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东市中医特色康养小镇发展对策研究

2023-10-26孙咏琪

中国市场 2023年27期
关键词:丹东市康养小镇

仲 慧,孙咏琪,陈 珂,曹 烝,陈 宁

(1.辽宁中医药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3.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

1 丹东市中医特色康养小镇发展现状

1.1 中医特色康养小镇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以及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康养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诞生出了无限的市场空间。自2020年起,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中国大量财富的群体已经集体进入老龄化,这也为康养产业提供了庞大的顾客群。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加速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契机,中国养老产业的顶层设计与政策架构已经初露雏形,国务院已经将康养小镇上升为国家战略。

特色康养小镇是指以“健康”为特色小镇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的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小镇。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医特色康养小镇是以中药农业生产、乡村生活、环境生态“三生同步”和高端农业、休闲旅游业、休闲商业等“多业融合”为建设理念,打造成为集中药文化旅游、养老社区、休闲观光、休闲运动、农事体验等多功能复合型且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中医养生主题的特色小镇。

临海城市丹东,地热资源丰富,加之风土人情,为发展特色康养小镇奠定了良好基础。自2016年,丹东市响应国家号召,抓紧发展特色小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1]。根据丹东市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丹东市第一批7个市级特色小镇名单,其中仅有一例康养小镇。随着中医药现代化不断发展,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壮大乡村产业,辽宁中医文化传承悠久,丹东市中医特色康养小镇有广阔发展前景。

1.2 丹东市人口老龄化及经济发展状况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全国60周岁人口占比1.87%,而丹东市60周岁人口占比2.9%,且2020年丹东市60周岁人口较2016年增加0.48%,人口老龄化严重。自建市之初,由于地理环境的优越性以及城市资源的丰富性,人口流动相对频繁,丹东市一直保持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随着东北经济滞缓,人口输出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由于受宏观形势、国家政策影响,加之较低的生育率等,人口老龄化问题越发突出。

同时,除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丹东市近几年的GDP较前几年波动明显,在2014年达到峰值之后便开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之后几年GDP值逐渐平稳。此外,据统计,在2020年,丹东市总GDP为779.4亿元,较2019年上升1.48%,但是在辽宁省内仍处于中下游。

2 丹东市中医特色康养小镇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自然资源丰富

丹东南临南海,北依长白山,地理位置特殊,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丹东市气候宜人,空气湿润,森林覆盖率达到60%,是东北地区首个被授予“气候宜居市”称号的城市;矿藏资源和地热资源丰富,拥有五龙背国际温泉等多处养生温泉,是中国的“硼都”和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也是“中国十大养老胜地”。丹东依靠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区、天然独到的养生温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点,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并使之产生在此养老定居的想法。

2.1.2 交通便利

丹东市地理位置优越,同时拥有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以及边境口岸,是一座交通发达的枢纽城市,水陆空交通全面发展。丹东的城市内部公共交通也十分便利,已经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

2.1.3 中医药资源丰富

辽宁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资源充足。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野生中草药资源优质丰富,又毗邻“中国药都”本溪,有利于吸引中医药科技人才,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医疗、特色康复、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等产业。

2.2 劣势分析

2.2.1 旅游管理体系不健全

丹东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旅游行业规模名列全省第三,但是,丹东旅游企业实力弱,缺少统一规范管理,仍然存在发布虚假旅游广告、超范围经营旅游及相关业务、误导欺骗游客等非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现象。

2.2.2 中医药养生的知名度不高

辽宁发展中医药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辽宁有本溪药都,全国著名的中医药基地,还有很多温泉旅游资源,但辽宁的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一直知名度不高,不被大众所知晓,甚至许多本地人都不了解。

2.3 机会分析

2.3.1 国家政府政策支持

国家推出了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旨在推动中医药旅游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特色小镇与康养产业的政策,因此康养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康养小镇数量不断增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3.2 中医药认可度提高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除在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防治中贡献力量外,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连花清瘟胶囊、清肺排毒汤等中医药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内对中医药的了解增加,对中医药的接受度和认知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3.3 国民养老需求增多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老年群体养老需求多样化,养老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现状。中国养老市场前景广阔,智慧养老结合康养小镇的模式创新能够在中国打开新兴市场[2]。

