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业财融合财务管理模式改革思考
2023-10-23舒杰
□文/舒杰
(东华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
[提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深刻的影响,高校现有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逐渐难以满足精细化管理需求,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更是明确高校财务管理体制需要向价值创造型转变。由于高校财务管理系统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背景恰巧和当初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情景类似,财务共享中心为高校构建高度的业财融合管理模式打开新思路。
随着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和模式。这种科技进步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使得企业和组织能够更高效、更快速地适应变化,并且创造更多的机会和价值。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愈发关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不断增加。2019年,新《预算法》及相关政策条例的出台实施,标志着国家公共财政预算将从“投入型”向“绩效型”转变,各级政府及行政单位纷纷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旧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被打破,高校也进入改革行列,要求实施“双基础、双分录”,即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相结合,通过改变原有会计核算基础,完善会计信息系统,调整相关会计科目,以此实现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内涵式发展。财政部颁发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等政策的推出也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现有的信息化系统滞后,以及信息散乱、标准不一等问题,高校在改革过程中对会计软件和系统的升级与再造反而增加了行政运行成本,财务人员很难向管理会计职能转型,而这与财务共享模式的起源和发展有些相似。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帮助财务管理人员更好地实现管理会计职能转型,助力高校打造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系统。
一、财务共享与业财融合
财务共享是一种新型财务管理方式,利用信息系统整合和分析财务流程,提高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降低成本,完善组织架构,提升管理能力。随着企业发展,伴随着管理层级的增加,本部对子公司和分公司的管理变得困难,而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财务共享服务通过统一的财务核算和结算业务管理方针,推动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并提高业务和财务处理效率和质量。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可以将企业分散在不同地点的数据信息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和高效共享,为企业提供更高效、规范、标准化的财务管理服务。此外,财务共享下的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可以起到积极作用,能大幅提升相关财务人员技能水平、专业素养和管理效率,提高财务核算的准确性和质量,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因此,财务共享模式的实施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效益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业财融合是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与业务活动有机结合的一种方式,旨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该模式可以紧密联系企业的财务和业务,借此促进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使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业财融合还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以及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通过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紧密结合,财务部门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业务情况,为业务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和分析,从而支持业务部门的决策和发展。同时,业务部门也可以为财务部门提供更为详细的业务信息,帮助财务部门更好地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以此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企业长效发展。同时,加强企业财务与业务的紧密联系程度,利于对企业资源的协调分配与重新整合,提高企业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借此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保障企业的稳健经营。总之,业财融合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可以使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和决策支持质量得到全方面、高效能的提升。
综上所述,财务共享模式和业财融合都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财务共享模式,企业能够将财务信息实现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而通过业财融合,企业能够实现全面化、协同化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应用方面,财务共享模式和业财融合也已经在许多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财务共享模式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目标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飞跃,教育事业得到广泛重视,高校财务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正在不断促进业务和财务的融合,这也意味着对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需要不断提升质量和效率,以确保高质量和跨越式的发展。因此,高校需要采取措施,如引入信息化技术、改进管理流程、建设共享平台等,对财务数据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挖掘,为高校的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依据,以实现业财融合和高效财务管理。通过业财融合,高校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度,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经济状况和财务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保障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诉求本质上与企业是相似的,都针对于如何降低行政运营成本、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减少财务风险损失、实现财务服务需求。不过,高校和企业具体实现这些诉求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因为高校在会计制度、经济业务、服务对象等方面与企业存在较大差异。高校在面对经费管理、数据采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1)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一些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手段,导致经费管理、财务报表编制等工作存在诸多问题。(2)资金管理难度大:高校通常面临着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和使用需求,如科研经费、教学经费、后勤经费等,加之经费的来源和使用受到严格的监管和审批,因此资金管理面临着较大的难度。(3)数据采集和管理问题:高校通常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个系统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数据的重复录入和不同系统之间的不兼容性,容易导致数据错误和信息不准确。(4)财务与业务相脱节:一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与业务活动没有很好地结合,导致财务工作无法为业务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也无法很好地协调和整合企业的各项资源。(5)风险防范能力不足: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包括财务造假、内部控制不力、违规经费使用等,因此需要加强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财务共享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它可以集中管理高校财务资源,提高财务服务能力,优化财务服务体验,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实现业财一体化。将高校的核算业务整合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中,能够实现标准化流程和高效处理,通过提高效率降低其管理成本。财务数据的透明度与准确性的提高,也将为高校决策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协助高校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从“投入型”转变为“绩效型”,以解决内部“重视核算而轻视管理”的现象。但要实施财务共享平台,需要高校改革传统的业财分离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业财融合的财务管理模式,包括管理理念、制度机制、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因此,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同时从企业的财务管理经验、相关理念和技术手段中借鉴,制定出适合的财务管理策略和措施,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财务管理。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日常财务管理基础目标:包括财务核算、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费用管理、收入管理等方面,旨在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能力和运营效率,降低财务风险。(2)绩效管理目标:将财务目标与高校整体战略目标对接,制定合理的绩效指标和考核机制,实现绩效评估、激励和优化。通过绩效管理,可以激励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效益和效果。