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行为批评的修辞诗学路径探析
2023-10-21彭白羽
[摘要]翻译是话语的重构,可谓一种修辞性交际行为,即特定译者出于特定目的在特定语境下向特定读者传递特定信息。译者凭借其文本内外的多重读者身份在与文本和社会的互动中实现这种重构。本研究立足于翻译的间性本体,参考修辞诗学对“修辞性读者”及“真实读者”的区分,以张之洞《劝学篇》英译为例,在“求真-务实”连续统基础上结合“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系统,尝试建立连通“模仿式体验”和“共导式重构”的译者行为批评修辞诗学路径。
[关键词]译者行为批评;修辞诗学;模仿式体验;共导式重构;张之洞《劝学篇》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献编号]1002-2643(2023)02-0116-09
RhetoricalPoeticApproachtoTranslatorBehaviorCriticism:
ACaseStudyontheEnglishTranslationofChangChih-tungsChinasOnlyHope
PENGBaiyu
(ShaanxiCulturalTranslationandDisseminationResearchCenter,Xi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Xian710128,China)
Abstract:Wrappedupbythereconstructeddiscourse,thetranslatingprocessunfoldsinawaythatthetranslatorretellssomebodyonsomeoccasionandforsomepurpose(s)somethingconstructedwithinarhetoricalbehaviormodel.Specifically,equippedwithamulti-layeredreadership,thetranslatorintegratesthesourcetextintothetargetsocialcontextinadialogicalandcooperativemanner.BasedontheshowcaseoftranslatedversionofChangChih-tungsChinasOnlyHopebySamuelIsettWoodbridge,thestudystartsfromtherelationalityoftranslationanddrivestherhetoricalpoeticturnoftranslatorbehaviorcriticism,constructingatwo-dimensionalsystemintermsofMimicExperienceandConductiveReconstructionbyvalidatingthe“truth-seekingandutility-attaining”evaluativesystemfromthevisionoftext,behaviorandsociety.
Keywords:translatorbehaviorcriticism;rhetoricalpoetics;mimicexperience;conductivereconstruction;ChangChih-TungsChinasOnlyHope
1.引言
不同于传统翻译批评的超验性、规约性和演绎性,描写译学研究将译文视作目标语系统下的行为事实,通过描写文本之间的关系建构文本背后的翻译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建立了以经验性、实践性和客观性为原则的研究范式。描写译学研究突破了源語导向的等值说,奠定了目的语导向的功能说(Toury,2012),但在解释文本生成时常常将目光锁定于文本的外部因素(如目的语社会规范),对译者的个体化判断和选择缺乏反思,脱离了翻译的人本性特质,忽视了翻译活动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
译者行为批评以译者行为作为链接中枢,突破了传统的静态文本研究,力图在描写的基础上解释,在解释的基础上应用,对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阅读和阐释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予以剖析(周领顺,2014b:23);作为“基于人本、兼顾文本的动态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总编辑委员会,2022),承认翻译作为跨语际书写在主体间的对话、文本间的参照、文化间的协商三个层面的复合间性特质,融通了译者的语言性和社会性,统一了译者的译前思想和译后效果。译者行为批评立足于主体间、文本间、文化间的关系,以“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为基础,并发展出“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系统,结合文本性和人本性(彭白羽,2020:111)的双重视域,实现了翻译内外因素的协调和对话,延展了描写语境下翻译行为的概念边界,形成了更加全面客观的翻译批评体系。
