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诗教”精神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讨

2023-10-23宋慧娟

海外文摘·艺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诗教诗词中华

□宋慧娟/文

“诗教”即“以诗为教”,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教育形式。“诗”最早即《诗经》,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后来“诗”泛指中华诗词。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诗教”在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接续了当代文化需求,在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通过发掘中华“诗教”精髓,将传统“诗教”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引领教师有效地开展诗词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学习,继承“诗教”这一优秀文化基因,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 中华“诗教”传统的文化内涵与发展演变

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源于上古,从最初的关乎生产与劳动状态的率性表达,逐渐扩展到社会功用之表现、个人境遇之抒发、宇宙人生之思考等内容,诗歌题材愈渐丰富,诗性之光愈发显现。“自文字以来,诗最先立教。”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教育方式——“诗教”,逐渐成为延续和传播中华文明思想与民族智慧的独特方式。

诗教的文化内涵是随诗歌自身发展进程不断调整的。孔子是中华“诗教”最早的倡导者和力行者。“诗教”一词最早见于儒家经典《礼记·经解》,是指以《诗》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核心是塑造“温柔敦厚”的精神品格与处世态度。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1]”孔子认为:进入一个国家,可以了解其教化国民的情况;如果民众为人处世温柔厚道,一定是《诗》歌教化的结果。这里的《诗》是指《诗经》(又称《诗三百》)。

在孔子之前,已有“诗教”相关思想的萌芽。“以诗为教、诗以言志”的教育内容与礼教、乐教相融合。夏商两代,礼乐文明初具规模,在周代国学与乡学教育中,“诗教”是与礼乐舞制度相结合的教育方式。“诗教”属“六艺”之中的“乐”,广泛应用于祭祀、征战与外交等场合。春秋至两汉时期的“诗教”主要以学习知识、立德修身、言志悟理为主要内容,以塑造“君子品格”为任务。系统的“诗教”理论始建于春秋末叶,王官失守、礼崩乐坏之际。孔子秉承“文不在兹乎”的文化使命,兴私人教学之先,他搜集整理传统文化典籍,把《诗》《书》等作为教育学生的教材,形成了儒家系统的“诗教”理论体系,并将“诗教”的积极影响普及到平民,扩展了中华传统“诗教”的文化内涵。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可见诗歌丰富的育人功能与实用价值。在孔子的“诗教”思想中,立德修身应从学《诗》开始,用《诗》的精神来指导自身的行动,用《诗》的语言来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学《诗》提升自我认识与内在精神,以礼义教化培养君子品格,“诗教”,以《诗》为教,是早期和启蒙阶段的教育。孔门诗教的另一重要观点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这是对“诗教”社会功用的概括。《诗》可以感发意志、引发想象;《诗》可以体察认识、考见得失;《诗》可以陶冶审美、和而不流等,后世学者对兴、观、群、怨虽有不同之解说,但《诗》所具有的政治道德教化、伦理秩序维护、审美价值陶冶等社会功用是为后世所公认的。

汉代颇重“诗教”的伦理教化功用,将《诗》视为道德教化的重要工具,尤以“温柔敦厚”作为“诗教”的内核。“诗教”的政治功能在汉代也发挥到了极致;汉代以后的“诗教”侧重于诗的创作评鉴与审美理想的探索与表达等,“诗教”不再仅仅指《诗经》为教,“诗教”的视域大为开阔,其内涵泛化为诗歌创作、鉴赏与传播等内容形式,包括一切以诗歌为内容的教育活动。“诗教”也从重“教”转向重“诗”。随着诗歌形式的发展与演变,“诗教”的内容与形式也不断丰富,其在认识世界、感发意志、教化人心、涵养情怀乃至疗愈精神的内涵意义逐渐强化。由此看来,“以诗为教、诗以言志”的“诗教”传统随华夏文明而发展已延续数千年,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维系社会结构稳定的重要力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诗教”精神在人文教化、社会功能与审美理想等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读诗、解诗、悟诗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诗教”来涵养品格、化育性情、丰富生命体验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2 中华“诗教”的文化特质与时代意义