(3)内部控制建设目标: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合规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内部控制的建设,可以降低高校财务管理的风险和损失,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4)决策支撑目标:利用财务数据为高校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包括财务分析、预测、决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通过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可以为高校的决策提供更准确、更全面的数据支持,提升高校的决策水平和效率。(5)信息化建设目标: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推动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化决策和管理。(6)统筹规划目标:通过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财务预算,科学规划资金使用和项目投资,促进财务与业务之间的有机结合,支持高校的全面发展。(7)人才培养目标: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财务管理队伍,为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提供有力人才保障。(8)风险管理目标: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防控,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能力,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实现以上等创新目标,高校财务管理可以向价值创造型转变,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人才培养和风险管理等创新手段,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财务共享模式下高校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路
高校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需要依托软硬件设施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并遵守各项准则制度,利用业务模块为核心,重点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以发挥决策支持功能。
高校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支持层面,主要包括技术支持和制度支持。技术支持层面需要建立安全可靠的网络信息平台,包括独立的服务器、干净的网络环境、庞大的数据库和影像识别系统等。要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成功实施这些技术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制度支持层面需要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并贯穿于业务活动全过程。这些制度措施需要嵌入信息系统中,以信息化手段保障内控制度的有效发挥,减少人为干预,从而实现高效、标准化的业务处理。这两个支持层面的有效融合将为高校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高校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业务层面由各种功能强大的业务处理模块组成,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反映他们的业务活动。通过标准化的处理方式,这些模块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促进财务与业务之间的相互连接。此外,这些业务处理模块还能够自动化会计核算,从而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为了实现财务与其他部门的业务融合,财务共享平台的业务处理模块需要覆盖高校教学、学科、科研、行政、后勤等各个方面。通过这些业务处理模块,高校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实现业务数据的全面采集和处理,实现高校各部门业务和财务的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人为错误和风险,为高校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财务数据信息。
财务共享中心的功能层面主要包括报表管理系统和决策分析系统。根据前端用户的不同使用者需求,报表管理系统可提供多种形式的财务报表筛选和查询功能。同时,报表管理系统也能够根据财政部门的要求自动生成各类标准化报表,并提供数据对接接口,以满足不同形式需求。决策分析系统旨在采用智能化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对财务决策提供科学支持,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数字化转型下高校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这些数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收入、支出、负债、资产等各种财务数据。通过这些功能,财务共享中心在高校内涵式发展中发挥着保障作用。在高校发展中,财务共享中心可以为各个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并促进高校的长期发展。
四、财务共享模式下高校加强业财融合相关建议
(一)优化流程建设。为了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升级和转型,并促进业务和财务的融合,高校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优化和完善财务和业务流程,实现信息系统和数据系统的互通互联。同时,为了确保财务共享模式下各种经济行为的规范开展,高校应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机制,提高约束力,保障财务和业务活动的规范开展,从而实现财务和业务的高度融合。举例而言,通过对电子报账系统进行升级和完善,以实现日常报销业务的收支流程化管理,从而简化报账流程,提高效率。高校应建立统一而规范的流程,采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管理方式和精细化、严密化的系统管理方法来实现对财务和业务的标准化管理,并通过这些方法实现数据的有效共享。为此,高校需要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将各部门信息模块和财务系统进行整合,并将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政策纳入整个流程。这样可以实现学校各部门业务的规范化、透明化和标准化,并提高财务数据传输效率,实现财务数据的实时共享。另外,为了提高共享平台信息的实用性和通用性,高校需要统一制定人员、部门、项目等基础信息数据格式,以使数据在采集、交换、共享、分析和反馈全流程处理中无缝对接。最终,高校应通过刚性和约束性的制度,将内部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纳入财务共享平台系统中进行规范统一化的管理。
(二)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是加强业财融合的关键。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制定内部控制流程,健全各项制度,强化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确保财务活动的规范性和透明性。同时,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意识,确保财务共享模式下各种经济行为的合规性和稳健性。这样才能让业财融合更好地实现,为高校的财务管理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从控制环境方面入手,为了保障内控工作的开展,高校需要优化管理架构,划清岗位职责,打破部门隔阂,加强内部交流与合作。同时,通过宣传内控文化以营造良好的内控意识和环境氛围,提高财务人员参与度,使内控制度贯彻执行。
从风险评估方面着手,需要加强风险管控能力,针对业务、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风险进行防范和应对。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分析机制,以便实现风险的合理判断、及时应对,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从控制活动方面着手,需要建立内控体系。通过设立专门的内控管理部门,梳理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对部门和岗位进行调整和精简,构建一个权责清晰、互相监督、协调高效的岗位管理机制,保障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从监督方面着手,建立考评机制是内控监督的关键。高校应制定内控考核评价办法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各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并科学运用考核评价结果,促进内控管理成果的巩固。此外,通过对重点领域加以关注,可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降低财务风险。
从信息传递与沟通方面着手,为了确保高效和安全的信息传递和沟通,高校应对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并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更新升级财务系统。另外,通过内部培训和跨部门交流等方式,鼓励财务人员之间开展业务交流,从而增强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在财务共享模式下,高校需要建立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来支持业财融合目标的实现。由于财务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细化,因此需要更高水平的信息技术和管理能力。高校应着重于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提高财务人员相关专业技能和意识水平。在培训方面,针对财务分析与预测、风险预防与控制相关能力,定期开展职业教育培训,鼓励员工了解最新会计政策,积极参加会计学术交流会。同时,依托高校自身计算机领域资源,邀请教师对财务共享平台提供指导建议,解答财务人员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其计算机操作水平和信息系统操作能力。财务共享平台的建议给高校财务管理带来了新变革。为了提高工作积极性、数据质量和服务能力,需要建立包含服务、管理和效率等因素的绩效考评体系,提高财务人员学习、思考和实践能力,培养其管理意识,助推核算型会计向管理职能领域拓展。此外,高校应该争取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资金和政策来支持平台建设。对于需要联系财务部门的人员,应加强培训,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实现师生一次性完成财务业务的目标。高校财务部门可以设立分级管理岗位、制定岗位职责,将绩效考评结果与职称评审和级别晋升挂钩,提高管理效率。通过这些措施,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为高校整体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效率已经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效果,因此高校需要采取科学规划,纵横协调,稳步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同时,高校财务人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财务部门也应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发展机遇,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业财一体化,创造更多价值,为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