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鹤壁建设实践与思考

2023-10-22

河南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鹤壁鹤壁市科创

钱 巍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鹤壁 458030)

0 引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中国科协打造“科创中国”这一品牌,它是通过聚焦产学研金用多方力量,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1-3]。鹤壁作为“科创中国”65 座试点城市之一,围绕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发展定位,针对当地的基本情况和问题需求,通过构建“四优三新”主导产业体系[4]、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开发创新创业项目、强化科技服务等措施,探索“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1 打造“科创中国”鹤壁样板的探索与实践

1.1 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推进“科创中国”融通平台建设

聚焦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入企业一线,先后组织摸排企业技术需求10 余次,开展线上线下技术对接活动30 余场,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0 余项。广泛动员企业和高校专家入驻“科创中国”融通平台,做好人才及创新资源与企业的供需对接。截至目前,鹤壁市已入驻“科创中国”数字平台组织1 330 家,专家464 位,形成创新需求216 条,科技成果88 条,发布资讯725 条,路演会议5 条,在65 个试点城市(园区)中综合排名稳居第一方阵。此外,中维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荣登2022 年“科创中国”新锐企业榜,河南垂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明甫荣登“科创中国”创业就业先锋榜。

1.2 建立“科创联络员”队伍,强化科技项目转化

聚焦“四优三新”主导产业,组建5 个产业科技服务团和106 人的“科创联络员”队伍,精准匹配科技成果与企业发展需求,实现专家、成果与技术的精准对接。2022年,据全国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统计,鹤壁市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23 项,合同成交额达7.44 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一[5]。通过“科创联络员”队伍,充分发挥科协的人才、智力优势,引导各类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1.3 依托学会人才资源,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

在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方面,实现学会与企业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先后邀请多个国家级科技服务团到鹤壁开展技术服务,帮助企业摸排技术需求。河南垂天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智慧合杆自动化焊接机器人工作站”、鹤壁市淇水鹿苑工贸有限公司“中药材丹参深加工技术”、河南飞天农业开发公司“小麦尾粉加工副产物B、C淀粉的综合利用”、河南垂天科技有限公司“数据可视化及敏捷开发技术”等17条技术需求先后被国家级科技服务团、学会接单[6]。

1.4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促进产学研融合

强力推进地方技术创新行动,加快建设科研创新平台。目前,鹤壁市已获批48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众创空间,省级以上科研平台达95 家[7]。河南省科学院鹤壁分院、河南数字城市安全研究院、河南省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器研究院、鹤壁科创服务中心等已落户鹤壁并建成投用;河南卫星产业研究院、河南密码产业研究院、河南省集成光电子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正在加快推进。

1.5 深化金融科技赋能,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纾解资金压力,积极承担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建设工作。在全省首家推出纯信用贷款“鹤科e 贷”等,探索出科技金融融合“鹤壁模式”。目前全市“科技贷”签约银行已达6 家,为企业发放“科技贷”贷款45 笔2.09 亿元,打破了科技型、“专精特新”型等企业条件限制,切实解决了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1.6 优化创新生态,营造科技创新创业氛围

自获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以来,鹤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普讲解大赛”等活动,推动科普资源开放共享。鹤壁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以来,共吸引社会各界210 多个项目参赛,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 项、省级奖项19 项。通过大赛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激发了科技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崇尚科学与创新的良好创新文化氛围。

1.7 强化“全域科普”,构筑共建共享科普新格局

鹤壁市印发了《鹤壁市推进全域科普工作方案》《鹤壁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 年)》,积极推进全域科普工作[8],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构建“科普+”融入机制,积极推进“全域科普”省级试点市创建,打造“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鹤壁模式”。

2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经验与启示

2.1 提高站位,高位谋划推动

“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申报成功后,鹤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印发鹤壁市建设“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统筹推进试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鹤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针对试点城市建设26 次作出批示,形成了高位谋划推动的工作格局。

2.2 用好“科创中国”平台,对接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

“科创中国”作为全国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平台,汇聚了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充分利用“科创中国”平台,建设科技智库服务、高端学术交流、科技经济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等线上线下平台,引导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向鹤壁聚集,推动科技资源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为鹤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科技动能。