2.翻译的间性本体与译者行为批评的修辞向度
2.1译者行为的修辞性
翻译研究迫切需要聚焦的核心问题至少应包括翻译的行动者、目标、功能及其边界(傅敬民、张红,2020:6)。翻译研究不应满足于规定或描述,也应对译者行为进行解释,考察行为的语境化建构路径(Hermans,2007:65)。所以,翻译研究范式应突破源语与译语、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等的二元对立,从聚焦文本、译者、社会等单一主体转向关注各主体之间的多元对话与互动。对于应用型文本的翻译而言,上述各主体的间性关系可表现为一种修辞性交际行为:即译者出于一个特定的目的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下向一群特定的读者传递一种特定的信息。
在翻译研究从规定走向描写再走向解释这一总范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周领顺(2014;2019;2022)构建了“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从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角度,为译文和译者行为批评确立了“译内效果”和“译外效果”两个评价性术语,旨在将译者的意志性及其在翻译活动中的角色变化纳入考察的范围,阐述其行为的合理度。其中,意志性体现了译者对于源语文本的自主阅读、体验和阐发;角色变化则揭示出效果驱动下翻译活动各主体间的对话及互动关系。立足于翻译活动的间性本体,译者行为批评不再拘囿于单一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文本自足性研究以及文化转向下的社会性研究,而是通过将文本、译者、社会置于对话而非对立的关系中,尝试缕析翻译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构建多元主义的批评范式。
2.2译者行为批评的修辞诗学路径
描写语境下的译者行为批评时常陷入以下窘境。首先,对译者求真性行为的评价往往以翻译得“准不准”为基点,容易忽略译者意志性的作用,如译者可能故意误译;其次,对译者务实性行为的评价往往以译文在读者群中的使用效果“好不好”为基点,容易过度强调译文之用和读者的感受而忽略原文意义的完整性和原文作者的感受,并进而将译者对原文的处置行为误解为翻译行为(周领顺、周怡珂,2020:116)。不同于此,解释语境下的译者行为批评聚焦译者的多重身份,解析多元对话中的译者阅读和阐发行为的生成媒介,并由此评判译者对语言符码的配置和整合效果。
后经典修辞诗学区分了文本内的“修辞性读者”(therhetoricalreader)和文本外的“真实读者”(therealreader),前者特指读者自发式贴近文本作者的创作意向,后者凸显读者对于文本意义的自主阐释,分别代表了“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双向修辞交际路径(Phelan,2017:8)。基于此,后经典修辞诗学实现了从自足的文本描写到建构的文本阐释的转向。在建构的语境下,译者作为文本内的修辞性读者,有意趋近和还原原文作者的创作旨归;译者作为文本外的真实读者,其阅读成规和知识信仰将直接作用于他/她对源语文本的阅读体验,由此便涉及译者的伦理取位和审美取位。取位本质上是一种多元取向,是将译者由修辞性读者伦理情境导向真实读者伦理情境的中介。同时身为修辞性读者和真实读者的译者是一个身兼审美判断和伦理判断责任的视域重构者。
解释语境下译者行为的修辞诗学特征,本质上是译者基于动态的读者身份及其每个读者身份的修辞取向,试图实现从原作话语还原到译作话语构建的赓续。原作真实作者以修辞性读者的身份深入文本内部,其创作历程即凭借叙事资源实现话语对故事的再现;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其行为取向具备双重视域。第一,“行为-文本”视域下译者以修辞性读者的身份完成对原作的阅读体验,熟谙源语话语的表意进程,基于自足的原文本在事实/事件、知识/感知双轴上完成充分报道。此时译者完成的是“由内向外”的对文本意义的模仿式体验,尝试还原原文中隐含作者用话语再现故事的历程。第二,“行为-社会”视域下译者以真实读者的身份与修辞性读者协商完成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在该建构过程中,作者与拥有多元读者身份的译者真正实现了主体间对话,体现为不同叙述主体在文化态度和政治取向等社会视域下的交锋;译者也真正实现了修辞诗学所倡导的阅读方式,即打破读者的主观阐释,基于主体间对话完成由外向内的对文本意义的共导式建构。
综上,译者行为批评的修辞诗学路径为译者行为研究提供了“间性”维度,聚焦翻译行为主体之间的动态关系,提出了一种将模仿式共时批评与共导式历时批评相结合的研究路径。
3.张之洞《劝学篇》英译的修辞性行为批评