中华“诗教”不仅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特质。中华“诗教”文化的本质是审美文化,核心是德育文化,聚焦于创新文化,指归在人格文化[2],其在养心立德、启智增慧、审美陶情、砥砺人格、社会凝聚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用巨大,以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诗教”为路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华“诗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因为它内涵丰富、意义深广。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与智慧,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诗歌中所秉承的家国情怀、蕴含的社会风尚、存续的文化精髓,能让学生感悟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从而更有动力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综合语文学科教学要求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发展目标,开展“诗教”,融入中华古典文化的精粹,有利于提升古典诗词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实现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为学生的终身教育与全面发展助力领航。

3 基于传统文化教育下学生“诗教”的有效路径

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中国古典诗词特有的形式、生动的意境、灵动的表达与丰富的内涵,蕴含着巨大的育人价值,在涵养高尚审美情趣、厚植中华文化底蕴、坚定文化自信上有着重大意义。但现行的诗词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如何有效地开展“诗教”,突破诵读、解意、记忆的浅层学习,从音韵、节律、意象、品格等多层次挖掘诗词的潜质,使学生由感知、积累到入心领悟,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涵养,深化诗词学习的意义与境界,实现“诗教”传递感受、启发心灵、激发想象、提升认识、教化人心、规范伦理和砥砺品格等作用,达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从业者值得探究的问题。

3.1 创设“诗教”文化氛围,展示“诗教”精神

文化氛围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文化现象和环境。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在校园文化或班级文化建设中,创设“诗教”文化氛围。在学校宣传栏或教室墙壁上张贴蕴含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不同主题内容的诗词名句,能够创设校园“诗教”文化氛围,提升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之美,建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象,感受到诗词魅力,感悟“诗教”精神。除此之外,也可将优秀的古诗词布置在教室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感受诗词内涵。还可以在班级中设立“诗教”专栏,学生每天都能看到与立志成才、仁民爱物、豁达乐观等内容相关的诗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诗教”精神,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底蕴的沉淀。学校可以举办“诗教”文化竞赛或开展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与深远,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人文涵养。

3.2 基于“兴发感动”理念,创新古诗词课堂教学

当前的古诗词教学强调词句的积累而忽略内涵的内化,课堂教学以诵读古诗文、解读背景、理解诗意等内容为主,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视角开展诗歌教学较少,诗词所具有的深层美对学生应有的熏陶与影响体现不足。中华“诗教”潜在的、恒久的价值未能充分发挥,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兴发感动”是叶嘉莹通过挖掘中国古典诗词特质而形成的对诗词进行读、赏、评的方法。“兴发感动之作用,实为诗歌之基本生命力。[3]”这是指通过对诗词的吟诵与解读,感发出中国古典诗词生生不息的力量。

基于“兴发感动”理念的诗词教学能够充分挖掘诗歌兴发情思、感动生命的力量,让蕴含于诗歌中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真实而活泼地呈现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并产生内心的共鸣与认同,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音韵美、意象美、品格美,实现对诗歌中的丰富历史、人文知识、情感力量与思想价值的感发与传承。

3.3 开展课外“诗教”实践活动,内化诗词积淀,促进文化传承

“诗教”逐渐成为社会性的公益活动。课外“诗教”实践活动是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将“诗教”延展到课堂外,以实现课堂与课外的有效结合。古诗词的运用是诗词学习的最高境界,要引导学生内化诗词功底,外化诗词表达,以中华“诗教”精神来感化青年一代,推广“诗教”的价值与形式,引领青少年一代诵读诗词,感悟中华文化精神。

应将诗词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学完《枫桥夜泊》这首诗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迁移学习韩愈的《秋字》,引导学生探究其中“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背后的故事。当地的学生,还可将诗歌与地方文化特色相结合,有组织地去参观昌黎阁与多胜楼,这样能让学生了解到有关昌黎阁与多胜楼的背后历史渊源,设身处地地体会诗人韩愈在《秋字》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从而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和中华“诗教”精神的魅力,在实践中实现文化精神的内化。

4 结语

中华“诗教”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文脉发展的源头,寄托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情感。将中华“诗教”精神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获得传统文化的滋养,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诗词教学活动,引领学生有效地学习古典诗词,通过营造古典诗词学习氛围、挖掘诗词内涵、优化教学方法、开展“诗教”实践活动等,真正实现中华“诗教”精神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猜你喜欢

诗教诗词中华
我与诗教
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建设项目启动会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杨叔子当代诗教理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