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始皇的梦想与重生

2023-10-23周兰兰

美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

周兰兰

公元前210年,距离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已经过去了11年,秦始皇踏上了第五次巡视领土的旅程。这次,他在途中病倒了,生命戛然而止。秦始皇非常勤勉,是个工作狂,所以他有可能是过劳死,那些令人长生不老的丹药或许也为他的英年早逝助了一臂之力。秦始皇被安葬在还未完全竣工的骊山帝陵,他未能完成的帝国事业也随之被带进了坟墓。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骊山北麓,从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时就开始修建,一共建造了39年,参与修建的工人有70多万人,工程之浩大,直到秦始皇去世后的第二年才完工。陵墓南倚骊山,北临渭河,地势高拔,顾北望东,符合当时帝陵的风水理念。可惜,秦始皇的勃勃雄心超出了帝国的承受能力,连年征战之后,百姓不但没能休养生息,反而要筑官道、修长城、挖郑国渠、建陵墓。无尽的徭役、沉重的赋税和严苛的法律压得百姓透不过气来。秦二世变本加厉的暴政使百姓的生活更加苦不堪言,他们最后不得不揭竿而起。

秦始皇陵仿照都城咸阳而建,大体呈回字形,分为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陵冢在内城南部。陵墓里面环绕着两层高大的宫墙,有拾级而上的楼阁亭榭,山川地形变化与外界无异,又以水银模拟江河湖海,墓室顶部以明珠镶嵌24星宿,模拟宇宙时空。另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文官俑坑、石甲胄坑、马厩坑、工匠坑等600多个陪葬坑。文官俑坑中发现了腰上带着刀和磨刀石的人俑,正是“刀笔吏”,以及佩戴铜钺的袖手俑。铜钺是强权的象征,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力,这里应该是廷尉府,负责制定和执行法律。帝陵四周是从葬区,整个陵园达56平方千米,令人叹为观止的兵马俑坑,只是这巨大陵园的冰山一角。

这片宏伟壮丽的地下王国在黑暗中沉睡了2000多年,直到1974年,一位临潼城外的村民在打井时,挖出一颗圆滚滚的陶制人头,人头上细长的眼睛看着这位村民,好像在问:“今夕是何年?”自此,千年陵墓被打开了一道缝隙,一束光唤醒了陶俑身上的五颜六色。这些颜色却在触碰到光线之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了。所以,在没有找到更好的保护办法之前,秦始皇陵内的其他墓葬不会被轻易打开。

已经挖掘的三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两万多平方米,有近8000个兵马俑。一号坑最大,人马最多;二号坑布阵更复杂,兵种更齐全;三号坑最小,仅有68个陶俑,是作战指挥部。

这么多兵俑,却是千人千面,衣着、兵器、姿势也各有规范,就像真正的兵阵一样。人们看到2000多年前的秦兵的排兵布阵,就能理解秦軍所向披靡的原因所在了。一号坑是步兵主力部队。前面的是敢死队,没有盔甲和头盔,动作敏捷,手执弩箭,作战时三排轮换,装箭和发射无缝衔接,可使箭如雨下,适合打头阵远攻;中间是拿戈、戟、矛、铍等长兵器的步兵,以及拿短剑的重装步兵,适合近距离拼杀;在兵阵的左右两翼和队尾,是三组向外站立的步兵,警戒另外三方的来敌。二号坑中,弩、车、骑三大兵种互为补充,灵活变位,进攻势如破竹。

秦军的武器也是当时最先进的,甚至有一些神秘的“黑科技”。

秦剑比其他诸侯国的剑长近30厘米,有90厘米左右。当时剑的长度之所以受限,是因为长剑易断,而秦剑却攻克了这个难题,利用科学配比的锡和铜,锻造出硬度和韧性超强的长剑,表面的防氧化工艺使这些长剑即使在2000多年后依旧锋利如新。荆轲刺秦王时,秦始皇拔不出腰间佩剑,就是因为剑太长,大臣疾呼:“王负剑!王负剑!”秦始皇把剑转到身后,才顺利抽出长剑反杀荆轲。

