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生态系统框架下的图书馆信息协同内涵研究
2023-10-23周文云袁晓明马云辉
周文云,袁晓明,马云辉
(苏州大学 图书馆,江苏 苏州 215006)
0 引言
信息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5G以及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十四五”规划也提出了“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的要求,包含图书馆在内的高校各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跟随信息技术的脚步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在高校各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不断发展和迭代中,高校信息生态系统也应运而生。受限于技术、政策等原因,高校信息生态系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各种各样信息孤岛的出现造成了多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又如各类资源的重复性建设造成了大量的数据冗余,不利于信息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所以作为高校的数据和信息中心,无论是从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基础信息提供者还是从重要参与者的角度,图书馆在整个高校信息生态系统中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信息生态系统的背景下,从信息协同的角度出发,构建高校信息生态系统协同框架,分析图书馆在整个高校信息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此消除信息孤岛以及数据过度冗余带来的影响,促进高校信息生态系统的稳步健康发展,加快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
1 相关概念及其应用研究
1.1 信息生态论
信息生态理论源自生物学的自然生态理论,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信息、人和空间环境组成的动态、生长和开放自组织的生成过程。信息生态论自提出至今几十年内,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新且热门的理论分支。其受环境影响的各要素之间各自发挥效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信息在其中不断地进行循环和传递,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复杂系统[1-2]。
1.2 信息协同
协同思想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Haken提出。协同是指在一个系统内部,组成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协作作用,使得整个系统成为一个有序整体的过程[3]。而信息协同则是协同思想与信息学科的交叉领域,旨在用协同思想来提升和辅助信息学科的研究。在信息量无限膨胀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协同可以有助于更加合理和充分利用信息。
1.3 信息协同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国内对于信息协同理论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图书馆内部的协同机制,如:王刚等[4]提出了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同步机制;张春丽[5]分析了基于数字图书馆关联数据用户服务模型和协同信息推荐模型;薛佩伟[6]从应用平台和服务载体论述了信息生态视阈下数字图书馆信息协同服务模式的构建;孙战彪[7]将SOLOMO的概念运用到图书馆信息资源协同建设中。第二,图书馆与图书馆或者与业务产业链上下游单位之间的信息协同,如:谢守美等[8]构建了馆员与科研人员的协同信息行为的保障体系;肖钠[9-10]则从电子书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既分析了电子书产业链信息协同的模式,又阐述了电子书产业链信息协同创造的内涵。除此之外,对于图书馆在高校信息生态系统中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协同的讨论和研究并不多见。
2 高校信息协同框架
由于少有学者对图书馆与高校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探讨,本文将重点讨论图书馆在高校信息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信息协同的内涵与作用,而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要构建一个基于高校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协同框架。该框架旨在建立统一的平台基础上,实现对已经存在系统的对接并且兼容衍生出的新业务需求下的新系统,最终形成统一的、信息对称的且数据冗余度合理的局面。
针对高校信息生态系统的现状,从信息架构角度出发,结合信息协同理论,可以将高校信息协同框架分为基础数据层、协同平台层和应用服务层。
2.1 基础数据层
基础数据层是整个框架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由各个信息元构成,其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学生、教职员工、纸质图书、数字资源、建筑物、各类设备等各方面的信息。考虑目前各个信息系统的发展情况,数据层还应对异构数据存有兼容性。
2.2 协同平台层
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协同概念在这一层得到很好体现。对用户而言,协同平台层是一个完全透明的处理层。这个平台层的目的是在建立完善的数据层基础上,利用如Webhook、数据库订阅、SSO单点登录以及数据库整合等多种技术,形成一致的信息流,用户从协同平台层得到的信息都是一致且合理冗余的。协同平台层的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生态系统在进化的同时能保持各个系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保证整个信息生态系统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平稳发展。
2.3 应用服务层
由于各个职能部门对于同一人或者事物的需求和统计口径有差异,必须考虑各个系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所以应用层的目的在于在兼顾已存在的信息系统前提下,亦能在统一的平台上衍生出各个职能部门的新系统,如图书馆、人力资源部门、教务部门、信息中心、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及后勤等多个职能部门。
