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华人与兰考“焦书记”的跨世纪故事

2023-10-23张兴军

中国记者 2023年9期
关键词:分社兰考焦裕禄

□ 张兴军

7月4日,河南兰考,新华社河南分社干部教育基地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挂牌设立。

60多年前,同样是在这片土地,新华社老社长穆青等带领河南分社记者采写推出新闻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由此把焦裕禄写进了干部群众的心里,也把“勿忘人民”写进了新华精神,教育影响着一代代新华人。

挂牌仪式上,焦裕禄的二女儿、焦裕禄干部学院名誉院长焦守云动情地说:“大家都知道,是新华社的报道把我父亲这个典型推向了全国,影响了全国几代人……如果说,我父亲是焦裕禄精神的铸就者,那么,新华社就是焦裕禄精神最好的宣传者、弘扬者。”

言简意丰,语短情长。

作为河南分社接力焦裕禄报道的首名“80后”记者,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有幸多次参与新时期的焦裕禄报道,也和分社同事、总社前辈们多次就这一重大主题进行合作,因此格外懂得焦家后人这短短几句话的分量。

新华人和焦裕禄报道,新华精神与焦裕禄精神—这是薪火相传、跨世纪的接力长跑,也是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交响。

一、二胡印象:第一次走近兰考“焦书记”

时光回流至2009年5月。

在新华社工作即将迎来第5个年头的我,接到一项报道任务:当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45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河南省将在焦裕禄生前工作过的兰考县隆重举行纪念活动。为此分社提前组织策划,并安排同事桂娟和我两名文字记者全力投入报道。

作为新华社发掘报道的特大人物典型,焦裕禄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在新华社,大家对于老社长穆青等人当年用心用情的采写故事耳熟能详。然而,在相关作品和事迹面前,我一直以来都是读者和听众,眼下要转换角色,变成这一传统题材的报道者,不由得心中茫然。

抱着“小学生”的心态,我提前一周赶往兰考,晚上查资料做功课,白天扎下身子采访。就这样,有关兰考、焦裕禄、焦裕禄精神的细节和事实,一点点浮现眼前:

—76岁的刘俊生曾任兰考县委宣传干事,在跟随下乡的过程中,拍下了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为数不多的照片,其中就包括那张双手叉腰与泡桐苗的合影。几十年后,照片中的“小麻秆”长成了参天大树,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焦桐”;

—为了防风固沙,当年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大量栽种泡桐。因为这里的泡桐木质好,透气、透音性强,是生产民族乐器的上等材料,由此发展出了“泡桐经济”。如今,“焦桐”变成“焦林”,不但是遮风挡沙的“保护伞”,还成为兰考人民的“绿色银行”;

—在采访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时,当我得知她的儿子和我年龄相仿,就借机询问: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向孩子介绍这位没有见过面的外公的。打开了话匣子的焦守云告诉我,生活中的焦裕禄不但是一位慈祥、有爱心的父亲,而且还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拉得一手好二胡,“母亲就是循着二胡声追到他跟前的”。

……

焦裕禄逝世45周年的报道任务圆满完成,“焦裕禄会拉二胡”的独家新闻更是收获了各方好评。一些媒体为文字稿配发的评论认为,这样的焦裕禄“很真实、很现实”“形象更鲜活,更能够融入人民群众之中”。

作为一名“80后”记者,这给了我莫大的鼓舞。然而,以二胡为媒,由此展开的对“焦书记”的理解与认识,并未就此停止。

几个月后,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华社与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单位联合摄制,计划推出百集史志性电视纪录片《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作为一名文字记者,我有幸首次“触电”,参与采制《焦裕禄—永远的榜样》。由于整个采访拍摄需要在短短一周内完成,“焦裕禄会拉二胡”的线索再次发挥了奇效。

在最终呈现的仅有12分钟的纪录片中,一共三次提到了焦裕禄会拉二胡:开头,由女儿回忆,说出焦裕禄这一鲜为人知的爱好;中间,在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时,提到他“忙得再也没有时间摸二胡了”;结尾,焦裕禄去世多年后,他当年带领兰考人栽种的泡桐已经成材,并成为生产乐器的好材料。此时二胡声再度响起,并由此点题,“焦裕禄谱写的生命绝响,到现在仍然在打动着兰考人民的心”。