由晚清两湖总督张之洞撰写、刊行于戊戌变法关键之际的《劝学篇》堪称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该作全文共四万余字,在篇章体制上分内外两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针对晚清时期的政治文化改革走向,集中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本体论,“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认识论以及“会通中西,权衡新旧”的实践论(张之洞,2016:5-7)。
美国南长老会派遣来华的传教士吴板桥(SamuelIsettWoodbridge)自1898年11月起在美国教会在华出版的英文杂志TheChineseRecorderandMissionaryJournal(教務杂志)上连载《劝学篇》的英译文;1900年,吴译文集结成册在纽约出版,易名为ChinasOnlyHope;1901年,该译本又以同名在英国伦敦、爱丁堡等地再版(黄兴涛,2000:304)。由此可见《劝学篇》英文版在国际上的“燎原之势”。
吴译《劝学篇》为西方受众了解晚清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潮提供了重要参考,“以其朴实、有力、引经据典而富于历史感的文笔,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并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黄兴涛,2000:303)。吴板桥在“译者前言”中写道,“作者审时度势,洞察局势变幻,改革志在必行,倡导新旧兼学。它代表了总督等诸多官员的思想倾向,了解这些对于传教士受益匪浅”①(Woodbridge,1900:6),由此可窥其翻译行为的意向性和目标性。而在操作维度上,传教士译者表现出“文本-行为-社会”评价系统下的模仿式体验和共导式重构并存的双重行为路径。
3.1“行为-文本”视域下的模仿式体验
“行为-文本”视域下,批评路径“在求真于原文意义基础上求‘用,描写译者‘求真‘务实行为的合理性和翻译的社会性”②。此处的“求真”是社会性求真,既可以是掩藏在语言背后的事实,也可以是言外之意(周领顺,2022),即突破文本表层语言形式的拘囿,结合历史语境尝试还原社会事件的意义真相。事实上,西方译者笔下的中国典籍作品通常会给中西读者带来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译者对本文的重构既有他们对于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的屈从(朱振武,2020:84),也与西方世界长期忽视中国典籍作品的交际语境有关。为此,在《劝学篇》英译的求真维度上,传教士译者所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跨语际书写中呈现这部篇章体制的文言文作品中的历史性、政治性和文化性。整体而言,译者修辞行为离不开其本人作为修辞性读者借助语言将宏观集体想象融入微观话语模式的模仿式体验。
模仿式体验批评主要针对译者对原文中政治话语和文化理念的还原。在操作层面上,译者首先完成事实/事件层的信息报道,继而实现知识/感知层的介入。例如,《劝学篇》内篇论“中体”外篇论“西用”,光绪皇帝对此大为赞赏,以圣谕令军机处广为刊布。光绪帝上谕原文如下:
“本日翰林院奏侍讲黄绍箕呈进张之洞所著《劝学篇》,据呈代奏一折。原书内外各篇,朕详加披览,持论平正通达,于学术、人心大有裨益。著将所备副本四十部,由军机处颁发各省督、抚、学政各一部,俾得广为刊布,实力劝导,以重名教,而杜卮言。钦此!”(张之洞,2016:3)
针对上述公告式的政论性话语,为保证其信息的完整,译者依次择取事实/事件层的信息报道和知识/感知层的介入,将整段内容依据所述事件的起承转合进行切分,并以“IMPERIALRESCRIPTOFHISMAJESTY,KWANGS”为题向英语读者进行转述:
“TheExpositoroftheHanlinAcademy,HwangShaoKi,hastoday,onbehalfofChangChih-tung,presenteduswithhisworkcalledthe‘ChuenHiohPien.Wehavecarefullyinspectedthevolume,andfindthatitembodiesafairandcandidstatementoffacts.Adiligentperusalofitscontentswillbroadenthementalscopeandopenupmethodsoffar-reachingusefulness.
Weherebycommandthatthefortyvolumeswhichhavebeensent,behandedtotheGrandCouncilofState,whichshalldistributeacopyeachtotheViceroys,Governors,andLiteraryExaminersofChinainorderthattheymaybeextensivelypublishedandwidelycirculatedintheProvinces.
