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量化管理一体化护理对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血糖值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3-10-24肖晓玲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20期
关键词:幅度波动心绞痛

肖晓玲

(烟台海港医院有限公司医务科,山东 烟台,2640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为临床高发慢性进展性疾病,目前临床针对该病并无根治性方案,多采取科学用药、生活干预等方式稳定血糖水平,控制疾病[1]。据相关临床研究显示,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MD)患病率在10%以上,患者血糖达标率却不足35%[2]。而在长时间高血糖状态下,极易导致患者多器官或系统出现慢性病变,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冠心病是临床高发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后以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病情严重时可引发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对患者生命健康存在严重威胁。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数量已高达1 000万例以上,且其中约半数患者并发DM[3]。而较单一DM或冠心病患者来说,两种疾病同时罹患的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死亡的风险更高,故针对该类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制订科学的护理干预也必不可少。既往临床针对DM并冠心病患者多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措施以疾病为中心,围绕患者病情与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缺乏对患者心理状态与身心需求的关注,且各科室配合较少,护理效果存在一定局限。多学科协作则是当前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护理理念,其要求医院各科室间强化交流与协作,通过对患者病情与身心状态的综合评估为其制订多学科联合的护理方案,以保障护理效果,促进预后。对此,本研究主要以2021年1月—2022年8月烟台海港医院收治的86例DM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一体化护理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8月烟台海港医院收治的86例DM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61.67±4.25)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7.22±1.13)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2例,Ⅲ级12例,Ⅳ级9例。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1.75±4.61)岁;病程3~16年,平均病程(7.20±1.18)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0例,Ⅲ级13例,Ⅳ级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与其家属均对研究方案完全知情,自愿配合相关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烟台海港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2018年版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4]DM诊断标准,同时符合《2018中国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5]中冠心病诊断标准;②心功能分级Ⅱ~Ⅳ级;③病历资料完整;④认知正常、沟通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①1型DM;②先天性心脏病;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合并肾衰竭、糖尿病肾病(DN)、视网膜病变等严重DM并发症;⑤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或中途退出。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结合其疾病认知情况开展DM、冠心病相关知识的口头讲解,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戒烟酒,坚持低盐低糖低脂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进行运动锻炼。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实施多学科协作量化管理一体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多学科护理小组并合理分配任务:纳入心内科及内分泌科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医师、营养师各1名,各科护士各2名。由心内科、内分泌科医生负责分析病情,制订治疗及专业知识辅导方案,由该科室护士开展病情监护、临床信息收集、用药指导等干预。由营养师负责营养评估,提供营养知识,制订营养方案;由心理医师负责评估患者情绪与心理变化,并结合实际提供心理疏导与咨询干预;由康复医师结合患者实际身心状态与病情制订康复训练方案,指导患者执行。(2)病情评估、建立档案:结合患者病情、基础资料建立档案,展开多学科评估,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对其病情发展趋势进行评估;结合饮食营养情况、微循环变化、情绪变化、病情变化等评估其营养需求、心理需求、康复需求等。(3)设置护理目标:结合国内外文献,汇总整理DM并冠心病身心状态良好下的指标变化与量表评分,同时与当地实际人群身心状态特征相结合,制订针对性的护理目标:血糖、血脂改善>10%;无严重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50分、<53分;心绞痛次数≤1次/月,保持3个月;生活质量改善>10%。(4)护理执行:①用药。由心内科、内分泌医师指导患者用药,借助短视频、PPT、图文资料等方式为患者讲解DM、冠心病疾病诱因、特点等内容,了解患者生活习惯,说明不良生活习惯会对疾病产生的影响,结合患者实际用药情况,为其讲解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为其制订正确的用药方案,并将其记录在卡片上,指导患者粘贴在其时常能够看到的位置,如床头、桌角等,以便患者及时查看,确保其正确用药。科室护理人员需定期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并及时反馈,以便结合患者病情变化对用药方案进行合理调节。②心理干预:由心理医师主导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在安静房间内坐立或以舒适的姿势躺好,进行腹式呼吸,同时指导患者感受呼吸过程,自行感知机体的细微变化,练习时间30~45 min/次,3~5次/周。针对活动能力良好的患者,指导其进行太极、瑜伽等运动锻炼,30 min/次,2~3次/周。③饮食干预:由营养师评估患者机体状态,并结合其实际营养需求、饮食喜好、病情变化制订针对性的饮食方案,以低糖饮食为主,主食可选择荞麦、玉米面等,尽可能减少米饭的食用量(每餐<50 g)或不食米饭;食用油可选择花生油、玉米油;严格控制钠的摄入量,最好在5~6 g/d;蔬菜可选择苦瓜、香菇等;肉类则可选择牛羊肉、鱼肉及鸡鸭肉等,但需避免食用肥肉、动物内脏等;同时还需避免食用高糖水果及奶油制品、果汁等。④康复指导。由康复医师主导康复训练,结合患者喜好及机体状态指导其进行上下楼梯、打太极、快步走、踩单车等有氧运动,预先对其心率范围进行推算,明确运动强度,训练时间在40 min/次,1次/d,3~5次/周。训练前需指导患者正确热身,以免引发肌肉损伤。训练靶心率控制目标为220次/min,与实际年龄的差异乘60%~75%。⑤目标管理:基于(3)中设定的目标,间隔2周对患者进行1次评估,了解其状态改善情况,改善良好者继续坚持,改善不佳或无改善者需查明影响原因,适度调整,以确保护理目标的达成。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糖值、生活质量、心绞痛发生情况、血糖波动幅度及护理满意度。