琴声悠扬,穿越时空。

新华人与兰考、与“焦书记”的故事在继续。不知不觉,我已经加入这接力长跑的队伍之中。

二、“焦桐”剪影:写焦裕禄必须竭尽全力

夏去秋来,挂牌仪式举办地—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对面,一棵大树笔直挺立,华盖如云。

这是一棵普通的泡桐树,春夏秋冬,栉风沐雨,至今默默生长了60多年;这又是一棵种在兰考人心上的树,栽树人—时任县委书记焦裕禄逝世后,“焦桐”已成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

在兰考,焦裕禄和“焦桐”的故事家喻户晓。历次的焦裕禄报道中,我也多有着笔。然而,要说把这棵树写入心底,深深扎根,不得不提一次难忘的“磨稿子”的经历。

时间来到2011年11月。

在第12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中宣部、中国记协和中央新闻媒体以及部分省区市党委宣传部、党报、都市报、电台电视台负责人和编辑记者代表共数十人齐聚兰考,召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座谈会,向基层干部群众征求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此间,分社安排我配合总社同事,完成一篇有关兰考的综合稿。

冬日里,薄雾蒙蒙中,又一次踏上豫东平原的这片土地。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出差兰考。人,树,村庄,一切还是那么熟悉。然而,与以往开展兰考和焦裕禄报道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几十家媒体集体采访,同台竞技。经典题材的续写本身已非易事,要想在同题作文中出新出彩,高人一筹,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我一边查阅近年来有关兰考、焦裕禄的最新报道和相关资料,一边再次通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系列名篇—多年来,这已成为我的职业习惯,也是所有分社同事的自觉。大家有一个共识:写兰考,写焦裕禄报道,对于新华人来说,就是主场作战,必须竭尽全力。

此时此刻,重读经典,仿佛一遍遍地与老社长隔空对话,既是寻求灵感,也是积蓄力量,既是对历史高峰的回望,更是站在新起点上的攀登。

座谈会紧锣密鼓。时任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白天忙于参会,晚上把我和时任新华社国内部央采中心经济采访室副主任陈二厚叫到房间,利用休息时间给我们“说稿子”:报道要围绕焦裕禄当年给兰考栽下的泡桐做文章,从“桐树之根”构筑绿色屏障、“桐木之韵”奏响科学发展、“泡桐之魂”传承焦裕禄精神三个层次,“为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编织出一幅清晰的剪影”。

□ 2011年11月,作者(右二)和时任新华社国内部央采中心经采室副主任陈二厚(右一)在兰考“焦桐”前采访

这一构思把着力点放到具体可感的桐树上,由树及人,由人到精神,既激活了各种素材和资料,又跳出了报道焦裕禄精神的传统模式,正在苦苦寻找写稿方向的我顿感豁然开朗。在独特的立意构思和扎实的采访基础上,大家又从基本事实、遣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等方面对初稿进行斟酌推敲,反复打磨,先后修改达六遍之多。

成稿以《致敬,“焦桐”!》为题播发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许多对兰考比较熟悉的老同志打来电话,对稿件给予高度评价,表示这是近年来焦裕禄精神的众多报道中,立意新颖、文笔清新、最有特色的一篇。

穆青曾在日记中写道:“几十年来我对研究稿子兴趣极浓,苦虽苦矣,但别有一番乐趣,久而久之,几乎成了自己的癖好,不把稿子磨出来,就决不罢休……这就是新华社的传统,重要的稿子必须这么磨……每磨出一篇稿,也磨炼一次人,大家都觉得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新华社的名记者、名编辑好多都是这样磨出来的。”

再访“焦桐”,初秋的风吹过,仿佛是老社长的心语。

三、青春还原:努力回答新新人类之问

四张放大的黑白照片前,两个学生模样的少年驻足停留。正值暑假,在兰考焦裕禄精神展览馆里,这样的参观场景看似平常,却令人深思。

随着自媒体日益发达,舆论场变得丰富多元,如何让老典型焕发新光彩,高大上的传统题材如何适应年轻读者的阅读需求,如何避免报道吃力不讨好,做到叫好又叫座……新时期的焦裕禄报道面临诸多新的考验。

2014年5月,迎来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重要节点。我全程参与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战役性报道,其间新华社主动变革,通过深入扎实的采访和接地气的创新表达,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上述一系列问题。

从召开选题策划会之际,分社就明确提出以“80后”“90后”的年轻记者为主力担纲文字报道。在时任分社副总编林嵬的带领下,大家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头脑风暴”,年轻的同事们打破条条框框,不断抛出新新人类之问: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仅一年半,是否真能改造兰考大自然?”“焦裕禄从工业战线转至兰考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治‘三害’,相关的专业知识从何而来?”“从小到大,关于焦裕禄的名字听得很熟,大概做过什么事情也有所了解,但是新时期再写,如何避免太老气,如何消除久远的年代感?”