AndtheseHighOfficialsareenjoinedtousetheirsincereendeavorstoencourageandexhortthepeopletoholdinreverencetheConfucianReligionandsuppressallbaselessrumors.Respectthis.”(Woodbridge,1900:3)
圣谕是君主以第一人称口吻发布的公告,立场坚定,导向明确,首肯了《劝学篇》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这种个体化的断言将相关命题表述为“当前最重要的”和“对当前的讨论或争论是直接有效的”(王振华、路洋,2010:56)。译者以第一人称复数“We”取代原文中的“朕”完成信息报道,将个体化断言式的“自言”转述为集体化共享式的“众言”,一方面规避了帝王的“一家之言”,提升了读者质疑反驳的人际成本;另一方面强化了帝王的共识性预期,以此代表统治阶层的整体观点。“Wehavecarefullyinspectedthevolume,andfindthat...”和“Weherebycommand...”即表达了说话者自身对《劝学篇》的认可,又增强了对作品公共接受度的预期。与此同时,译者熟谙晚清光绪年间的政权内讧,“旁观宫廷龃龉之情与新旧水火之象”,体悟光绪帝“上制于西后,下壅于顽臣”的困境(冯天瑜,2009),故在中段选用情态助词“shall”和“maybe”,弱化了命令的语气,开启了协商的可能性,以修辞性读者的身份还原晚清君主言语背后的情绪和态度。译文尾段重在还原原文旨归。原文中“名教”特指儒家礼法,译者用“theConfucianReligion”予以明晰化处理;“卮言”出自《庄子·寓言》“卮言日出”,其中“卮”指古代酒器,满即倾空则仰,故“卮言”寓意无主见无立场、随和人意的言论,译者将其阐释为“baselessrumors”。综上可见,通过对原文的信息报道和情感介入,译者引领译文读者跨越历史情境,实现了与原文读者在意义认知上的融通。
3.2“行为-社会”视域下的共导式重构
“行为-社会”视域下,批评路径“结合‘译‘用事实,分析译者等意志体行为的合理度和翻译社会化务实的程度”③。此处的“务实”侧重考察译者的社会性及其行为的社会化程度;“务实的过程是翻译社会化的过程,也是译者社会性增强甚至直至被社会化为纯粹普通社会人的过程”(周领顺,2019:120)。译者行为批评应再现译者在自身视域之内回溯、重构源语文本创作,并将翻译的外在元素内化于自身经验框架内的过程。此时,译者阐发原文的起点是断裂和空白,只有把作品中的意义碎片、不相称的视域、异质的困惑重新关联起来,才能实现文本的重构。译者自身具有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心理结构、生活习俗等会不断与原作者及原文本产生互文关系,从而使文本的解读和翻译成为一个不断转化的动态的对话过程,这便是文本意义的共导式重构。
译者的共导式重构源于其本人的身份及角色界定。其中,身份作为核心中枢,支配基本层“语言性”符码转换角色和译者所承担的“社会性”角色(周领顺,2014a:218)。《劝学篇》的译者吴板桥,其社会性角色是一名传教士,其意志性始终围绕教士化民的宗教使命。吴板桥在“译者前言”中写道:
在传教中途翻译此书,中国正置于新旧水火之象,受教于西方列强之压迫,中国迅速而又悲剧性地翻开历史的新篇章,总督大人挽澜作柱,是为中国改良之道。难道我们不企盼自己的国家给予他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在抵御西方列强的同时,也可助力推翻僵化顽固的君主专制吗?(Woodbridge,1900:7)
由此看出,吴板桥对《劝学篇》的热衷一方面出于对张之洞“中西文化会通观”的认可,从中得意地看到“长久习惯于孔教那垂死的令人昏昏欲睡的陈词滥调的中国人,现在终于被时代的现实震醒了”;另一方面则感悟于张公的“非攻教”劝诫,后者反对教派相争,提倡摒除狭隘和盲目的排外情緒,保证在华西人利益不受损害的言说能够给传教士带来归属感和亲切感,诱发其内心的感激之情。吴板桥将《劝学篇》英译本的标题定为“ChinasOnlyHope”,一方面体现出译者社会性身份下深入骨髓的传教情结,另一方面则反映其西学应世的价值观,有意呼吁西方国家对张之洞加以扶持。
这一主题的语言符码在英译本序言里也得到了重构。序作者杨格非(GriffithJohn)也是一名传教士,他在序言里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中国人一直追求道德至上、精神富足的生活,然何以实现?诚然,信奉儒教无济于事。孔子是位善人,也是世界不可多得的圣人,唯其对中国人之向往空乏其力。唯有基督耶稣可担此重任;唯有耶和华可救中国;唯有信奉基督教可妥善助力总督倡导之改良基业;嗟!总督大人对此熟视无睹。(Woodbridge,1900:16)
