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学为中心”的“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3-10-24蒋璇靓陈洪彬郭凤仙林娈林育钊郑宗平
蒋璇靓,陈洪彬,郭凤仙,林娈,林育钊,郑宗平
泉州师范学院海洋与食品学院(泉州 362000)
“食品专业英语”作为高等院校面向食品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将大学英语和食品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合的纽带,是食品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一定的食品专业知识后进一步提升其查阅外文资料、专业英语写作交流能力的核心课程,是我国农林和轻工类院校培养满足食品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国际化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及发展,食品行业呈现出众多新的发展特点,如食品企业的跨国性生产经营活动日趋常见,与食品销售相关的国际商务会议及展销会等的举办愈发频繁,与食品研发生产相关的学术研讨会等国际交流也更加常见,食品从业人员遇到的国际食品法律和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此,在新时代新背景下所出现的新特点对高校“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故而,在新的行业需求下,“食品专业英语”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需培养其具有扎实的英文资料查阅能力和专业英语沟通能力,这也是新时代“食品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期望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出适用于现今大学生的“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确实提高学生在食品领域中运用英语获取全球信息、与国际人士沟通交流食品相关问题的能力。
1 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食品专业英语”较之“大学英语”,具有大量日常英语中接触不到的专业词汇,合成词汇也较多,拼读难度也更高,还有语法结构更为复杂的长难句,即使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食品专业英语”的学习难度也更大,对于英语基础一般和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不言而喻[1]。学习难度大阻碍学生学习信心的建立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而现阶段大部分的教学内容也较为枯燥乏味,并且教学模式也较为单一,更是不利于“食品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和食品行业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3]。传统的“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以照本宣科式的填鸭教学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十分有限;教学内容则是以教材中文章里的词汇讲解和句子翻译为主,索然无趣,很难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设置益于专业英语应用的训练模块,学生严重缺少听说写的训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远无法达到新形势下“食品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2]。采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期改变传统“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却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而未能对食品专业英语进行有效的主动学习,也不能学以致用的困局[4]。
2 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将“以学为中心”作为基础,围绕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活用”这一主线,从“食品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完善考评内容,丰富考评方式,通过优化考评体系对学习成效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价;通过比较课程改革实施前后,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效、听说写综合能力的提升程度,详细分析各项改革措施的成效与不足,为进一步优化课程改革、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依据[5]。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英文资料查阅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优化高素质国际化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改革的主要任务。以32学时的“食品专业英语”的课程为例,探索教学改革方法。
2.1 优化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学有所用
虽然“食品专业英语”属于高校中设置较早的课程,然而“食品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与学科的发展却未能紧跟时代发展,主要体现于专业教材种类不够丰富、内容更新较为滞后、内容涵盖面不足。如编写于21世纪初的教材,在内容上还依旧侧重食品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基本知识的介绍,应增加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化学、食品机械与检测技术等内容。而随着国际食品贸易及交流的快速发展,食品专业学生毕业后接触到商务信函、签订商务合同、食品进出口表单等应用文的场景必然会愈发频繁,也应增加上述商业文书内容在食品专业英语教材中的体现,且教材在编制时应注重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模块设置[6]。教师不能依赖单一的教材提供教学内容,需要根据时代需求,增加商务往来所涉及的信函、合同、进出口表单等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而非只是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增加国际食品行业前沿发展的相关介绍,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关注相关信息的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