这些困惑和疑问,对即将展开的报道既是提醒也是指引。

报道组形成共识:要打破典型人物报道的传统思维框架,以全新视角切入,特别要回应年轻人的关切,着力挖掘焦裕禄作为普通人的人格魅力,多方位、立体化呈现一个有血有肉、层次丰富的焦裕禄形象。

从4月中旬开始,大家兵分三路,辗转郑州、兰考、开封、洛阳、北京等地,带着问题不断寻找。仿佛打捞散落时光沙滩的贝壳,随着一个又一个历史细节被重新发掘,报道有了日渐明晰的切入点:

—榜样人物身上的时尚元素。当摄影记者找到焦裕禄摄于1949年的一张照片时,又帅又酷的形象引发出青春、励志主题,“焦裕禄,青春去哪儿了”“焦裕禄的逆境商有多高”等创意火花一起闪现;

—针对网上流行的部分负能量情绪,比如“仇官”“拼爹”“炫富”,对照焦裕禄这面镜子,就有了“穷爸爸VS富爸爸”之问和焦裕禄的“为政为官”之道解读;

—聚焦兰考今昔之变,重新梳理那些依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焦裕禄“印记”,比如“直击人心的裕禄语录”“改变兰考的传奇神树”等等,尝试给现实以启迪。

除了创新表达之外,系列报道完成后,在后期的编辑、制作过程中,还借助了诸多新媒体技术手段,对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增加了读者互动设计,最终实现了既有集成展示,又便于移动传播的效果。

报道上线推出后,引发各方好评。因为前所未见的新锐表达、青春气息,“3D版焦裕禄”组稿甚至被网友用“炫酷”来形容。一位读者在微信端留言:“了解让人更亲近,即使素昧平生,即使隔着时间的洪流。感动之余,我也加入‘刷屏’大军,希望更多的朋友看到不一样的焦裕禄,一个有呼吸、有温度的普通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循着老社长的足迹,年轻的新华人坚持守正创新,让昔日的老典型又一次焕发新的光彩。

四、时代呼唤:用思想之光去照亮文字

“1966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口播,焦裕禄的事迹传遍全国。”

在兰考焦裕禄精神展览馆,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人群,工作人员细致讲解。一同被介绍给参观者的,还有在20世纪90年代初,三位新华社记者重返兰考,合作采写的另一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

“焦桐”常青,精神永恒。

在焦裕禄逝世50周年之际,除了承担系列新媒体集成报道任务之外,在时任分社副社长刘雅鸣的带领下,我有幸和时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赵承、新华社领衔记者张严平等总社前辈老师合作,参与了《人民呼唤焦裕禄》新时期姊妹篇的采写。这也是当年的焦裕禄大型报道中,由社领导亲自指挥,新华社重点经营之作。

重大主题报道,把握的关键在于“时机”二字。

时隔20多年,对焦裕禄精神“再呼唤”,有四个重要因素:一是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处于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将兰考作为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他还解释说:“我之所以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因为兰考是焦裕禄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我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三是适逢焦裕禄去世50周年。四是焦裕禄的事迹是新华社发现并报道的,焦裕禄报道是新华社独特的新闻资源。

距离纪念日还剩一周时间,总社团队连夜赶到郑州,刚进宾馆就召集分社报道组传达社领导要求:稿件立意上要以焦裕禄为镜,结合共产党的执政思考,跨越时空写出时代意义和现实针对性;行文上要澎湃而具思辨性,既充满忧患意识,“带辣味、有棱角,不回避问题”,同时又让人们看到希望、信心和力量……

“头脑风暴”过后,是争分夺秒的采访写作、修改打磨。

一遍、两遍、三遍……送审时任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后,经过提升思想、凝练语言,成稿从8000多字压缩至5000多字,最终以《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为题在纪念日当天播发,并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纸采用,登上百余家网站头条。

