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食品卫生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
2023-10-24云少君曹谨玲程艳芬程菲儿张素敏冯翠萍
云少君,曹谨玲,程艳芬,程菲儿,张素敏,冯翠萍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太谷 030801)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1]。“课程思政”,即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专业课程一直以来被片面认为只具有传播知识的作用,而每一门专业课程至少应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即知识的功能、方法的功能以及德育的功能[2]。因此,开展“课程思政”,专业课程是极为重要的载体。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与食品营养的保障和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密切相关的一个专业,该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其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有效提高对岗位的认同感和责任心。但是目前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多数情况下主讲教师只局限于将其视为知识的载体,对其承担的三个方面功能——知识的功能、方法的功能以及德育的功能,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如何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食品卫生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将思政元素合理、恰当地引入该课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将思政教育细化到课程教学中,用该学科的教学语言,通过恰当的教育方法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教出自己学科的德育味,仍然是需要着力提升的环节。基于此,此文着重探讨“食品卫生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旨在为更好地将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完美融合奠定基础。
1 “食品卫生学”的课程体系及特点
“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消费者安全的一门学科[3]。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卫生学”课程的讲授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食品卫生学的概念、发展历史、任务及其主要的研究内容;(2)食品卫生概论,主要介绍各类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3)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措施和方法,主要就食品企业厂址选择的原则、工厂设计卫生要求、食品贮运销卫生管理、企业员工个人卫生管理等进行介绍;(4)各类食品的卫生,主要介绍各类食品中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卫生要求及卫生管理措施;(5)食物中毒,主要对食物中毒的概念、分类及其调查处理进行介绍;(6)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介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内容[3]。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来源、预防措施以及各类食品的卫生问题等知识,掌握“食品卫生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主要的中毒食品和相应的预防措施,具备一定的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能力;了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内容,具备食品卫生的检验能力及针对食品中存在的卫生问题进行初步的预防控制和监测管理的能力。
从“食品卫生学”的讲授章节中可以看出,该门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尤其是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卫生学”课程的学习对于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以及增进我国人民体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针对食品卫生问题具备一定的预防控制及监测管理的能力。此外,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素养。因而,在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向“知识+能力+素质”的理念转变。
2 “食品卫生学”课程实施思政教学的必要性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实现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润物无声地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同的专业课程作为传授知识的载体,其所具有的课程特点是不同的。“课程思政”则需要立足于专业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思政”,这就需要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食品卫生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除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外,由于食品在全产业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有可能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而该课程则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种类、其污染食品的途径以及对人体的危害,进而对其进行预防控制,从而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消费者安全的一门学科,因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实用性。在“食品卫生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更有利于培养出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良好职业素养的食品类人才,为其以后从事食品专业相关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将课程思政与“食品卫生学”专业课程相融合也符合学科的育人特点。
再者,德育为先,作为教师,教书育人也不应只是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才是教育的根本。因而,在专业课程的教育中,渗透思政元素,才能塑造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达到“成才者,先成人”的教学目的。因此,将课程思政与“食品卫生学”等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教育改革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3 “食品卫生学”课程实施思政育人的路径探索
3.1 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树立思政教学理念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根据“食品卫生学”课程的特点,可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教育、职业文化、工匠精神、文化自信等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要具备思政教育的理念。作为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不断增强“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提升教师的职业修养。其次,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的交流与思政案例的学习,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经常性地进行反思与总结,固化“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最后,还可以在专业课程的备课中,引进专业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结合二者的专长,进而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
3.2 准确定位专业课程的思政目标
“食品卫生学”课程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价值引领的育人目标体现在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中,将与思政元素密切相关的要素写入大纲中,尤其要在教学目标上突出适合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内容,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职业观。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地以此为理念,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爱国、诚信、友善、守法,培养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3.3 凝练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食品卫生学”课程作为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此课程通过对食品卫生概论、食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各类食品的卫生、食物中毒及其预防、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食品卫生学知识的讲述,使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食品中常见的污染物、各类食品的卫生问题等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具备预防控制、监测管理食品中存在的各类卫生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到每一章内容中,都可以从宏观角度及具体知识点中凝练思政元素。其中,绪论部分通过介绍食品卫生学发展历程中我国所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分析国内外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食品卫生概论主要介绍食品中常见的各类污染物污染食品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可以将科学观、辩证观等要素融入专业知识的教育中。食品生产企业卫生管理主要介绍食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措施和方法,可将科学观及社会责任感等元素引入教学中。各类食品的卫生部分主要介绍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对人体的影响及其卫生要求,可以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工匠精神等角度进行入手。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章节的讲授可以使学生了解主要的中毒食品和相应的预防措施,具备一定的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主要使学生了解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内容,具备食品卫生的检验能力及针对食品中存在的卫生问题进行初步的预防控制和监测管理的能力,可以将民族自豪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职业观等要素融入专业知识的讲授中。
此外,对于食品类专业的学生而言,食品卫生相关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可根据当前社会热点的食品卫生问题或者以一些有教育警示意义的人物事例为切入点,结合食品卫生具体相关知识点,根据学科教学特点,深入挖掘知识点相关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学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3.4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食品卫生学”的课程思政教学同样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及方法。教学模式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理念要向“知识+技能+价值”转变。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各环节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来,并且在各个环节中落实思政教育。例如,课前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发布章节内容相关的具有思政元素在内的讨论性话题,引领学生预习课程,并积极参与到讨论中;课堂讲授过程中,可以通过PPT、小视频、公众号等信息技术手段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专业知识点讲解中,在讲授中,可以充分利用智慧教室的优点,部分章节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课后,通过设置不同的作业,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意识等素质。
3.5 规范专业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在“食品卫生学”课程的讲授中,通过线上平台设置的讨论话题、平时的小组作业以及期末考试中开放型题目的设置,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具体可以通过考察课堂满意度、学生价值认同等方面,进而规范思政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法与路径,全面提升专业课程育人效果。
4 展望
“食品卫生学”课程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将思政元素融入其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于无声中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将会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大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在整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以“食品卫生学”的专业知识讲授作为基础,通过挖掘思政元素,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思政教育,呼吁广大同学将自己未来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食品人。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切入,生动案例的分析,也会充分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其抬头率,进而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可谓相得益彰。
再者,“食品卫生学”课程思政路径可以拓宽到多门专业课教学中,立足于不同专业课的理论知识,深度挖掘各科的思政元素,在此基础上,将有助于进一步打造课程思政精品微课、精品教案,建立完备的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名师网络示范课,进一步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推动二者的紧密结合,进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强新时代青年的国情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既是一个光荣的政治任务,也将为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践行‘教书育人’的使命提供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
5 结语
专业课程实施思政教学既顺应时代的潮流,也符合学科的教学育人特点,同时在充分挖掘思政案例、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实施思政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把握引领时代新风尚的正能量导向作用,既可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也能够从侧面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二者能够相互促进,达到良好的育人合力,进而为各学科培养出真正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
文章以“食品卫生学”课程为着手点,通过树立正确的育人方向及树立思政教育理念、把握课程育人目标、着眼具体知识点、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及完善教学考核评价等手段,引入思政元素,并且探讨在该模式的指导下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旨在将其引申应用到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中,为探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形成育人合力的新路径奠定一定的基础。
总之,大学生的培养,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秉持“知识、能力、价值”三位一体的理念,让学生在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爱国敬业、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以期未来在职业生涯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