需求,促进仔猪生长
酸化剂可有效改善断奶仔猪消化道环境,促进蛋白吸收,满足营养需求,提高仔猪日增重[7]。研究表明,断奶仔猪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仔猪生长[8]。
2.2 改善胃肠环境,减少疫病发生
由于胃功能发育不完善,断奶仔猪会出现胃酸分泌不足问题。酸化剂可降低仔猪胃肠道pH,有效抑制有害菌群,减少厌食、腹泻等相关疫病发生,提高仔猪生产性能[9]。
2.3 加快系统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断奶后,仔猪缺少母源抗体保护,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应激反应[10]。应用酸化剂可调节胃肠环境,保障营养物质吸收,促进消化、神经等系统发育,增强体温调节能力,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和抗应激能力。
2.4 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量
酸化剂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刺激断奶仔猪的味蕾,促进消化酶分泌,增强仔猪食欲,提高仔猪的采食量,降低料肉比[11],促进仔猪快速生长发育。
2.5 酸化剂的其他作用
有些酸化剂具有抑菌杀菌、抗氧化、防霉等作用[12],合理添加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避免饲料发霉腐败,延长饲料保质期限,保证饲料营养价值[13]。
3 存在的问题
酸化剂在应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效果不稳定,作用机理也尚不清楚。如何保持酸化剂应用效果稳定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酸化剂易被饲料中的某些物质中和,失去酸化效果,还会破坏饲料中维生素、氨基酸的活性。酸化剂在胃中解离速度较快,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仔猪自身胃酸的分泌和正常的胃功能。酸化剂难以到达消化道后段,不能在整个消化道中发挥作用。包被型酸化剂还存在成本增加的问题。
4 解决措施
针对仔猪的生理特点和不同酸化剂的理化特性,加大酸化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和产品研发,完善生产工艺,优化原料酸配比,增强缓冲能力,稳定使用效果,降低制造成本。通过研究,制定合理的添加剂量,确保酸化效果。采用包被技术特别是脂质保护膜和微胶囊型制剂等方法来增加酸化剂的缓释功能,减缓在胃中的吸收速度,使酸化剂在动物整个消化道中逐渐溶解释放、发挥作用,减少对断奶仔猪胃肠功能正常发育和胃酸分泌的影响。增加酸化剂的流动性,避免结块发霉,在饲料中混合均匀,阻止酸化剂对饲料中维生素等活性成分和饲料加工机械设备的破坏和腐蚀[14]。开展酸化剂与维生素、氨基酸、益生菌、酶制剂、铜锌等多种添加剂、微量元素配合使用的研究,不断提高酸化剂的应用效果[15]。
5 小结
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调节断奶仔猪胃肠道pH,改善消化道环境,促进营养物质吸收,降低腹泻等疫病发生,从而增强仔猪机体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当前,酸化剂在养殖业发达国家中已成为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替抗饲料添加剂,这为我国生猪尤其是断奶阶段仔猪养殖过程中解决使用抗生素引发的细菌耐药性、消除药物残留、寻求替抗减抗等问题提供了相关借鉴和参考。在未来绿色高效可持续的生猪养殖生产过程中,作为一种安全环保、无残留、无抗药性的饲料添加剂,酸化剂将发挥重要作用,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