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与策略探究
2023-10-24刘敏慧
刘敏慧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笔者以北京市通州区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学班主任的年龄、学历、工作经验和培训方式等4个方面的现状,指出了“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并对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出了策略建议。
一、北京市通州区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2022年9月,笔者对北京市通州区50所公立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涉及班级数1688个、专职班主任1682人。结果显示,班主任队伍建设呈现出4个方面的特点。
1. 班主任队伍年轻化
调查显示,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青年班主任981人,占比58.3%,班主任队伍结构实现了年轻化。青年班主任的优点是精力旺盛、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观点、新事物,活动能力强,从情感上、思维方式上很容易与学生沟通。但客观上,青年班主任也存在工作时间短、班级管理经验不足、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欠缺等弱点。
2. 班主任队伍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优化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市通州区近3年基础教育引进大量高学历年轻人才。调查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6.1%,其中,研究生学历占12.9%,中高级职称人数占47%。
3. 班主任工作年限结构较为均衡
工作10年以上的班主任占比36.8%,工作4~10年的班主任占比41.1%,工作3年及以下的班主任占比22.1%,若能够取长补短,充分发掘各年龄阶段班主任队伍的优势与潜能,便可实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班主任之间的“传—帮—带”作用,有力促进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4. 校本培训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
各学校基于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需求,应对新形势、新政策下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问题,积极开展校本培训。调查显示,94.7%的学校定期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71.9%的学校定期邀请各领域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班主任培训频次每校每学期都能保证2次以上,有13所学校以月为单位,每月至少1次,开展常态化培训。在方式上,学校采取班主任微论坛、班主任工作坊(室)、跨区学习以及参与班主任论坛等方式开展培训。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
“双减”的核心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重构了教育生态,学校教育成为主阵地,家长对学校教育水平的要求更高,课业负担的减少对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家庭教育的要求更高等,这些新变化和新挑战反映到班主任工作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班主任工作任务依然繁重
“‘双减实施后,给您的班主任工作带来哪些挑战?”的问题调查显示,“双减”之后事务性工作更多了(占总调查人数的86.9%);家校沟通占据太多精力(占总调查人数的59.3%);学生课后服务开展与实施耗费很多精力(占总调查人数的47.2%)。事实上,班主任既要开展学科教学,又要开展班级管理和建设,更是落实好学生课后服务和协调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主体,班主任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缺乏边界,对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以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班级管理水平亟须提升
调查显示,在班级管理与学科教学花费的时间问题上,有71%的班主任表示基本相当,而在对班主任工作现状的问题调查中,“缺乏经验”“缺少方法”“工作量大”“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等成为高频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和班集体建设方面的策略比较缺乏。“双减”后,如何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率,如何对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帮助等,需要班主任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3. 班主任专业发展缺乏有效路径
在“您认为目前班主任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的调研中,多数班主任认为:突出问题是培训内容理论性太强,缺乏实践性;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工学矛盾突出;培训课程设计针对性不强。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三聚焦”策略
落实“双减”,班主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他人”;应对“双减”挑战,班主任也是无法替代的“排头兵”。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
1. 聚焦管理机制创新,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宏观层面—完善班主任队伍建设制度
一是建立班主任准入和选聘机制。调查发现,小学班主任整体具有较强的专业成长意识,但部分班主任缺乏職业幸福感,专业化认同度不高,专业态度较为消极。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不愿做班主任”“不会做班主任”“不宜做班主任”的“三不”现象。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应进一步指导各小学积极建立健全学校班主任任职资格标准,严把入口关。新任班主任应具备一定年限的教学工作经验,担任副班主任、见习班主任或者班主任助理等满足一定的年限要求,必须经过一定课时的岗前培训,取得相关的任职资格证书等。同时,规范班主任选聘工作,制订符合学校实际的班主任选聘办法,规范选聘对象、条件、程序,既做到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又能够引导和鼓励思想素质好、业务素养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
二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教育管理部门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定期考核班主任工作,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与考核优秀、综合先进、职称晋升和岗位调整等挂钩,对考核优秀的班主任给予倾斜,对加强班级建设、指导学生发展、落实综合育人等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班主任给予相应惩戒。同时,树立优秀班主任典型,通过榜样示范激励班主任队伍提升育人理念和能力,营造以从事班主任工作为荣的良好氛围。
