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2023-10-25侯璐璐刘扬

商展经济 2023年18期
关键词:营商民营企业河南省

侯璐璐 刘扬

(信阳农林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民营经济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着力“两个健康”,深化民营经济“两个行动”,推出一系列惠企政策,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滚动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努力营造“六最”营商环境,全省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河南省民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发展问题和制约因素。在全国各地全力以赴拼经济的大背景下,需要下更大功夫、花更多精力,制定更多务实举措,助力河南省民营经济扫除障碍、打破枷锁,茁壮成长。

1 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和重要作用

河南省是经济大省,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六成以上的GDP、七成左右的税收、八成以上的就业、九成以上的市场主体,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市场因素。

1.1 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民营经济在河南省经济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显示,民营经济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有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民营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总量不断增长。2020年,河南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58.96%,略低于全国水平。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河南省实有私营企业225.1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1.7%,在市场主体各细分类型中增速最快,已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河南省百强民营企业总营收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18万亿元。截至2023年2月14日,全省总市值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有六家民营企业,牧原股份、洛阳铝业等龙头企业都是民营企业。

1.2 民营经济已成为改革开放的主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政府逐步放开对民营经济的限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民营企业敢于自我革命、推动管理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市场经济体系注入了强劲的改革动力和开放活力,民营企业在经济领域的活跃表现也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近年来,依托河南省出台的多项扶持政策,河南民营企业积极“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河南省发展对外贸易的生力军。根据报道,2022年前10个月河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达到3370.5亿元,增长18.5%,占同期河南省外贸总值的46.9%,几乎占据了全省外贸总值的半壁江山。

1.3 民营经济已成为创新转型的主引擎

一方面,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民营企业越来越注重技术创新,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了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品牌打造上下苦功,为推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民营企业能够吸纳更多年轻、高素质人才,推动了人才市场的发展。根据2023年2月举办的河南省民营企业新春峰会,截至同期,河南省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39家,其中民营企业30家,占比近80%;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0家,其中民营企业327家,占比近90%;省级专精特新2211家,其中民营企业1945家,占比近88%。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也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发展的不竭动力,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器。在创新的引领带动下,企业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更多产品漂洋过海,畅销海内外,助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环境中成长壮大,而且打通了海外市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占据有利位置。比如,位于大别山老区信阳市的信阳明阳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拥有诸多专利技术。该公司生产的风力发电叶片享誉国内外,2022年海外地区实现营收12.54亿元,同比增长628.07%。

1.4 民营经济已成为就业增收的主渠道

民营经济是河南省整体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新发展格局中,稳住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是稳住就业和民生的基本保障。民营经济自身的发展就是带动就业的直接方式,尤其在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自身品质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这就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在当前经济下行背景下,民营企业的就业人数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连年增加,为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2017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44.21万人,其中民营企业吸纳新增就业130万人,占比90%以上;截至2022年底,郑州民营企业超过了23万家,提供了郑州9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吸纳就业人口超300万人,成为稳定就业的“压舱石”。

2 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陆续发布了《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等重要文件,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河南省民营经济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但随着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既面临着一系列新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比如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融资困难、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落后,股权激励不够完善等问题。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 经营水平偏低

整体来看,河南省内的民营企业经营水平较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普遍偏低,部分企业面临风险挑战应对的办法不多,解决发展困难、突破发展瓶颈的办法有限,有些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因循守旧,与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相适应。

从经营者自身素质来看,民营企业中高素质的经营者偏少,大部分经营者由于文化程度低,不注重学习,在政治觉悟、知识水平、管理能力、人格素养、法律意识及道德修养方面都存在不足。特别是在面对转型升级、亟须适应新发展形势、新发展阶段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不高,间接导致企业盈利和产能利用率较低。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资金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部分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缺乏内生发展动力。

从经营理念来看,一些民营企业家缺乏现代企业家精神,市场化理念不强,高层次、创新型、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企业家不多。甚至一些企业家过度依赖“市长”而不是市场,以质取胜、创新取胜的观念和能力亟待增强。

从经营模式来看,部分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还停留在过去,盛行家族式管理,普遍采用家族式经营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依靠家族的凝聚力,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或一段时期帮助企业克服创业的种种困难,却在长远发展中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使企业发展束手束脚、难以有所突破。

2.2 融资难度较大

由于种种原因,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大部分民营企业很难从具有国有背景的商业银行筹集到资金。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抵押物评估价值低,评估费用高,手续繁琐,融资需求大。近年来,随着外部经济环境回暖,个体商户、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数量进一步增加,省内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数量也在增长,而部分企业在申请融资时面临严峻的审核,其能够申请到的贷款金额相对较少。从整体来看,大部分企业缺少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在传统的融资流程中,中小企业往往会选择向银行贷款,之后找金融机构、担保公司、信托等机构寻求资金,在寻求以上渠道均无果之后,中小企业便会尝试通过社会集资、员工集资或对股权进行融资来支撑其经营发展。在这几类资本结构中,只有银行、金融机构、担保及信贷所提供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但此类机构对企业的硬实力要求相对较高,同时也会评估中小型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便会出现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济而无法申请到相应贷款服务的情况,再加上融资平台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从而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

2.3 底子薄创新弱

省内许多民企由于发展基础薄弱,资金紧张,研发投入相对不高,研发能力不强,以及对市场前景把握不准,现有技术水平总体不高,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和拥有自有品牌的比例偏低。特别是在核心关键技术等方面,大部分民企处于创新链中下游,企业研发覆盖率不高,距离高精尖、专精特新还有较大距离。

