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品供应链数字化能力开放平台应用

2023-10-25陈克松

智能制造 2023年5期
关键词:工业品开放平台供应链

陈克松

(欧冶工业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940)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现代供应链”概念,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作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点任务。在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打破供应链行业壁垒的背景下,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供应链深度融合,建设以数智化、开放化和平台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供应链成为必然选择和最佳战略。

国内工业品规模约十万亿,工业品B2B市场规模约2 700亿,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3%[1],但是从整体上看,工业品B2B平台发展较早但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其原因主要聚焦在三类因素:第一类是企业内部的IT能力或B2B服务能力,第二类是供应链上各企业间信息系统的整合程度,第三类是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竞争压力、制度环境及各种不确定性。本文结合B2B服务场景,聚焦第一、第二类因素,以及数字化实践,探索通过平台化提升工业品供应链效率的一种方案[2]。

供应链参与企业的全流程数字化协作,是解决行业痛点的必然选择。工业品市场的空间巨大,涉及的行业面广、结构复杂、专业性强、商品SKU多,以及小批量、多品种的采购模式等特点,使得买卖双方在选型、交易、资金、信用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痛点问题,且传统工业品供应链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和风险大等诸多问题。同时,工业品供应链的不畅对工业企业的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体供应链乃至行业经济的运转。通过供应链全要素和全流程协作的数字化,赋能工业品产业链上下游,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与服务优化升级,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是工业品供应链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选择。

为此,围绕“数字化工业品供应链平台”的建设目标,我们开展积极探索和实践,提供全场景、全品类、全流程、全链路、全数据和全透明的供应链生态服务,汇聚工业品供应链各类生态资源,支撑各方的数字化商业协作。通过数字化能力开放平台的建设,不断汇聚数字化资源,为生态各方在协同、效率等方面创造价值,提供数智化基础解决方案,赋能各方数字化转型,共享共建工业品数智化新生态。

2 平台建设结构

围绕着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运作与执行效率是建立在统一的话术体系与标准业务之下的,国内大型央企,特别是在工业品采购领域已经做得非常标准,部分企业已经通过平台化、数字化的手段走在前列,比如中国石化的易派客平台以采购标准化、制造数字化、物流透明化和信息互化为核心,携手广大关联方,共同构建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体系与平台[3]。供应链平台的建设一定离不开流程化与标准化,而我们更希望在流程与业务标准化之下探索更基础的数字化服务能力。

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工业品供应链的总体运行效率,开展以支撑工业品供应链全流程数字化协作为目标的应用平台建设,全面解析工业品供应链数字化协作相关的要素资源,构建工业品供应链数字化能力开放平台,解决关键共性痛点的系统连接服务,构建增值服务的生态运行机制。将整个平台分为四大服务中心,分别是业务共享服务、连接共享服务、生态接入服务和应用技术服务。工业品供应链数字化能力开放平台的建设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工业品供应链数字化能力开放平台的建设内容

2.1 业务共享服务

聚焦工业品供应链运转过程中实体对象的数字化需求,平台通过打造会员中心、商品中心和交易中心,抽象会员、商品与交易的共性需求,提炼标准化的会员、商品与交易要素,建立供应链流转过程中统一标准与统一语言,支撑工业品供应链生态服务平台的高效运转。

1)会员中心。会员主要涵盖注册、登录、审核、日常管理与维护,以及实名认证等服务内容,作为供应链生态中各类应用场景提供会员与账号信息的基础服务。同时,以会员中心为媒介打通与外部各种服务的关系,获取会员基本信息、认证信息和征信信息,同时对数据进行聚合与分析,最终描述出供应链中各类企业账号的画像信息。数字化会员服务设计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数字化会员服务设计示意图

2)商品中心。通过打造供应链平台数字化商品中心,进一步实现平台商品的数字化、灵活高效和规范管理,支撑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对商品管理的各种要求,为数字化运营提供商品管理基础支撑。统一物料、产品、商品、品牌和货号等核心基础概念,服务数字化供应链;实现对平台物品分类架构和平台品牌的统一维护;实现产品的数字化维护、审核;支持多组织运营需求,支撑统一架构对不同组织的可配置化子集维护需求;支撑平台内、外部物料架构之间对照关系维护,支持供应链数字化产品资产管理,实现信息资产的保护与共享服务。数字化商品服务设计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数字化商品服务设计示意图

3)交易中心。B端交易执行的起点是合约,打造并建设统一的合约模版,定义好标准的结构化数据,根据合同模版,完成合同头及合同签署文本动态信息,生成PDF文本后,提交合同审批及最后进行合同签署,到后续交易执行跟踪。通过数字化合约及数字化规则的建立,把线上、线下服务进行有机集成,结合智能合约的执行,支撑工业品数字化供应链的高效运行。数字化交易服务设计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数字化交易服务设计示意图

2.2 连接共享服务

平台具备了数字化运营所必须的要素资源基础之后,需要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供应链生态中的各类增值服务厂商,安全高效地连接到一起,针对这类场景,建设打造统一的连接共享技术服务,通过统一的前置设备及应用服务,支撑各种协议转换、异构系统对接和非标单据转换,提高平台连接效率。

连接共享服务主要聚焦云端管理与客户端建设协同上,打造自动化的连接机器人,建立企业侧系统与生态平台之间专属的安全通道,支持外部系统与生态平台的安全连接,同时尝试打造统一的设备管理平台,支撑远程监控运维,借助各类物联网设备,更好地服务各种生态合作伙伴与平台的连接和集成。

