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始祖神话

2023-10-23马丽娅张艳丽

名家名作 2023年16期
关键词:始祖炎帝盘古

马丽娅 张艳丽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神话。具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的“同源型”神话故事,不仅凝结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在某种意义上讲,更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多元发展。

一、创世始祖神话

就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发展历程来看,其地域范围无疑经历了从模糊向明确的转变过程,但是最开始的区域仅仅是传说中盘古所创造的世界,所以当我们追溯历史的时候,总会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因此,我们可以洞察到,作为一种信仰,盘古开天辟地的祖先神话塑造的想象空间已经渗透到中华儿女的集体意志,盘古以及他创造的世界已成为人们精神的依托。

《三五历记》中描述盘古开天辟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1]

后在《五运历年纪》又进行描述补充: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为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流汗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2]

与此相关的还有《述异记》中的“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从这些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盘古完整的开辟天下之神话。《三五历记》中讲述了盘古的产生和成长过程,在天地诞生的时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与天地并存,也担负着扩展宇宙的角色。盘古创造天地之后,万物也随之诞生,他运用自身构造了自然界中各种尚未形成的基本物质,让一切都变得更加完美。

盘古“尸化万物”的神话思想,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天人合一”,即“天地一体”的思想。《列子·仲尼》张湛注:“人虽七尺之形,而天地之理备矣。故首圆足方,取象二仪鼻隆口容,比像山谷,肌肉连于土壤,血脉属于川渎……”张湛的理论并非独创,而是来自长期流传的传统观念。他引用《文子·十守》中的一句比喻:“头圆像天,足方像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耀、三百六十日……”所谓的“首圆足方”其实是古代宇宙形态观念——“天圆地方”的人体化表现。这个定义主要是基于人体结构的基础所提出的解释。而这也正是我国传说中提供的关于宇宙空间、人类生活空间的基本认识方式。

数千年来,盘古一直是中华各民族公认的开天辟地先祖,以盘古传说为基础,结合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出类似的神话,如满族神话“天宫大战”中的阿布卡赫赫[3]、布依族神话“力戛撑天”中的力戛[4]、拉祐族史诗《牡帕密帕》中的厄莎、云南楚雄彝族的民间史诗《阿卜多莫石》中的阿卜多莫石等。除了神话故事的延展融合,盘古神话起源和流传也显现出中华各族儿女对空间认知的集体无意识。

三国时期徐整在关于盘古传说中云:“盘古死……血为淮渎。”把盘古和淮河发源地桐柏进行了整合。唐朝、宋朝编修的《元丰九域志》曰:“桐柏山,淮水所出。淮渎庙,盘古庙。”明朝李梦阳在《大复山赋》中,把桐柏山水帘洞以西的一条酷似人形的山岭称之为盘古。清代学者贡愈淳作《桐柏山赋》曰:“盘古开天而首出……”桐柏山有盘古庙,还保留着盘古洞、盘古斧等与盘古神话相关的地名。

中国大地上的盘古神话源远流长,蕴含着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自然观念与家国观念,潜藏于中华民族儿女的内心深处,这种对地域空间的原始认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隐性的推动作用。

二、共祖始祖神话

中华民族的祖先有“三皇五帝”之说,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先辈,他们的影响力最为深远。现在,“炎黄子孙”是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一种文化标志。《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5]进一步说明了炎帝与黄帝均出自少典,换言之,炎与黄都是在少典部落不断分化所形成的。《春秋纬元命苞》载:“少典妃曰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龙,人面龙颜,好耕,国号神龙,是谓神农,始为天子。”这段内容主要阐述了炎帝的发展历程,在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进步过程中,炎帝的作用和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始作耒耜,教民农耕”标志着工农业的正式发展,为人们从原生人类社会游牧文明向农村社会发展过渡提供了必要条件。《逸周书·尝麦解》记载炎帝族与鲁、豫地区的蚩尤族之间曾爆发了剧烈战斗,结果炎帝族不敌蚩尤族[6]。在被击败后,炎帝族不得不向有着相同血脉的轩辕族寻求援助,最终击败蚩尤族。然而,在与黄帝部族争夺霸权的过程中,炎帝族再次败北,随后两部族逐渐实现了合并,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干。

《史记·五帝本纪》开篇便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是为黄帝。”[7]所以,黄帝的这一称呼是在部落和平稳定后建立政权的情况才开始使用的。“司马迁著《史记》,以黄帝开篇,并将北方匈奴民族描写为‘夏后氏之苗裔’。在此影响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羌等,纷纷被描述为黄帝的后裔,认定黄帝是民族始祖、多民族共祖。”[8]

传说中的炎黄神话向我们揭示了两位伟大的炎黄帝王及其部落的卓越创新和发明,使人类脱离了原始时代,进而改造了自然。中国文化的基本发展路径,源自炎黄纪元农业生产的进步,并以农耕文明为依托,形成了中华特有的文明。自此,炎黄便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儒家思想中“华夷一家”的观念受此影响,各族儿女团结互助、友好相处,关系也日益紧密。如今各族人民携手共创,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主题。

三、多民族始祖同源神话

汉族的神话故事与其他各少数民族的神话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连接将它们纳入中华民族神话范畴之内。我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每个时期对边疆诸族的原始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部分少数民族也会陷入权力的斗争当中,从而造成本民族的制度发展出现了其他民族思想的渗透又受到外来影响,成为复杂且非单纯的特征形态[9]。在创造多民族共源神话的过程中,各少数民族的先祖们主动融入汉族这个大的族群当中,逐渐展现出中华文化包容并蓄的特点。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各民族文化融合汇通、多元交互的必然产物,又是每个少数民族文化与地方特有的先进文明融合的统一体。始祖神话可以划分成两类,分别为始祖同源神话、共祖始祖神话,展示了我国各族群之间的文化联系,在文化渊源上确立了我国文化百花齐放的雏形。其中,始祖同源神话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植物生人型同源神话

