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危害及其防治手段分析
2023-10-25曹佩佩李彩虹张瑞丽程敏李军
曹佩佩,李彩虹,张瑞丽,程敏,李军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82)
松材线虫病,也被称为松树萎蔫病,其病原为松材线虫,松材线虫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进入松树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当中,随着松材线虫的大量繁殖,松树导管被堵塞,逐渐失水,蒸腾作用减弱,最终松树死亡。若任由该病传播扩散,其在3 ~5 年的时间内即可将整片松林摧毁。不难看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所造成的危害是毁灭性的,如何有效防控松材线虫病成为林业工作者思考的关键问题。
1 松材线虫病概述
1.1 特点
1.1.1 致死快,防治难
松树一旦患松材线虫病,死亡率极高,有的在短短1个月内就会死亡。同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度极快,如果有一株松树患病没有得到及时处理,3 ~5 年整片松林就会被毁掉。此外,松材线虫病的防治难度极大,这主要是由于松材线虫、松墨天牛大部分时间都是寄生在松树的树干内的。
1.1.2 传播蔓延迅速
松材线虫病近距离传播时,其传播媒介为松墨天牛等昆虫,远距离传播主要是由携带病菌的松材或松材制品造成的。尤其是在近年来松材调运活动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导致线虫病呈现远距离、跳跃式的发生趋势。
1.1.3 感病松树种类增多
近年来,患松材线虫病的松树种类越来越多,如:马尾松、云南松、华山东、红松以及黑松等,均具有极高的患病概率。尤其是华山松、马尾松,其是我国常用的造林绿化树种,一旦患病会严重影响造林绿化效果[1]。
1.1.4 适生区范围大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19 年第4 号公告公布的我国现有19 个省发生松材线虫病等相关资料显示,包括西安地区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均有适宜发生松材线虫病的气候条件,若任由该病传播蔓延,将会对这些地区松林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1.1.5 由人工纯林扩散至混交林
以往松材线虫病多发于人工纯林,混交林的发生率极低。但是近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变暖、苗木调运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混交松林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严重影响松树的健康生长。
1.2 危害症状
患有松材线虫病的松材,其外部症状以针叶变化为主,具体如下:
1.2.1 当年枯死
大部分患松材线虫病的松树,当年秋季就会枯萎死亡。高温干旱环境下,松材线虫入侵后3 个月左右就会导致松树枯死,松树出现症状到死亡的时间在1 ~1.5 个月左右。受害的松树外观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树脂分泌量减少,有的则完全停止分泌树脂,蒸腾作用异常,树冠针叶逐渐发黄,大部分针叶变黄后的松树会逐渐萎蔫,然后全部针叶变为褐色,有的呈红褐色,最终整株松树枯死[2]。
1.2.2 越年枯死
低温环境下,若松树患松材线虫病,大多当年不会死亡,而是在次年春夏季节枯死。
1.2.3 枝条枯死
部分抗病力较强的松材,在患病后1 ~2 年的时间里并不会整株死亡,而是树冠枝条枯死,之后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枯死枝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后期全部的枝条死亡。
1.3 发病规律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是受到环境、松材线虫以及松墨天牛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造成的,害虫数量越多,环境条件越适宜害虫生长,则松材线虫病的发病率越高。春季松树生长后,松墨天牛逐渐开始羽化,然后迁飞至健壮的松树上,啃食嫩枝补充营养。松墨天牛体内携带一些松材线虫幼虫,其经松墨天牛的气门离开天牛,随之从松树伤口处入侵健康松树,此时松材线虫幼虫逐渐蜕变为成虫,然后取食松树薄壁细胞,导致松树树脂的分泌量明显下降。同时,松墨天牛可在松皮内产大量的卵,卵孵化后幼虫进入松树内部,导致松树逐渐枯死,若没有及时清理枯死的松树,次年其会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导致更多的松树感染患病[3]。
2 松材线虫病发生原因分析
2.1 重视程度不高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林业工作者对其缺乏重视而造成的。部分林业工作者对松材线虫病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该病的危害性和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因而没有及时制定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更没有成立专门的队伍落实普查工作,无法及时发现并处置受害的松树,最终导致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扩散。
2.2 后期管护不到位
松树栽培后,做好后续管理养护工作非常关键。但是当前大部分地区在造林绿化中往往更为注重的是产量,将后续养护工作抛之脑后,前期栽植的松树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缺乏细心的照料,导致松材线虫病呈现出高发趋势。