2.4 威胁分析

2.4.1 市场竞争激烈

国家推动以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以及《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提出,要求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企业和知名品牌,全国各地掀起康养小镇建设的浪潮,以生态环境为依托的康养小镇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2.4.2 疫情防控常态化挑战

疫情期间,丹东很多实体商店、景点景区都暂停营业,但仍需经费维持运营。2020年,丹东旅游总收入同比下降79%;接待入境游客下降96.9%;2021年丹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直接去掉了旅游总收入及下降情况,丹东的旅游业受到严重冲击。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的旅游热情下降,国内外旅游人数大幅度减少,且新冠病毒对免疫力较低的老人有更大的危害,旅行养老者大多选择避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如机场、车站等地,所以从事旅游养老的康养小镇等产业进入停滞期。

3 丹东市中医特色康养小镇存在的问题

根据丹东市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医特色康养小镇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3.1 特色产业不突出,产业规划不合理

有的小镇为了营造特色,一味模仿国内外特色小镇的成功案例,照搬照抄,无法从一系列特色小镇中脱颖而出,缺少市场竞争力;或者直接吸收当地传统产业和自然资源,不注重产业发展和当地特色相结合,形式浮于表面,无法建设产业链,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很多小城镇的特色产业功能区与居民社区划分明确,比如文化特色商业街的建设,虽然推动了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小镇经济,但是无法满足居住者特别是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特色产业与地区文化融合不彻底,居民认同度不高,产业项目推进不顺利。

3.2 服务设施配备不足,服务水平落后

康养社区是康养小镇建设的重点之一,主要问题是相应的配套支持体系不完善、服务平台缺乏、设施网点不够、服务能力不强。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政策框架还未完全建立,工作大多由社区干部承担,仅能够提供文化娱乐等单一服务,日间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护理等多元化服务模式尚未形成。

3.3 宣传力度小,宣传方式单一

中医特色康养小镇在辽宁发展速度缓慢,没有可借鉴的发展经验,辽宁省的中医药旅游产业发展知名度不高,来旅游养生的老年人不多,对受众宣传力度不够,对康养小镇的发展有不利影响。传统宣传渠道是电视广告、报纸等,随着科技发展,抖音、动漫人物代言、互动式宣传等方式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3.4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小镇发展困难

康养小镇是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的特色小镇,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下,国家推出严格的防疫政策,避免人员的大范围流动,这严重影响了康养小镇的发展。

与此同时,对于康养小镇的受众群体为中老年人,也是疫情之下的又一难题。随着年纪的增长,中老年人的免疫能力也有所下降,对于病毒的抵抗能力较青年人来说比较低,很容易感染疾病。即便康养小镇有着基础的医疗设施以及相关的专业人员,在如此大规模的疫情之下,也难以保证能有效处理好一些突发情况,这促使小镇在疫情之下难以获得顾客,发展较为艰难。

3.5 传统养老方式思想转变困难

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更愿意接受家庭养老,因为家庭养老更符合传统习惯和家庭观念。虽然现在的年轻家庭养老负担重,但儿女希望尽孝,老人希望在家养老的观念没有从根本上转变。

4 丹东市中医特色康养小镇发展策略

4.1 依托自然环境,规划健康空间

根据丹东市人口老龄化分布以及自然环境分布情况,主选取丹东市振安区为小镇建设基地,采取三种依托自然环境的发展模式,即生态养生型、中医药膳型、养老综合型。

4.1.1 生态养生型

生态养生型主要以温泉养生为中心,开展温泉按摩、温泉运动等项目,形成养生、健康、娱乐三体合一模式,利用丹东市独特的地热水资源,主要选取五龙背温泉。五龙背温泉,位于丹东市西北郊25千米,地处五龙山背,已有1300年历史,对关节炎、风湿症及皮肤病等疗效显著,被称为“五龙神水”。

4.1.2 中医药膳型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此模式将中医药材与家常菜肴相结合,药膳摒弃了中药的苦涩,将药材的药效与传统菜肴的美味相结合。主药材来自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天桥沟,天桥沟的野山参基地隶属于长白山脉老岭支脉,是如今全国最大的国家级野山参满药种植基地之一,其种植基地依靠长白山脉丰富的药材资源。同时,小镇将与种植基地达成协议,在小镇内打造小型种植基地,配合丹东满药文化,开展了田园中药种植体验及观赏等康养体验项目,使体验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医药的神秘与神奇。

