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e/ZnS核壳结构半导体量子点的荧光特性研究
2023-10-24杨璐璐
杨璐璐
(广东白云学院 广东广州 510450)
量子点直径以纳米为单位计算,尺寸非常小,具有独特的光学与电子特性。量子点往往容易发射、吸收特定频率的光,并对尺寸、材料、形状进行一定的调整,由此能够满足特定场景的运用需求,包括光伏电池、光催化和生物标记等领域。量子点也叫“人造原子”,这是因为准零维体系的物理行为与原子是相似的,电子在其中的能量状态呈现出类似于原子的分立能级结构。硫化锌胶体量子点直径5 nm,量子点性质活泼,为了保持稳定性,在表面覆盖钝化剂。针对量子点的研究显示了纳米材料领域的新探索,量子点拥有不同于块体物质的独特性质,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1]。
1 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试剂为国药集团出产的99%纯度的硼氢化钠、99%纯度的硫酸锌、99.8%纯度的碲粉、98%纯度的氯化镉、99%纯度的硫脲、99%纯度的巯基乙酸、99.999%高纯度的氮气、99%纯度的硫化钠。实验研究中选用的仪器为S212恒速搅拌器、TG16-WS高速离心机、LS55 荧光光谱仪、SHLS 加热套、UV-2500 紫外-可见光谱仪[2]。
制备CdTe/ZnS 量子点,将500 mL 的去离子水加入1 000 mL 三口瓶内,将0.310 mL 巯基乙酸、0.456 5 g CdCl2•2.5H2O 加入混合液之中,添加0.612 mL NaHTe溶液,进行冷凝回流处理,冷却溶液至室温状态,pH值与反应速度呈反比关系。为了保证光学特性,通过反复调整与测试,设置适宜的pH 值,把pH 值调节成10、11,冷凝回流6 h、10 h,取样观察,若样本溶液呈现橙色,则CdTe核制备完成[3]。
2 CdTe/ZnS量子点荧光特性的实验测试分析
2.1 不同壳层厚度CdTe/ZnS实验结果
选取核心紫外发光为橙色CdTe/ZnS样品,样品S1包壳时间30 min,样品S2包壳时间1 h,样品S3包壳时间2 h,分析壳层厚度的检测情况,得出水溶性量子点,测量线性折射率,线性透过率为95%。结果显示:样品S1、样品S2、样品S3 非线性折射特性呈现出自聚焦特征,3个样品的表现基本一致,同时研究发现不同核尺寸情况下,壳层厚度对研究活动所起到的影响,结果显示壳层厚度具有正向作用,CdTe/ZnS 非线性光学特性明显增强。
CdTe/ZnS 包壳小于3 层时,非线性吸收与折射率与壳层厚度呈正比关系,超过3 层后呈反比关系。样品S1~S3第一吸收峰数值为550 nm、555 nm、560 nm,禁带宽度为2.45 eV、2.22 eV、2.24 eV。双光子吸收状态下,800 nm激光光子能量数值能够达到1.55 eV[4],S1样本β数值为4.37×10-13m/W,尺寸3.2 nm,n2为1.43×10-12esu,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橙色CdTe/ZnS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结果
溶剂水具有非线性折射效应,溶剂水所贡献非线性折射率为0.61×10-12,溶剂效应表现较为明显,量子点的非线性折射特性也能够观测出来,研究黄色紫外发光CdTe/ZnS量子点[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黄色CdTe/ZnS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结果
可见核尺寸壳层厚度增加时,黄色CdTe/ZnS 非线性光学特性明显变大。
2.2 不同核心尺寸CdTe/ZnS实验结果
探讨核心尺寸CdTe/ZnS 量子点不同时,最终的实验结果,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基于壳层厚度的CdTe/ZnS非线性光学特性结果
探讨基于厚度的CdTe/ZnS 量子点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核心尺寸减小的情况下,非线性吸收特性有所增加,绿色、黄色、橙色表现有所差异。较为典型的研究时点为包壳30 min 状态下,非线性折射率的变化情况。包壳1 h时,核心尺寸的综合影响表现不明显。综合分析可见,核心尺寸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壳层厚度容易影响CdTe/ZnS 量子点的折射特性、吸收特性,主要体现为折射率、吸收系、极化率等。
生成黄绿色的CdS 后,研究反应生成CdS/ZnS 的Core/Shell 结构,单纯从宏观上观察,颜色变化不大,从外部状态上难以直接判定是否形成CdS/ZnS 结构。主要是由于虽然生成的纳米CdS 粒子吸收了大量的光谱蓝移,但是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因此在颜色显示上结合粒径大小,表现出由黄至蓝绿的状态,体相ZnS 吸收光谱则处于紫外区,此时构成纳米ZnS 粒子,虽然吸收光谱蓝移,但是在外在表现上依然呈现出白色。结合ZnS/CdS 的结构工艺过程,分析制造过程是否有利于形成Core/Shell 结构。一旦形成ZnS 核后溶液与无色状态表现较为接近,则加入乙酸镉AOT/正庚烷溶液,并通入H2S 气体,此时溶液颜色保持不变,未出现绿色CdS 粒子,初步判断生成以ZnS 为核,CdS为壳的Core/Shell 结构,但是进一步分析并未生成CdS粒子或者只生成极少。因此,结合ZnS、ZnS/CdS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分析,ZnS 原吸收峰264 nm 呈现明显弱化现象,吸收峰则红移到322 nm。结合CdS 吸收光谱情况,将正庚烷、CdS 以1∶1 的比例稀释处理,否则短波难以正确显示吸收值,若稀释过多,特征阈值则表现不明显。