2.3 资金严重不足
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尤其是近年来松材线虫病高发背景下,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用于病害防控工作的资金非常有限,只能够满足砍伐、购买农药设备等部分需求,远远无法满足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需求。
2.4 林农配合不够
林业改革背景下,大部分的林木资源为林农所有,受到财政困难、林业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有关部门对于部分被砍伐的松树没有给予林农相应的补贴,导致林农出现了强烈的抵触心理,不配合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或者在防控疫病时操作不规范,弱化了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2.5 造林树种单一
目前,西安地区松林以纯林为主,忽视对混交林的营造。纯林中,马尾松、华山松占比较高,而松墨天牛非常喜食马尾松和华山松,这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食源,最终导致松林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
3 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对策与技术探讨
3.1 对策
3.1.1 强化政府主导责任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会对松材乃至林业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松材线虫病防控难度大,而林业部门的力量有限,所以地方政府部门必须要提高防控意识,成立专门的松材线虫病防控领导小组,协调各方资源,统筹组织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明晰松材线虫病防治目标,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出台相关政策,制定有效措施,签订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任务,结合责任及任务的完成情况落实奖惩制度,确保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3.1.2 加大防控宣传力度
松材线虫病高发背景下,林业部门要认真做好防控宣传工作,成立专门的宣传队伍,定期深入基层落实对广大群众的宣传工作,引导其积极参与到松材线虫病的防控中,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和局面。一方面,宣传人员可向群众发放宣传单页和手册,并为其讲解松材线虫病的巨大危害,让群众意识到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普及松材线虫病常识[4]。另一方面,宣传工作中要重视对微信、抖音等平台的应用,通过制作短视频并将其推送给广大群众,为其讲解松材线虫病的症状和防控技术手段,切实提高民众防控意识和防控水平。尤其是要重视对当期的涉松企业的管理,应引导其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践行防控要求,杜绝松材线虫病的传入。
3.1.3 重视疫病普查
松材线虫病防控中,疫病普查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由于松材线虫病的潜伏期较长,因此发病后不易被发现,通过定期落实疫病普查工作,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处置松材线虫病,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扩散,降低影响和损失。所以林业部门要提高疫病普查意识,重点做好对区域内易发生松材线虫病的松林的普查工作,合理设置监测点,将人工地面监测和航空航天遥感监测相结合,确保监测范围全覆盖、无死角,准确掌握松林生长状况。要积极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预警体系,动态化掌握松林的松材线虫病发生基数、动态,并绘制分布图纸,为后期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参考。
3.1.4 保障经费投入
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若资金不足,则会导致防控工作停滞,进而暴发大规模的病害。因此,要想更好地保证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的持续进行,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结合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实际需求,将防控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预算。一旦发生松材线虫病,应及时足额列支工作经费,进而满足防控需求。要严格监管防控工作经费的使用情况,确保做到专款专用,避免出现擅自挪用资金以及贪污腐败的现象,将资金用到正途,满足新时期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需求。
3.1.5 加强科技攻关