直面时代之问,高举焦裕禄精神旗帜的新华人,又一次完成了出发与抵达。

作为一篇政论性通讯,《穿越时空的呼唤》最突出之处是其通篇渗透着思想的力量,历史与现实不断交错,故事与思考相互融合,从不同侧面不断深化着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与呼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社领导亲自修改后,文中小标题变成了简洁对仗的四句话:“把泪焦桐成雨”—有一种缅怀感天动地;“父老生死系”—有一种力量坚如磐石;“毋改英雄意气”—有一种奋斗气壮山河;“两袖清风来去”—有一种品格高山仰止。同时,在文尾引用“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之后,又加入了“让我们再一次呼唤:为了那永远不改的本色‘依然月明如昔’!”由此,使得总书记《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词贯穿始终。

报道引发了广泛共鸣。

河南读者刘春龙反馈说:“我反复拜读了《穿越时空的呼唤》,感到这篇文章特别有激情,有真情,有深情,有诗情,我以读诗的节奏和感觉对该文章重新断句,一字不改,而最终它成了一个长篇政治叙事诗和抒情诗,蔚为壮观,波澜起伏……”

五、精神交响:一场跨世纪的接力传承

焦裕禄有句名言:“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如今,经历“兰考之问”“兰考之干”到“兰考之变”,这里呈现出一派“千顷澄碧”景象。

“这些年,兰考的变化翻天覆地。‘焦书记’留下了一座精神宝藏,县里从上到下,都是一种时不我待、拼搏赶考的状态。”开完工作会,回到办公室还未落座,温振就迫不及待地开启了话题。

12年前,我在兰考胡寨村采访调研。1986年出生的温振,受焦裕禄精神的感召,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来到村里;12年后,昔日稚嫩青涩的大学生“村官”,经过多个基层部门的摔打历练,已经成长为一家县级事业单位的负责人。

泡桐花谢花开,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

温振的故事是一个缩影。多年来,新华人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忠实记录着兰考大地的变迁,也见证了焦裕禄精神洗礼下,兰考干部们的奋斗和成长;与此同时,在讲述焦裕禄故事,宣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过程中,新华人也在代代接力,薪火相传。

尤其可喜的是,在总社和分社领导、编辑记者前辈们的传帮带下,越来越多年轻的新华人不断加入进来,成为新时期焦裕禄报道的主力军,并持续写下用心用情之作:《“精神高地”走出“经济洼地”—写在河南兰考脱贫之际》《焦桐,活在百姓心中的树》《焦裕禄精神,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兰考县委书记陈维忠认为:“长期以来,新华社一直关注关心兰考发展,推出了许多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宣传报道,为兰考写下不朽的新闻经典,有力提升了兰考的知名度、美誉度,更有力推动了焦裕禄精神在全国的宣传弘扬。”

在新华社河南分社办公大楼16层,有一面简洁朴素的文化墙,最高处的红色展板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新华精神:“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这16个字,挂在墙上,更印在新华人的心里。

焦守云说:“我接触过很多媒体记者,但无论何时,新华社记者,尤其是讲述中原大地故事的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对我来说,都是最特殊、最亲切的,也是作风最优良的。从他们身上,我能看到新华社记者代代相传的优良作风,也能看到我父亲教导我们所应具有的良好家风。”

新华社是一个大家庭,新华精神正是这个大家庭代代相传的良好家风。

今年4月,沿着老社长穆青的足迹,从兰考到辉县,河南分社采编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这是一次红色之行,也是感悟初心之旅,记者们边走,边看,边沉思。

交流会上,年轻记者们表示,焦裕禄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采写焦裕禄报道的老一辈新华社记者穆青等同志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标杆。作为新时期的新华人,要秉持新华精神,沿着老一辈新闻人的足迹,深入践行“四力”要求,继续做好新时代英雄人物、典型人物、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工作。

两个多月后,新华社河南分社干部教育基地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挂牌设立。

河南分社社长唐卫彬表示,这里既是党性和思想的教育基地,也是新闻业务和实践的教学基地,有助于全面加强分社干部职工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和业务提升,传承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作风,从光荣传统中体悟精神品格,从不朽名篇中汲取智慧力量,更好地履行党中央喉舌、耳目、智库职责。

初心如磐践使命,笃行不怠启新程。

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新华人对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接力传承,新华精神与焦裕禄精神的激荡交响,正在书写新的传奇。

猜你喜欢

分社兰考焦裕禄
这些数字,读懂焦裕禄精神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又访兰考
“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互联网+履职”:兰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动
焦裕禄墓前(外二首)
兰考交卷
法新社进入朝鲜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到CCS雅典分社调研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