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强降雨中徒步直击受困列车旅客转运
2023-10-23张晨霖
□ 张晨霖
7月29日20时至8月2日7时,北京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是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排位第一的降雨量。受这次强降雨影响,北京丰台至沙城铁路(丰沙线)发生严重水害,在途K396次、K1178次、Z180次列车被紧急停车,大量旅客滞留在断水、断电、断信号的大山中等待被转运。
作为唯一跟随救援队伍徒步进入受困旅客滞留地安家庄村的摄影记者,对于这次15小时的行进式采访经历中,在现场应该将焦点放在哪些采访主体上、怎样将摄影记者专业优势融入全媒报道中、摄影包中哪些器材是日后同类别采访中的必备选项等,有几点报道体会。
一、突发事件报道中“一图抵千言”
丰沙铁路连接着张家口怀来县沙城镇和北京市丰台区,它蜿蜒在高山深谷中,沿永定河一路北上,迂回曲折,隧道和桥梁密集。回家的力量有多强大?回家的道路有多艰难?对于失联被困没水没电没信号滞留受灾山区的旅客,任何安慰的话都不如一句“走,我们回家”。
受困旅客身体状况如何,何时转运,转运路线是否安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真实报道转运现场情况以及受困旅客和救援人员的真实状态,8月2日12时,我与两名同事跟随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三支队、北京消防救援部门、门头沟中医院等单位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从门头沟区斜河涧火车站出发,急行14公里山路,徒步进入Z180次列车旅客滞留地安家庄村进行采访拍摄。
□ 8月2日,救援人员徒步进山帮助滞留旅客转运
□ 8月2日,部分滞留旅客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前往转运客车
从斜河涧火车站到安家庄村要走14公里山路,通常这一路程徒步要走五六个小时。连日的强降雨,让山区中的湿度变大,闷热的天气带走了大量的体力,我身上的衣服就没有干过,两个半小时急行14公里,这几乎达到我体能的极限。徒步急行过程中我听到“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的歌声在山间回响,这是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三支队的官兵们,在唱歌“解乏”。
罗伯特·卡帕曾经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这是一场徒步行进式的灾难报道,灾难报道中“人”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选择将镜头对准因为灾难所产生关联的人,逐渐抵达救援现场,沿途不断记录救援人员和受困旅客,展现大灾大难面前人的状态与情感。如果单纯采用文字叙述,很难让读者产生一个明确、准确的印象,更难让读者对于受困旅客回家道路之艰辛、回家信念之坚决的情绪产生共鸣。我从第一现场发回照片,体现灾害报道中的百姓视角、人文关怀,让摄影为整组报道增添“温度”。
摄影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抵达第一现场、要到最前方,离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受困旅客近些再近些,发挥“一图抵千言”的优势,记录下珍贵的历史瞬间。尽最大可能寻找拍摄角度,用快门点赞所有在这场生命救援中守望相助的人们。
二、摄影在突发事件融合报道中大有可为
在这次Z180次列车滞留旅客转运报道中,共派出摄影记者、文字记者、视频记者三人组成全媒报道小组。按照原计划,我们三人在抵达现场后,按照分工进行采访。在成功抵达安家庄村后,与国铁集团现场工作人员沟通后得知,还有最后一批184名旅客滞留在此,多数都是老幼弱孕等重点旅客,其中有5位特殊旅客需要担架转运。在经过1小时休整,被安置在安家庄村的Z180次列车受困旅客与照顾他们多天的村民挥手告别,开始转运行动,武警官兵与滞留旅客沿铁路向落坡岭火车站前侧7号隧道7公里处徒步前进。
这支由老幼弱孕等受困旅客、医护和救援人员以及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共500多人组成的转运队伍,在转运过程中,必然会涌现出许多温暖瞬间,如果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各司其职地采访将会错失大量报道细节,这种无法“再来一次”的采访现场,如果一次采集素材不到位,对后续报道也将形成一定影响,于是现场决定打破分工,所有人利用手里的装备进行文图视频采访。
□ 8月3日,K396次、Z180次列车的滞留旅客到达北京丰台站
□ 8月2日,Z180次受困列车的旅客徒步前往转运客车(手机照片)
在转运报道现场,摄影记者是最有全媒采集优势的,在现场拍摄视频时,摄影记者对影像的敏锐性可以帮助提升视频质量,对现场的文字描写更可以为文稿增添画面感,所携带的相机、手机、无人机,更是突发事件中全媒采集的利器。所以,摄影记者一定要有全媒采集意识,在不影响摄影报道的前提下,在不影响决定性瞬间的拍摄前提下,用随身带着的设备对一些适合视频展示的瞬间进行拍摄,进一步丰富报道形式,提高传播效率,也为后续报道留有一定的报道素材。
此次受困旅客转运报道中,我们通过图片故事、短视频、图文视频融合等多种报道形式,在多个平台多次传播,影响力叠加。例如,现场视频《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徒步直击,我与被困旅客一起回家》,阅读量短时间内就突破了百万。有网友留言:“风雨无情人有情”“一路艰险一路温暖”“大家奋战在救援一线的身影太让人感动了”“看了照片心里满满的感动”,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无人机成为摄影记者跑突发事件的必备“武器”
正如数码成像技术大大降低了摄影的成本和技术门槛,轻型无人机航拍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完善,使它逐渐成为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在跑突发事件时包中必备“武器”。
无人机航拍的应用,对于交代事件环境,呈现事件全貌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转运报道沿途,河床上树木倒伏,桥墩上水渍残留,路基损毁,隧道出口被塌方堵住,丰沙铁路受损情况映入受困旅客眼底,道路难走的程度远超他们的预期。漆黑无光的狭长隧道里,满是淤泥和积水,虽然雨停了,但是仍有水顺着隧道里的石缝渗漏,前方行进队伍不时传来“前面积水,靠右行进”“枕木湿滑,小心一些”,提醒后方人员注意。这个时候我千辛万苦背进来的无人机终于要开始发挥作用了,利用无人机视角展现受困旅客的回家之路。
在这次转运受困旅客的报道中,受制于各种条件,放飞无人机极大考验摄影记者的飞行技术和胆量。例如,整条转运线路在高山深谷中,桥梁密集,地形复杂,无人机开机就给我惊出一身冷汗,在大山里无人机接收不到GPS信号,遥控器受到各种信号干扰,怕无人机掉下来损失掉珍贵的影像资料,又怕无人机挂在铁路接触网上耽误抢修进程,更怕无人机掉下来伤到旅客,经过“放飞易摔机,不飞会后悔”的心理斗争后,硬着头皮放飞,其间多次与无人机断联,险些挂在铁路接触网上,但是拍摄了大量独家照片和视频,为后续报道留下珍贵素材。
对于一个突发新闻整体报道来说,航拍是丰富画面、交代环境、打破固有拍摄空间的一把利器。在突发事件中,有的航拍照片能成为一组图片报道中的点睛之笔。将航拍照片与传统照片相结合,在画面逻辑上相互补充,才能更好地为报道主题服务。
这次报道后,我也在反思,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报道,摄影记者如何能做得更好,比如携带更轻便的拍摄设备,摄影包中再增加一部运动相机,或者再带个360相机尝试一下突发事件与VR视角结合的可行性等。我还认识到摄影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图片报道,既要发挥摄影“一图抵千言”的优势,也要兼顾融合报道采集,加强全媒报道的意识,丰富全媒采集的手段和能力,使优势更优,提升传播新“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