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百二十回本《水浒传》中增插征讨田虎、王庆章节的价值

2023-10-23黄耀铭

名家名作 2023年16期
关键词:好汉梁山水浒传

黄耀铭

百二十回本《水浒传》出现时间较晚,创作水准相较其他回目不算突出,影响力与近几十年来流行的百回本及清代流行的金圣叹七十回批评本相比也要弱上许多,以至于读者对于梁山征田虎、王庆的内容并不熟悉。但从水浒世界观的补充塑造和文学价值来看,其亦有可圈可点之处,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百二十回本《水浒传》中增插征讨田虎、王庆章节的价值。

一、征讨田虎、王庆章节丰富与补充了《水浒传》的世界观

(一)补充了百回本中提及但未加详述的内容

河北田虎、淮西王庆之名在百回本中首次出现于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苑,李逵元夜闹东京”中。柴进潜入宋徽宗看书的睿思殿,发现屏风上有御书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四人之名,合称为“四大寇”。这是田、王二人的名字唯一一次出现在百回本中,此后便没有关于他们的任何信息。事实上,在一些元代话本和评书中,就已经有了征讨田虎、王庆的故事。百回本中虽提及二人之名却未能将其故事展开,未免令读者在疑惑之余意犹未尽,也留下了很多创作的空间。百二十回本中补充了征讨田、王的故事,创作了诸如“张清缘配琼英”“花和尚解脱缘缠井”等生动有趣的故事桥段,同时也塑造了乔道清、马灵、孙安等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他们或是法力高强,或是武艺惊人,与梁山好汉之间也发生了许多精彩的故事。这些人物及其故事的加入对七十回本及百回本缺漏的部分进行了补充,增加了对梁山征战的描写,极大地丰富和延展了水浒世界。

(二)“王庆四回”深入展现了水浒世界的世情风貌

如果说《水浒传》的前期主要是描写个人精神世界变化的世情小说,如鲁智深、武松等人的个人回目,那么在宋江山上后,就已渐渐地转变为主要描写战争的战争小说。在“征王庆”章节中,作者再次采用世情小说的写作方法,以足足四回的篇幅讲述了作为东京纨绔子弟的王庆因调戏童贯侄女而吃官司,最终与李助、段三娘等结识,落草为寇,割据淮西的过程。在这几回中,作者塑造了贪财的药铺老板钱老儿、势利的王庆岳父牛大户等特点鲜明的小角色,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以入木三分的笔触让这些人的世俗恶习暴露无遗。如王庆在买药时,钱老儿“睃着他包银子,假把脸儿朝着东边”,短短一句话,充分展现了钱老儿的贪财与虚伪。这种对于世情的描写,在《水浒传》后期中无疑是十分稀罕的。

(三)丰富了《水浒传》武评讨论的素材

诚然,武评讨论并不是严肃的学术讨论,大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作为一部出场武将众多的名著,其武力体系也是广大读者关注的焦点,就连毛宗岗在点评《三国演义》时也刻意将其中武力表现不合理之处进行了修订,使毛本《三国演义》在武评领域一直充满讨论热度。而百二十回本《水浒传》中的征讨田、王篇章同样塑造了孙安、袁朗等多名猛将,并通过数十次单挑的描写丰富了《水浒传》的武力体系,给了读者更多武评讨论的素材。

(四)加强了梁山头领的人物塑造

梁山好汉共有天罡星36 人,地煞星72 人,统共108 人。碍于人数众多,作者对108 将所着的笔墨也有较大的差异,导致部分梁山头领自上山后便泯然众人,即便在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征辽、征方腊等重大战役中都无任何表现,在征方腊的篇章中更是死得十分潦草,这对于一部群像作品来说难免是有瑕疵的。在百二十回本中,这些边缘人物有了更多的表现,这些表现或多或少地深化了人物形象,其中包括单挑、斩将等。如活闪婆王定六曾在征讨田虎时随琼英诈取威胜城,并与郁保四等人将田豹、田彪解送到襄垣;在征讨王庆时,又随军攻破山南州,乱军中活捉守将段二,南丰之战中还杀死了伪统军毕先。这些战绩让本身边缘化的“小人物”的塑造得到了一定的强化,契合《水浒传》群像戏的实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热门人物如花荣、李逵等,这二十回亦强化了其人物塑造,如李逵梦游天池,怒砍强抢民女的土匪及向宋徽宗进谗言的奸臣蔡京等人物,既反映了其疾恶如仇的性格,也体现了《水浒传》所宣传的忠义主题。

