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角下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五维协同教学创新与实践
2023-10-24李晓琴
李晓琴
(成都理工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成都 610059)
一、新文科建设的时代内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特点是“四新”建设协调推进、融合发展。新文科的内涵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
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必须加快文科教育发展。新文科一词中最突出的即为“新”,守正创新,遵循传承传统,推进融合创新。从课程建设角度,本文认为新文科的内涵主要包括三层要义:一是战略性。强化价值引领,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现课程目标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1]。二是融合性。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推动课程提质,重构课程内容,丰富形式载体,提升学术内涵,打造有情有义、有温度、有关爱的文科课堂,夯实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2]。三是创新性。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有效结合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新技术,改造文科教育的教学理念、内容、手段和方法,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习的效率。
成都理工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是2000年学校面向西部大开发战略,立足于地质地理、资源环境“大地学”学科背景,主动发挥地缘优势,服务西部地区而建设的一门具有理工科背景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理工科院校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开展新文科改革创新具有天然的优势。新文科跨学科特色课程建设是旅游管理新文科改革的载体,面对传统文科课程中学生“知行合一”难、课程体系缺乏理论实践的融通机制等教学痛点和难点,建设跨学科课程着力于让传统文科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综合素养,从而更好地找到就业与创业的结合点。
二、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是教育部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认定的专业核心课,也是成都理工大学基于资源环境和“大地学”背景的特色课程之一,承担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旅游人才的重任。课程2001年开设至今,经过20多年的教研实践,经历了“大地学”背景下教学改革、案例式教学改革、新文科视角下金课建设三个阶段。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新文科新内涵、信息化教育变革、学科交叉思维等新时代需求的发展,课程知识体系、教学方法与价值建构等方面亟须创新改革。
(一)知识体系不能满足新内涵与新需求
近年来,“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绿色低碳”“多规合一”等带有改革意味的词汇不断引领旅游产业的发展。既有课程知识体系无法满足新时代旅游规划的新内涵和新需求,更无法满足学生创新思维、信息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因此,亟须在教材建设、教学资源等方面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改革。
(二)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实操能力的新培养要求
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意、规划设计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生规划实操能力差,无法达到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亟须在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上进行创新改革。
(三)价值建构不能满足德育引领的人才培养新目标
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美丽中国、文化自信等思想引领下,传统的知识本位价值观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新目标。新时代课程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课程与思政育人有机结合,满足德育引领的人才培养新目标。
三、新文科视角下教学创新思路和措施
基于新文科建设时代诉求,围绕“线上-课堂-基地”三位一体混合式教学设计,秉承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理念,从课程内容重构(Content)、教学资源拓新(Resource)、教学环境创设(Environment)、教学方法改进(Method)、考核评价改革(Evaluation)五个维度,构建五维协同创新体系(简称“CREME”教学创新体系)。
(一)课程内容重构(Content):跨学科交叉融合
以“两性一度”为质量标准,文、理、工跨学科跨课程关联知识融合,更新知识结构,强化价值引领,以出版教材为载体,进行二次内容重构。
1.第一次内容重构:更新知识结构
基于新文科思维,将地质、地理、旅游管理和城乡规划等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进行深度交叉融合,分为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实践体系三大模块40余个知识点,系统地展示旅游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与范式,并出版教材《旅游规划与开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版)。其中,专门增加了旅游规划图件的编制,旨在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是理工科院校开设旅游规划课程的特色与亮点。
2.第二次内容重构:价值目标重构
强化价值引领,将课程思政元素映射与融入到专业知识点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知识同频共振。将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融入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全过程,增强学生“强旅兴旅”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和专业知识传授同频共振(见表1)。
表1 课程思政元素映射与融入点设计方案
旅游规划课程与思政元素天然具有良好的契合度。比如基于美丽中国战略,拓展旅游资源内涵外延,增强旅游资源创新认知观;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增加旅游城镇、旅游村落专项规划;基于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增加文旅融合旅游规划理论,并修订教材《旅游规划与开发》(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1月,第二版)。为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实施“四进四建”工程,“四进”指“进教学日历、进课程大纲、进教学设计、进课堂讨论”;“四建”指“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基地、建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建课程思政网站、建课程思政师资队伍”。
(二)教学资源拓新(Resource):多维度立体展示
围绕课程新体系,建设“六库三平台”的多维度立体化教学资源。“六库”指视频库、习题库、试卷库、案例库、学生优秀作品库、资料库;“三平台”指学银在线学习平台、爱课程SPOC学习平台和山地型基地规划设计虚拟仿真平台。“六库三平台”构建了一个有利于学生自学,真实、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团队教师主编与课程配套的《旅游规划与开发》教材,每个章节从学习目标到理论知识,到教学案例,再到教学实践与思考题,构建了一个数字化、探究式教材学习环境。与教材同步的教学视频、课件、案例库、试题库等资源被高等教育出版社信息化平台采纳,学生扫描二维码即可提取所需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见图1)。
图1 《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二版)》数字化教材
(三)教学环境创设(Environment):新技术改造提升
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为抓手,搭建旅游基地实践教学平台,创设教学环境,满足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在学科交叉平台搭建方面,以新文科、新工科的交叉发展为思路,结合旅游产业发展实践,在企业管理、农业农村、装备制造、医疗健康发展等领域搭建实训平台,推进旅游与相关学科的深度融合;在产教融合平台搭建方面,以解决旅游理论知识和实践发展之间的非同步性为目标,聚焦旅游产业运行中的各种现象、问题,通过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实现理论知识的转化应用,培养学生的产业感知[3]。
