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自我照护依从性效果分析
2023-10-25李玉环赵培王丽娜李平院文倩
李玉环 赵培 王丽娜 李平 院文倩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护理医学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一 郑州 45000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手段[1],但腋窝淋巴结清扫可并发患侧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尚无彻底治愈BCRL的有效措施,且需要患者终身自我照护管理。因此,如何提高BCRL患者自我照护的依从性至关重要[3]。信息-知识-信念-行为(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belief behavior patterns,IKAP) 模式[4]护理干预是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一种健康教育模式。本研究拟通过病例对照分析,以探讨基于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对BCRL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评价其在提高患者自我照护依从性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0-03—2021-03郑州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BCRL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术),术后病理结果为乳腺浸润性癌。(2)术后出现轻度及以上BCRL[5]。排除标准:(1)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心理疾病。(2)言语表达和阅读能力异常,无法与调查人员正常沟通。研究共纳入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60例,依据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分为常规护理方案组(对照组)和IKAP模式护理干预组(IKAP组),每组30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6]。IKAP组给予IKAP模式护理干预,即将个人知识和信念转化为健康行为的模式。(1)信息(I)的全面掌握:掌握患者家庭、文化程度、性格特点、患病经历等个人信息等,同时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其对BCRL疾病特点的知晓程度和内心健康教育需求等。(2)知识(K)的有效宣教:乳腺癌患者预防淋巴水肿意识较薄弱,自我管理经验不足,且缺少专业、正规、系统的就医导向,导致患者容易放弃自我管理。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患者BCRL的危害及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淋巴水肿相关基础预防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BCRL知识的客观认知度[7]。(3)康复信念(A)的建立:加强心理疏导,纠正患者乳腺癌淋巴水肿无法避免的不正确观念,如手臂肿胀作为可视化的症状,易降低患者的认同感,二次损伤患者躯体形象,可增加部分患者负性心理体验。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说明通过规范的康复训练和相应的自我照护策略可有效改善手臂肿胀症状,有效提高其治疗信念、行动力和配合度。(4)促进健康行为(P)的正向转变:通过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BCRL的防治技能训练,如配合患侧上肢的自我淋巴引流手法,压力袖套等物理治疗方式,以及日常抬高患肢、保护皮肤和按时随访、评估水肿程度等良好遵医行为等,使其熟练掌握BCRL的防治措施和症状改善知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干预前后采用BCRL预防行为调查量表(lymphedema risk-reduction behavior checklist, LRRB)[8]评价患者的自我照护依从性:包括避免患肢受伤(5条目)、皮肤护理(3条目)、生活方式(4条目)、促进淋巴液回流(5条目)等4个领域17个条目。分值0~3分,分别代表“没有、偶尔、有些、总是”,评分时正向条目直接计0~3分,逆向条目则反向计分,总分51分。分值越高,表示预防行为执行效果越好,依从性越高。该量表Cronbach'sα=0.910。
2 结果
2.1基线资料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2.2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照护依从性干预前2组患者的自我照护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个时间段,2组患者的自我照护依从性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其中IKAP组患者的自我照护依从性改善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术后1个月、3个月时患者的依从性得分有轻度下降趋势,但与干预后即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照护依从性比较分)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9],由于改良根治术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故术后易并发BCRL,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为6%~50%,且随着术后生存时间的延长,其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0]。BCRL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发生BCRL之后患者症状轻重与生活质量好坏多与自我照护管理水平高低密切相关。患者自我照护的依从性越高,发生淋巴水肿相关并发症的概率越低[3]。其间患者的依从性出现消极态势,则会影响到整个BCRL治疗、护理的各个环节,导致治疗及护理效果不满意。
IKAP模式包括信息、知识、信念和行为四个部分,是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由Gochman在其1988年版的健康行为[11]中发展起来的。目前,IKAP理论在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已由糖尿病、高血压领域的服药依从性,逐步扩展到阿尔茨海默病、乳腺癌等多个慢性病领域[12]。本研究结果证实,在对BCRL患者的管理过程中,基于IKAP模式护理干预加强BCRL风险管理意识,提高认知水平和自我照护的依从性。淋巴水肿依从性得分在干预后即刻呈现最高值,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依从性得分有轻度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与后期缺乏督导有关,亦存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生活重心发生了转移,在长时间的坚持后有少许松懈所致等可能。提示临床工作者应在加强随访的基础上,了解影响自我照护依从性的因素,进一步采取针对性干预方案,切实提高自我照护依从性,从而为改善BCRL患者的预后提供可靠保证。
综上所述,IKAP模式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BCRL患者自我照护依从性,在改善BCRL患者疾病管理和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在研究过程中,本次研究存在样本量不多,干预方法不全面,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度略低等。后续还有待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升IKAP模式在BCRL患者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