2.3 争取优质项目,提升科技创新层次

在中国科协指导下,鹤壁市成功召开2022 中国(鹤壁)汽车电子电器产业技术发展大会及2022年“科创中国”技术路演专场活动。积极争取到“科创中国”鹤壁5G 产业园企业技术问题征集活动、科技工作者之家等项目。建成由院士领衔、高校领导为团长,13个学会团体组成的鹤壁联合区域科技服务团,有效对接鹤壁市汽车电子产业,开展科技攻关、科技咨询与培训等服务,推动汽车电子产业创新发展,定向服务鹤壁“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4]。

2.4 融合创新要素,搭建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平台

鹤壁市探索融“产、学、研、金、用”等创新要素一体的集成服务运营新模式,组建由学会专家、高校科研人员、企业人员组成的战略创新团队,集合创新人才与科研力量,延伸产业链,为推动专家企业对接、深化产业技术融合和科研技术成果转化等提供平台支撑。

2.5 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服务

依托鹤壁联合区域科技服务团,对接地区企业发展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和高层次人才支撑。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家承担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之家”组织建设单位,鹤壁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行动,成立由基层科协组织、“三长”和广大科技及科普工作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面向大众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3 试点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科创中国”融通平台匹配成功率较低

通过对企业上报的需求进行分析发现,企业上报需求不够详细,学会专家无法精准识别、高效对接企业需求。对此,面向科技产业园、高新园区、孵化器等单位,吸纳从事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人员,面向在鹤高校、科研院所,吸纳科技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担任“科创联络员”,充分发挥“科创联络员”队伍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定期走访企业,及时联络相关专家,更好推动专家与园区、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创新人才与产业需求供需对接,提高融通平台匹配成功率,促进科研成果在鹤壁落地。

3.2 政策扶持力度、激励措施有待加强

与其他试点城市相比,鹤壁市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懂经济、产业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让更多专业人才参与进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要指定建设规划,保证专项建设资金投入。学会专家服务地方企业、快速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的长效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可以借鉴其他试点城市建设经验,出台扶持政策,配套产业基金,探索奖励和激励机制,培育“产业聚能、人才赋能、机制提能”融合互动新生态。

3.3 国际科技交流项目缺乏

在试点城市建设过程中,开展国际科技交流项目较少,要充分发挥“科创中国”技术路演功能,促进先进技术与资本市场对接,开展面向全球的国际技术交易协作,积极申报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等项目,积累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加强国际科技交流。探索创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引进海外高端人才、汇聚科技创新创业项目。

3.4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低

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自筹资金和金融投资三方面,鹤壁市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大多数企业仅凭自身无力投入所需技术创新资金,仍然需要政府加大对科技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引导金融投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另外,设立适应市场经济、专业高效、服务能力强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做强技术经理人人才队伍,依托“科创中国”技术经理人项目,建强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技术经理人作为企业创新需求与科技成果对接的桥梁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

3.5 高层次人才仍然短缺

创新是第一动力,但创新依然依靠人才。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建设高端人才队伍,形成以产业链吸引人才、以人才链引领创新、以创新链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围绕企业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依托中国科协人才智力资源优势,开展人才需求对接,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出台配套措施,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加快培育青年科技人才,继续实施“科创中国”青年创业榜单队伍培育,发展培育一批青年科技创新创业者,不断孵化培育科技创新项目,为鹤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3.6 协同联动机制有待完善

2023 年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十大战略”,首要的是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在落实这一战略过程中,许多由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人才办等部门来牵头推进的相关工作,也可以纳入“科创中国”范畴。但目前领导小组办公室能做的,更多的是汇总各单位的工作素材,缺乏对各单位工作开展统筹指导的能力。对此,可考虑建设“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协同联动”工作模式,政府统筹部署,定期召开小组工作会议,协调和督导“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整合全域科技创新资源,引导各级各类主体加快科技经济融合体系建设和试点城市建设工作运行,对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责任分工并纳入工作考核,相关成员单位对照工作进行任务分解,盯紧任务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全力推进,及时将工作完成情况汇总到市科协,由市科协统一上传到“科创中国”融通平台,同心协力做好鹤壁“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4 结语

成功申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以来,鹤壁市充分利用“科创中国”平台资源优势,围绕“四优三新”主导产业体系,搭建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平台,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融合对接。在试点城市建设中,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为科技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但如何进一步发挥科协自身组织优势,因地制宜促进科技经济融合,打造“科创中国”鹤壁样板间,创建“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鹤壁鹤壁市科创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新担当 新作为 开创鹤壁人大工作新局面
鹤壁市地下水保护条例
鹤壁市
宣传好鹤壁人大履职的鲜活实践
建设“法治鹤壁”人大全力以赴
“四个推进”建设平安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