二、征讨田虎、王庆章节有效诠释了《水浒传》所弘扬的主题

(一)充分赞扬了梁山好汉忠心报国的品质

在《水浒传》中,作者在刻画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时,是有明显的人物成长及理念变化的轨迹的。按照《水浒传》的神魔设定,梁山一百单八位好汉是魔星降世,在九天玄女的指点下走上了由恶转善的忠心报国之路。在大聚义以前,不少梁山好汉只贪图一时享乐,啸聚山林;而大聚义之后,梁山好汉接受朝廷招安,征战四方,体现了忠义的作品主旨。在百回本中,梁山在接受招安后仅有征辽、征方腊两处,且在征方腊时突然开始出现大规模伤亡,既没有补全七十二回中的设定,也因为未讨伐割据淮西的王庆而大军直入江南显得逻辑难以自恰,与前期的大量战争情节相比显得仓促。征讨田虎、王庆的二十回中,宋江等梁山好汉秉承忠义之志,围绕北宋面临的各种内忧外患主动请缨,为国征战。如第九十一回“宋公明兵渡黄河,卢俊义赚城黑夜”中宋江就曾对宿太尉说“宋某听得河北田虎造反……某等情愿部领兵马,前去征剿,尽忠报国”,充分展现并赞扬了梁山好汉忠心报国的品质,弘扬了忠义的品格。

(二)深刻讽刺了北宋朝廷主上无能、奸臣当道的本质

在百二十回本第九十三回“李逵梦闹天池,宋江兵分两路”中,李逵在酒醉中忽得一梦,来到了天池岭,并于之后的情节中在“文德殿”遇到了宋徽宗及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大奸臣,四大奸臣向宋徽宗奏道:“今有宋江,统领兵马,征讨田虎,逗遛不进,终日饮酒,伏乞皇上治罪。”随后四人被怒不可遏的李逵所斩。这一段虽是李逵的梦境,却也充分展现了朝廷奸臣当道的本质及宋江等梁山人马出征在外既要面对强敌又要提防小人陷害的内外两难的凶险处境,与其他剧情中宋江等被朝廷奸臣掣肘,打了如征辽等重大胜仗却劳而无功起到了呼应的作用,对以宋徽宗为首的北宋朝廷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三)进一步强化了故事背景下官逼民反的主题

如上文所提,在“王庆四回”中讲述了王庆是如何一步步走上造反道路的历程,王庆获罪虽有其个人的原因,但他在被刺配后却也受到了如武松、林冲等人遭受的打击,最后被迫落草为寇,这与元代评书中的王庆形象及宋代多农民起义的特点都是契合的,同时再次强调了《水浒传》宣扬的官逼民反下的反抗精神。奈何王庆及其部众大多穷凶极恶,原文中说王庆“建国”后“那些游手无赖,及恶逆犯罪的人,纷纷归附”。王庆本人也在造反后骄奢淫逸、盘剥百姓,站在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不像梁山众人在宋江上山后那般不扰良民,得到百姓拥戴,最终王庆只能被梁山大军所讨灭。王庆造反前后从“受害者”到“加害者”身份的转变及其与梁山众人的对比,也进一步强化了故事背景下官逼民反的主题。

三、征讨田虎、王庆章节在文学性上有出彩之处

《水浒传》中的精彩章节主要集中在林冲、鲁智深、武松、宋江等人的个人回目,其中对世间百态的描写尤为出彩,而招安后的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征辽、征方腊章节虽然在战争的描写上存在失真,但作者凭借华丽的文笔依然将布阵、对攻等战争场面描写得足够精彩。基于此,很多人认为征讨田虎、王庆章节存在桥段同质化较为明显等问题,所以文学价值相对其他部分而言较低,在文学意义上乏善可陈,缺少出彩之处。这其实低估了田、王篇在文学上的价值,单纯从文学技法的角度来讲,这两个篇章亦有可取之处。

(一)对世情生活的描写细致入微

诚然,田、王篇有部分桥段与此前的篇目在桥段上有所雷同,但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却比其他经典章节还要细腻。如第九十三回“李逵梦闹天池,宋江兵分两路”中,梁山好汉一同到盖州赏雪,圣手书生萧让乘兴以雪花比作花瓣,向众位头领介绍雪花的形状,他说道:“这雪有数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儿,二片的是鹅毛,三片的是攒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唤作梅花,六片唤作六出。这雪本是阴气凝结,所以六出应着阴数。到立春以后,都是梅花杂片,更无六出了。今日虽已立春,尚在冬春之交,那雪片却是或五或六。”最后,“众人都拥上来看,却被李逵鼻中冲出一阵热气,把那雪花儿冲灭了。众人都大笑”。在这个片段中,作者不仅让征伐已久的梁山好汉有了片刻闲暇,同时对雪花的描绘也是细致入微,最后让莽撞的李逵一不小心把雪花冲灭,既俏皮可爱,又颇具文人视角的生活感,与《水浒传》前期“大碗吃酒”“大块吃肉”的生活刻画有显著的不同。