①血糖值:检测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具体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正常参考值:3.9~6.1 mmol/L)、餐后2 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正常参考值:≤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正常参考值:4%~6%)。测定时间节点为护理前后。②生活质量:护理前后以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adjusted diabetes quality of life measure,A-DQOL)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容涉及4个方面:影响程度、满意程度、忧虑程度Ⅰ(涉及家庭、职业、社会相关忧虑)、忧虑程度Ⅱ(主要为疾病相关忧虑),每项包含小条目分别为20个、15个、7个、4个,每条1~5分,最终每项评分区间为:影响程度20~100分、满意程度15~75分、忧虑程度Ⅰ7~35分、忧虑程度Ⅱ4~20分,最终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③心绞痛发生情况:护理前后以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价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内容涉及5个方面:心绞痛发作、稳定情况、活动受限程度、主观感受、满意度,每项包含小条目分别9个、4个、3个、2个、1个,各维度总分值分别为0~100分,评分越高心绞痛控制效果越理想。④血糖波动幅度:护理后,指导患者72 h持续佩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记录如下指标: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最大血糖波动幅度。⑤护理满意度:护理结束后,为患者发放烟台海港医院自制满意度问卷,由患者匿名填写回收,问卷总计0~100分,≥80分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FBG、P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BG、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PBG(mmol/L)组别例数FBG(mmol/L)HbA1c(%)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439.45±1.317.92±0.8312.55±2.1210.12±1.257.91±1.257.78±0.37观察组439.51±1.257.10±0.7412.60±2.21 9.30±1.167.93±1.267.42±0.41 t 0.217 4.8360.1073.1530.074 4.275 P 0.829<0.0010.9150.0020.941<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A-DQOL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QOL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组别例数影响程度忧虑程度Ⅰ满意程度忧虑程度Ⅱ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4359.49±2.7852.12±2.1348.55±3.3542.12±2.5021.11±1.7719.58±1.3713.10±1.5510.71±1.26观察组4359.50±2.8948.20±2.2448.56±3.4037.14±2.7721.13±1.5816.42±1.4112.95±1.54 9.02±1.15 t 0.016 8.3160.014 8.7520.055 10.5400.450 6.496 P 0.987<0.0010.989<0.0010.956<0.0010.654<0.001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Q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分)

活动受限程度组别例数治疗满意度疾病主观感受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4368.87±10.2574.15±12.0274.12±8.2778.11±9.1262.13±12.1165.24±10.45观察组4368.51±10.3580.31±11.5474.69±8.59 82.91±10.0362.35±12.4571.29±10.57 t 0.1622.4240.3132.3220.0832.669 P 0.8720.0170.7550.0230.9340.009

续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 (,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分)

组别例数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4380.12±5.3483.56±4.2772.15±6.3475.45±9.25观察组4380.25±5.6189.02±4.5872.59±6.8180.66±8.71 t 0.110 5.7180.3102.689 P 0.913<0.0010.7570.009

2.4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幅度比较

观察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及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幅度比较 (,mmol/L)

表4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幅度比较 (,mmol/L)

组别例数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对照组432.15±0.951.25±0.461.02±0.253.44±1.12观察组431.81±0.470.91±0.350.61±0.172.10±0.92 t 2.104 3.857 8.893 6.062 P 0.038<0.001<0.001 <0.001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DM并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快,较单纯的DM或冠心病更严重,且更易引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对患者生命健康存在严重威胁[6]。对于人体而言,血糖波动是普遍存在的,正常情况下其波动幅度一般为1~2 mmol/L,而DM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则明显高于正常范围,在血糖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心脏损伤。相关临床研究也显示,DM患者血糖波动越大,其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也越高[7]。DM并冠心病患者血糖的异常波动会进一步影响其机体健康,不利于预后。因而针对DM并冠心病患者强化护理干预十分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学科协作量化管理一体化护理可以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多学科协作护理工作的实施要求多个学科责任人员共同参与,在专科医护人员的参与下,可进一步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与血糖水平为其制订针对性的用药方案、饮食方案及运动方案,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稳定病情[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及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学科协作量化管理一体化护理可以控制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在正常人体中,轻微的血糖波动是正常的,而对于DM并冠心病患者来说,其血糖波动幅度往往较大,若未能有效控制,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而在多学科协作护理下,护理人员能够充分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紧密结合其实际体征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指导,从降糖用药、低糖饮食、适度运动、心理调节等多角度入手,帮助患者科学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血糖波动幅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AQ各项评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学科协作量化管理一体化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控制心绞痛的发作。分析可见,在多学科协作下,不仅能够对DM并冠心病患者的单一病症进行观察,还可结合患者实际机体状态,综合分析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而从多角度制订科学的治疗与护理防范措施,可帮助患者更好地稳定病情,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学科协作量化管理一体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各学科医护人员可对患者生理、心理、病理等多维度变化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并由第一责任人直接与患者接触,负责其从入院到出院这一过程的全程管理,同时还可以第一责任人为中心,确保各学科之间的紧密协作、沟通,共同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确保一体化护理的无缝衔接,提升各学科合作效率[9-10]。基于此制订的管理计划则可实现对患者病情需求、饮食需求、心理需求、宣教、康复指导等多方面的全面覆盖,从而更好地控制其血糖值,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见,本研究中,针对DM并冠心病患者病情与身心特点构建了包含糖尿病专科、心血管专科、心理科、营养科等多学科责任人共同组建的多学科护理小组,能够通过合理整合、配置各学科管理模式,确保各学科优势的发挥,为入院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精细、有效的护理服务,保障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予以DM并冠心病患者多学科协作量化管理一体化护理干预可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幅度波动心绞痛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干湿法SO2排放波动对比及分析
基于ANSYS的四连杆臂架系统全幅度应力分析
2014年中期预增(降)幅度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