2.2 建立翻转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理论知识传授上,如典型的“一言堂”式教学:“词汇学习—朗读—讲解—翻译”,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环节基本上没有[7]。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形式,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极大地限制教学效果的提高。翻转课堂的建立可以有效避免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格局,通过把讲台交给学生,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采用学习通软件的随机分组功能把班级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随机分组相较于自行组队可进一步培养学生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合作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精选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并通过PPT的形式上台进行分析讲解,如此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前自主学习得到很好完成,讲台下的教师和学生再对分析进行点评,既促进台下学生的深入思考,也能指出台上学生分析讲解中的不足之处,使台上和台下的学生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3 项目化学习模式驱动,提升学习成效
通过将“模块实训”作为载体,将“项目化学习”作为驱动,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作为途径,进而达成提升学生专业英语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的目标。将“模块实训”作为载体,据此构建好课程的内容,把握好食品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注重学生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学习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8]。项目化学习内容的选取需要注意原则有:一是选择在食品专业课程实践中的重点实训项目,如葡萄酒酿制、面包焙烤、软饮料制作等食品加工过程及加工原理。学习各种产品在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辅料是什么,每种产品的加工原理是什么,各色原料和辅料在加工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何,如何通过阅读英文资料获取世界高新食品加工技术[8]。带着具体问题开展学习、交流和讨论,以提高学生英文参考文献的查阅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整合相关知识,组织上台演讲进行专题汇报,鼓励学生以英文汇报为主,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大方自信地展示学习成果,充分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确实提高学习成效。二是可以紧跟食品产业发展选取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进行探讨[9]。如土坑酸菜、雪糕不融、食品“镶金镀银”等最新的食品问题案例,通过关注这些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正视食品安全问题,也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练习用英语进行表述和讨论。三是精心挑选食品企业专业英语的应用案例。如食品专业英语在食品企业的文化推广、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应用。设置企业应用模块,用英文进行食品行业、企业的文化推广,产品推广及销售等,为学生将来在相关企业从事有关工作奠定基础。
2.4 强化课后自主学习,改变课后作业模式
教师可从MOOC、超星等平台上优选相关的网络课程推荐给学生,作为课堂内容的拓展补充,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将与食品生产、安全等相关的资讯网站推荐给学生,以了解食品产业的最新动态,锻炼学生自行获取资讯的意识与能力。灵活应用学习通等软件的讨论功能,如课后由教师和学生各发起一项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主题讨论,教师可对讨论进行点评,对优质评论点赞加分,提升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改变由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常规模式,可由学生将每节课中的知识点凝练成题目,该部分的课后作业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教师通过学习通等软件,在讨论区发布作业帖子,每组学生将各自凝练的题目放到帖子上,同时挑选一份其他组学生的题目进行作答,每组学生对本小组提供的题目进行批改,并且附上每一道题的考点解析,以及参考答案[5]。教师评阅每个小组的题目、解析与参考答案,确保知识的正确性,且通过分析每个小组的出题和答题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未考查到的重要知识点,教师可进行作业补充。
2.5 多维评价,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一是要针对考评的内容进行完善。在考评专业英语词汇掌握情况、阅读和翻译能力之余,还应加强对于口语表达以及听力和写作能力的考评,采用多维度考评,促进学生在学习食品专业英语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使课程教学改革后可以培养更为满足国际化需要的综合型专业人才。二是要丰富考评的方式。不宜仅在学期末凭借期末考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十分片面,需要增加过程性评价,如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情况,课堂和课后讨论的有效参与度,听说读写能力等[10]。需要增加评价的主体,不宜仅以教师评分为主,可适当加入学生自评、互评,若有条件可邀请相关企业导师进行评价,更好地提升考评的全面性。主要从考评内容、方式和主体方面对英语教学考评体系进行优化,以期英语教学考评体系更好地促进课程学习效果的提升。
2.6 分析改革成效,持续优化提升
运用多维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效,并深入分析改革举措带给学生的提升与不足,结合与学生交流,让其自行评价课程学习所得,以及对提升“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建议。对于毕业后进入外贸行业工作的学生进行持续跟踪访问,紧跟行业需求,持续优化教学方法,努力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3 结语
将“以学为中心”作为基础,围绕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活用”主线,对“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特别是将建立翻转课堂和项目化教学模式运用于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中,科学分析课程改革的成效与不足,做好动态监测分析,注重持续改进,不断深入优化课程改革理念与举措,为培养满足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国际化食品专业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