此外,在王庆篇章的“段家庄社戏”中,作者也以丰富的民间经验生动地描写了“六风儿、五幺子、火燎毛、朱窝儿”等掷骰子这一赌博方式下的各种明目,还通过“那赢的意气扬扬,东摆西摇,南闯北踅的寻酒头儿再做。身边便袋里,搭膊里,衣袖里,都是银钱。到后捉本算账,原来赢不多”的描写,用各种动作将赌徒输赢后的表现及其看待输赢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完全可以称为古代现实赌场的实录,翔实地还原了小说背景中的民俗,近代学者胡适在《忠义水浒传·序》中也对这一段落大加赞扬。

(二)对斗法场面的描写精彩纷呈

法术是《水浒传》世界中确实存在的,也是《水浒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山的入云龙公孙胜、混世魔王樊瑞,方腊手下的灵应天师包道乙、魔君郑彪,以及高廉、贺重宝等人都会使用法术,法术的应用也常常在战争场面中出现。而纵观全书,对法术对拼描写得最为精彩的还是在百二十回本的征讨田虎章节中。如第九十六回的“幻魔君术窘五龙山,入云龙兵围百谷岭”中,公孙胜与乔道清斗法,对公孙胜出场时的外貌描写堪称优秀,原文是“星冠攒玉,鹤憋缕金。九宫衣服灿云霞,六甲风雷藏宝诀。腰系杂色彩丝绦,手扙松纹古定剑。穿一双云缝赤朝鞋,骑一谱灼鬃昂首马。八字神眉杏子眼,一部掩口落腮须”,将公孙胜作为全书第一法师的压迫感充分展现出来。而后续的斗法中,双方使用雷电、金人、蛟龙等法术,结合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学说,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大戏,如以下文段“公孙胜左手仗剑,右手把麈尾望空一掷,那麈尾在空中打个滚,化成鸿雁般一只鸟飞起去。须臾,渐高渐大,扶摇而上,直到九霄空里,化成个大鹏,翼若垂天之云,望着那五条龙扑击下来。只听得刮刺刺地响,却似青天里打个霹雳,把那五条龙扑打得鳞散甲飘”。作者以极富画面感的笔触呈现了公孙胜施法术的姿态,使文字生动起来,令读者身临其境。

(三)部分情节在《水浒传》中具有独特性

田、王篇章中有大量桥段与此前的情节存在雷同,甚至还有不少其他作品的痕迹,这也是这二十回令人诟病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二十回的剧情描写就一无是处。例如在百回本中,登场的女性在形象上大多有较为明显的缺陷,有的相貌不佳,如母大虫顾大嫂;有的见利忘义,如李瑞兰;有的狗仗人势,如白秀英;有的恩将仇报,如刘高的妻子;更有如潘金莲、潘巧云、贾氏这样的“淫妇”代表,就连长相秀美的一丈青扈三娘也“很遗憾”地嫁给了相貌猥琐的矮脚虎王英。正因如此,田虎篇中的张清缘配琼英的情节才让后世读者们津津乐道。张清相貌英俊,琼英英姿飒爽,两人又都是善用飞石的高手,这种郎才女貌、两情相悦且最终幸福美满的爱情故事是纵观整本《水浒传》都难以找到的,且这种独特并不会让读者感到突兀,这在塑造了更多类型的女性角色的同时也展现了《水浒传》侠骨柔情的一面,是有其存在价值的。

四、结语

综上可以发现,即便征讨田虎、王庆的这二十回在学术界普遍被认为是后人增插,且价值相对偏低,甚至不被认为是原著的一部分,但其在世界观的充实和扩展、主题的诠释及文学技法上,都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都是对《水浒传》这部伟大名著非常好的补充。在之后的《水浒传》研究中,也希望能对这二十回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填补该领域研究的空白,探究更为深入广阔的水浒世界。

猜你喜欢

好汉梁山水浒传
“知心姐姐”孙二娘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上大梁山(外四首)
梁山车展:最容易忽视的五款亮点产品
走一走“好汉桥”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好汉不敌肚子“叫”
戴松高:一个好汉三个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