(2)中观层面—构建“三级四层”班主任研修体系
班主任群体庞大,发展阶段分布广,如何构建分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精准化的培训网络,回应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学情和不同学段的班主任培训需求,尤其是“双减”背景下面对凸显的教育新问题,如何有效应对、专业解决,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地区级层面,基于“分层分类精准施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片区联动、协同发展”的发展原则,探索性地提出“三级四层”班主任研修体系,即“地区—片区—学校”三级联动,“初任期、成长期、成熟期、卓越期”四级分层,构建横纵贯通、多维联动的班主任研修体系,帮助班主任聚焦核心素养更新育人理念,突破各发展阶段的瓶颈,提升专业能力,促进自主良性发展。
二是片区级层面,各校基于区位特点、互相协作,形成发展共同体,夯实团队研修力建设,发挥片区内优秀校、牵头校的统筹规划、示范引领、联络协调职能。
三是校级层面,以地区教育部门培训内容为引领,以片区展示交流活动为载体,以本校班主任带班育人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和实际困惑为基础开展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基于班主任带班育人实践的真实案例,通过启发式、反思式研修模式,帮助教师厘清学生成长规律、反思自己带班育人实践的同时,引导他们基于自己的育人实践构建具有可行性、个性化、科学性的问题解决策略和方法,培养反思的实践者。
(3)微观层面—强化校本教研,构建学校班主任研修新格局
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践证明,校级班主任培训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目前,小学德育干部轮换快,不同学校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和实施分化大,校本培训工作参差不齐。通过指导校级创建“班主任导师团”“班主任工作智囊团”“班主任工作坊”等,建立班主任成长共同体,发挥团队研修的合力,引领班主任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在校本研修中,应坚持“规范动作”与“自选动作”并举的原则,既对班主任提出统一性的要求,又发掘班主任的创造性潜质。例如,“综合+菜单”式的校本研究,由专家提供“培训菜单”,让班主任“自选内容”;“自定义研讨+专题讲座”的研究方式,让班主任将实践中反思、提炼出的问题归结起来,进行沙龙式的研讨,针对问题,邀请专家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专题讲座;举行班会课的同课异构。
2. 聚焦育人实效,打造“班主任学习共同体”
实践中,团队研修模式和集体智慧促成长的专业发展思路,成为助力这些班主任快速成长的密码。那么,如何激活班主任自主成长的内驱力。
(1)以制度化促学习共同体建设,保障团队教研顺利实施
一是集体研修制度。凝聚集体智慧,挖掘制约班主任带班育人“本质的问题”,立足班主任面临的问题情境,通过预防式培训、过程中引导干预、问题解决后总结反思等方式,立足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其自主发展内驱力。
二是学习分享制度。围绕班主任带班育人实践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典型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什么、怎么办”的内容梳理,形成“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模式,引导班主任加强对实践问题的理性认识,及时更新带班育人理念,丰富和完善个人的带班育人实践,提升班主任履职能力和专业素养。
三是联络员制度。每个研修团队均确立一名组长,及时收集团队教师的培训诉求或专业成长需求,同时反馈培训要求和完成各项任务的组内督导。
四是及时反馈制度。每次研修活动后明确研修任务,并设置任务完成时间节点,及时反馈,提高研修效率的同时,也督促参训班主任及时梳理、反思和总结,内化培训成果。
(2)“三级教育导师团队”促进团队发展
培训教师不局限于各级专家、研修员,还要积极吸纳处于各发展期的优秀骨干班主任。其中,专家主要是带班育人理念引领、方向引导;研修员在专家的高位引领与班主任工作实践之间建立理论与实践的链接,帮助班主任内化理论,积极以先进理念和理论指导实践,并在不断反思中,将经验总结凝练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带班育人方法、策略和模式,同时,不断挖掘班主任带班育人实践中的个性化问题,开展个性化指导,实施跟踪式培养,满足即时性需求;优秀骨干班主任主要从带班育人理念、成功经验、有效做法等方面为参训者开展良好示范,参训班主任可以从这些优秀班主任的案例中反向追溯他們的带班育人理念和有效实践。
(3)研修课程系列化建设,指向班主任专业成长体系
学校通过建立初任班主任、成长期班主任、成熟期班主任、卓越班主任培训体系,铺设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道路,形成优秀班主任从成长、成为名家到发挥示范作用的完整链条。以班主任专业成长阶段为基础,以能力诊断为依据,根据班主任的不同成长需求,递进式设计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强化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强调基于能力诊断,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核心能力划分层次、设计培训课程,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学校可以围绕班集体建设、学生发展指导、教育沟通协调三项核心能力设置班主任培训专题,并对每一个专题培训进行系列设计。基于班主任工作实践,学校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班主任需求,将班集体建设核心能力划分为管理班级专业技能、发展班级专业技能和班主任的领导力。例如,针对提升管理班级专业技能,开设班级的组织机构、班级制度的制订与执行、班级评价体系的构建、班干部队伍建设、学生轻微违纪问题的教育等课程;围绕发展班级专业技能,开设班级活动的规划与组织、建设班级文化、班级小团队建设、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等课程;围绕班主任的领导力,开设班主任的目标管理、班主任的威信建立、家校共育的策略设计等多个专题,为班主任的专业学习和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3. 聚焦平台建设,发挥优秀班主任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1)典型引路,发挥骨干作用
学校确定“发现典型、扶植典型、宣传典型、表彰典型”的工作思路,通过加强各类班主任工作室的团队建设和专业培训,以及对历届参加基本功展示活动的优秀班主任的指导,深入研究其成长规律和专业成长路径,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用身边典型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在典型示范和价值引领的过程中,打造多类别、多类型班主任共同体建设,带动班主任队伍共同成长。
(2)搭建平台,彰显成长风采
学校要将各级班主任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骨干班主任评选活动等作为载体,创新开展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通过以赛代训、以训促学、以评促建、以建促改,帮助班主任在展示交流中形成共识。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