这一副文本呼应了译作的主题式标题,强化了译者及序作的社会角色,凸显出传教士的身份认同感和使命担当意识,契合西方读者的期待,在一定限度上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
标题作为一部作品的题眼,往往能够激发读者的期待和共振,因此我们能够从标题的翻译中窥见译者对作品主题的解读。简言之,标题翻译过程中语言符码的选择不是单纯的能指与所指的对应,而是译者以译文隐含作者的身份,预设作品可能会在目标读者心中激发的种种体验,再将整部作品的主题进行系统行的题写,最终以语言符码加以重构。
《劝学篇》集结了二十四篇议论之作,其中内篇九章,致力于根本,端正人心;外篇十五章,致力于通达,开通风气。译者在篇章选译上,内篇目录保留了九个章节,但“宗经”章正文未译④;外篇选取了十一章进行翻译,删除了“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四个章节。针对每章题目,译者秉持减轻读者认知负荷的原则给出了简洁明了的翻译,译文侧重体现作品政治文化观的可得性和应用性(见表1)。
《劝学篇》中文序言里,张之洞通过内外两篇各章的标题建构“中体西用”的政治文化思想。序言秉承从思想到界说再到立名的写作思路,其中界说是对思想的解释,立名则是界说的一种析出符号(王宏印,2017:144)。譯者由于兼具原作读者和译作作者的双重角色,在进行译语符号析出时,首先依据从立名到界说再到思想的路径解构原文,其次遵循从思想到界说再到立名的路径建构译文。建构过程中,译者首先对原文“内篇”和“外篇”各章内容进行思想凝练,然后结合原文张之洞本人的界说,为章节立名。译文倾向概念的明晰化和具象化,以实现张之洞固本和务实思想的传输。例如,“明纲”中论述的“君臣”“父子”“夫妇”三纲在译文标题“TheThreeMoralObligations”中得到了一定体现;“非攻教”的标题译文“ReligiousToleration”强化了“以容替攻”的文化思想,做到立名与思想间的融统。然而,“会通”原文特指中西之间的融合和涵化,译文为“ComparativeStudy”,仅仅停留在基础的“融会”层面而忽略了深层的“贯通”,名不达旨,造成了立名与思想间的断裂。结合实例可以看出,带有术语性质的文本标题的重构不仅展示了译文真实读者身份下的伦理取位,也揭示出译者对于文本可读性的把控及其转述行为的共导性质。译者发挥文本内的语言性和文本外的社会性双重角色的作用,以求译文之用应社会之需。
换言之,“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语言操作行为、远离原文而边缘化的非语言性翻译行为以及内在的心理活动行为、主动的社会性选择行为和受动的社会化务实行为等”(周领顺,2014b:22),都是译者在与语言层面和社会层面和其他翻译主体互动、为重构文本意义而做出的努力。
4.结语
译者行为批评的修辞诗学路径立足于翻译活动的间性本体,从翻译内外审视译者意志、身份、行为与译文、社会等诸多要素的互动关系(周领顺,2023:19),形成“文本-行为-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系统。具有原文的修辞性读者和真实读者以及译文的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等多重身份、扮演着语言性和社会性两种角色的译者,其行为初衷不仅仅是去迎合某种先前存在的意义或真理,而是在翻译过程中搭建一个交际平台,在对话中实现动态的模仿式体验和共导式重构。张之洞《劝学篇》的英译是传教士译者吴板桥调配英语语言符码对中华民族近代“中体西用”话语体系进行重构的过程,不仅为在华传教士等英文读者提供了一部晚清名臣的个人语录,同时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近代政治文化思潮给予参考。
注释:
①对《劝学篇》英译版“译者前言”和“序言”的直接引用均由本文作者译为中文。
②③摘引自周领顺于2022年11月3日受邀在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启夏译坛”所做之题为“译者行为评价系统与译者行为批评关系思维”的学术讲座。
④针对《劝学篇》原文中“宗经”一章,英译者赋言:“鉴于此章冗长晦涩,故不作全译,只作简要概述。”该章体现出张之洞以儒学治学的立场,对诸子百家经典进行扼要点评,提出诸子群经都应以《论语》《孟子》作为丈尺权衡。
参考文献
[1]Hermans,T.TranslationandNormativity[A].InC.Schaffner(ed).TranslationandNorms[C].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7.50-71.