创新理念不强。与长三角、大湾区等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民营企业创新理念不强、动力不足,甚至面临一些阻力。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相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有些创新成本高、见效慢,所以不愿投入资源精力主动创新;一些企业倾向于保持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状况,“小富即安”的守旧思想比较严重,特别是经受了新冠疫情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冲击和洗礼,更多企业守住既有经营效益的意愿更加强烈。由于河南省的企业家多从乡镇起步,思想观念保守,求稳怕冒风险,开拓精神不足,对于具有长远创新潜力的项目缺少持久的投资热情。

缺乏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匮乏。尽管近年来省内民企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高端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偏少,仍是当前河南民企面临的严峻现实。高端创新人才请不来、留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缺乏创新型人才成为河南民企补足创新短板的突出障碍。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对创新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因此难以形成稳定的自主创新人才队伍。

2.4 营商环境感知差

营商环境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和软实力,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和潜在发展能力,关乎民营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河南省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省内营商环境实现跨越式进步,很多民企交口称赞。虽然大多数企业对营商环境表示满意,但仍有部分企业认为河南省“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审批服务事项改革没有落实到位,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得不够好。部分企业认为有些职能部门与政府提出的“服务一站式,零障碍”仍有距离,甚至仍然存在衙门做派和官僚作风。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思想转变不够。在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上,一些地方把评价工作等同于一般性的评比活动,而忽视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推进,没有真正帮助企业破解难题;第二,统筹推进力度不够。省级、市级层面普遍重视程度高,但在基层有所弱化。有的部门在落实政策、听取企业意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等方面服务意识不强、实施政策机械不灵活、开拓创新不够;第三,对标先进不够。营商环境的竞争是全国性、世界性的竞争,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放眼全国来看来比。对标江浙一带,河南省营商环境还有较大差距,需要下非常之功,奋起直追;第四,政策落实不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举措,聚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政策执行覆盖面不够广、针对性不够强,措施力度不够,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细化,确保所有民营企业真受益、得实惠。

3 相关对策建议

3.1 搭建桥梁纽带,完善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工商联、行业商会、协会等组织的重要作用,服务企业发展,通过各类渠道最大限度地帮助民营企业创新经营理念,提高经营素养,提升经营水平。第一,促进行业规范。为企业提供行业技术标准,对企业进行职业规范的自律性管理;第二,做好信息服务。充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做好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创建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市场、政策和企业信用等信息服务;第三,“产、学、研、用”一体推进。搭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学校、企业与科研部门的沟通平台,使有技术难题、有技术人员培训需求的企业,能与相关学校、科研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为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提供相关的专业和技术培训,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第四,推动转型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换道领跑战略,一些传统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产业革新。

3.2 强化金融支持,解决融资难题

多措并举,出台多方面融资政策,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第一,拓宽融资渠道。打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组合拳”,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的积极作用,探索设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项基金,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建立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全方位增设融资渠道;第二,搭建政银企交流渠道。逐步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与中小企业信息交流的渠道。建立企业和创业家个人信用联系的贷款机制,进一步发挥信用力量,为本地市场主体、金融机构、信用机构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和更大更好的平台,助力实体经济融资取得实质性突破,大力推动信用贷款提升和普惠金融发展;第三,加大政府担保贷款。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大融资扶持。对于信用评级高、信誉评价好的企业,政府可根据规定适当提高资金担保额度,推动担保额度和信用评级挂钩,一方面可帮助企业获取更多资金,另一方面倒逼企业诚信经营,加强信用建设,不断提高信用评级;第四,用好绿色金融。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顺势而为改革创新,系统构建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体系、多维度基础支持体系、多维度开放合作体系,深化创新,开发更多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形成更多有力支撑。

3.3 多方吸引人才,夯实创新之基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也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需要人才,政府、企业要合力构建河南引才留才生态系统,探索更加多元有效的人才政策,让河南本地人才能够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也能反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深挖拓宽引才,打造河南人才聚集高地,需实现广开门路“引才”。建议政府深挖拓宽引才渠道,制定系列化的引才支撑政策;持续深化“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工作,集聚培育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扎根河南,以人才驱动创新,实现人才资源、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企业层面要强化科技创新,着力实现转型升级,吸引更多技能型人才返乡就业。多措并举育才,持续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常态化开展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创新创业等培训,打造现代化河南人力资源新优势。完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从实践出发,在生产线上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年轻人才。多方支持留才,只有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实现产品创新,满足客户需求,公司才能得以发展,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

3.4 全面落实政策,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近年来,河南省提出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河南对企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没有最优,只有更优,营商环境革命永无止境。在全国各地拼经济、拼环境、拼人才的背景下,必须拿出更大决心,坚决走好“推进营商环境革命”这个“华山一条路”,想方设法地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改进政务服务,用“减法”换取“乘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更好地肩负宏观决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全面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最大限度地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做到减权充分、放权彻底、授权到位,让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真正把服务做到企业心坎里。优化助企惠企,让企业“轻装上阵”。强化要素保障,围绕企业需求,完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产业配套建设,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抓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为企业打造更优的发展生态。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完善水、电、气、人力资源等要素保障,健全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政银企对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提升法治水平,让市场“公平有序”。把法治作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强化企业权益平等保护,完善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制度保障、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全面落实政策,建立法治权威,营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加强政商沟通,让关系“亲”而又“清”。党员领导干部主动履职尽责、贡献正能量,与民营企业正常沟通、正常交往,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企业要树立合法经营、正当竞争的意识。完善公共服务信息披露制度和权力问责制度,建立企业与政府沟通的制度化机制和载体,以促进双方沟通交流透明高效。增强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其政治待遇,拓宽企业建言献策渠道,鼓励民营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担起社会责任,做出更大贡献。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实现河南省民营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服务企业发展;加强多方面融资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深挖拓宽引才,打造河南人才聚集高地;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方针政策,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只有多措并举,才能实现河南省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营商民营企业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