这种类型的神话主要源自人类对自然的敬仰。“葫芦生人神话最早产生于采集经济时代的葫芦崇拜。”[10]人类在长期食用和使用葫芦的过程中,发现葫芦内部含有众多的种子,其形状酷似孕妇的腹部。我们相信葫芦是多子的代表,具有强大的生机,因此,形成了对葫芦的崇拜。闻一多先生指出葫芦文化是“造人传说的中心”;刘尧汉科学研究员率先明确提出“葫芦文化”理论,指出中华民族的“葫芦文化传统”起源于《诗经·绵》[11]。在我国,许多民族都有葫芦生出人的神话,这被视为葫芦是中国各民族统一来源的象征。

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中厄莎创造天地万物后,种下一棵葫芦,待葫芦瓜熟蒂落,不慎滚至海中并被螃蟹带回岸上,厄莎将其放置在阳光下晒干后,经鸟啄鼠啃出现两个洞并出现一男一女,二人长大后成亲生下九男九女,这九男九女又自行婚配绵延子孙逐渐分化成九个民族。这是几代人血缘关系的延续,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才形成了民族,而这些民族又可以追溯到同一源头。除葫芦生人母题以外,还有瓜生人母题。比如傈僳族神话《洪水》讲述的是从瓜里走出纳西族、怒族等不少兄弟民族的故事。将葫芦和瓜视为生命力的象征,暗示了人类起源于自然,并非都直接关联于人类的行动,这也正解释了葫芦和瓜发育成人在各族群中被广泛传播的原因。

树生人神话,树木表现出强大的生命,代表着繁殖。典型的有德昂族神话《百片树叶百个人》:天地开辟之后,世上仅剩天王和地母两夫妻。有一天,天王出去收集柴火时,一阵微风吹落了一百片树叶。他心想,“假如这百片树叶能够化为人就好了”。话音刚落,这些飘落的树叶神奇地转变为一百名人类,其中男性和女性各50 人。天王地母教给他们生活技能,当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他们结为夫妻,其子孙便是汉、傣、傈僳等民族的共同始祖。

(二)两性婚配型同源神话

婚配型同源神话是社会进化至特定阶段的结果,这个阶段人们对于男女关系有着较深的理解。这类神话以兄妹婚为主,兼有人神婚和人兽婚。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兄妹婚母题,表现形式上是拥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兄妹,实则是广义的兄妹。

在彝族神话《人类的来源》中有一个传说,远古的时候,地球上一片荒芜,上天就派了一对兄妹将他们放入葫芦中,扔到了地球上。他们掉进了海里,一只鹰从他们身边飞过,将他们带到岸上,并许诺等他们出来以后所孵化的小鸡给老鹰一半却以失败告终,他们就请老鼠帮他们打开了葫芦,并许诺老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出去后人并没有变得更多,直到一个老头从天而降,让他们二人结为夫妻并生下九个儿子。孩子长大成人后,看见很多年幼的蜘蛛将年迈的蜘蛛吃光,便想要将自己的父母也一起吃掉,这时,小儿子向父母告了状。父母就给他们准备了九碗含有不同药剂的水,当他们喝下这些水之后,开始说出了九种不同的语言,彼此之间的交流变得无法理解,亦无法再进行协商。最后,他们形成了九个不同的民族[12]。另外,还有洪水中幸存下来的兄妹为了繁衍后代,通过兄妹结亲,经历大大小小的磨难,最终从葫芦中走出众多兄弟民族的故事。

(三)造人型同源神话

造人神话是一个流传很广的神话母题,世界各地皆存在不同形式的造人神话。这些神话中的神性人物创造了人类和其赖以生存的万事万物,如基诺族的神话《阿嫫晓白》:上古之时,无天无地,皆为水。水渐渐凝结成冰,阿嫫晓白从那两块碎裂的冰块中走出,他创造了世间一切,然后从他的身体里抽出泥土,变成了一个人。阿嫫晓白教导人们语言,并根据语言分成族,即今日之基诺族、傣族、汉族、布朗族等。

根据鄂温克族的神话《尼桑萨满》中记载,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巴日肯巴格”的天神,每日痴心于以泥造物,等到泥土耗完后尼桑萨满用一支箭矢将乌龟射杀,从此以后天神格拥有丰富的土壤。尼桑离开时向地面吐出一口唾沫,在他的唾沫溅落的十七个地点形成了十七个不同的部落。造人类型的同源神话是远古先民根据自身需求所创造出来的,它是自主意识的产物,展示了中国先民勤劳、独立自主的创造精神。

除此之外,各民族还流传着女子感孕神话、洪水再生型神话等多种类型。在这类神话中,我们看到了祖先们不畏困难、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神话所铸造的精神文明价值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数千年来,它们默默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构建和文化思维,进而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四、结语

这些始祖神话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定了以盘古开天辟地为基础的家园,以炎黄为主要信仰对象,初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情形,是中华文化蓄力发展的养分。

猜你喜欢

始祖炎帝盘古
盘古开天辟地
『万工始祖』鲁班
华夏始祖
盘古
盘古
炎帝样本
炎帝奋斗者联盟的攻与守
炎帝 星耀美加
炎帝 大爱健康之旅
后稷教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