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松材线虫病防控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想达到理想的防控效果,加强科学技术攻关非常关键。尤其是在当前松材线虫病高发的背景下,更要进一步加快科技攻关步伐和进程,增加在松材线虫病监测技术、防治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提升防控水平。首先,在松材线虫病监测方面,应整合传统地面监测技术、航空遥感监测技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平台,便于全面、动态掌握各个区域松材线虫病发生状况。其次,在松材线虫病防治方面,要创新研发低毒、绿色环保药剂,减轻林业环境污染,提升松材线虫病绿色化防控水平[5]。
3.1.6 强化检疫封锁
违规采伐、调运松材,是导致松材线虫病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因素,所以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检疫执法工作,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采伐、调运、加工、经营、使用疫木等一系列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力度。针对检疫环节所发现的新发疫情,必须查明原因,并倒查疫情传播责任。在检疫执法工作当中,各个地区、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制定健全完善的协作机制和统防统治机制,定期落实联合检疫、监测、防治等方面的工作,共享松材线虫病检疫监测方面的信息数据,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实现对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防控。
3.2 技术
3.2.1 消除病原
优化松林结构:林业部门应结合松林分布状况做好对种植结构的调整工作,充分发挥出抚育改造、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技术的优势,切实提高松林抗病力,降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率。具体操作中,可以将松木、杉木、枫香树、黄山栾树、朴树等多种木材混合种植,进而营造混交林,可极大地提升松林抵抗松材线虫病的能力。
疫木皆伐除治:针对发生线虫病的松林,应在松墨天牛成虫羽化前,以边缘为界然后向四周延伸采伐50 m 宽的隔离带,应及时将采伐的疫木、枝条焚烧处理,防止有松材线虫残留继续传播。
伐桩除害处理:针对采伐出的疫木,要连根挖起,并进行集中处理。或者可将伐桩的高度控制在不超过地面5 cm,然后喷施百威乳油1 ∶100 倍液,并覆盖塑料薄膜,薄膜四周应用土压实[6]。
强化疫木管理:若松林发生松材线虫病,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封锁处理,封锁期间暂停一切采伐活动,严查买卖和使用疫木等违法行为,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松材线虫病传播。
3.2.2 消灭传播媒介松墨天牛
诱捕器防治:在松墨天牛羽化前1 周,在发病中心株旁设置诱捕器,在诱捕器下方距离地面1 m 的位置设置诱芯瓶,诱芯瓶中装入引诱剂,然后在集虫器中装入适量水,并固定于漏斗颈中,每间隔3 ~5 天观察诱捕器1 次,同时清理集虫器当中的尸体,每间隔1 周需更换1 次诱芯,保证杀虫效果。
诱木防治:选择患病后较为衰弱的松木作为诱木,然后在诱木胸径处剥10 cm 环剥带,深度达到木质部即可,每667 m2设置诱木1 株,每年在松墨天牛羽化期砍诱木并将其烧毁处理,以减少松林间松墨天牛数量[7]。
生物防治:生物技术防治松材线虫病具有绿色环保的优势,因此要重视生物技术应用。林业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出以虫治虫技术、以菌治虫技术、以菌治病技术等多项生物技术的作用,提升松材线虫病生态化防控水平。如:以虫治虫技术,指的是在松林内保护并释放管氏肿腿蜂等松墨天牛的天敌,进而诱杀天牛,减轻危害;以菌治虫技术,指的是利用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诱杀松林内的松墨天牛。
化学防治:化学技术防治松材线虫病,具有快速、高效的优势,但易于造成污染,并且会威胁林间的益虫。所以要科学应用化学防治技术,正确选用化学药剂,保证其具备绿色、广谱、低毒、高效、低残留的特征和优势,在减轻污染的同时,实现对松材线虫病的有效防治。如:松墨天牛羽化盛期,可喷施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针对松墨天牛幼虫,可喷施杀螟松乳剂,每1 m2用药量为500 mL;针对松材线虫,可在树干内注入5%阿维菌素乳油,第1 年防治效果为100%,第2 年防治效果为88%。喷施上述药物时,建议每间隔3 周喷施1 次,连续喷施2 ~3 次,可起到显著的防治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受到全球气候变暖、林木调运频繁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松材线虫病呈现出高发趋势,严重威胁松林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林业工作者和林业部门要充分意识到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并结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及原因,制定健全完善的防控对策,科学应用防控技术,掌握防控技术要点,提升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有效降低松材线虫病对松材的影响,遏制病害传播,实现对松林的保护,推动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