秦弩有更长的弩身和弩臂以及更精准的瞄准器,有效射程达100多米,有人把它比作AK-47。弩箭的箭头是三棱形,弧度与现代的半自动步枪弹头曲线接近,是当时绝对的强弓劲弩。并且,所有的武器都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误差极小。这样一个将士勇猛、装备精良、配置完整的军队,不愧为“虎狼之师”。

在秦始皇陵封土堆西侧20米发现的两架铜车马,更是精妙无比。铜车马按照制式缩小一半制成,每一个细节都准确复刻了真实的样貌。雕刻、铸造、焊接、拉丝、机械连接等多种技术完美结合,展示了2000多年前金属制造技艺水准之精良。

俯瞰兵马俑土坑中巨大的兵士矩阵时,能看到什么?是一个帝王的勃勃雄心和对死亡的不甘;是士兵们立下战功改变命运的期望;是进攻所向披靡,防守牢不可破的阵型;是坚固的铠甲、精良的武器和铿锵的步伐;还有百姓无尽的苦难。

为什么有的兵俑面带微笑?为什么他们即将踏上生死未卜的战场,却那么从容甚至欢喜?因为战争或许是他们能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用搏命的方式换来财富和地位。

做出这样栩栩如生的兵俑,需要一个团队的协作。普通工匠在泥基底上做出脚,把搓成圆筒状的泥条一圈一圈盘绕上去做出躯干,这种方法即泥条盘筑法。师傅负责在粗制的头部泥坯刻画出不同的五官和表情,在躯干上雕刻出服装或盔甲的细节,最后烧制组装成完整的兵俑,交给负责上色的工匠。负责上色的工匠先在陶俑上涂生漆,生漆来自特别的漆树树脂,刚涂上是白色,之后变成棕色或黑色,这种变色生漆十分珍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使用。然后在生漆表面涂色,颜色来自矿物质,辰砂的红、木炭的黑、孔雀石的绿、氧化铁的赭红、蓝铜矿的蓝、高岭土的白,还有由多种矿物颜料在1000度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硅酸铜钡,又叫“中国紫”。

秦人崇尚黑色,与五行生克有关。因为黑色是皇家尊贵的象征,所以士兵的服装只能用红、蓝等其他颜色。

兵俑的相貌大致有关中人的方脸凤眼、巴蜀人的尖脸等。兵俑的脸型配合发髻的形状,对应十个汉字:田、申、自、用、日、由、国、甲、风和目。兵俑的发型、帽子、服装和鞋代表不同的兵种和军衔。这位身高190厘米,盔甲上打着八个花结的兵俑,属于军功八级的大夫级别,相当于团长。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无数工匠用一生的苦难实现了秦始皇的梦想。

时至今日,帝王的陵墓成了每个人都可以去游玩参观的地方。你可以欣赏遥远的艺术,发现祖先的足迹和帝王的秘密;还可以3D打印几个兵马俑带回家,质感和色彩也能随心所欲地选择。随着3D打印产业链的日趋完善,3D扫描和打印技术在文物保护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D扫描、3D逆向建模、3D打印可以完美地复刻兵马俑,让学习和研究历史变得更加轻松有趣。

2021年,在希腊的雅典古集市遗址举办了“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数字展览,这是兵马俑全球数字巡展的首站,并同步进行线上展览。珍贵的兵马俑无须烦琐地运输就能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极大地降低了损坏的风险。

2023年5月,在北京首钢园Re睿·国际创忆馆,国内首个数字兵马俑沉浸展开幕。数字技术逼真地还原了兵马俑群,展厅幽暗的光线营造出虚幻的空间,兵马俑列队组合却又无比真实。他们铿锵有力地轮番登场,环绕声和多角度影像系统,还有各种精妙的互动设备,让人仿佛置身于强盛的秦朝。梦幻照进现实,数字技术连接起相距2000多年的遥远时空,让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猜你喜欢

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
兵马俑底座学问大(第六站)
秦始皇忆师
兵马俑
你知道兵马俑的历史吗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浅谈秦兵马俑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为何没有女俑?
由弋射之矢看秦始皇陵车马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