通过统一的前置协议转化服务,解决平台集成与对接协议的差异化,打造多版本、多平台的统一SDK服务包,搭建标准API输出平台,解决连接方技术力量不足导致的对接效率低下等情况,通过前置服务、硬件输出完成身份鉴权等共性要素对接问题;解决由于网络、数据安全要求及各方研发能力的制约而无法连接的场景。通过连接服务,打通传统企业内部的企业服务总线,将企业内部服务总线转换为企业自身的能力开放平台,进行快速对接与集成[4],打造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供应链网。连接共享服务设计示意图如图5所示。

图5 连接共享服务设计示意图

2.3 生态接入服务

为实现生态化协同,共享平台流量,汇集外部技术生态伙伴的各种数字化服务能力,方便其在开放平台快速接入,为工业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全流程、全链路和全场景的服务,打造标准一致、流程一致的生态接入服务,平台赋能生态接入的合作伙伴,进而赋能工业品供应链,最终达到共赢。

通过建设统一的生态平台应用市场,面向开发者提供全平台共享能力,从业务到技术,从基础设施到解决方案。导入优质的工业品供应链领域服务资源,对开发者入驻相关服务资质进行审核,支撑第三方生态合作伙伴的接入。整个生态接入服务构建在平台统一的技术中台服务之上,分别与业务共享服务、连接共享服务和技术共享服务进行打通。通过生态接入服务,可以引入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各种垂直领域的专业合作伙伴,比如电子签名、企业信息服务、区块链服务、第三方发票认证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为平台提供数字化赋能。生态接入服务设计示意图如图6所示。

2.4 应用技术服务

打造各类产品应用共性技术服务能力,支撑平台各类业务的快速发展,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为数字化服务应用的快速迭代打好基础。基于中台思想去建设面向多终端、多场景审批流共享服务,为全平台提供统一的审批流设置与接入服务;面向多产品多平台提供集中式权限共享服务,提供标准的应用权限管理服务,提供标准服务接口,为平台提供统一的权限配置与控制追踪服务;搭建统一消息服务,建设面向事件驱动型消息服务,为平台提供全站消息触达与跟踪服务[5]。

结合生态接入服务,支持各类业务场景配置化接入服务,提供统一的产业链协同商务权限配置与控制追踪服务、消息服务等,构建能够持续集成、持续发布、快速自愈和弹性伸缩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与应用技术服务,支撑工业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数字化服务的快速迭代,响应业务的快速变化。

3 价值及展望

数字化技术变革已经使得传统的基于产业链的一体化模式转变为基于平台整体的能力集群创新模式,产业去中心化、集群化和生态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通过开放平台的发展能够逐渐构造出一个丰富的、多层次的、协同的和多角色价值融合的生态圈,通过平台支撑、业务孵化加上各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6]。

3.1 平台设计创新性

1)通过对工业品供应链业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深刻理解和转化,对关键业务要素进行抽象,进行数字化建模,构建工业品供应链会员数字化标准、商品数字化标准和交易数字化标准,为数字化供应链的高效运行提供基础。

2)通过打造共享开放的连接服务,能够快速接入各种供应链合同伙伴,打通上下游数据与应用,将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快速打造成一张数字化供应网,不断增强供应链的韧性与柔性,提升产品链的竞争力。

3)通过搭建能力共享服务网关与三方应用市场建设,打通内部与外部资源及服务的共享共建通道,将流量转换为增量,将零和博弈变成双赢与多赢,为工业品供应链生态内的各类“物种”找到适合的位置,发挥各自的价值。

3.2 社会影响分析

1)通过打造全平台的线上数字化服务能力,为供应链合作伙伴提供技术共享与业务协同服务能力,全面开放形成多方共赢的生态链,实现产业互联。并逐步构建产业互联网,赋能于工业品涉及的各个领域与产业,打通产业链从最上游的供应端到制造端,实现数字化协同。

2)搭建工业品供应链数字化能力开放平台,构建共享连接能力与线上双向数字化能力的共享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流量的定向导入,对拥有线上各种垂直领域数字化服务能力的中小微企业进行定向孵化,最终实现供应链效率的提升与核心竞争力的强化,实现多方共赢。

3)可以引入并集成优秀的第三方绿色低碳服务能力,进行产品碳核算工作的推进和数据的累积,逐步建立供应链上游企业的碳排放、产品碳足迹和工业品分行业基准值等共享数据库,为工业品领域关联各方提供绿色低碳服务,提升供应链核心竞争力,加速工业品绿色供应链的发展与转型。

4 结束语

在未来的供应链建设工作中,供应链核心企业应继续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基于产业视角整合供应链资源。同时,企业要明确把握推进供应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继续创造价值,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更快地建设开放创新的现代供应链[7]。现代供应链一定是数字化的智慧供应链,而智慧供应链体系可以分成业务、技术、管理和平台四大体系,其中技术作为“工具”服务于平台,平台将数据整合来满足供应链管理及业务的需要[8]。

核心企业是有能力聚焦在数字化供应链的建设上,通过工业品供应链数字化能力开放平台建设、用平台化、数智化的方式,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供应链体系的转型升级,最终提升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供应链开发能力平台的建设是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是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智慧供应链应用,探索供应链管理增值服务,打造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服务新模式。

猜你喜欢

工业品开放平台供应链
工业品市场营销模式创新思考分析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基于在线开放平台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数字孪生与质量评价——基于工业品电商平台的创新与实践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基于AliGenie语音开放平台的传统家居智联网解决方案
工业品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搭建开放平台 收获真情实感——谈《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