3 图书馆在高校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内涵
3.1 图书馆是高校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参与者
高校信息生态系统在各类信息技术不断革新和发展下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进化。从数字化到智慧化的进化过程中,各高校已经存在并发展着多种不同的信息系统,构成了各自的信息生态链乃至信息生态圈。由于每个系统都有各自的针对性和独立性,所以相互之间对同一个人或者事物都有着不同的描述,故每个信息系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每个系统的独立性也造成了信息孤岛和数据重复性建设等问题。而图书馆又与高校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必不可少的联系,如图书馆的馆藏信息管理系统与国有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对图书类或非图书类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图书馆与教务部门之间对于学生的管理也有着不同的着重点;图书馆与人力资源部门之间,对于教职员工的管理也有统一性和偏差;图书馆与后勤部门在馆舍、通用设备上,图书馆和信息化中心在信息设备及信息系统上都有一致但独立的考量。由此可见,图书馆在这样的信息生态系统中处于一个核心的数据中心地位,只有正确处理好信息不对称和控制好数据合理的冗余度,才有利于图书馆与校内其他职能部门之间良好的数据交流和沟通,使整个高校信息生态系统稳定发展,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保障。
3.2 图书馆是高校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主要提供者
信息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信息主体、信息以及环境3个部分。其中,信息又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和关键。图书馆是全校范围内各类信息聚集的中心节点,自然成为高校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从构成信息生态系统的3个部分角度考虑,图书馆人,包括工作人员和读者形成了信息主体,而图书馆还可以形成用户数据、环境数据和资源数据等多种数据信息以及信息环境。其中:用户数据包括读者的基本信息、借阅信息、访问习惯等;环境数据包括各馆舍位置、馆内环境的温湿度、各部室的分布和使用情况、各类工作设备的分布和使用情况等;资源数据则是图书馆的优势所在,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国内外的各类商业和自建数据库以及服务平台等。由此,图书馆在整个高校信息生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信息生态系统得到协调发展的关键点。
3.3 图书馆与信息生态系统的对接
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五要素”为图书、读者、领导和干部、建筑与设备、工作方法。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进化和智慧化图书馆的发展,本文中提到的图书馆“五要素”是在信息化和智慧化背景下的泛化概念。图书除了传统的纸质图书,还包括各类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而读者、领导干部都可以映射为人的元素;建筑与设备映射为馆舍、通用设备、信息网络等专用设备以及一些诸如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手段和方法;工作方法则可以理解为影响生态信息系统中的一些外部环境,如针对图书馆的一些方针和政策,以及工作的规章制度等。
针对构成信息生态系统的3个部分,本文从图书馆的“五要素”出发,将其分别对应到信息主体、信息以及环境上,从根本上形成图书馆与信息生态系统的对接。同时,协同平台层从技术层面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和信息的协同性,促进整个信息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4 高校图书馆在协同框架中的作用
结合图书馆本身的业务特点以及信息生态系统这一理论,从信息协同角度出发,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基础数据层、协同平台层以及应用服务层3个方面发挥相应的作用。
4.1 基础数据层
图书、读者、领导和干部、建筑与设备这几个要素皆是图书馆在基础数据层面必须考虑的因素。由于图书馆的各类数据可以延伸到全校各个职能部门,在建立科学的数据层方面,既要考虑图书馆本身工作的高效和便利,也要符合整个信息生态系统可持续的进化要求,对数据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从硬件、系统配置、表结构及SQL语句等方面着手,改善和优化数据层,为信息协同打下坚实的基础工作。
4.2 协同平台层
图书馆既要适应学校信息生态系统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发挥好信息关键节点的作用,从信息协同的角度出发,从信息主体、信息和环境上努力,对各类数据尤其是异构数据在协同平台层上及时反馈和修正,保证与整个信息生态系统达到一致,从而解决信息孤岛、信息不一致以及数据的过度冗余等问题,又要保证在各类新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充分发挥数据中心的作用,以坚实的数据基础,保持全校信息生态系统在未来的一致性和协调发展。
4.3 应用服务层
以协同平台层为基础,考虑到信息系统发展的多样性,在发展对应的应用服务层方面,要针对图书馆特定的业务工作,维持图书馆内部信息生态系统的平稳和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同机制形成与全校的信息生态平衡,从而发展自身的信息系统和智慧升级,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完善、高效的服务。
5 结语
本文从信息生态学的协同原理出发,提出了高校信息协同的框架,且在此协同框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整个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内涵以及作用,消除了信息孤岛,解决了每个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顺畅一致的问题;减少数据的重复建设和过度冗余;克服了不同部门对同一人或事物上的统计数据不一致造成的问题。诚然,高校图书馆在整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需要全校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从技术和政策双方面入手,保证信息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和不断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