肩峰为383.5 nm、3.23 eV,合成1.5~3.5 nm 纳米粒子。结合ZnS 吸收光谱,得出粒径约为2.0 nm,有效质量模型为2.0 nm,激子吸收使得特征峰不明显,进一步验证了Core/Shell 结构,结合图谱显示未出现明显的吸收红移现象,主要是由于吸收光谱均是正庚烷/AOT溶液中12 h后得出。结合既有研究成果,AOT/正庚烷体系合成ZnS 纳米粒子,粒径在18~22 nm,CdS/ZnS 具备较为稳定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因此得出Core/Shell 结构中Core并非小于12 h后CdS粒子。结合Cd0.5Zn0.5S,ZnS宽度3.66 eV,体相CdS禁带宽度2.5 eV,体相Cd0.5Zn0.5S约3.08 eV,对于形成纳米粒子,激子吸收能量高于CdS、CdS/ZnS。
结合纳米粒子放大10 万倍、15 万倍TEM 图谱,大的粒子直径约为10~18 nm,小的粒子直径约2~3 nm,可见针对反胶团制备纳米粒子,粒径较小,大的粒子含量未超过5%,小粒子团聚,在反应过程中生成带有-OH的中间产物,由于具有两亲性,因此容易被束缚于微乳滴界面膜,因此在微乳滴内部与微乳滴之间也存在时聚集反应,最终生成具有一定大小的粒子聚集体。
2.3 CdTe/ZnS飞秒瞬态吸收分析
探讨壳层材料的影响,为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针对CdTe/ZnS 开展测试,样品池厚度2 mm,单脉冲能量5 nJ,τ1为2.34 ps,τ-rise为0.48 ps,τ2为58.74 ps。
对最终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在1 h相同的测试时间下,研究CdTe/ZnS 量子点拟合参数结果,样本S2τ-rise0.34 ps,τ218.42 ps,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CdTe/ZnS量子点拟合参数结果表格
研究显示:包壳时间一致时,CdTe/ZnS慢过程τ2表现不明显。显示电子束缚中与复合时间超过CdTe/ZnS,核心与壳层分界面的载流更加缓慢有利于延长激子使用寿命。
2.4 基于激光能量的CdTe/ZnS的吸收情况研究
综合探讨激光能量的CdTe/ZnS 瞬态吸收状态,测试样品为光物理特性较好的S5,样品池厚度2 mm,单脉冲能量4~6 nJ,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融入S5样品在5 nJ 能量下的分析结果,单脉冲能量与τ-rise、τ2呈反比关系,与τ1呈正比关系。探讨电子表面束缚复合速度情况,核心与壳层分界面载流子降低,具有更长的激子寿命。CdTe/ZnS核心电子与单脉冲能量呈反比关系。
开展瞬态吸收光谱测试,实验测试结果得出CdTe/ZnS量子点存在基态漂白,随着延迟时间的变化,漂白峰红移,延迟时间为0.2 ps情况下,漂白峰左侧位置出现泵浦光诱导吸收现象,长波长范围的吸收带表现较为明显。构建0.2~12 ps时间内的基态漂白表现状态,综合探讨量子点激子复合情况,对量子点特征进行分析,长波长范围吸收带明显增强,此即完成热能的转换[5]。样品拟合参数梳理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CdTe/ZnS总体量子点拟合参数结果表格
对表5 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见上升至漂白最强点的时间与壳层厚度呈正比关系,电子空穴分离时间超过复合时间,时间与壳层厚度呈正比关系。包壳时间下CdTe/ZnS 慢过程τ2表现不明显。单脉冲能量增加时,τ-rise与τ2有所减小,τ1数值增加,CdTe/ZnS核心表面俘获的电子速度呈现出一定的变化。τ-rise与壳层厚度呈正比关系,τ1与壳层厚度呈正比关系,S1~S3 表现较为明显,与核心尺寸与τ1呈正比关系,表现较为明显的为S1、S4、S6。τ2与壳层厚度呈正比关系,S1~S3表现较为明显。壳层较薄时,表面俘获电子。壳层厚度增加过程中,核心电子转移表现明显,电子分布增加,主要原因为核心和壳层分界面的载流子弛豫,使得快慢时间变长[6]。
3 结语
实验LS55 荧光光谱仪、SHLS 加热套、UV-2500 紫外-可见光谱仪,并制备CdTe/ZnS量子点,将500 mL去离子水加入1 000 mL三口瓶内,将0.310 mL巯基乙酸,上升至漂白最强点的时间与壳层厚度呈正比关系,显示电子空穴分离时间超过复合时间,该时间与壳层厚度呈正比关系。研究显示相同包壳时间下CdTe/ZnS慢过程τ2表现不明显。单脉冲能量增加的情况下,τ-rise与τ2有所减小,τ1数值则增加。显示电子复合速度加快,研究S5 样品在5 nJ 能量下的分析结果,单脉冲能量与τ-rise、τ2呈反比关系,CdTeZnS 核心电子与单脉冲能量呈反比关系。τ1与壳层厚度呈正比关系,S1-S3表现较为明显,τ2与壳层厚度呈正比关系,S1-S3 表现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