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传承到文化育人:小学博物馆课程的开发与建构

2023-10-23庄玉张敏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32期
关键词:钱币博物馆育人

■庄玉,张敏

2019 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充分发挥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基地和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与自然资源的重要育人作用,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1],表明构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要求“学习时空”的新变革。开展博物馆教育是落实“双减”的有效措施,2020 年,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指出要开发博物馆系列课程,创新博物馆学习方式,鼓励小学在课后时间开设校内博物馆系列课程[2],博物馆课程是传承文化并实现文化育人的基石,学校要通过有意义的教学设计,让多种创新学习方式融入课程中,增强学校博物馆课程的学习效果。

一、文化传承与文化育人的逻辑关系

(一)文化传承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是与历史、政治、经济有关的一切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附属产物。文化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在发展历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产物,是国家和民族发展历程的优秀结晶。文化传承就是人类对文化的继承和传递。从内容层面上看,它包括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承。从传播媒介上看,有口耳相传、文字媒介、网络媒介等多种范式。

(二)文化育人的内涵与特征

文化是学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所特有的因素。文化对于学校来讲是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与力量,文化育人是学校教育中最高层次的育人方式,是以人类发展历程中被“人化”的文化进行“育人”。文化育人既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途径,也体现了文化的内在含义,更是深化学校教育改革,进行文化建设的需要。

1.文化育人不同于显性教育,具有内隐性特征

文化育人是一种思想活动,它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是一种无意识的文化熏陶,是一种无形的、隐性的教育。从学校角度看,文化育人就是教育者通过有意识地设计和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使学习者在其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迪和影响。

2.文化育人不同于灌输式教育,具有渗透性特征

文化,不应该是学习者被迫接受的内容,它应该是春风般柔和的、春雨般润物无声的,它像空气一般,无声无息地环绕在学习者身边,让人无法觉察,却又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它、吸纳它,从而使学习者潜移默化地形成人格、完善自我。

3.文化育人不同于直接传授教育,具有间接性特征

文化本身并不会促进人格形成、促进自我发展,只有当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到思维活动中,才能起到教化的作用,才能影响人的发展。于是,文化的内化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在文化育人中,我们需要关注文化从客观的物体到主观的认识,然后再返回到客观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现从“人化”到“化人”的过程。

4.文化育人不同于碎片化教育,具有整体性特征

当今,我们学校教育是分科教育,知识点显得零散、碎片,这些只能称作知识。文化不等同于知识,它是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是整合的,文化育人是整体协作的。与传统的知识教育相比,文化育人更强调对文化整合能力的关注和培养。这种文化的整合能力通过受教育者自身对文化的内化,并在长期的熏陶中不断积淀,从而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

5.文化育人不同于短期输入教育,它具有长期性特性

短效的知识教育与文化育人是不同的。文化育人就是让受教育者能浸润在丰富的文化环境氛围中,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深深地印到受教育者的心灵里,成为他身体中流淌的“血液”,成为他的精神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是持久稳定的,需要长期影响才能形成个体独特气质,塑造其高尚品格,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三)文化传承与文化育人的价值区别与联系

从理念来看,作为文化传承的校外博物馆通过认知和感受进行知识传递,从而进行文化传承。而学校博物馆课程则是通过跨学科学习来探究理解和传承文化。从目标来看,校外博物馆主要通过讲授参观,面向大众进行文化的传播。而文化育人是通过跨学科的文化体系的创新与构建,根据学习者不同年龄特征,进行分龄化的教育,其学习方式以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及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求师生通过参观、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报告分析等方式构建起知识体系(见表1)。

表1 文化传承与文化育人的区别

二、文化育人视角下博物馆空间的转换

(一)物化空间向文化空间的转化

物化空间即看到的是物质的本身,以小学钱币博物馆为例,馆内所展示的每一块钱币,虽然都有详细的介绍,但它不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学生所看到的仅仅是表层的内容,看不到它背后的历史。所以首先有一个方式要转变,即要把博物馆建设成一个未知知识的博物馆。比如钱币博物馆里面的展品除了简单介绍它的形状、颜色、材质外,教师还需要了解它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内容,要了解它的艺术价值。艺术价值的文化特征具有社会性、阶级性,可以让学生看到这个钱币背后的阶层、社会群体、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样就打开了历史的窗户。在带领学生进行钱币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钱币的形状很感兴趣,他们进入博物馆,看到了饼形的、刀形的、铲形的、圆形方孔的、圆形圆孔的等各种形式的钱币,这里孩子们看到的就是物质本身。随后,他们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么多的货币形式,最后圆形方孔的货币却成了主要的货币形式呢?于是他们开始对这些疑问背后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深入探究,这样一来,物化的空间就转化成了文化的空间了。