4.1.3 养老综合型

健康老龄化是目前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的关键措施,是从改善老年公民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途径来减轻国家和社会的养老负担,但目前健康老龄化的局面并未完善[3]。因此康养小镇主要推行心灵氧吧和中医功法养生服务,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将西医的心理疏导配合中医的气功养生,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为老年人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主要实施地址为小镇建设的公园。

4.2 结合中医药,发展多元健康产业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许多珍贵的精华,中医药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中医药文化讲究整体观念,天人合一。将自然界给予的中药材融于生活中,并提高人体的正气才能达到治未病的境界。因此采取四种养生模式:药膳养生、温泉养生、心灵氧吧和中医功法养生。

4.2.1 药膳养生

民以食为天,药补不如食补。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是众多少数民族聚集地,以满、汉、朝鲜族为主。因此汲取丹东市各少数民族的食疗文化,配合以丹东市本地特色中草药为主的药材,形成独特的药膳饮食体系。并聘请药膳专业人员,根据所服务群体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药膳餐谱,并根据不同季节及不同阶段进行及时的改善,以此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4.2.2 温泉养生

丹东市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被称为“中国温泉之城”。现已挖掘开采利用的地热水有9处,占据全省1/5的地热水资源,其自然流量位居全省第三。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选取五龙背温泉,对所服务的群体进行定期的温泉养生。根据田忠文[4]等人的研究表明,五龙背温泉水温高达72℃,含矿物质碳酸盐、重碳酸盐及少量放射性元素,对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及皮肤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疗效显著。

4.2.3 心灵氧吧

根据众多问卷调查及研究报告显示,人们的幸福水平并不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恰好符合“幸福发展悖论”,提示在保障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关注其精神世界。心灵氧吧将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老人进行观察,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其走出心理误区,同时定期给有需要的老人进行穴位针灸及按摩,并给老人发放中草药香囊,以缓解老人睡眠、郁症等问题。

4.2.4 中医功法养生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像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气血阴阳是相互顺接的。而中医传统运动养生功法将呼吸吐纳、武术、导引等融为一体,在其练习过程中,可调整呼吸,调节五脏六腑、濡养四肢百骸,以达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因此可以对所服务群体进行定期的晨练或晚练,所练习内容即为中医的传统运动,例如太极拳、易筋经、五禽戏等。根据现代医学证明,长期练习传统功法对神经衰弱、三高、肩周炎、腰椎颈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均有非常好的医疗作用。

4.3 建立虚拟化智能养老服务体系

应当通过“互联网+智能化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建立健全老人档案,全面录入老人的信息,届时,如果老人需要服务,只需拨打电话,话务员就会指派服务人员在最快时间内赶到现场为老人提供服务,确保老年人享受轻松便捷、灵活多样、优质及时的各项服务。服务期间,指挥平台还会记录工作人员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和工作用时,并在服务完成后与老人通话,做满意度调查,由此进一步加强康养小镇养老服务的质量。

4.3.1 康养小镇PC端网页

康养小镇应当完善PC端的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智能化养老服务技术平台,为居家的老人提供身体各个部分数据情况,进行健康评估,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录入,观察各项的变化,使平台在线人员了解各个居家老人的身体状况,并提供远程服务,以保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4.3.2 康养小镇手机App服务

康养小镇应该有自己运营的手机端App,实时提供康养小镇近期的药膳餐饮服务、针灸推拿服务;提供小镇最新制作的香囊及其功效等。与此同时,App还可向老人子女显示老人近期的各种活动及身体各项的数据指标,为老人安心养老提供了保证。

4.3.3 康养小镇数据库

康养小镇有自己特有的数据库,在此数据库中,老年人和其子女可以就康养小镇近期的各个项目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同时,该数据库将时刻记录老人的身体各项数据,并根据该数据,向相应的老人提供适合他们的具体服务。

猜你喜欢

丹东市康养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原来我挺厉害的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高三的笑脸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丹东市近20年内结核病集团感染与暴发流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