课程基于情景教学环境,构建从网络到课堂,到仿真,再到现实的四个实践教学体系平台[4],即网络认知教学环境、课堂模拟教学环境、实验模拟教学环境、实训挑战教学环境(见表2),由浅入深、由低至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竞争力。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旅游规划与开发与旅游计算机制图两门课程同期同步开设,还专门建设有旅游规划设计实验室、旅游计算机制图和智慧旅游与多维数字规划设计实验室(VR实验室)。
表2 课程教学环境平台
与课程实训配套的“山地型景区虚拟仿真规划设计” 虚拟仿真项目有机整合“管理学”“地理学”“生态学”三大学科专业优势,虚拟仿真旅游规划编制的技术方法与范式,重点突出旅游地理环境对空间布局、产品设计、设施选择和安全预警的影响,并已上线运行。
(四)教学方法改进(Method):探究式、案例式教学模式
1.“线上-课堂-基地”三位一体闭环教学设计
(1)线上自学。充分利用“六库三平台”,进行线上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
(2)课堂探究。通过案例式教学进行线下慕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规划思维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基地实训。其包括虚拟仿真景区实训和景区现场实习两部分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规划实操能力,提升实践技能水平。
2.案例式教学模式
聚焦中国西部地区旅游发展案例,在课程内容的深度开发中充分应用实践素材,通过内容架构、案例开发、课程实践等环节展示旅游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规划案例资源库,构建以“真项目-真环境-真体验”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案例式教学模式[5]。
(1)真项目:案例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教师将主持或参与的课题成果作为素材应用于课堂讲授,学生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的知识和概念。
(2)真环境:模拟仿真的规划区环境。播放案例背景资料,构建“即时在线型”教学环境;合理布局案例教学场地,营造师生平等的面对面交流环境。
(3)真体验:仿真完成旅游规划报告。学生分组仿真完成某景区旅游规划报告。课题组教师或企业经理担任评委,模拟规划评审。
(五)考核评价改革(Evaluation):多元考核评价
线上考核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检验,课堂考核注重思维能力、价值塑造,实践考核注重操作技能,达到了“高阶性、创新型、挑战度”“两性一度”的学习效果。考核评价采用量化考核、动态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
(1)量化考核。参照学习平台各项学习指标已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考核。
(2)动态评价。实时记录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具体表现和效果反馈,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学习督促。
(3)过程评价。在专业课程完成既定模块教学目标基础上,借助学银在线、爱课程等教学助手,通过问卷、作业、讨论、答疑等方式考核学生对所学章节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等。
四、成效及思考
围绕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教学目标达成度与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
(一)激发学习热情与兴趣,教学目标达成度显著提升
自2019年,课程从传统线下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型,从“老师讲、学生听”到“师生学习共同体”,从“专业知识输入”到“思政与专业同频共振”,不断迭代升级,持续改进。通过对两个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教学创新使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达成度等显著提升。学生满意度和评教优秀均达到95%以上。学生普遍认为思政元素的融入、案例式教学方式、学科竞赛的参与对自己的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等均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数据分析显示,学生对教学的正面评价逐年上升,知识、能力、价值观塑造等方面的目标基本实现,达到了“高阶性、创新型、挑战度”“两性一度”的学习效果。
(二)课程设计与学科竞赛融合,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升
随着课程教学创新不断推进,创新创意思维深度融入专业知识中。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专业竞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创意大赛、乡村振兴大赛等。以赛促教,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同频共振。
学生在各赛事赛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互联网+”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各3项)、“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二等奖4项)、全国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全国大学生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三等奖1项)、四川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大赛(三等奖2项)等。同学们都觉得景区实践课程设计和学科竞赛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感。
(三)教学改革凝练论文,教育教学成果突出
团队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近5年来,团队教师主持“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案例式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旅游规划与开发VR课程建设”“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实践教学生态系统构建”等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发表《案例教学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旅游规划课程群的建设与优化》《“大地学”背景下课程研究式教学改革与创新》等教改论文。论文凝练的“真项目-真环境-真体验”三位一体案例式教学模式和“线上+课堂+基地”三位一体教学设计方法得到大力推广。团队教师负责的“新学习生态背景下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2018年)和“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金课建设创新与实践”(2021)连续两届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持续课程建设,共享辐射广泛
打造金课是课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课程于2012年成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20年成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年成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22年入选新华网课程思政案例课。“山地型景区旅游规划设计”2022年成为省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开课专业涉及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等四个专业,每年课程校内授课面达400余人,20年累计超万人。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在超星、中国大学慕课开设MOOC 5期、SPOC 2期,2万余人次参与实践,涉及全国30余所高校和20余个SPOC小班。课程已列入学银在线“教学示范包”推广使用。
从2001年开设至今,课程始终面向服务国家战略,从西部大开发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始终坚持生态文明、文化自信、创新驱动战略,始终肩负起培养建设美丽中国一流人才的时代使命。课程教学创新始终面向新文科,跨学科交叉融合、多维度立体展示、新技术改造提升、多元考核评价,构建新文科视角下五维协同创新体系,在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与探索。然而,在教学改革创新的历程中也面临诸多深层次问题:如何发挥理科、文科学生的个性与特色?如何合理评价课程思政学习效果?学科竞赛如何在课程考核中量化体现?如何跨学校组建虚拟教研室共享共建课程?不同专业如何分类使用课程资源等将是下一步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创新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