(二)单一空间向多元空间的转化

在博物馆教育中要打开历史的窗户,了解背后的文化,就需要把单一的以简单知识学习为主的空间,转化为一个供学生探究的空间。以钱币博物馆为例,不再仅仅让学生了解中国有多少枚钱币,它的形状材质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在博物馆中,追问钱币背后的文化。这样,博物馆的文化空间功能就升级了。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多更简单了。当学生们拿着一部手机、一个平板走进博物馆,钱币的相关知识很容易就能获取到。比如孩子们看到精美绝伦的 “王莽钱”,通过电子设备,轻易能查询到钱币品种、制作工艺、钱币文字等相关信息,但这些钱币背后,却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失败的货币改革。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局? 孩子们借助这些问题,打开了历史的窗户,通过探究了解钱币背后的文化,这个单一的空间就转化为了供学生探究的多元空间。

(三)封闭空间向开放空间的转化

一般说来,特别是学校里的部分空间,由于担心物品的损坏,所以只是偶尔开放给师生看看,又或者有些学校的开放只是形式上的开放。而博物馆要做的开放,是实质性的开放,让所有师生将博物馆藏品作为供学科课程开发的资源,与博物馆本身产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把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实质性地开放。博物馆课程的主角是小学生,站在儿童的视角,需要营造创新互动的具有趣味的氛围,让孩子们在博物馆中观察展品、产生思考并进行表达,将博物馆与学科结合,例如“博物馆+美术”,孩子们画绘本、捏钱币、拓钱币;“博物馆+数学”,他们为自己拓印的钱币作品设计装裱框等。这样真正开放的空间,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多的可能,学习的成果也变得丰富多样。

三、文化育人视角下博物馆课程的开发

(一)文化向课程转换的模型

成都市锦官城小学在开发钱币博物馆课程的时候将学校课程的建构分成两条线(见图1),第一条线是文化传承,第二条线是文化育人。横向看,文化传承有三个层级。第一个层级是感官体验,所谓感官体验就是看到了什么从而产生了热情。在钱币博物馆中看到钱币后产生了兴趣,即感官体验。第二,分析鉴赏,对钱币的形状图案进行分析,并把它与历史联系起来分析。第三是文化传承,即知识建构起来之后,可以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达,从而传达给其他人。创新传承则是用自己的知识体系来传承,这是一个逐步上升的三个层次。纵向看,文化育人也有三个层级。第一个多元认知,即对事物多角度多方面的理解。第二,文化理解,就是通过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等来看钱币,达到文化理解的层面。第三,精神塑造,是最高的境界,文化育人与文化传承交互整合就形成了课程。

图1 钱币文化向钱币课程转换的模型

(二)课程目标的全面设计

学校在开发小学钱币博物馆课程时,根据博物馆课程的文化内涵,注重突出学生的真实学习体验和课程理念,设计了课程的总体目标。

第一,通过在博物馆开设博物馆文化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美德以及人文精神,充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发展脉络,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和基本内涵。

第二,能够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同伴合作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等,提高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有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文化价值认同感。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将总目标进行分级(见表2)。低年级以感官体验为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博物馆藏品,借助视听触觉等感官体验,对藏品的形态、色彩、材质等外在特征信息进行认识感受,从而认识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并对其产生兴趣;中年级以多元认识、分析鉴赏为重点,初步进行文化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式、项目式学习等方式,了解馆内藏品,引起情感共鸣,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高年级以文化理解、创新传承为重点,进行精神塑造,学生通过探究式、项目式学习方式进行跨学科融合学习,通过对藏品价值的解读和表达,批判地看待藏品背后蕴含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从而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表2 小学钱币博物馆课程目标体系表

(四)课程内容开发的思路

馆校博物馆课程建设中最基本的理念,就是把学校博物馆当成未知世界来开发。

1.馆校文化的纵向开发

以钱币博物馆为例,学校在课程开发时,可以沿着时间这条线。如适用于各学科的钱币文化的演变历史和发展规律,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等。其次,可以研究某一种钱币文化演变的背景和历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如果说第一个内容是面的研究,那第二个内容就是寻找一个点进行研究。

2.馆校文化的横向开发

以钱币博物馆为例,通过对钱币文化要素的选择整理,发掘特色课程元素,开发特色课程。具体来说就是钱币文化要素,比如钱币所属的朝代、产生的背景,钱币文化的形状材质与社会的关系,都属于课程元素。学校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也可以把它作为学生探究的点来进行研究。将学校特色的钱币课程元素渗入其他学科课程体系,拓展课程内容,拓宽学校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也增强民族文化的内在创新能力。如在语文课中研究钱币文化,可以进行大量的阅读,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来加深对钱币的理解。将阅读材料收集整理工作交给学生,而后将大量的材料进行一个整合式的阅读。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跨学科的,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非常有利。所以特色课程元素可以渗入各个学科,它可以丰富课程的内容,扩大学校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范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四、结论

在由一件件藏品构建起来的博物馆空间里,学生将自己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他们不断寻找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形成核心素养。博物馆课程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强调以探究式、项目式学习方式,促进多学科知识联动,传统文化、学科知识、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了有机结合。博物馆课程立足儿童视角,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一件件藏品中,学生满怀敬畏、满怀激情,向智慧敬礼,向文明鞠躬,逐渐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写的人。

猜你喜欢

钱币博物馆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钱币翻倍
博物馆
组合钱币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露天博物馆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