[2]Phelan,J.SomebodyTellingSomebodyElse:ARhetoricalPoeticsofNarrative[M].Columbus:TheOhioStateUniversityPress,2017.
[3]Toury,G.DescriptiveTranslationStudiesandBeyond[M].Amsterdam:Benjamins,2012.
[4]Woodbridge,S.I.ChinasOnlyHope:AnAppealByHerGreatestViceroy,ChangChih-tung,withtheSanctionofthePresentEmperor,KwangSü[M].NewYork:FlemingH.RevellCompany,1900.
[5]傅敬民,张红.建构翻译批评研究话语系统何以可能?[J].上海翻译,2020,(2):1-6+94.
[6]冯天瑜.张之洞及其《劝学篇》[OL].光明日报,2009-06-25.https://www.gmw.cn/01gmrb/2006-05/29/content_424195.htm.[2023-03-10]
[7]黄兴涛.张之洞《劝学篇》的西文译本[J].近代史研究,2000,(1):302-311.
[8]彭白羽.译者行为批评与译者修辞性译叙行为建构——以纪实文学《梁家河》英译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20,(4):110-120.
[9]王振华,路洋.“介入系统”嬗变[J].外语学刊,2010,(3):51-56.
[10]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7.
[11]周领顺.譯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a.
[12]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b.
[13]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的理论问题[J].外国语文,2019,(5):118-123.
[14]周领顺.译者行为批评是翻译批评的关键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2-13.
[15]周领顺.译者行为研究及其理论建设[J].中国翻译,2023,(1):16-23.
[16]周领顺,周怡珂.翻译批评需要怎样的标准?——译者行为批评模型构建尝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0,(5):107-117+138+150-151.
[17]张之洞.劝学篇(冯天瑜、姜海龙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6.
[18]《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总编辑委员会.译者行为批评[OL].(2022-12-23).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442596&Type=bkzyb&SubID=205658.[2023-02-27]
[19]朱振武.汉学家中国当代文学英译研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外语教学,2020,(5):81-87.(责任编辑:方茗)
收稿日期:2022-09-03;修改稿,2023-01-19;本刊修订,2023-03-12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译者行为研究”(项目编号:21FYYB040)和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项目“陕西红色文学英译的叙事化形象建构与传播”(项目编号:22XWC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彭白羽,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译者行为批评、修辞叙事学。电子邮箱:baiyu_peng_stella@163.com。
引用信息:彭白羽.译者行为批评的修辞诗学路径探析——以张之洞《劝学篇》英译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23,(2):116-124.
DOI:10.16482/j.sdwy37-1026.2023-02-012